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表示:這7個飲食習慣,正在慢慢「萎縮」你的胃,希望你避開

2020-12-20 四季健康談

病從口入,所以說我們吃的東西進到胃裡,就要為我們的胃部負起責任。當我們一味地堅持自己的想法,完全不按照胃部的接受規律和情況去進食,胃部只會變得越來越脆弱,身體也就會遭受越來越多的疾病。所以說,人一定要有養生觀念,即使再忙再累,身體都是我們去拼搏奮鬥的本錢和根基,一定要保護好。

當你一直刺激胃黏膜,胃黏膜變得越來越薄,就會導致胃部萎縮的現象。其中刺激胃黏膜的諸多行為,都是關於我們飲食上的不良習慣。

這7個飲食習慣,正在慢慢「萎縮」你的胃,希望你避開

1、不愛喝水

水可以調節我們的身體血液循環,幫助我們加強身體代謝,清理我們腸胃的毒素,幫助排毒。是很重要的身體所需,因此我們要保證我們日常的飲水量,多多喝水。正常人每天飲水要在2L以上才是最佳的。若是在吃了其他含水量較高的蔬果的情況下,可以少喝點水,一般很多人每天的飲水量總是不夠的。

2、隔夜飯菜

很多上班族不是點外賣就是把家裡前一天剩的飯菜,裝到飯盒裡,留著明天繼續吃。還不用做了,但是經常吃隔夜的飯菜,是導致胃部萎縮的元兇之一。

隔夜的飯菜由於一夜的放置,大量的細菌滋生,然後細菌在經過分解。就會導致轉變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就是損害我們胃黏膜的「主力軍」,也是我們胃萎縮非常害怕的一個飲食習慣。尤其是隔夜的海鮮類食物,還有綠葉菜,細菌滋生的會更厲害。

3、不仔細咀嚼

胃部健康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吃飯細嚼慢咽。充分的把食物都嚼碎,更容易胃部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我們胃裡是要經過一些列程序轉化和代謝的,因此食物是糜爛得更容易保護腸道和胃。還能幫助我們唾液的分泌,幫助食物不磨損胃黏膜,增加腸胃負擔。

4、不按時吃飯

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還有學習用功的同學。都會對工作比較用心和痴迷,無意間的會造成自己一餐餓,一餐飽。胃部的健康及就會慢慢被吞噬。尤其是上班族,晚上回到家累了一天可能直接就躺下睡了,第二天睡到中午才吃飯。胃裡沒有食物可以進行去消化,胃黏膜就會開始被逐漸消化,變得越來越薄,導致萎縮現象。

5、飲食不衛生

一到炎熱的季節還有潮溼的時候,食物的細菌總是比平常繁殖得更加快,食物也很容易發黴變質。這些食物若是沒有經過深度的清理就會造成出現噁心和嘔吐等現象,甚至還有胃痛。這都是因為食物增生了很多致病因子,導致胃黏膜發炎,損傷了胃部。平常吃飯沒有採取分餐制,也可能會造成交叉感染,導致損害胃黏膜。

6、晚餐吃太多

人的一天的食慾在晚飯的時間尤其非常旺盛,可以說是頂峰狀態。早飯可能剛起床沒有太大胃口,午飯又是草草了之。在晚上不僅會感到很餓,導致吃多。晚上還是經常會有聚會唱歌的中國人,都會在晚上的時候大吃大喝。晚餐吃得太飽,晚上的睡眠就會被影響,還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導致脂肪堆積等情況。還會加重胃黏膜的腐蝕,導致胃萎縮。

7、酗酒

說到聚餐,很多人都愛在吃飯的時候喝上幾杯酒,喝著喝著就控制不住量。尤其是男性,愛喝啤酒、白酒這樣的能得到快感的酒。而這樣的酒往往不利於肝臟的健康,還會刺激胃黏膜出現炎症或者潰瘍。酗酒還會導致皮膚狀態不好,腦細胞被殺死等。另外,適當少量的紅酒等養生酒,才是對身體有幫助的。

日常中要做好對胃部的「保衛戰」!

1、健康飲食

保證飲食比例的和諧,還有吃健康的飲食,不吃重口味的辣的和油鹽過重的食品。戒菸戒酒,保證食物的乾淨衛生再吃。

2、多做運動

每周定期的2-3次的運動。保持鍛鍊的習慣,加強身體素質,改善體魄,增進健康。

3、多喝養胃茶

平常可以吃一些養胃的粥,若是覺得麻煩,就喝一些養胃的茶。可以製作成單獨方便攜帶的包裝放在包裡。減少平常可能會帶給胃部傷害的行為,準備養胃材料。比如:補血的大棗、寧神的茯苓、幫助胃部消化的橘皮、養胃的大麥、開胃的沙棘、清理胃部毒素的丁香、滋補養胃的猴頭菇、促腸道蠕動的山楂、緩解胃脹氣的佛手。

