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二線」功成身退 發展再...

2020-11-24 中國經濟網

  

  近日,深圳「特區管理線」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並引發各界關注。這道存在了36年的「二線」曾在深圳特區發展史上發揮重要作用。如今,「二線」的撤銷,將為特區一體化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更多的積極因素,為深圳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繼續先行一步提供了有利契機——

  日前,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標誌著存在了36年的「特區管理線」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在我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撤銷「特區管理線」將為深圳率先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新徵程上續寫「深圳奇蹟」創造新的條件。

  追憶:

  「二線」曾發揮重要作用

  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同意設立「深圳經濟特區」,面積為327.5平方公裡,相當於今天的深圳市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區面積的總量。

  特區成立初期,因為關稅、邊防等問題,為了便於管理,從1982年6月份開始在深圳特區和非特區之間修建一道「特區管理線」,東起鹽田區梅沙背仔角,西至寶安區南頭安樂,全長84.6公裡,全線用高達近3米的鐵絲網隔離。這道鐵絲網把深圳分為特區內和特區外,俗稱「關內」和「關外」,這條管理線也被很多深圳人稱為「二線」。

  1985年3月份,「特區管理線」通過國家驗收交付使用,沿線共設置了16個邊防檢查站。實際上,「二線」是「特區管理線」和「邊境管理線」的合稱。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非深圳戶籍人口進入深圳經濟特區時,需持「特區通行證」,接受邊防官兵檢查後方可進入「關內」。

  「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特區管理線』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一方面為了給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特區對外實行了一系列稅收減免政策,從而保障了改革開放政策在特區內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對維護深圳社會治安,減輕粵港分界線管控壓力、保證香港回歸祖國平穩過渡、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擴容:

  特區一體化進程加速

  隨著深圳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二線」帶來的「關內」「關外」之分,使得發展不平衡問題愈發突出,並逐漸成為制約深圳可持續發展、建設國際化都市的障礙。曾經流傳的「關內是歐洲,關外是非洲」等說法,更是形象地道出了特區內外的顯著差異。特別是「一市兩法」的問題更為突出,深圳經濟特區所立法規只能在特區內使用,無法在深圳的特區外使用。

  「把一個城市用近百公裡的鐵絲網截斷,實在是給城市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也造成了嚴重交通堵塞,成為深圳交通的『腸梗塞』。」郭萬達說。

  1998年,深圳「兩會」期間,首次出現了建議撤銷「二線」的聲音。2010年,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國務院批准了深圳擴大經濟特區範圍的申請,從當年7月1日開始,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至全市,特區總面積擴容為今天的1997.27平方公裡。

  特區實施擴容後不久,深圳先後實施了兩輪「特區一體化建設3年實施計劃」,取得顯著成績。隨著原特區內外的經濟差異縮小,地鐵路線的延伸,生活圈的融合,公共服務的逐步一體化,人們心中的「二線」亦在慢慢消解,隔閡日漸消弭。短短幾年間,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運行在高位上實現穩中向好,GDP從2010年9510.91億元一下躍升至2017年的22000億元,同比增長約8.8%,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超過了廣州和香港。

  雖然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了全市,但分隔「關內」「關外」的「二線」物理設施依然存在,空間上的資源浪費以及道路、給排水、汙水處理等城市建設的統一規劃難題也依然存在。

  撤線:

  賦予特區發展新活力

  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如今這條被稱為「二線」的管理線正式撤銷,深圳地理意義上的「關內」「關外」概念從此不復存在,特區經濟發展將站上新的起點。

  「深圳現在需要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深圳的發展要在創新驅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需首先解決自己不平衡的問題,要在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為全國作出表率。」郭萬達認為,此前地方政府與邊防部門為了經濟發展和特區一體化已實行了很多便利措施,不過多為地方政府行為,國務院批覆撤銷經濟特區管理線則行為意義不一樣,其主要目的是針對深圳面臨的新形勢、新使命、新任務。隨著深圳城市定位的變化,撤銷「二線」有助於深圳更快地實現特區一體化。

  「二線」的撤銷,為「關外」企業發展帶來利好。位處「二線」企業、深圳市雲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宜云對此深有體會,「二線」的撤銷,對特區實現一體化,平衡原「關外」「關內」發展,優化、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交通特別是打通微循環系統,尤其是位處「二線」大批企業的發展是個重大利好。

  事實上,深圳現在許多知名企業如華為、比亞迪都在「關外」,科技創新能力在國內外均處於一線水平,撤銷「二線」有利於這些知名企業發揮更大的外溢示範作用,進一步激發「關外」企業自信心,與「關內」企業一道對國內其他地區、港澳臺和國外產生積極影響。

  「『二線』的撤銷,為區域協調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更多的積極信號,為深圳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為深圳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繼續先行一步提供了有利契機。」深圳市政協委員呂紹剛認為,隨著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戰略的實施,坐落於粵港澳大灣區東側的廣州、深圳、東莞三市,可以讓核心更加聚焦,要素更加聚集,機制更加順暢,為更多城市之間的深度融合積累經驗。

  「撤銷『二線』,釋放我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積極信號。」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表示,「二線關」的撤銷,意味著中央希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在新時代在更大範圍內發揮特區優勢,不再依靠過去特殊政策,而是依靠改革和機制、體制的創新,為深圳特區內外一體化發展實現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為特區的發展騰挪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深圳經濟發展賦予新的活力和新的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陽騰)

(責任編輯:孫丹)

