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3日是英國首相詹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設定的「脫歐」談判最後期限,兩位領導人當天發表聯合聲明稱,英國和歐盟同意「加倍努力」,繼續就「脫歐」後的貿易協議進行談判。同日,英國政府公布了「無協議脫歐」計劃的細節。此前一日,英國國防部證實,英國皇家海軍4艘巡邏艦已經在專屬經濟區待命,隨時準備應對「無協議脫歐」後的任何突發事件。這一做法在英國和歐盟內部引發巨大震動,令許多保守黨資深議員和企業界高管感到不滿。
據路透社13日報導,詹森和馮德萊恩在聯合聲明中說:「最近幾天,我們的談判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儘管經過將近一年的談判,我們已經精疲力竭,儘管我們已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最後期限,但我們認為,在這一點上,我們有責任繼續努力。因此,我們已授權各自的代表繼續進行談判。」馮德萊恩稱,談判將在布魯塞爾繼續進行,但未設定新的截止日期。
雖然談判得以繼續,但英國已經開始「做兩手準備」。據英國天空新聞臺13日報導,為了向民眾保證英國已經為2021年做好準備,英國政府當天公布了「無協議脫歐」計劃的細節。計劃顯示,英國政府已斥資40億英鎊,以控制貿易和旅行可能出現的混亂。英國政府還僱用了900多名邊防官員,預計還會設置20多個熱線電話,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此外,16個政府部門的官員將於16日參加「最壞情況」的規劃演習。作為「劇本」的一部分,官員們已經預先批准了數百項緊急措施,以應對「硬脫歐」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後果。
捕魚權一直是羈絆英歐雙方順利談判的關鍵問題之一。到目前為止,英國在該問題上仍然態度強硬。據英國《衛報》13日報導,英國國防部發言人12日表示,4艘80米長、裝配武器的海軍巡邏艦已經在本國專屬經濟區待命,以防止無協議「脫歐」後出現不測,並將從明年1月1日開始在該區域執行任務,每年工作至少275天,阻止、檢查及扣押進行非法捕撈的歐盟漁船。此前,英國議會的文件顯示,為應對無協議「脫歐」危機,由該國海事部門管理的巡邏艦將在今年年底增加一倍,每艘軍艦都會配備45名船員以及大炮和機關槍。《衛報》分析稱,儘管英歐雙方都表示「無協議脫歐」是最有可能的結果,但詹森政府此時讓軍艦待命被解讀為是在向歐盟施壓。
英國軍方的舉動引發國內外的批評。英國保守黨議員託比亞斯表示,「這(派遣軍艦)可能導致本來就任務繁重的海軍不得不因捕魚權而與北約盟友發生對峙,我們的對手們看到這個一定很開心。」英國下議院防務委員會主席、前國防大臣託比亞斯·埃爾伍德表示,在外界的關注焦點都放在「脫歐」貿易談判上的時候,英國威脅部署巡邏艦的行為是「不負責任的」,有損英國形象,英國政府此舉是治國能力方面的一個失敗和倒退。曾擔任歐洲議會「脫歐」指導小組主席的歐洲議會議員、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通過推特評論稱,「炮艇護漁!這真的是人們投票的結果嗎?我們是你們的盟友和夥伴,不是你們的敵人!」在捕魚權問題上一直態度較強硬的法國政府則用二戰時英國著名的戰時口號回應稱,請英國人「保持冷靜,繼續前行」。
報導稱,對於大多數英國民眾而言,「無協議脫歐」帶來的最「接地氣」的影響,莫過於國內食品漲價和短缺。英媒稱,英國商家和民眾正在爭相囤積非生鮮食品。《星期日泰晤士報》13日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稱,英國內閣大臣們一周前與各大超市會談,要求他們為「無協議脫歐」做好準備。該消息人士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英國民眾曾大量囤積衛生紙並引發「恐慌性搶購」,英國政府和超市擔心這樣的場景會再次發生。衛生部門官員還警告藥品、醫療器械和疫苗供應商,讓他們在國內「安全的地方」囤積足夠6個月用量的物品。
報導稱,目前英國30%的食品來自歐盟國家。據悉,如果未達成貿易協議,英國在正式「脫歐」後將實施新的關稅規則,此規則可能會實行配額和關稅,從而抬高從歐盟國家進口的食品價格。英國慈善機構數據顯示,從2021年年初開始,英國普通家庭在購買水果和蔬菜時將要多付4%的費用。
《星期日泰晤士報》稱,英國多佛市附近的A20公路12日發生擁堵,貨車隊伍長達4.8公裡,此前一天,與多佛隔海相望的法國加萊市更是排起長達16公裡的運貨車隊。英國道路運輸協會執行長理察·伯內特表示,他從未看到過如此規模的囤貨量,「我們還看到了大量文件和支票,這預示著未來將要發生一些事情」。
原標題:最後期限已至英國準備「硬脫歐」,4艘巡邏艦隨時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