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一明代高僧墓中,發現冒綠光的活物,得知真相後不再挖掘

2020-12-15 沫史思今

引子

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齣戲的新情節的開始。— 彼得.海爾

在我國封建社會有著一套極為完善的喪禮制度,相比於現在來看可以說非常的嚴格,雖然我們現在的喪禮制度變得越來越節儉,不過對死者的尊重卻仍舊沒有改變。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死者為大這個詞語已經深刻地刻在了每個人的心中,不管什麼事都沒有讓死者入土為安更為重要。

眾所周知,在以前的封建社會,人們離世後總會陪葬各種各樣的珍貴物品,而這些物品對我們現代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一直以來我們也在注重保護這些文物,希望能夠從中提取一些有利的信息推動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都知道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而我們想要了解歷史並不能僅僅依靠文獻中所記載的那些,更多的還是需要這些文物進行研究調查。

在那個思想封建的時候,人們總是喜歡信奉一些鬼神之說,甚至還有一些人會選擇在墓中放入很多的闢邪冥器,希望能夠保佑離世之人不被邪祟擾了安寧。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這只是一種封建迷信而已,我們時常也會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玄幻的場面,尤其是古代神話中的守墓神獸更是讓人們好奇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墓穴?

或許大家都不曾得知,在四川一座古墓中就發現了類似的事件,人們從墓中挖出了一個活物 ,還兩眼泛著綠光,專家看到後慌忙逃出墓室不再發掘。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不少人們的熱議,大家也紛紛好奇這個活物到底是何方神聖?

無意發現500年前高僧墓穴

當地的一位村民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墓穴,他們覺得這裡面或許有一些重大的文物,便將自己發現墓穴的這一消息上報給了國家,有關部門得知後便派專家前往進行仔細研究。後來,專家們對墓穴進行了一系列的勘測調查,才發現這是一座明代時期高僧的墓穴。讓專家們疑惑的是,這位高僧為何沒有採取火化的方式?後來專家們翻看了一些歷史文獻,才發現這位高僧在明代頗有名望,經常普度眾生,為世人排憂解惑。

這位高僧名為嚴巨光,在當代頗受人們的歡迎 ,由於常年的懸壺濟世,讓他當年的威望極高。樂善好施的他在離世後並沒有多少的陪葬品,畢竟出家人都是錢財為身外之物,再加上明代時期盜墓賊很是猖獗,即使有一些珍貴的物品都會被盜取的一乾二淨。這次意外發現專家們也只能盡全力去維護修復,希望能從中在獲取一些有利的信息,也避免這座墓穴以後遭到洪水的侵襲。

墓中發現冒綠光的活物

由於年代已久,這座墓穴的墓門有了些許的下沉,光打開木門就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在打開墓室門後也正如專家們所預料的那樣,並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文物,有的只是對這位高僧介紹。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在這裡發現了保存完整的敦煌壁畫,奈何因為時間久遠這幅壁畫 已經沒有了本該有的光彩,這也讓專家們不免有些惋惜。

經過一番勘測後並沒有在墓穴中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專家們便打算打道回府,卻不曾想在黑暗中發現了四點綠油油的光亮,這讓專家們既興奮又害怕。正當眾人定睛一看時卻發現了兩隻活物從墓穴中跑出來,好在有人用相機將看到的這一幕用相機記錄了下來。後來經過相關部門的鑑定才發現,這墓中發現的活物是早已滅絕了50年的狗獾,而黑暗中所發出的幾點綠光就是狗獾的眼睛。

得知真相後不再挖掘

眾所周知,因為人類的濫砍濫伐讓狗獾成為了絕跡動物,雖然這次沒有發現珍貴的文物,但能發現這種絕跡動物的蹤跡,也算是不虛此行。自從發現狗獾後,我國便將其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希望好好彌補曾經犯下的錯誤。佛家都講究慈悲為懷,一直以來,這種思想都深深地影響著人們,就連狗獾在遭到人類屠殺的時候都選擇去僧人的地方避難,不得不說我們人類真的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

這些年來我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發展的同時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導致一些動物都迫不得已進入到一些隱秘的地,帶去休養生息,甚至有些動物因為人類的行為 已經瀕臨滅絕。而狗獾能夠進入大師的墓穴,或許是嚴巨光大師在庇護著這群小東西,那這真相後的專家也不再對此地進行挖掘。

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雨果曾說過: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如果我們不引以為戒,那麼人類終將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現如今有很多異象都在警告著我們,大家應該引起重視。我們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所以我們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環境,好好維持生態平衡,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

在地球上居住的並不只有我們人類,還有很多的動物植物,而我們人類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賴以生存的和諧環境,所以我們更應該去保護它們。反之,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會慢慢的缺失,就連我們人類都將面臨著滅亡,更嚴重的我們的地球都將不復存在,相信誰也不想看到世界滅亡的這一天,願我們都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好好地去保護地球上的生物,願大家攜手共創地球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彼得.海爾名言錄》《雨果名言錄》

