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獅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2020-12-19 騰訊網

提到翻車魚,很多人都會想到它們的奇怪性狀。從側面看,翻車魚就像是被拍扁的魚類,從正面看,翻車魚就像是一個大頭娃娃一般。

不過它們最為人所知的就是遊泳速度非常慢,在身體被海豹吞噬了一部分的情況下,翻車魚依然在優哉遊哉。

翻車魚

翻車魚又名翻車魨、曼波魚、頭魚,它們生活在全世界的溫帶以及熱帶的海域,屬於大型硬骨魚。

翻車魚雖然體型較大,但它們只能以水母、軟體動物以及海藻等的小型生物為食,這是因為它們的嘴巴非常小,和它們龐大的頭部相比,它們的嘴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想要吞噬體型較大的獵物非常費勁。

更重要的是,翻車魚雖然體型大,但它們遊泳能力不佳。如果你仔細看翻車魚的體型,你就會很快的發現一個問題,翻車魚沒有尾巴。

魚類的尾巴可以幫助魚類快速遊動,以及控制遊泳的方向。但翻車魚的祖先在演化時卻不小心丟了這個基因,以至於它們的遊泳技術不好。

所以,翻車魚經常淪為大型動物的欺負對象,比如:海獅經常捉弄它們,慢慢地撕咬它們。不過翻車魚作為遊泳速度慢,又體型巨大的魚類,如果沒有兩把刷子,很容易在弱肉強食的海洋中被屠殺殆盡,之所以至今沒有滅絕,是因為它們的皮膚實在是太厚了。

人類的皮膚大約是0.5~4mm,其中手掌皮膚厚度可以達到0.8~1.4mm,而翻車魚的皮膚厚度可達到7釐米左右。

較厚的皮膚,使得很多大型生物難以對翻車魚造成致命傷害。再加上翻車魚皮膚不好吃,令人難以下咽,因此翻車魚才保住了一條小命(多說一句,翻車魚有很多天敵,只是它們肉質不好吃,所以天敵們並不是十分熱衷捕食它們)。

海獅算是特例,雖然它們也不喜歡翻車魚的肉質,但它們總是會啃食翻車魚,有時還會把翻車魚拖拽到海面上,供海鳥啃食。

翻車魚之所以沒有滅絕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們的繁殖能力超強。

翻車魚的繁殖能力

對於陸生生物來說,受精過程大多是在體內進行,但對於翻車魚來說,受精過程是在體外。每到發情期時,雄性的翻車魚會仔細在海底選擇一個空地,用身體逐漸清理出一個凹型的求偶場所,如果有雌性看中了這裡,就會將卵子排在這裡,然後離開。而此時雄性翻車魚會抓緊在雌性排卵的地方排出精子,利用水流的作用使卵子受精。

翻車魚每次產卵數量極大,每次可排卵3億多枚,是海洋魚類中排卵個數最多的生物。但很不幸的是,由於翻車魚受精過程在體外,所以魚卵的受精率不高。

還有,魚卵在海洋中是豐富的蛋白質,很多小型魚類會尋覓至此,吃掉部分魚卵。而魚卵孵化後的個體又非常微弱,而它們的親代又不像哺乳動物會照顧後代,以至於翻車魚後代的成活率非常低,大約只有幾百萬分之一能存活到成年。

但是依託著龐大的卵子數量,即使只有百萬分之一的後代能存活到成年,翻車魚依然能憑藉足夠多的數量保證種群不滅絕。

曬太陽的翻車魚

翻車魚又名太陽魚,經常有漁民見到翻車魚漂浮在海面上曬太陽。

翻車魚喜歡曬太陽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最主要的要恢復體溫。翻車魚是為數不多的恆溫魚類,雖然翻車魚的遊泳速度不快,但它們垂直上浮以及下潛的速度非常快,經常要下潛到數百米的深度捕食海藻、軟體動物等,而海底溫度非常低,會使得它們體溫下降的速度快,所以它們每天會上浮到海面上許多次曬太陽,有時一天能多達20多次。

翻車魚是海洋中的醫生,它們身體能分泌一種物質,幫助治療其他魚類的傷病。但是醫人者難自醫,它們自身皮膚上卻長滿了寄生蟲,所以它們需要上浮到海面上曬太陽,吸引海鳥替它捉掉這些寄生蟲。

總結

雖然翻車魚的皮膚層較厚,使得肉質難吃,成年的翻車魚很少會遭遇天敵的攻擊,但是近些年來,人類開發了翻車魚腸的吃法,讓翻車魚一下成為了人們專業捕撈的生物。

目前,由於人類的商業捕撈,和海洋生態環境改變,使得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少,目前屬於近危生物,如果我們再不抓緊保護這些美麗的生物,或許它們也將成為即將滅絕生物中的一員。

