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發現紅色的火星卻發出了綠光,專家認為這說明火星上有氧氣

2020-12-15 科普大世界

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巖質行星,古代的時候人們就發現它發出紅光,所以我國古人將其稱之為火星(多稱熒惑星,但從司馬遷《史記》中就記載其看上去「熒熒如火」,便有火星的說法了)。




從火星探測器及哈勃望遠鏡等拍攝的一些照片來看,火星也的確是一個表面接近火紅色或橘紅色的星球,主要是因為火星的表面土壤中赤鐵礦豐富,顯示出如鐵鏽一般的紅色,使得整個星球看上去是紅色了。不過近日有外媒稱,衛星在火星上發現了綠光現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16日報導,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TGO)發現在火星稀薄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綠光,看上去就像火星戴了一個「綠色的帽子」,有天文學專家稱這說明火星大氣層中存在一定量的氧氣,而氧氣正是人類所需要的,這對我們地球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將來到火星移民的話,火星大氣中的氧氣量越多越有助於人類生存。

↑火星大氣層上空的綠光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讓-克洛德·熱拉爾等專家指出氧氣的一大特徵是會發出綠光,因為氧原子在光線的照射下會發出一定波長的光,在可見光範圍內表現為綠色,地球上的「夜氣輝」中就有這種綠光,不過此前在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中還沒有發現過。

↑夜氣輝

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夜氣輝」這個詞,認為它可能是極光的一種,其實它與極光並不相同。極光是太陽風帶電氫離子受地球磁場作用進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層中的空氣分子相撞產生的發光現象,雖然也大多是綠色,但並非是氧氣可見光波段發出的顏色,而夜氣輝則是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在太陽光照射之下出現的一種發光現象。

↑極光

在40年前,就有科學家通過分析火星大氣成分而預言了火星大氣層發出綠光的可能,原因也正是因為其上有少量的氧氣的存在,因此會表現為與地球上的夜氣輝相似的景象,如今TGO衛星的發現終於證明,說明了這一推論的正確性,同時這也是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地方發現這種現象。


今年7月份,我國將向火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它將遠赴數千萬公裡外的火星,以繞、落、巡的方式零距離探索火星,幫助我們了解關火星的更多奧秘。




參考資料:

《新華網》6月22日文章《外媒:火星大氣層中發現奇異綠光》

吉星高照!北鬥三號收官之星成功入軌,北鬥導航超越GPS了嗎

川藏鐵路施工加快,全線120座橋梁主體已完工,戰略通道將增運力

三萬多公裡高空建造「太空三峽」!首個太空發電站或誕生在我國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火星大氣層發出綠光對極光硏究具重要意義
    有「紅色星球」之稱的火星近日被發現「變綠」。在地球看到極光,不少人都會贊漢大自然的奇妙。不過宇宙的奧秘可能超乎人類想像。《自然天文學》近日刊登一份論文,指出外表「紅紅的」、有「紅色星球」之稱的火星,它的大氣表層中會發出淡淡的翡翠綠光芒。原因是火星大氣層中的氧原子被陽光照射後「激發」恢復原來穩定狀態時就會釋放特定波長的光線,因而產生綠光。今次發現是由歐洲太空總署與俄羅斯一個聯合飛行器「建功」,亦是首次在地球以外發現這個現象。
  • 馬斯克為何執著於上火星?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
    火星是一個呈紅色的星球。 人們從地球上遙望星空,除了地球的衛星月球和金星 以外,可以看到第三個亮的物體就是火星。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這是人類一直要探究的一個重要謎團。 美國科學家:40年前就曾發現火星上有生命痕跡 2019年10月10日,曾參與火星生命探測的科學家在《科學人》雜誌撰文稱:人類在1970年 代已經找到火星上有生命的證據。
  • 火星被「綠光」包圍,不是極光,那是什麼?科學家:是好消息
    眾所周知,火星是一顆熾熱的紅色行星,這是因為火星的表面含有大量鐵元素和豐富的鐵礦石資源,所以整個星球看起來都是紅色的,但是火星也有一層奇特,因為科學家發現火星似乎被綠色的光包裹著,怎麼了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火星的外層似乎被一層綠色薄膜包圍著,發出輕微的光,仿佛火星被綠色光環覆蓋,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因為這是火星第一次出現的美麗這樣的場景
  • 火星上發現「人類腿骨」!火星上真的有人類居住?
    但是很遺憾,以我們的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有外星生命存在,甚至就連最基礎的生命形態都未曾發現過!火星是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為火星上有大氣層,而且很有可能存在生命賴以生存的液態水!所以火星是除了月球以外人類探測的主要目標。
  • 曾在火星上有重大發現,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未來在火星上生活!
    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內,我們找到了非常多的類地行星,在所有的星球當中,科學家認為火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一顆。甚至埃隆馬斯克更是放出豪言,要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內實現真正的火星移民,將第1批人類送到火星上生存,但是我們知道想要在一顆全新的星球上生存,並非是易事,要滿足人類身體的需求才可以,首先就是厚重的大氣層,其次要有充足的氧氣,最為重要的是水資源。
  • 火星真的是紅色的嗎?以下研究能讓你對火星有新的認識
    在我們的心目中,火星是一顆引人注目的紅色星球,是僅次於金星的明星。火星的顏色在地球上觀測是非常容易的,用肉眼看去,它熒熒如火,發出暗紅色的光芒,但是各位想過嗎,火星的顏色真的是紅色嗎?讓我們先看看火星顏色探秘的歷程。
  • 火星是一顆紅色星球,但你知道,是誰最先發現的它呢?
    前言火星是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之一。在一定條件下,你可以在夜空中,輕鬆地看到這顆紅色星球。與星星不同,火星每晚都會改變自己的「姿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誰最先發現火星。發現火星的歷史古埃及人稱它為「紅色之星」;而古巴比倫人則稱它為「死亡之星」;古希臘人為它取了一個不太友善的名字:Mars,即:古羅馬戰神的名字,並與戰爭和流血有關;古羅馬人也相信戰爭之神,並將它命名為「火星」。根據古代神話,火星是羅馬羅穆盧斯和瑞摩斯之父,因此,他們認為,火星是羅馬人的捍衛者。
  • 美國探測器在火星發現「鴨子」?專家說:火星生命也許就在這之下
    文/行走天涯美國探測器在火星發現「鴨子」?專家說:火星生命也許就在這之下火星一直是科學家們非常關注的一個星球,也是因為火星跟我們地球的距離是比較近的,同時火星上的環境和地球也非常的相似,以至於科學家猜測火星上可能也有一批生命居住,但是由於人類沒有辦法直接的到達火星的地表之上,僅僅只能靠一靠探測器在火星上遊走,說不定就忽略掉了一些關鍵性的信息
  • 圖解人類探索火星的編年史,火星是什麼魅力值得有這麼多探測器?
    在古代火星就已經是人類最為關注的天體之一,由於它在天空是一顆紅色的亮星,自古就被視為災難的代表,直到十九世紀天文學家才通過望遠鏡首次觀望到了火星模糊的外表,甚至德國天文學家還描繪出了首張火星地圖(下圖),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流傳出火星上有人工運河的說法,雖然現在很難想像十九世紀的人當發現火星上有河流痕跡時的興奮,但這顆紅色行星從此也成為人類最想了解的外星球。
