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未來 見習記者 張慧敏 北京報導
12月1日,實地集團在北京發布首個OTA智能社區。
據悉,該智能社區配備自主研發的超級「社區大腦」——SLS2.0,能夠實現萬物互聯、物物對話及服務體驗的跨場景協同。此外,用戶可通過一個ID暢享社區各種智能服務,同時整個社區生態可以像智慧型手機、智能汽車一樣通過OTA方式持續更新升級。
我國的智慧人居整體處於發展初期,也存在設備和體驗割裂、業務生態不兼容、「交付即落後」、更新升級緩慢等問題。作為國內智慧人居領域最早的實踐者之一,實地集團正在嘗試解決當下的行業痛點。
實現跨場景協同
12月1日,實地集團發布了首個5G獨立組網下的OTA智能社區。據悉,此次實地OTA智能社區打通了社區和家庭場景,能真正做到」OneID OneService」,實現服務體驗的跨場景協同。
其中,OneID即一個社區通證貫穿所有場景和應用,比如在用戶授權前提下,社區高頻生活場景均可一臉貫通;OneService即智能協同服務,指各項服務主動協同,提前預判,用戶能夠獲得「管家式」的體驗。
實地OTA智能社區實現跨場景主動協同服務的背後,是實地集團自主研發的社區「最強大腦」——SLS2.0。2019年SLS1.0平臺第一版上線以來,其在整個社區中承擔著類似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職責,保證社區中不同智能產品和應用各司其職、隨時啟用以及高度協同。一年後,SLS2.0可實現的服務體驗均大幅升級。
據悉,SLS2.0的架構是「1+4+N」,即1朵智慧雲、4大智能中臺、N個智能單品和服務。其中四大智能中臺是核心,即智能物聯中臺、智能數據中臺、AI中臺和智能應用中臺。
智能物聯中臺能夠支持不同類型、不同廠家的設備在上述三個圈層廣泛連接,具有較強的兼容能力;智能數據中臺的優勢在於既能處理線上數據,也能處理線下數據,並把兩者融合貫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為用戶「畫像」,提供精準服務;智能應用中臺則著眼於不同服務應用的打通,提供用戶認證、積分、訂單等一體化服務。
實地的AI中臺具備較強的算法能力。《華夏時報》記者在其現場展示中看到,實地集團首席科學家、技術工程院院長許振斌播放了一段雨天室外的音頻,在場的大多數人都只聽到了狂風大作的聲音。然而通過實地的語音算法,在場的人聽到了一位女性呼喊「救命」的聲音。
據悉,目前實地SLS2.0已經在實地集團全國範圍內的9個項目落地運營,後續將覆蓋實地集團所有樓盤。同時,實地SLS2.0未來還將向合作夥伴和行業開放,共同推動智慧人居進化升級。
解決迭代進化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實地集團5G獨立組網下的OTA智能社區,在提供跨場景智能體驗基礎上,解決了智慧人居存在的迭代進化難題。
「與傳統社區及現行智慧社區相比,實地此次發布的智能社區最大的不同就是支持智能硬體、軟體、算法及服務通過OTA的方式不斷地更新升級,硬體接入的類型、數量不斷豐富,軟體的更新是實時的,解決方案逐漸增加且更具個性化」。實地集團首席科學家、技術工程院院長許振斌表示。
近年來,智慧人居成為大勢所趨,相關企業紛紛從既有陣地向智慧社區、智慧家庭延伸布局。據物聯網智庫2019年的不完全統計顯示,TOP200房企中涉足智慧人居的房企超過100家;阿里、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積極搶佔社區、家庭場景;傳統家電、安防企業則從家電產品和安防產品切入分一杯羹;不少垂直智能硬體企業更是借著智慧人居這股大潮破土而出。
儘管如此,許多社區智能產品停留在「靜態智能」階段,無法及時更新升級、優化對用戶的服務。由於地產行業的特殊性,從建設到交付往往需要若干年,不少「智慧社區」更是處於「交付即落後」的尷尬處境,如果交付後想進行系統性改造,則面臨改造成本高、周期長的問題。
如果用手機來類比,目前的智慧人居整體還處在傳統手機即將向智慧型手機過渡的前夜。正如蘋果開啟了真正的智慧型手機時代一樣,智慧人居領域也需要一家企業率先破局,引領行業解決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