相關焦點

  • 成都老人撿到大石板,卻被專家發現,考古挖掘後:最美的地下宮殿
    對於我們考古隊來說自然是很開心的,畢竟能有這麼多古墓可以挖掘,想一想都很開心。其中明朝時期的蜀王墓堪稱是最大的,所以可以想像明蜀王墓中自然是有無數的寶貝在裡面,但是但是歷經幾百年,我們的考古隊都沒有能找到明蜀王墓的位置,為此一度也是很無奈,只知道在四川一代,但是四川省何其之大啊,所以怎麼可能找得到呢?
  • 熟牛肉冒「綠光」,是肉變質了嗎?營養師來告訴你真相
    但是經常做牛肉吃的人可能會發現,熟牛肉的有些部位有時候會冒「綠光」,而且著名的蘭州拉麵也經常被爆出來,裡面的牛肉片有冒「綠光」的情況。不知道的人可能會大驚失色,想著是不是肉變質了或者腐壞了,營養師來告訴你真相。營養師說道,如果是生牛肉冒「綠光」,那很有可能是肉變質了或者發黴了,這樣的牛肉最好不要買也不要吃,因為可能會對身體健康不利。
  • 安徽發現包青天墓,裡面的景象讓人困惑,專家:真是耐人尋味!
    這個時候善良淳樸的百姓,就特別期待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有一個清官來為他們做主。歷史上的著名的清官有很多,比如清代的于成龍為官有方,明代的海瑞為了百姓與權貴抗衡,還有唐代的狄仁傑斷案如神,彪炳千古。在我國歷史上眾多的清官當中,包青天無疑是最受人們喜愛的。
  • 四川德陽一工地發現明代石室墓 出土明代青花碗和穀倉罐
    旌陽區文管所供圖中新網德陽3月17日電 (記者 楊勇)記者17日從四川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近日德陽旌陽區一施工現場發現古墓,旌陽區文管所接到報告後,組織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查看,並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對墓室等情況的清理和鑑定,確定為明代石室墓。一號墓室發現的器物。
  • 為何剛買回來的牛肉,一下鍋就「冒綠光」?老廚師的一句話真相了
    雖然有很多素食主義和減肥的人,但大多數的人都是葷素搭配,很多人都喜歡吃牛肉,相比豬肉來說更加有營養,同時也不容易長胖一些,牛肉的口感和味道也很香,做菜的時候可以做牛肉,平時小吃也有牛肉餅,零食裡面也有很多牛肉乾等食物,而平時吃的牛排就更加讓人嘴饞了,哪怕是平時吃一碗簡單的米粉麵條,上面放上幾塊牛肉,還有熬煮牛肉的高湯,整個食物的味道都上升一個檔次,喜歡吃牛肉的人自然也就有很多了,為何剛買回來的牛肉,一下鍋就「冒綠光
  • 重慶城口發現大型明代磚券墓葬 六座墓室並排或為大家族墓
    重慶市城口縣文化委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4月13日9時50分訊(記者 陳俊帆)記者今(13)日從重慶城口縣文化委獲悉,該縣修齊鎮人民政府在新修公路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地下古墓葬群。六個墓室一字排開,據初步推斷為明代墓葬。考古專家表示,這或為一個在當時非常富庶並很有影響力的家族的墓葬。
  • 寶應明代澆漿墓又發現不腐屍 男墓主五六十歲高約1.7米
    寶應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趕至現場後,發現古墓葬保存較為完好,在墓坑區域內,還有一些器物,例如一隻青花瓷碗內放置了一枚宋代「太平通寶」古錢、一對水波魚紋方形石硯。文物專家初步鑑定,青花瓷碗和水波魚紋方形石硯都是明代的器物。此外,現場還有一塊明代墓券,上面有清晰可辨的「大明國直隸揚州府」等鐫刻銘文。專家初步推斷,此次發現的可能是明代墓葬。當然,還有待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進行考證。
  • 超市買回來的牛肉,切開後冒綠光,能吃嗎?廚師:可別犯傻扔了
    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疑問困惑著我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更注重健康飲食,吃牛肉也不再是一種奢侈,有時候我們買回來的牛肉切開會發現奇怪的現象,尤其是醬牛肉切開會冒著綠油油的光,太陽照射下出現像光碟一樣的顏色,這種顏色在肉類中並不常見,看到這種現象會認為牛肉變質問題,就不敢吃。
  • 古寺發現一塊青磚,專家斷定底下有古墓,挖掘後發現墓主人很有名
    劉光世於公元1142年去世,葬禮規格極高,隨後在歷史變遷當中,劉光世的墓葬不知所蹤,直到前些年在顯寧寺的意外發現,讓這位大將的蹤跡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顯寧寺是杭州的一處古建築,雖然它已經十分破敗,但由於歷史悠久,因此文化部門還是會經常對它進行文物普查。而就是在一次文物普查過程中,考古隊在寺廟外圍發現一塊青磚。
  • 牛肉為啥經常冒"綠光"?真相不簡單