【若是不知如何搭配,了解↓↓↓同款經科學搭配的茶包,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這4個飲食習慣,可能會慢慢「摧毀」你的胃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讓胃部功能降低,因為胃部保養好身體才可以正常地消化食物並吸收需要的營養,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但是,很多人飲食方法錯誤,會受到影響而讓胃部慢慢萎縮,胃部功能的降低許多不良症狀會出現。因此,要避免胃功能降低或者逐漸萎縮,早餐應該正確攝入食物。2、總錯過飯點很多人的胃部功能降低和三餐沒有規律飲食有關,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及時獲取人體需要的營養才能讓消化系統發揮功能正常消化。
  • 胃不好的人,儘量避開4個飲食習慣,或能幫胃減輕負擔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而我國則就是一個胃病大國,近兩年胃不出問題的人數逐年增加。有人常說「病從口入」,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會誘發胃病的情況,如果你也有這幾個習慣的話,希望你能儘早改掉,或許能夠幫助腸胃減輕負擔。
  • 消化科主任:胃不好的人,嘗試養成3個習慣,或能讓胃慢慢變健康
    醫生提醒:這3個傷胃行為許多數人還在做,請儘快戒掉1、愛吃生冷食物隨著飲食文化的不斷推進,對於很多人來說,有一些蔬菜或肉類喜歡不加熱食用,包括: 生菜、生魚片等。當生的食物未經高溫消毒便進入人體時,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活動,導致寄生蟲或細菌入侵,令胃部負擔加重。
  • 萎縮性胃炎病因是什麼?哪一類型萎縮性胃炎最嚴重?消化科醫生通俗...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今天給大家科普萎縮性胃炎的問題。 萎縮性胃炎可以顧名思義:「萎縮」就是「皺縮、退化、枯萎」的意思。 慢性萎縮性胃炎就是指胃黏膜細胞:包括胃上皮細胞、胃各種腺體細胞的數目減少或消失、供應滋養細胞的毛細血管消失。
  • 醫生建議:胃不好的人,可以嘗試養成3習慣,或能讓胃慢慢變健康
    原來這兩個人都會經常的熬夜,而且還喜歡在晚上吃夜宵,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給自己的身體提供營養,實際上卻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如果想要讓自己的腸胃更健康,那麼就要改良不良的生活習慣。一、腸胃不好的人,在飲食上應該多注意三個方面1、少喝酒酒當中的酒精會刺激人的腸胃,如果本身自己就存在腸胃疾病,那麼酒精會灼傷自己的腸胃黏膜,會讓自己的胃病變得更加的嚴重,如果自己也存在腸胃疾病
  • 慢性萎縮性胃炎,會發展成胃癌?醫生告訴你,要注意身體3個症狀
    小王最近感到自己的胃不舒服,擔心得了胃病,遇到就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發現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折讓小王很是擔心,醫生告訴他可能是因為平時的飲食習慣導致。對小王來說這可真是一個打擊,小王今年才不到30歲就患有了慢性萎縮性胃炎,而且他聽人說這種胃炎還會發展成胃癌,這讓他更加苦惱起來。
  • 北平說|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我的胃就小了?
    林先生檢查完畢,看到胃鏡報告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以為自己的胃變小了,難怪平時沒吃幾口就容易胃脹。當天晚上,朋友請他吃飯的時候,林先生也是才吃了一點,就放下了筷子,說吃飽了。見此,朋友非常疑惑,「這不像你當年的風格呀?」
  • 萎縮性胃炎會癌變嗎?醫生告訴你;正確認識萎縮性胃炎很重要!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文是百家號養胃專欄科普第5篇,本專欄針對胃炎、腸上皮化生以及養胃科普文章大概有40篇左右,主要教大家如何科學保養胃腸道?如何科學飲食?養胃食物有哪些等?常見的保胃藥奧美拉唑、達喜、瑞巴派特該如何吃,如何科學服用胃藥減少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分別是什麼疾病?該如何保養和預防?如需了解更多胃腸道疾病科學保養和預防小常識,歡迎關注「消化內科葉醫生」。今天主要再帶領大家認識一下什麼是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及是否如何治療及如何保養。
  • 是不是胃「爛掉」了?醫生告訴你真相
    如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工作學習,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導致自己的胃出現問題。年僅24歲的小夏,顫顫巍巍地伸手接過醫生給她的胃鏡檢查報告,當她看到「糜爛性胃炎」的時候,整個人感覺驚慌失措:「胃......爛了?
  • 養胃小妙招:避開三種傷胃習慣,多做三件事,胃會慢慢變好
    一、養護胃部健康,避開三種傷胃的習慣1、少量多次我們每天的飲食習慣是一日三餐,但是有一種說法叫做少量多次的進食原則,那是針對部分胃病患者而言,身體狀態健康的情況下,儘量避免每日增加進餐次數,並且每餐進食的數量不要過多,以免造成腸胃負擔。
  • 4個飲食習慣,希望你能趁早改了
