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國內資本市場出現「股債雙牛」格局。A股市場上證綜指累計漲幅已超過10%,風險偏好回升令債券市場承壓。但是,債牛並未戛然而止,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震蕩下行。
超預期的金融數據公布後,寬信用效果幾何成為市場人士討論焦點,股債市場似乎也站到新的轉折點。機構人士認為,當前實體經濟仍有下行壓力,預示債牛還未走完,利率短期調整後將重返下行趨勢。隨著社融企穩回升、企業盈利改善,市場對A股牛市將至的預期正在升溫,資本市場可能進入「債牛尾、股牛頭」時期。
股債雙牛邏輯
回顧1月以來大類資產走勢,股票無疑是表現最搶眼品種。
Wind數據顯示,自1月4日盤中觸及2440.91點低點後,上證綜指迎來一波反彈,接連升破2500點、2600點、2700點三道關口。截至2月18日收盤,上證綜指站上2750點,過去一個半月裡累計漲幅已超過10%,不少「持股過節」投資者獲正收益。
以A股為代表的風險資產表現強勢,市場風險偏好明顯回升,並未使債券牛市「中止」。年初股債雙牛特徵非常明顯,尤其是1月初至2月上旬,中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17%震蕩下行至3.07%,最近一周也在3.07%附近震蕩。
「從邏輯演繹看,股債雙牛基本面的基礎在於兩點:經濟沒有那麼差、貨幣政策沒有那麼緊。」國泰君安證券固收研究覃漢團隊認為。
覃漢團隊表示,其一,年初以來,市場對於寬信用預期持續發酵,1月金融數據向好也證實這一預期,隨著股市持續反彈,投資者對上半年中國經濟預判普遍上修,此謂「經濟沒有那麼差」。其二,在寬信用和實體經濟確認觸底反彈前,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甚至更寬鬆預期非常一致,過去數月央行釋放的信號更夯實這一預期,此謂「貨幣政策沒有那麼緊」。
市場人士認為,年初債券牛市延續,主要受益於貨幣寬鬆加碼,資金利率中樞穩中趨降拉動債券收益率同步下行。在流動性利好較為確定情況下,儘管短期內經濟並未得到明顯提振,但隨著全球市場風險情緒回升,最終驅動股市、債市雙雙走牛。
A股牛市預期升溫
在超預期的1月金融數據出爐後,圍繞社融是否見底、經濟何時企穩的討論成為焦點。機構人士認為,儘管社融改善能否持續還需觀察,經濟會否超預期存在不確定性,但當前寬信用格局初露端倪,隨著上證綜指站上2750點,大類資產配置天平似乎正向股市傾斜。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研究張玉龍團隊17日在研報中表示,當前位置將成為A股牛市起點。「建議投資者全面提升倉位,加大對新興成長行業的配置力度,迎接牛市的來臨。」
張玉龍團隊認為,2019年1月,票據和短期貸款大增推動社會融資規模大幅回升,這是寬信用的第一步。隨著商業銀行資本金進一步補充,銀行體系中長期信貸能力會進一步提升,預期從2019年二季度開始,將看到中長期信貸恢復。在社會融資規模提升的同時,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預計2019年三季度將成為經濟復甦起點。
國信證券策略研究團隊表示,A股牛頭已顯現,行情非常值得期待。
該團隊認為,雖然不排除2月中國信用增速依然存在波動,但大的信用底部大概率在一季度產生,這對二季度實體經濟平穩會產生積極作用。信用增速觸底,但名義經濟增速下行、企業盈利下行時期,風險偏好會得以改善,由於市場利率還在底部,所以股價支撐主要將依賴估值和風險偏好改善,總體有利於權益資產。
從估值看,雖然今年以來股票市場已有一定漲幅,但A股總體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大部分風險已釋放完。債券利率處於歷史低位,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回升,股市性價比將相對債市更高。
債牛亦難言結束
進入本周,A股強勢反彈對避險資產壓制效應顯現。2月18日,股債市場出現「蹺蹺板」行情,股市漲勢凌厲,上證綜指收盤大漲2.68%;債券市場大幅調整,中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3個基點至3.11%。
這是否意味著,大類資產會轉換為股強債弱格局?對此,機構亦持否定態度。
市場人士認為,資金利率中樞趨穩,拉動債券收益率下行動力減弱,受風險偏好改善和政策密集落地衝擊,債市短期承壓,但經濟下行壓力猶存,預示債牛還未走完,利率下行趨勢並未結束。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分析,1月金融數據超預期。當前實體經濟仍有較大下行壓力,在經濟基本面沒有出現較大逆轉的前提下,單次社融反彈不能作為經濟企穩信號,債券牛市仍將繼續。
中金固定收益團隊表示,就債券市場而言,牛市依然沒有結束,全球利率今年可能都是逐步走低的一年。
在前期市場已有較大漲幅背景下,債牛或已進入尾聲,後續波動可能加大。
「對利率債,我們的判斷是『牛市非坦途』,全年至少會有兩次波折:第一次在一季度,受風險偏好改善和政策落地衝擊,利率債短期承壓調整;第二次在四季度,基本面確認階段性企穩。」天風證券宏觀研究宋雪濤團隊表示。
目前,市場對今年經濟有望觸底反彈的預期相對一致,經濟下行和政策對衝的博弈落腳在寬信用何時明顯見效。對A股而言,市場最壞時候正在過去,經濟數據超預期是支撐市場持續上漲新動力,也是債牛可能結束的基本面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