    牛肉為啥經常冒"綠光"?是變質了嗎?真相併不簡單…俗話說,真正的美食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很顯然,在評價一道菜的好壞時,「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牛肉類菜餚有很多人喜歡,比如醬牛肉、煎牛排、燉牛肉……它們要不就是略生的血紅色,要不就是滷製佐料的棕褐色。
  • 為何熟牛肉有時會冒「綠光」,能吃嗎?專家:老字號肉鋪都這樣
    有一些小夥伴非常偏愛於吃醬牛肉或者熟牛肉塊,感覺特有嚼勁,但是在吃的時候有時會發現牛肉上面會有綠色的光,為何熟牛肉有時會冒「綠光」,能吃嗎?專家:老字號肉鋪都這樣!經常買熟牛肉的人應該都知道,平時偶爾會買到發綠光的熟牛肉,有些人不懂以為是發黴了就把它丟掉了,其實是能吃的。
  • 神童盧維禎墓為何被考古隊炸開?專家:墓用糯米漿澆灌,打不開
    必須得說盜墓賊確實是很牛的,幾乎每一次古墓的發現之後,都會被考古隊找到被盜的痕跡,只能說是哪裡有古墓,哪裡就有盜墓賊,這兩者就是必然的存在關係。1987年,福建省漳浦縣一座古墓被盜。那是漳浦縣的一個小村莊。
  • 寧德某村莊發現一座古墓,專家趕到,認為是消失已久的朱允炆之墓
    2008年,寧德上金貝村發現一座古墓,部分專家認為墓主人是建文帝朱允炆。堂堂九五之尊的朱允炆,何以會被人懷疑埋在這麼個偏僻的地方?故事得從600年前的一場政變說起。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駕崩,其孫朱允炆即位,史稱建文帝。四年後,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起兵反抗朝廷,攻破南京城的一刻,南京皇宮變成一片火海。
  • 內蒙古發現一座金人合葬墓,女墓主死狀悽慘,專家:莫非是她?
    中原漢人和草原遊牧民族之間的恩恩怨怨,在現代的考古挖掘過程中有有一些體現。下面,就跟隨筆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 在對女屍進行檢測時,專家在她身上發現了十幾處被刀割所導致的傷痕,同時在其腦後處發現有受到鈍器打擊的跡象(女真部族殺人的傳統手法),除此之外,專家還在女屍的腹部內發現了一色白色物質
  • 嶽陽發現明代尚書方鈍墓
    本報9月16日訊(記者 李國斌)記者今天從嶽陽市文物管理處獲悉,位於嶽陽城區三眼橋北螺絲山的明朝戶部尚書方鈍墓,經過近20天的考古調查勘探後,墓圍、墓廬等建築遺蹟清晰可見,並發現了石人、石馬。今年,嶽陽市圖書館新建項目選址在螺絲山,方鈍墓在其建設範圍內。
  • 盜墓賊挖15米盜洞後放棄,卻不知離墓中珍寶僅5釐米,專家很慶幸
    9年前,1座漢代古墓差點就遭了毒手,盜墓賊把古墓挖了15米後選擇了放棄,但他們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的差距,真的是太懸了。2011年3月一天的深夜,江西當地居民聽到附近有不同尋常的動靜,他馬上出去趕到現場查看,結果發現地上有個很大的深坑,他意識到這應是有人在盜墓,所以他馬上報了警。
  • 貴州遵義明代播州土司楊輝墓入圍十大考古新發現
    貴州遵義明代播州土司楊輝墓入圍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03月15日 14:17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於3月 11日揭曉,
  • 龍門石窟考古發現唐代塔基 初步推測為印度高僧墓塔[組圖]
    新華社發(龍門石窟研究院供圖)新華社鄭州10月21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近日,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學術交流大會上,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一項重要考古成果:通過對唐代皇家寺院香山寺遺址的首次大規模發掘,發現了較高規格、較大規模的塔基,結合文獻資料,初步推測為唐代入華印度高僧地婆訶羅墓塔。「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
  • 錦衣衛墓中,發現一件「海之藍酒瓶」,專家估價至少十幾億!
    錦衣衛墓中,發現一件「海之藍酒瓶」,專家估價至少十幾億!古人的墓室,特別是那些大官,皇帝們,能夠出土的東西可都是非常珍貴的,但是你可能不信,其實有的時候一些意外的發現也是一筆非常巨大的財富。雖然我們知道的墓室不少,但是國家也有規定,考古的工作者們是不能隨意主動的挖掘古墓,只能是那些被破壞的,進行搶救挖掘。
  • 熟牛肉冒著綠光,這是怎麼回事?這樣的牛肉還能吃嗎?
    牛肉是大家在生活中,經常會吃的一種肉類,尤其是在吃火鍋的時候,吃點牛肉爽口有勁道。但是有的時候,在吃牛肉的時候,會出現冒綠光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很多以為是變質了,直接就扔掉了,可惜了,真相可能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