    導語:身體裡面的胃、十二指腸和口腔部位,其實都是有幽門螺桿菌的存在的,像得了胃炎或胃潰瘍的人也是存在著幽門螺桿菌的,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它列為了一類會引發嚴重疾病的物質。經過研究調查顯示,在我國,攜帶了幽門螺桿菌或曾經感染過這種細菌的人達到了80%的人口之多,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它重視一些,4個很尋常的飲食習慣,或許就是引發幽門螺桿菌的兇手,希望你了解!
  • 胃不好的人,五種「養生粥」送給你,幫你慢慢養出好胃
    俗話說:胃不好難長壽,然而在我們身邊,很多的人忽視了對胃部的保養,出現各種胃部疾病,這樣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所以希望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格外注意對胃部的養護,那麼如果胃不好,身體會有哪些表現呢?希望你能夠提前了解一下。
  • 減肥期間,4個表現明顯,或說明你正在慢慢變瘦,恭喜你
    其實減肥的成果如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中看出來,對於減肥的人來說,如果出現了這幾個明顯的表現,或許說明你正在慢慢變瘦,真值得恭喜。減肥期間,4個表現明顯,或說明你正在慢慢變瘦,恭喜你褲子不易穿破。
  • 胃不舒服就吃藥?醫生:日常把這5件小事做到位,胃或慢慢好起來
    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會有胃不舒服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自己去藥店買點藥吃,以緩解胃部不適,但是在這裡醫生提醒大家,如果胃不舒服,先不要亂用藥,是藥三分毒,經常吃藥也會對胃和肝臟造成一定傷害。有一些胃部不適可能只是一些小問題,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或許也能緩解胃部不適,如果經常亂用藥也容易出現耐藥性,而且大部分藥物的副作用都比較大,也容易損傷胃黏膜。胃不舒服就吃藥?
  • 萎縮性胃炎和長期服用拉唑類藥物為什麼會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
    彭醫生你好,我去年檢查有萎縮性胃炎,因為胃反酸嚴重,一直在吃奧美拉唑,今年初有停藥一段時間,後來發現胸部有燒灼感,去醫院說是有返流性食管炎,又繼續吃奧美拉唑,可是為什麼吃了兩三個月了,胸部還是會有燒灼感,前幾天換了雷貝拉挫,還是一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 胃「不喜歡」你做這4件事,希望你抓緊改,養胃吃什麼比較好?
    胃是我們身體中非常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一旦胃部受到了損傷,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影響。然而很多的人養成了不良的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給胃增加很大的負擔,可能經常會出現胃部不適,哪些事會傷害胃部的健康?
  • 這個誤區希望你知道,醫生:4個習慣或緩解便秘
    生活條件改善後,人們的飲食也越來越多樣化,飲食結構也發生了改變,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導致腸道功能出現紊亂,導致便秘越來越嚴重。這個誤區希望你知道,醫生:4個習慣或緩解便秘香蕉和蜂蜜真可以通便?但也有人一天吃好幾根香蕉,便秘卻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堵,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生香蕉含有大量鞣酸物質,鞣酸本身具有一定收斂性作用,容易造成大便幹硬,反而易引起便秘。
  • 4個飲食習慣建議改掉,希望你能學習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我國50%的人曾經攜帶過幽門螺桿菌,即便是小孩子,也有可能會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感染上這種細菌,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幽門螺旋菌生存於口腔、胃及十二指腸內,胃潰瘍、胃炎患者中,它是一種生命力非常頑強的微生物細菌,在微厭氧環境下也能生存,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一類致癌物。
  • 胃不好要注意飲食!卻很少有人告訴你怎麼做,醫生「手把手」教你
    「我胃不好,做了胃鏡,醫生說是慢性胃炎,要注意飲食……」這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注意飲食到底應該怎麼注意,這個問題我特地向消化科醫生朋友好好地請教了一番,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醫生告訴你胃炎怎麼吃很多朋友因為胃不舒服,對於吃飯有牴觸甚至懼怕心理,認為吃東西會導致不適加劇,因噎廢食,反而會導致更嚴重的胃部疾病,也帶來更多營養不良的問題,進入惡性循環。
  • 2個錯誤的「養胃」習慣,對胃的傷害比你想得嚴重,建議改掉!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飲食習慣多少都有些失調的情況,不僅三餐不固定,經常飽一餐餓一餐,甚至會有把三餐合成一餐來吃的情況。在食物的選擇上,隨便應付的人也有很多。如此不規則的飲食習慣,在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它所帶來的嚴重問題,胃病就是其中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