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古稱平城,隸屬山西省,有「北方鎖鑰」「中國煤都」之稱。說到大同,不得不提的就是這裡的美食,山西大同的美食也是非常的多,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嘗嘗吧。
大家可能都知道山西是一座麵食大省,在這裡的麵食種類非常的多,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刀削麵了,顧名思義,它就是用刀削下來的面,我們去吃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廚師將和好的面放在一個案板上,然後舉在一個肩膀上,然後快速的把面削下來,速度一定要快,而且面的薄厚一定要適中,這樣的面吃起來口感才好。煮好面之後在面的上面再淋上熬好的肉湯,加上雞蛋或者豆腐乾,再放點香菜就可以開始食用了,味道真的非常的好。
渾源涼粉是大同市渾源縣的特色美食,它是由土豆澱粉做成的白色半透明粉條,以蔥花、醋、鹽、味精、香油、辣椒油做調料,再加上豆腐乾、黃瓜絲、香菜做配料而製成的。 渾源涼粉吃起來順滑爽口,軟而韌、辣而不澀,鹹香中帶有微酸,冰涼可口,吃起來口感相當滿足,開胃,特別適合夏天來食用。
百花燒麥是大同人引以為榮的名吃,明代,作為九邊重鎮之首的大同,燒麥製作就格外有名。死面為皮,薄皮透明晶亮,包著雞、鴨、魚、牛、羊、豬等9種肉餡,燒麥上端製成牡丹、芍藥、秋菊等9種花形,餡內澆以相應的花形果汁,像盛開的花朵,美豔嬌嫩,鮮而不膩。
黃糕是大同常見的家常食品,原料是黃米麵,先用溫水和成碎塊狀(散粒),上籠蒸熟,然後倒在盆裡用手再揉一遍,邊揉邊在其表面抹點麻油,這樣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乾裂。最後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塊,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
靈丘燻雞 ,清朝雍正年間,靈丘縣衙廚李進才、李有才兄弟,研究製作出燻雞。後來二人在城裡開了一間飯館,燻雞出售。子承父業,代代相傳,到了清朝末年,李運繼承這一傳統技藝,又摸索出一套獨特製作方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什錦銅火鍋」是古城大同的一道民間傳統名菜。「什錦火鍋」顧名思義,是用多種食材製作而成的。肉類有大同傳統大燒肉、清蒸丸子、白煮柴雞等;素菜有幹豆角、幹葫蘆條、黃花、木耳、白菜、菠菜、油炸豆腐、油炸山藥等;另配有水發魷魚、海參、墨斗魚、海菜等組成。 金黃鋥亮的銅火鍋裡,下面是味道鮮美的燒肉、丸子、雞塊、海參、魷魚,上面鋪著香菇、木耳、黃花菜、幹豆角、葫蘆條、粉絲、油炸豆腐、凍豆腐等菜品。不需要蘸任何小料,什錦火鍋內鮮香的湯料就足以讓人口齒留香。
莜麵窩窩,形似圓形小筒,把莜麥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麵用開水潑熟,和好以後,做成各種花樣蒸熟。吃的時候可分冷熱兩種菜:冷菜是拌黃瓜絲、水蘿蔔絲,再配以鹽湯辣子熗油,菜與莜麵拌起來,清香可口;熱菜是羊肉臊子,配點蘑菇,開籠後將莜麵蘸上羊肉蘑菇鮮湯,口感柔滑,香味撲鼻。
兔頭,是大同的傳統名菜。製作講究,熬煮時間長,使得兔頭十分入味且肉質綿軟。各種香料與特色辣椒濃縮在兔肉之中,口口濃香,越嚼越帶勁!
在大同市還有一種小吃非常接地氣,那就是羊雜,大同市地處山西最北,緊挨放牧業發達的內蒙,多年的民族融合,也深深影響了這一地區飲食習慣,羊雜就是農耕文明和北方草原結合的產物,在大同市經營羊雜的飯店滿街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