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們真的太自以為是了,自以為是到連擺在面前的憤怒炸彈,都視而不見以為人民還像以前那麼熱愛他們。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 連清川/文】中國的自媒體們可高興了,昨天晚上幾乎所有電影娛樂的號,關於《月光男孩》和《愛樂之城》頒錯獎的帖子刷了幾大屛,比奧斯卡本身簡直還要重要。
老班尼和老克萊德那五分鐘的尷尬視頻,幾乎每一幀都剪下來,通過各種角度重播又重播,導演達米安的冷漠,石頭姐的大驚的OMG,和高司令的賣萌,看到讓你頭皮發麻。
調侃各類搶新聞的媒體的段子噴湧而出。
「奧斯卡歷史上最大的烏龍!」然後,奧斯卡自己被忘記了。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鬧出烏龍
可是你知道嗎?這屆奧斯卡是歷史上最正確的奧斯卡了:政治正確。
除了幾個技術獎項之外,幾乎所有和內容有關的獎項,都和美國意義上的政治相關。種族、邊緣人群、宗教、愛與正義。
上來第一個得獎的最佳男配角,也創造了歷史: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得獎的穆斯林演員。
主持人吉米·坎布爾上來就說,感謝川普總統,他終於讓奧斯卡再也不種族歧視了。
他的意思是說,因為川普種族歧視,所以前兩屆幾乎一直在背負種族歧視惡名,甚至被一眾黑人演員們抗議的奧斯卡,就顯得不那麼種族歧視了。
何止不種族歧視,這屆奧斯卡簡直就是少數民族翻身戰,提名和獲獎的,黑人題材、黑人演員和黑人演職員,數量龐大。
▲《月光男孩》劇照
而最終獲大獎的《月光男孩》,本身就融合了黑人、同性戀和愛與正義與一體,簡直就是「政治正確」的集大成者。
看看最佳影片提名名單吧:《月光男孩》《雄獅》《藩籬》《隱藏人物》,少數民族題材;《血戰鋼鋸嶺》《降臨》,宗教信仰;《愛樂之城》,文化保存;也許只有《海邊的曼徹斯特》和《赴湯蹈火》和政治的關係稍微有些疏離,但是當然,你完全可以看到主流價值觀在閃閃發光:愛,家庭和為了幸福而抗爭。
最佳外語片來自伊斯蘭世界的伊朗,最佳記錄短片是關於敘利亞的《白頭盔》;別忘了還有最佳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美國法律所製造的殺人兇手。
▲《愛樂之城》劇照
這些都不是個事兒。吉米·坎布爾的第一句話是:現在收看奧斯卡的有幾百萬美國人,還有世界上痛恨我們的225個國家。
吉米,你怎麼知道225個國家在痛恨美國?你知道嗎?中國的「川(普)粉」大概已經超過美國總人口了!
整場奧斯卡,就像金球獎一樣,是懟川普的一場大秀。說得最多的,當然是種族話題,是隔離話題,是移民話題,是邊緣人群話題。
這些話題的主角們,贏得了獎項還不算,他們一定要在奧斯卡上製造出濃濃的政治正確來。
這是一場美國藝術精英們的秀,當然是由精英們來發言。可是我又想起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女兒的那句話:這些美國精英們根本不知道川普為什麼會贏,正是因為他們現在所說的話,他們將再次把川普送上總統寶座。
▲好萊塢環球影城
好萊塢是娛樂工業,他是為所有美國人提供娛樂的空間。所以,奧斯卡不同於聖丹斯電影節——他們只為小眾生產。奧斯卡原本應當是美國娛樂的風向標,但是它變成了美國藝術與政治之間關係的風向標。
娛樂不僅僅為精英生產,娛樂同時為底層人民——那些投票給川普的人生產的。
美國的分裂已經不言而喻了:精英階層和底層人民對於社會的理解已經不一樣了。精英人群的政治正確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個癌症:少數族裔權力、邊緣人群正義、墮胎合法化、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女性權力、穆斯林權益、非法移民權益……
政治正確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話語壓制和倫理考驗,無論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你絕不能表達出政治不正確。話語已經失衡,那些並不同意政治正確話題的人,再也不敢表達出自己的異見聲音。
▲獲得最佳男配角的馬赫沙拉·阿里將小金人遞給一個遊客
這就是美國大選所真實反映出來的社會現實:嘴上說不要,選票很誠實。民調反特,選票挺特:也許他們只是壓抑太久了。
坎布爾說:美國已經分裂了。
可是他不知道他還在加劇美國的分裂,即便是在奧斯卡這樣一個如此娛樂的場合中。
現在的人民已經不是以前的人民了。現在的人民是充滿憤怒、倍感壓抑和無處發洩的人民。他們已經受夠了政治正確的欺壓,他們需要宣洩。他們內心裡有多少人虔誠地支持川普?
寧願變壞,也要改變。所以,當這些底層人投票給川普之後,當他們只想快快樂樂地享受一下娛樂、肥皂、笑話和安全的時候,這些擁有了財富、美貌、聲名和話筒的人,還在喋喋不休地重複著他們倍感厭倦的政治的時候,他們會作何想?
▲主持人坎布爾現場發推特@川普
精英們真的太自以為是了,自以為是到連擺在面前的憤怒炸彈,都視而不見以為人民還像以前那麼熱愛他們。
奧斯卡發出了一堆正確的獎,烏龍然而正確。
我打心眼裡,贊成和歡呼他們所說的話,並且我打心眼裡厭惡川普,可是我知道,他們說出來的、演出來和流淌出來的真誠和高尚,卻只能讓這個世界更加分裂和憤怒。
電影都是好電影,演得真好,說得真對。可是太正確了,就是往危險的錯誤邁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