相關焦點

  • 被海獅啃出一個大洞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不過,有一種魚就算被啃食也不會逃跑,最關鍵的是,居然沒有被吃到滅絕,這是什麼情況? 翻車魚為什麼不跑 翻車魚即翻車魨,是翻車魨科、翻車魨屬大型大洋性魚類,分布範圍覆蓋熱帶、亞熱帶、溫帶或寒帶海洋,還是比較廣泛存在的。
  • 被海獅啃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至今還沒有滅絕?
    首先糾正一個常識錯誤,常有人說海豹啃翻車魚,其實那不是海豹是海獅。另外,翻車魚只是俗稱,規範的名字應該叫翻車魨。2015年,攝影師拍攝到了「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車魨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卻沒有絲毫逃跑或反抗的行動,只是挨啃等死,這是為什麼呢?
  • 被海獅咬也不逃跑的蠢萌翻車魚,為什麼沒有滅絕?
    翻車魚又稱為「翻車魨」,我很好奇為什麼稱它為翻車魚,難道這種魚在海裡遊泳的時候經常會翻車嗎?後來了解之後才發現翻車原來指的是它的「魚生」。翻車魚是大型的大洋性魚類,體長最長可以達到5.5米,重達3.5噸,曾經在葡萄牙海岸邊附近發現過長達5米的翻車魚,潛水員遊到它身邊與之比較,只有翻車魚的魚鰭那麼大。
  • 為何翻車魚被海豹,海獅咬啃不逃跑?科學家:真的是有心而無力
    自然界翻車魚的天敵有虎鯨、海獅,海豹等,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兩種生物「啃食」翻車魚,但是對於翻車魚來說,面對這樣的天敵為何不逃跑,為何這種物種如今還沒有滅絕,我們來具體的看下情況
  • 翻車魚被當大餅啃也不逃跑,為什麼還沒滅絕?
    這種魚體型並不小,是多骨魚中體重最大的魚,體長可達5米,體重也能到3噸,有時因為體型太大,搬運它都需要出動直升機空運。相比較,無論是成年的海獅還是海豹,幾乎體長都不會超過3米,體重也就1噸左右,為何會把龐大的翻車魚欺負成這樣,把它當成大餅啃,翻車魚卻絲毫沒有反抗之力?
  • 被天敵撕咬卻從不反抗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有滅絕?
    所以赫爾曼以為這條魚死了,結果靠近一看,這傢伙的眼珠子跟鰓還在動……這就說明它還活著,那為什麼這條魚沒有做出反抗或者逃跑的行為呢?那麼塊頭如此大的翻車魚,在遭遇強敵時,為什麼不反抗呢?起碼嚇唬嚇唬也行。
  • 蠢萌的翻車魚!看著自己被海獅吃,沒有滅絕就是奇蹟
    呆萌的翻車魚!看著自己被海獅吃,沒有滅絕就是奇蹟。我們可以來欣賞一下美國野生動物園攝影師Richard Herrmann拍攝的一組圖片,展示了翻車魚被海獅吃的場景,畫面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血腥,相反給人的感覺還挺有趣的。
  • 海洋中的智障生物翻車魚,被海獅吃掉一半也不知反抗,為何不滅絕
    朋友們看了這張照片都覺得很奇怪,翻車魚都快吃掉一半了怎麼也不反抗呢?塊頭這麼大的翻車魚只要在水裡撲騰一下子就夠海獅受的。它不覺得疼嗎?這麼智障的動物怎麼不會滅絕呢?一隻被海獅咬了的翻車魚原來翻車魚不反抗是有原因的。它被海獅咬了還真不覺得疼。翻車魚的皮非常的厚並且沒有神經末梢分布。因此它被海獅死掉一塊魚皮根本就不覺得疼。不疼幹嘛要反抗?
  • 完全沒有自保能力的翻車魚,被海獅吃了也懶得反抗!
    翻車魚又叫翻車魨,屬於海洋大型魚類,成年時體長可以達到3-5.5米,重約1400-3500千克。在海洋之中攝影師曾經拍攝到了一組海獅啃咬翻車魚的照片,在照片中海獅已經將翻車魚的外麵皮膚都啃掉了,但翻車魚還像沒事人一樣悠閒自在,根本沒有躲避的意思。
  • 被吃掉也不知道逃命!為什麼翻車魚沒有滅絕?
    在地球的海洋中,生活著千奇百怪的魚類,其中一種當屬翻車魚,或稱蜇魚。這種魚的體型非常龐大,成年體長可以長到3米,體重可達3噸。翻車魚的身體呈現扁平狀,它們是已知最大的硬骨魚。它們很喜歡浮到海面上,然後側翻過來曬太陽,所以得名「翻車魚」。雖然翻車魚體型龐大,但它們並不是什麼兇猛的魚類。
  • 最蠢的翻車魚:滅絕是不可能滅絕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滅絕了
    最蠢的翻車魚:滅絕是不可能滅絕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滅絕了想要在殘酷的自然界中擁有一席生存之地,除了擁有實力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定的智慧,不然就會被自然界所淘汰,但是有這麼一種魚雖然愚蠢,也能夠存活到今天,最蠢的翻車魚: 滅絕是不可能滅絕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滅絕了
