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抹避孕藥、韭菜用劇毒農藥,「蔬菜圈」的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2020-12-09 騰訊網

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它能給人體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蔬菜的種類特別多,常見的蔬菜有白菜、韭菜、土豆、蘿蔔、黃瓜、辣椒等等。關於蔬菜,網絡上也流傳著一些說法,比如黃瓜抹避孕藥、韭菜用劇毒農藥等等。那麼這些說法是真實的嗎?兼聽則明,就讓我們一起尋找事實的真相。

1、黃瓜抹避孕藥

謠言:市場上售賣的黃瓜頭上帶著小黃花,看似新鮮,實則是人為添加了類似於避孕藥的生長激素,吃了會導致兒童性早熟。

真相:傳說中的避孕藥其實是在蔬菜產區,農民常常在黃瓜上使用的植物激素,常見的有赤黴素、芸苔素內酯、氯吡脲等10種生長調節劑。植物激素可以提高黃瓜結果率,增加產量,只對植物有作用,對人和動物無作用,不會造成兒童性早熟。

2、韭菜是農殘最多的蔬菜

謠言:韭菜在種植過程中,大量施用農藥等有毒物質,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嚴重,甚至引起消費者食用後急性中毒。

真相: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韭菜的根部容易生蛆,韭蛆會使韭菜葉片枯黃萎蔫,嚴重時會腐爛,過去菜農為防治韭蛆,往往會使用一些高毒農藥,進行灌根。不過隨著防治韭蛆技術的發展和國家法規的嚴格,菜農違規添加的情況也越來越少,目前一般用的有機磷農藥就是辛硫磷,屬於國家認可的低毒農藥。

有數據顯示,從2016年以來,全國市場抽樣調查,結果有機磷的檢出率、殘留濃度都大幅度降低,所以大家可以從大型商超放心的買韭菜吃。

3、聖女果是轉基因品種

謠言:聖女果就是轉基因水果,以前從來沒見過,吃了會危害健康。

真相:聖女果也叫櫻桃番茄,是番茄的一個品種。聖女果起源於南美洲,是野生的櫻桃番茄進化而來,後傳入我國。現在吃的大番茄,反而是科學家不斷通過雜交選育得來的,所以聖女果比大番茄本身還要更「原始」,不存在轉基因之說。

目前,我國轉基因產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國自己種植和生產的轉基因抗蟲棉和轉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另外一類是從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轉基因甜菜和轉基因棉花,主要用作加工原料。

4、空心菜是「最毒綠葉蔬菜」

謠言:空心菜在所有綠葉蔬菜裡,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尤其是空心管裡面更是藏著看不見的重金屬,國外種植空心菜主要是為了淨化土壤…

真相:空心菜在吸收重金屬能力方面,確實強於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本身並不高,並且國外也常吃空心菜,它並不是有毒蔬菜。空心菜的安全性主要由空氣、土壤和水質決定,只要是空氣和土壤、水質沒有汙染,就不會含有毒素。2010年,湖北宜昌發生過的這起空心菜中毒事件中,關鍵性因素是被汙染的土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空心菜本身甚至是有一定解毒作用的。現代醫學認為,空心菜的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預防感染,夏季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

5、蕨菜致癌

謠言:蕨菜致癌,被衛生組織歸入四大致癌蔬菜之一。

真相:蕨菜又名龍頭菜,吉祥菜等,是傳統野菜的代表,是「山菜之王」。我們常吃的蕨根粉就是由蕨菜加工而成的。

早在唐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藥王」孫思邈曾對蕨菜提出「久食成瘕」的說法,意思是長期吃蕨菜會對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1960年代之後,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發現蕨菜能夠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等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癌症風險。相關專家表示,蕨菜致癌的罪魁禍首,是一種被稱作「原蕨苷」的物質。這個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它評級為2B類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

但「致癌」的意思是「增加致癌風險」,而不是吃了就會得癌症,風險大小跟攝入的量有關,如果實在是喜歡它的味道,偶爾吃幾次嘗嘗鮮,所帶來的風險也小到可以忽略。

上海辰山植物園蕨類植物多樣性研究組組長嚴嶽鴻也曾提醒,蕨菜在加熱烹飪處理後,蕨菜中的原蕨苷很容易被破壞,可以大大降低蕨菜的致癌性,如果真的喜歡食用蕨菜,吃之前需要用沸水將蕨菜焯幾遍,烹飪至熟透。

