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世界睡眠日,專家提醒正視打呼嚕問題
打呼嚕伴隨呼吸暫停 你得去檢查一下了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
打呼嚕打出高血壓、糖尿病、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引發車禍?3月19日,自治區人民醫院舉行世界睡眠日義診,呼籲公眾關注睡眠中的打呼嚕問題。不少市民聽了專家講解,才明白打呼嚕並不是意味著睡得香,而是身體出了問題。
打了20年呼嚕才知是病
69歲的盧先生家住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當天特地趕來義診現場。因為就在一天前,他才知道自己打了20多年的呼嚕是病,得治。頭一天,他到自治區人民醫院治療呼吸道疾病,見到有「鼾症之家」的病友搞活動,好奇上前一問,才知道打鼾是病。醫務人員告訴他第二天有專場義診,可以去聽專家講解。
「他的呼嚕聲太吵了,我在隔壁房間都能聽到。」盧先生的老伴說,分房睡還是躲不過他的呼嚕聲。盧先生感覺到自己身體不對勁了,「該睡的時候睡不著,不該睡的時候老瞌睡,晚上睡得不好,老醒,白天隨時隨地能睡著」。盧先生原本以為,「打呼嚕是好事,說明睡得香」。
結果,他被醫生初步診斷為病理性打鼾,而且存在呼吸暫停現象。困擾他多年的呼吸道疾病也與打鼾有關。
打呼嚕伴隨憋氣更危險
打呼嚕和睡覺是一對親密夥伴,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曾經或經常打呼嚕。所有的打呼嚕都是病嗎?
自治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黃陸穎介紹,打呼嚕分兩種,一是單純打呼嚕,過程中沒有呼吸暫停,這種情況除了影響枕邊人睡覺,對自己的身體影響不大;二是病理性打呼嚕,兩次呼嚕聲之間會有一個暫停,其間打呼嚕者是處於憋氣的狀態,也就是呼吸暫停。黃陸穎接診過的病人中,有的憋氣時間長達128秒。整個晚上反覆出現這樣的呼吸暫停,身體長時間處於缺氧的狀態,會使多個器官受損,這叫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會導致高血壓、心律失常、糖尿病、腦卒中、腎功能障礙引起的夜尿增多和蛋白尿等一系列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體重的增加,單純性打呼嚕也可能會發展成病理性打呼嚕。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晚上的睡眠呼吸障礙會導致白天嗜睡,甚至在開車時睡著,引發交通事故。一項對患有嚴重打呼嚕和睡眠呼吸症候群的司機進行的調查發現,這類司機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7.2倍,至少有60%的人有過一次駕駛時睡著的情況。
黃陸穎提醒,如果睡覺時打呼嚕,同時還有憋氣的現象,建議這類人暫時不要駕駛機動車,先到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