  • 翻車魚為什麼那麼憨?被海獅咬了都不跑?究其原因讓人感到無奈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已經有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並且提出了翻車魚的多種能力,例如,翻車魚不僅不會害怕陽光過大,而且,還恰恰相反,它們會因為身體的一些緣故,而喜歡曬陽光,在平常的時候,翻車魚會以扁平的方式躺在海面上,靜靜的享受日光浴,但沒想到,這種猶如「翻車」的現象竟讓這種魚類被人們稱為翻車魚。
  • 它長得像個魚頭,被海獅吃也不逃跑,只因遊速比人走路還慢
    一直以為翻車是個形容詞,沒想到還能用來起名字,你知道嗎?有一種魚就叫做翻車魚,它們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翻車魚這魚真的會翻車:翻車魚喜歡側臥在海面上曬太陽,就像出事故後側翻的小汽車,所以被叫做翻車魚。由於長相太奇怪,翻車魚曬太陽時,看上去就像一條被咬得只剩魚頭的死魚屍體浮上海面,這讓它們很容易受到人類和其他食肉魚的攻擊,不過這似乎並不能讓翻車魚放棄日光浴的愛好。翻車魚浮上水面曬太陽翻車魚有個外號叫"海中二哈",別誤會,這不是說它們像哈士奇一樣敏捷好動,而是像二哈一樣蠢萌。
  • 被海獅啃咬竟不逃跑,看看翻車魚悲慘呆萌的「魚生」
    2015年的時候某位攝影師在美國加州,拍攝到了這樣一幅不太美好但是很有意思的畫面,一隻海豹和一隻翻車魚,其中海豹正在享受著自己的「美食」,而翻車魚正在享受著自己被吃竟然毫無反應。看到這一幅畫面很多人不禁驚呼,這樣的鐵憨憨竟然沒有滅絕,真的是一種奇蹟。
  • 被海豹吃了也沒反應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有滅絕?
    被海豹吃了也沒反應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有滅絕?不知道你對魚了解有多少。有沒有聽過翻車魚呢?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小編也沒有欺騙你們。不知道沒關係,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翻車魚又叫翻車魨、曼波魚、頭魚。這種魚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洋。
  • 被稱為「挨啃小天使」的翻車魚為什麼沒有滅絕?
    由於翻車魨的胸鰭和和尾鰭高度退化,只剩下了上下各一個背鰭和臀鰭,所以當需要遊泳時,尾鰭幾乎沒有作用,而上下與身體平行的背鰭和臀鰭基本上也成為了擺設,最終導致了翻車魨的遊泳能力非常的差,只有平均0.5m/s,這種遊泳速度在虎鯨、鯊魚、海獅等動物面前等於原地不動。所以,翻車魨遇到危險不是不跑,而是跑不動。
  • 為什麼翻車魚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但是又沒有滅絕呢?
    它叫「翻車魚」(sunfish)又名 翻車魨 ,是屬於硬骨魚綱,翻車魨科。基本遍布熱帶到寒帶的區域翻車魚是一種大型的海洋魚類生物體型可達3-5米,體重可達1400-3500kg單獨或者成對遊泳它們主要以還早,小魚為食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
  • 翻車魚有多奇葩?被吃了一大塊還不知道,這麼蠢萌為啥不會滅絕
    先說結論,因為翻車魚是世界上懷卵最多的魚類,最高可達3億枚。翻車魚的皮非常厚實,再加上沒有神經末梢分布,所以再被海豹吃了一大半,還沒有發覺。這麼蠢萌的魚之所以沒有滅絕也是因為它們恐怖的產卵量。為什麼叫翻車魚?翻車魚也叫翻車魨,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因為翻車魚經常側翻浮在海面上曬太陽,也有人叫它「太陽魚」,因為和翻車的樣子相似就有人叫它翻車魚。當然後來有人嫌翻車魚不吉利,改成過曼波魚。
  • 這魚愛作死,又蠢又笨不會遊泳,被吃一半都沒反應,為啥滅絕不了
    只有我們想不到的造型,沒有它們長不出來的樣子。其中有一種魚類,體型很大,性格溫柔,但是智商特別低,又蠢又笨,還喜歡作死,在浩瀚的海洋裡能夠順利存活下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翻車魚翻車魚的行動非常遲緩,加上性格溫柔,即使遇到食肉者天敵,它們也沒辦法逃跑。虎鯨、鯊魚最喜歡追著它咬,翻車魚也沒辦法逃脫。
  • 身體被海豹吃了一半,也不懂得反抗,翻車魚這樣為何沒有滅絕?
    最近幾年,翻車魚受到人們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得益於諸多動物學家對它們進行的持續性觀測,以及發現它們呈現出的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模式,最突出的就是那看似「萌蠢」的模式,比如身體被海獅、鯊魚咬下一個大洞、甚至身體幾乎被吃掉一半後,翻車魚似乎一點都不覺得疼痛,仍然我行我素地、慢慢吞吞地遊動,感覺一點都不認為危險的存在,被吃掉的似乎也不是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