相關焦點

  • 真相大調查:戴花黃瓜果真抹了避孕藥?
    這些報導一出,「黃瓜上抹了避孕藥」的傳言開始在網絡和社會上傳開,讓不少消費者擔憂黃瓜質量,農貿市場上黃瓜一時間受到冷落。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走訪了幾家蔬菜銷售點和大型超市,菜販反應:「帶花黃瓜為提高賣相『抹藥』早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消費者出於擔心不再選擇帶花黃瓜,帶花黃瓜反而賣不出去。」
  • 謠言:「頂花帶刺」的黃瓜使用了雌激素或避孕藥
    黃瓜是我們餐桌上一種常見的蔬菜,我們看到市場上出售的一些黃瓜頂部是帶有鮮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頂花帶刺」黃瓜,消費者因為其新鮮、外形好,售價一般比普通黃瓜高0.5~1.2元/斤,但是在「鮮花黃瓜」獲得較高收益的同時,網絡上卻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頂花帶刺」的黃瓜和長得彎曲的黃瓜使用了雌激素或避孕藥,會導致兒童早熟,那麼這種說法靠不靠譜?
  • 「避孕藥黃瓜」謠言又起 專家解釋為何頂花帶刺
    」又在我市微信朋友圈中瘋傳,我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經查明,這是一起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相關內容不可信。視頻的錄製現場來到其所指的山東省淄博市張店某菜農種植的黃瓜大棚,採訪中問及菜農原本該「瓜熟蒂落」的黃瓜為何直到上市仍然「頭頂帶花」,視頻中的受訪人隨即表示這是用激素蘸花的結果。接下來,視頻中又採訪了一位營養學家,指稱菜農所說的這種激素等同於「避孕藥」,食用後會影響人正常生長發育。據證實,微信上傳播的這則報導最早見於5年前,當時已經闢謠,不知為什麼最近又被微信傳播。
  • 闢謠丨「無籽葡萄」是抹避孕藥的!你真的信了?
    朋友圈瘋傳著一個火爆的視頻,就是一位種葡萄的農民說「無籽葡萄」是塗抹過避孕藥的,孩子吃了之後會絕育的。視頻一出就被大肆傳播,但是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不知您信了沒? 如果你信了這個說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 帶花黃瓜被抹避孕藥 專家闢謠其實是植物激素
    西安晚報訊 近日,有商販爆出帶花黃瓜抹了避孕藥的消息,引發全國關注。昨日,記者走訪西安市幾家蔬菜市場,並未發現有這種頂花帶刺的黃瓜出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師孟煥文說,頂花帶刺的黃瓜不是抹了避孕藥,而是使用了植物激素。
  • 農業部曝光十大謠言:葡萄黃瓜黃鱔都用避孕藥?
    無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藥的?無籽葡萄分兩種,一種是天然無種子的葡萄,另一個則是天然有種子的品種進行無核化栽培獲得的葡萄。農業部專家指出,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差異大,無核化栽培使用的植物激素對動物體不起作用。頂花帶刺的黃瓜是沾了「避孕藥」?
  • 「避孕藥抹黃瓜、餵魚蝦」真相
    閱讀提示:我國許多媒體多年來多次披露「避孕藥抹黃瓜、餵魚蝦」黑幕。這些媒體稱「避孕藥抹黃瓜」是賣黃瓜的小販自曝,「避孕藥餵魚蝦」是養殖戶透露,這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這些媒體又指出危害:避孕藥催熟的頂花帶刺的黃瓜,避孕藥催肥的魚、蝦、大閘蟹、鱔魚,會讓成年人內分泌紊亂、不孕不育,會讓兒童性早熟。且看「避孕藥抹黃瓜、餵魚蝦」之真相。
  • 直黃瓜是因為抹避孕藥?黃瓜帶花是因為激素?
    01、直黃瓜是因為抹了避孕藥? 避孕藥屬於動物激素,不能在植物體內發揮作用,所以也不會用在黃瓜上。 就拿黃瓜來說,很多菜農會在黃瓜很小的時候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使用的濃度很低很低,也就幾百萬分之幾十,低於除草劑和殺菌劑等農藥的用量,用多了反而會阻礙黃瓜的生長。
  • 葡萄上的白刺是蟲卵,無籽葡萄是用避孕藥培育的?這6大謠言別信
    近年來,關於葡萄的謠言層出不窮,不少果農被網上沒有依據的謠言坑慘了,謠言的力量很大,一則謠言就導致葡萄大量滯銷,果農苦不堪言,一肚子苦水沒處說。這些不切實際的謠言在種葡萄的果農眼裡簡直是又荒唐又可笑,今天就來說說這些荒唐的謠言!
  • 專家稱「帶花黃瓜」絕非使用避孕藥系用激素
    近日,外地媒體披露,有銷售黃瓜的小販自曝,不少頭頂黃花身上帶刺的黃瓜,都是抹過避孕藥的,以此保持黃花不敗,並讓黃瓜看著新鮮。這些報導讓不少南京市民也感到憂心忡忡,帶黃花的黃瓜究竟和避孕藥有沒有關係?而且,長期吃這種抹了避孕藥的黃瓜,後果恐怕很嚴重,是否會導致人不孕也很難說,以後真是不敢吃所謂的「帶花黃瓜」了。專家釋疑「帶花黃瓜」用了激素,但抹避孕藥是胡扯對於黃瓜在銷售的時候卻擁有豔麗小花的情況,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強表示,其實可以仔細想想,是否見過蘋果,梨什麼的有沒有帶著花銷售的?
  • 頂花帶刺黃瓜可放心吃!