  • 美科學家稱火星鹽水電解槽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
    美科學家稱火星鹽水電解槽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 科技日報 | 2020-12-07 10:23:03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
  • 探索火星上都有什麼?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帶你了解
    海盜號得到的所有證據表明,火星上沒有生命存在,而且環境異常惡劣。海盜號記錄了火星的表面溫度為零下17攝氏度至零下107攝氏度之間,而我們現在知道火星兩極溫度更低。火星上的大氣中95%是二氧化碳,只有微量的氧氣,而且大氣層很薄,表面壓力不到地球大氣層的1%。火星還是很乾燥,事實上和火星相比,撒哈拉大沙漠可以稱得上是雨林。
  • NASA在火星上發現一條呈藍色的河床,這其實是河流的淤泥?
    目前人類對於火星的了解已經遠遠超過其它行星,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地面上有火星車在探索,而火星的軌道上還有探測衛星在運行,但這顆星球上依然存在大量的未解謎團,前不久來自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揭開了火星上存在藍色河床的原因,並且還證實了在遠古時期火星表面曾大部分區域都是被水淹沒的
  • 「洞察」號發射,帶著兩顆迷你衛星一起去了火星
    「洞察」號的 Logo 抽象化的表現了這趟飛行的核心任務:行星物理學探測。「洞察」號的 Logo 主體是三個紅色同心圓環,從外到內顏色逐漸變淺,代表火星從外殼到核心的內部結構。Logo 還包含三個白色同心半圓,圓心位於「火星地表」,代表「洞察」號攜帶的行星地震測試儀器 SEIS 發出的地震波。
  • 歐洲航天局的一顆衛星,在火星上發現一幅天使形象的畫像
    一顆歐洲衛星在火星的南極地區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逼真的天使形象,包括翅膀、光環和心臟。似乎某個火星畫家為這一節日畫了一幅畫,希望我們在聖誕假期裡過得安寧、快樂,但是對於這個超現實的展示,有一個很好的科學解釋。
  • 火星發現「鑽洞」,土壤新鮮洞孔規則,專家:人類高看了自己!
    火星發現「鑽洞」,土壤新鮮洞孔規則,專家:人類高看了自己!文/史聖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早在上萬年前便進入了地球人的視野。我們可以從考古所發現的萬年以前的壁畫中得知一切,在我國寧夏、澳洲以及歐洲的不少地區,存在大量反映古代星象的巖畫和壁畫,其中既有月球又有火星。只不過,那個時期的古人僅能在夜晚的曠野之中,憑肉眼觀測以及靠腦袋臆想。而到了如今,隨著高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已經派探測衛星以及登陸車對火星表面展開一系列的探索。
  • 火星已經發現液態水,意味著火星生命的存在,這種說法靠譜嗎?
    MARSIS的管控科學家們在分析這些回波時,發現一些與巖石完全不一樣的回波,這些回波很明亮,由此可以認為,在火星南極圈的地表下,不但存在巖石,還有其他的東西。進一步研究證明,這些亮斑處的介電常數高於火星上任何其他地方,且與地球上的冰下湖泊相當,由此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層地下液態水。
  • 迷你立方體衛星在火星中斷聯繫!但技術上已是成功的創舉!
    現在,這對勇敢的雙胞胎已經越過了火星,似乎已經到達了他們的極限。一個多月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對這顆紅色星球進行了探測,工程師們終於收到了馬克斯號的來信。目前,認為不太可能再收到他們的信。MarCO是Mars Cube One(火星立方體一號)的縮寫,是第一個使用小型太空飛行器立方體衛星的星際任務。「火星人」綽號為「夏娃」和「瓦力」,取自皮克斯電影中的角色。
  • 火星上的氧氣來源不明,且波動明顯,這些現象意味著什麼?
    根據「好奇號」傳回的有關火星蓋爾環形山附近的數據,科學家們開始對火星大氣以及地質環境變化展開深入研究,他們發現火星地表會周期性地向外噴發甲烷,氧氣水平也會有周期性的變化。對人類來說,能夠在其他星球發現氧氣,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一方面顯示出這裡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生物生存的跡象。
  • 新技術可將火星滷水變成氧氣和燃料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將火星上的滷水轉變成氧氣和燃料。這一技術不僅有利於未來的火星探索,也可用在地球上,比如應用於國防和深海探測等領域。
  • 探索外太空之火星探秘,認真看完你會對火星有新的認識!
    鳳凰號登陸器在火星上挖到了冰層,這可能是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的新證據,但是在2008年秋天鳳凰號自己的命運卻也受到了挑戰,在火星上大風吹來的時候會揚起塵土,布滿小顆粒這些顆粒被吹進大氣層裡,慢慢地沉澱下來蓋住了一切,紅色的塵土蓋住了鳳凰號的太陽能電池板,導致了鳳凰號無法補充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