相關焦點

  • 從關山難越到一路坦途 ——深圳布吉關退出歷史舞臺的始末
    而扼守「二線」各個關口的廣東邊防深圳經濟特區檢查站(共16個),則被稱之為「二線關」,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非深圳戶籍人口進入深圳特區時,要在「二線關」查驗有無辦理邊防證。  2015年6月,深圳布吉檢查站率先被拆除,其它「二線關」也陸續被拆除,「關內外」一體化進程走上了快車道,「二線關」也成為了歷史名詞。
  •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這些年的大事記丨時間線
    2010年 深圳正式邁進大特區時代國務院批准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深圳經濟特區面積從327.5平方公裡擴大至1952.8平方公裡;國務院批覆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 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這張複印件以「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為標題,文中同意撤銷富陽市,設立杭州市富陽區,原先富陽市的行政區域為富陽區的行政區域。  在這張圖片中還提出,「撤市設區」要嚴格按照國務院「約法三章」的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  富陽是杭州「旅遊西進」第一站  富陽和杭州一樣,也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城市。
  • 深圳最全歷史,真不是你們眼裡的小漁村!
    深圳真正開始崛起是30年以後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 《國務院關於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覆》解讀
    2011年7月14日,在黨中央和國務院親切關懷下,在國家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在粵港澳各界熱切期盼下,《國務院關於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覆》(國函〔2011〕85 號,以下簡稱《批覆》)正式下發。
  • 國務院批覆南平市政府遷建陽
    資料圖 東快訊(記者林娟吳靜)昨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南平市行政區劃調整,同意撤銷建陽市,設立南平市建陽區,以原建陽市的行政區域為建陽區的行政區域;南平市政府駐地由南平市八一路439號遷至南平市建陽區南林大街36號。
  • 國務院批准:撤銷興仁縣,設立興仁市
    8月6日,貴州都市報·都市E家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興仁縣,設立縣級興仁市,以原興仁縣的行政區域為興仁市的行政區域,興仁市人民政府駐城北街道民主路吳平修攝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關於撤銷興仁縣設立縣級興仁市的通知》(黔府發〔2018〕21 號)。
  • 國務院批覆同意擴大崑山試驗區範圍至全市
    12月14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擴大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範圍的批覆》(國函【2020】168號),同意擴大崑山試驗區範圍至崑山全市。會上,國家發改委外資司(港澳臺辦)宣讀了國務院批覆內容,與會部門就國務院批覆精神和要求進行了學習貫徹。
  • 國務院關於同意將遼寧省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
    國務院關於同意將遼寧省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國函〔2020〕162號遼寧省人民政府現批覆如下:一、同意將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遼陽市歷史悠久,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鮮明,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城市發展脈絡清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 深圳特區故事:他們,40年與經濟特區共成長
    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正式設立。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和「窗口」,經濟特區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40年篳路藍縷、艱辛探索,一家家特區企業、一批批特區建設者勇立潮頭,披荊斬棘闖新路,讓邊陲小島、落後漁村走上了世界舞臺。「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40年輝煌背後,惟有奮鬥與改革是永遠不變的主旋律。
  • 深圳四十周年是幾月幾號?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時間是哪一年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漸近,一大波政策利好來了!  進入8月,深圳逐漸走到聚光燈下。8月18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迎來一周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成立40周年。
  • 221廠撤銷 3萬核工業人功成身退
    中央經過研究分析,認為15年內世界大戰打不起來,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機遇,調整發展方針,縮短戰線,多研製、少生產。第二個核武器研製基地早已建成,作為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由蘇聯選址、設計的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試驗、生產基地,在完成了第一代核武器研製生產的歷史使命後,中央決定將其撤銷。1987年,王菁珩(左)陪同蔣心雄(中)、李定凡(右)到廠裡宣讀40號文件留影。
  • 為什麼是深圳?從旅遊角度告訴你為什麼這裡是經濟特區
    只選一個城市,作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代表,那就是,深圳,舍此無他。 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召開。 40年了,深圳作為一座城市,接近成年了。 這座風華正茂的城市,承載了中國人太多的夢想,未來發展不可限量,甚至會遠遠超過周邊香港、澳門這些城市。
  • 關於同意南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
    關於同意南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 中國證監會 www.csrc.gov.cn
  • 國務院批覆洞頭撤縣設區,溫州城市發展進入「東海時代」
    國務院批覆洞頭撤縣設區,溫州城市發展進入「東海時代」 溫州發布 2015-08-0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
  •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慶典是什麼時候?利好什麼股票?
    進入8月,深圳逐漸走到聚光燈下。8月18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迎來一周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成立40周年。近日國家有關部委、廣東省有關部門開始陸續出臺政策,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圳市政府層面也密集調研開會,一系列的政策「禮包」或將紛至沓來。
  • 關於同意三友聯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
    關於同意三友聯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 中國證監會 www.csrc.gov.cn
  • 關於同意深圳市翔豐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
    關於同意深圳市翔豐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 中國證監會 www.csrc.gov.cn
  • 國務院批覆煙臺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蓬萊市、長島縣設蓬萊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2日訊記者從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獲悉,近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據悉,關於蓬萊撤市劃區的時間線,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
  • 國務院正式批覆上海市黃浦區、盧灣區行政區劃調整
    東方網6月8日消息:新華社記者獲悉,近日,上海市盧灣、黃浦兩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已獲國務院正式批覆,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設立新的黃浦區。「撤二並一」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  批覆要求,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上海市自行解決。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盧灣、黃浦行政區劃調整是涉及上海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