    但最近一段關於「黃瓜出事了」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黃瓜被抹了「神奇藥水」,可能是避孕藥,「頂花帶刺」的黃瓜能致兒童性早熟。  一時間網上炸了鍋,甚至導致菜農黃瓜滯銷。究竟,神奇藥水是避孕藥嗎?「頂花帶刺」能吃嗎?濟南市場的黃瓜狀況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本期《食驗室》將「頂花帶刺」黃瓜送進實驗室,用科學數據揭開其中的「秘密」。
  • 別再信了!關於北京疫情,這些全是謠言!
    6月16日,北京再增31例本地確診病例,6天內新增確診病例達137例;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   近期,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很多人的心,但隨之相關的謠言也此起彼伏。下面這些都是謠言!別再信了!
  • 這些食品謠言別信
    這些食品謠言別信 2018-05-08 08: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農殘檢測揭秘 洋蔥韭菜等蔬菜農藥用得多(圖)
    農藥殘留檢測實驗室目前可檢測500多種農藥殘留。    專家 葉菜比根莖類菜農殘多    「從蔬菜的種類上來看,胡蘿蔔、土豆、大白菜、生菜、香菜用農藥都比較少。而洋蔥、韭菜、黃瓜、西紅柿、油菜、茄子則用的農藥比較多。
  • 黃鱔、黃瓜用避孕藥催熟?食藥監總局澄清19條謠言
    新華網北京4月25日電4月2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集中發布了一批流傳甚廣、經專家確認的食品謠言,希望公眾在遇到類似傳言時,不信謠、不傳謠,提高對食品謠言的辨識能力。  【謠言二】SB250病毒「72變」  2016年3月,雲南省兩網民在網絡上散布謠言稱:「昨天凌晨二點二十一分,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變種還有sk5、H7N9等)死亡, 年齡21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據悉此女是在市場買草魚回家做酸菜魚吃後發覺嘔吐頭暈送院,中央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魚肉,酸菜,特別是草魚,酸菜魚,水煮魚,因祿勸縣有
  • 2016年度十大科學類謠言都在這 別再被忽悠啦!
    因原料不同,一些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合格食用油在溫度降到一定程度後,是會呈現凝固發白狀態,但沒有科學理論證明地溝油冷藏後會產生白色泡沫狀物質;  其次,用大蒜頭顏色的變化來判斷地溝油的存在則是一個未被科學證明的有效方法:用電噴霧質譜的方式可以對大蒜頭裡面所含的有機分子進行了檢測,我們可以發現大蒜頭裡面的有機分子非常之多,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有機分子與黃麴黴素的相互作用會引起顯色反應;最後
  •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首期謠言榜
    ……今天,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公布首個食品謠言榜,5個網絡謠言入選。  中國食品闢謠聯盟今天表示,會定期公布食品謠言榜,對網絡謠言進行梳理、求證與分析,傳播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此次首期食品謠言榜名單如下:  瑪卡是「壯陽神藥」  一種名叫「瑪卡」(Maca)的植物產品近年來在國內的保健品市場逐漸火了起來,售出「天價」。
  • 黃瓜頂花帶刺與避孕藥無關 植物生長劑對人無害
    黃瓜「頂花帶刺」與避孕藥無關  朱毅告訴記者,黃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異花,可以不經過授粉、受精而結果,這樣的「單性結實」就會長出「頂花帶刺」的黃瓜。但有時候,受氣溫、光照等因素影響,黃瓜植株生長較弱,生長緩慢,黃瓜自身的內源激素不足會導致坐果率低,影響產量。因此,農戶會在開花當天或前一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氯吡脲來塗抹花柄,以刺激黃瓜生長結果。
  • 揭露農藥蔬菜的內幕
    平時一直在提醒大家注意一些農藥的危害,但很多人都不以為然,覺得是誇大其詞。焦點訪談播報了濰坊峽山王家莊種植生薑用劇毒農藥的事情,讓很多人又瞬間緊張了起來,一下子把農藥殘留又推到了風口浪尖。報導中所提神農丹,又叫涕滅威的農藥,五十毫克就可以導致50公斤的人死亡,嚴禁直接用於瓜果蔬菜。安徽就曾出現過食用被神農丹汙染的黃瓜而造成中毒的安全事件。
  • 花生和黃瓜不能同吃?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還有這些謠言也別再信了!
    事實上,有關食物相剋的謠言,早在1935年,我國科學家、中國營養學會創始人鄭集教授,就在民間傳言較廣的184對所謂「相剋食物」中,選擇了當時最為流行的14組食物,包括蜂蜜和蔥、牛肉和板慄、花生和黃瓜,還有螃蟹和柿子等,分別開展了人體實驗和動物實驗,結果無論人還是動物,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