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它能給人體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蔬菜的種類特別多,常見的蔬菜有白菜、韭菜、土豆、蘿蔔、黃瓜、辣椒等等。關於蔬菜,網絡上也流傳著一些說法,比如黃瓜抹避孕藥、韭菜用劇毒農藥等等。那麼這些說法是真實的嗎?兼聽則明,就讓我們一起尋找事實的真相。
1、黃瓜抹避孕藥
謠言:市場上售賣的黃瓜頭上帶著小黃花,看似新鮮,實則是人為添加了類似於避孕藥的生長激素,吃了會導致兒童性早熟。
真相:傳說中的避孕藥其實是在蔬菜產區,農民常常在黃瓜上使用的植物激素,常見的有赤黴素、芸苔素內酯、氯吡脲等10種生長調節劑。植物激素可以提高黃瓜結果率,增加產量,只對植物有作用,對人和動物無作用,不會造成兒童性早熟。
2、韭菜是農殘最多的蔬菜
謠言:韭菜在種植過程中,大量施用農藥等有毒物質,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嚴重,甚至引起消費者食用後急性中毒。
真相: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韭菜的根部容易生蛆,韭蛆會使韭菜葉片枯黃萎蔫,嚴重時會腐爛,過去菜農為防治韭蛆,往往會使用一些高毒農藥,進行灌根。不過隨著防治韭蛆技術的發展和國家法規的嚴格,菜農違規添加的情況也越來越少,目前一般用的有機磷農藥就是辛硫磷,屬於國家認可的低毒農藥。
有數據顯示,從2016年以來,全國市場抽樣調查,結果有機磷的檢出率、殘留濃度都大幅度降低,所以大家可以從大型商超放心的買韭菜吃。
3、聖女果是轉基因品種
謠言:聖女果就是轉基因水果,以前從來沒見過,吃了會危害健康。
真相:聖女果也叫櫻桃番茄,是番茄的一個品種。聖女果起源於南美洲,是野生的櫻桃番茄進化而來,後傳入我國。現在吃的大番茄,反而是科學家不斷通過雜交選育得來的,所以聖女果比大番茄本身還要更「原始」,不存在轉基因之說。
目前,我國轉基因產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國自己種植和生產的轉基因抗蟲棉和轉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另外一類是從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轉基因甜菜和轉基因棉花,主要用作加工原料。
4、空心菜是「最毒綠葉蔬菜」
謠言:空心菜在所有綠葉蔬菜裡,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尤其是空心管裡面更是藏著看不見的重金屬,國外種植空心菜主要是為了淨化土壤…
真相:空心菜在吸收重金屬能力方面,確實強於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本身並不高,並且國外也常吃空心菜,它並不是有毒蔬菜。空心菜的安全性主要由空氣、土壤和水質決定,只要是空氣和土壤、水質沒有汙染,就不會含有毒素。2010年,湖北宜昌發生過的這起空心菜中毒事件中,關鍵性因素是被汙染的土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空心菜本身甚至是有一定解毒作用的。現代醫學認為,空心菜的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預防感染,夏季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
5、蕨菜致癌
謠言:蕨菜致癌,被衛生組織歸入四大致癌蔬菜之一。
真相:蕨菜又名龍頭菜,吉祥菜等,是傳統野菜的代表,是「山菜之王」。我們常吃的蕨根粉就是由蕨菜加工而成的。
早在唐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藥王」孫思邈曾對蕨菜提出「久食成瘕」的說法,意思是長期吃蕨菜會對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1960年代之後,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發現蕨菜能夠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等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癌症風險。相關專家表示,蕨菜致癌的罪魁禍首,是一種被稱作「原蕨苷」的物質。這個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它評級為2B類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
但「致癌」的意思是「增加致癌風險」,而不是吃了就會得癌症,風險大小跟攝入的量有關,如果實在是喜歡它的味道,偶爾吃幾次嘗嘗鮮,所帶來的風險也小到可以忽略。
上海辰山植物園蕨類植物多樣性研究組組長嚴嶽鴻也曾提醒,蕨菜在加熱烹飪處理後,蕨菜中的原蕨苷很容易被破壞,可以大大降低蕨菜的致癌性,如果真的喜歡食用蕨菜,吃之前需要用沸水將蕨菜焯幾遍,烹飪至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