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潛藏大雪時,養精蓄銳藏元陽

2020-12-21 智軒點文香

俗話說「萬物潛藏大雪時,養精蓄銳藏元陽」。大雪時節,順應萬物生機潛藏的物候特點,人們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做到早睡晚起,保持沉靜愉悅的狀態。

貫穿冬季養生的要訣就在「藏」字上,冬藏為了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萬物復甦、生機蓬勃提供充沛的物質基礎。古曰「秋冬養陰」,陽虛病人,冬季補溫補陽氣的同時,也應重視養陰,補充人體的陰精,這樣才有利於陽氣的生長。禦寒保暖,保持室溫在16~20℃最為理想。居室保持合適的溼度,最好在30%~40%,過低的話容易使上呼吸道黏膜水分丟失,防禦功能降低,咽喉乾燥。特別是使用取暖器時,應注意室內空氣中的溼度,可適當放一盆水或在屋裡養一些魚,避免空氣過於乾燥。

01綜合調養,平衡養生

「養生」不是吃點兒補品就能見效的,補品只是養生的其中一個內容。它還包括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協調是養生中的重要法則,也就是說強調多種方法的互相配合。動靜結合、勞逸結合是其中最常見的是兩個「結合」方法。通過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洩結合、形神供養,才能達到延年益壽。

倘若在冬季寒冷之時,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唯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

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02動靜結合話養生

養生必須注意動靜結合,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該靜時不靜,陰氣不存,該動時不動,陽氣不振,容易生病;即「靜過則廢,動過則損」。動靜結合強調「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另外,我們所說的動靜是相對的。動主要表現在肢體活動及肌肉骨骼的鍛鍊;靜主要是鍛鍊身體內部,沒有肢體活動、沒有肌肉骨骼的鍛鍊,是指氣血在安靜狀態下按它本身規律運行。動靜是統一的,是指動有利於初步疏通經絡,氣血疏通,氣血疏通後有利於人靜。這也是傳統養生中樸實的哲學辯證法。

大雪、冬至時節,即使天氣寒冷,也要堅持練習健身跑,這樣,你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健身跑又稱慢跑,它是採用較長時間、慢速度、較長距離的有氧鍛鍊方法。其技術特點簡單、易掌握,男女老少均可參加。該項運動不受場地、器材限制,可在田徑場、公路、樹林、公園及田間小路等地練習,是我國群眾性體育活動中普遍開展的項目之一。

跑步時,步伐輕快富有彈性,腳掌柔和關地,身體重心起伏小,左右晃動不大,步幅小,上下肢協調配合,直線性好。

03心腎不交

心屬火,藏神;腎屬水,藏精。正常情況下,心火與腎水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腎中真陽上升,能溫養心火;心火能制腎水泛濫而助真陽;腎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過亢而益心陰。如果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關係,稱為心腎不交。主要表現為:心煩,失眠,多夢,怔忡,心悸,遺精等。

氣血的逆亂與疾病的形成

虛實的發生是由於邪氣與氣血相併,導致陰陽失調,氣血離開它們所應在的位置,逆行於經絡。

相關焦點

  • 冬季裡萬物閉藏,需養精蓄銳,陽氣內藏
    冬季是萬物閉藏的季節,陰氣盛極,陽氣潛伏,草木凋零,昆蟲蟄伏,人體陽氣潛藏。冬季天氣寒冷,萬物蟄伏,應早睡晚起。冬天是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的變化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 大雪紛飛,寒冬已至!「藏」字上面下功夫!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大雪來臨,氣溫驟降,我們如何在嚴冬中護衛健康?我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鳳全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健康到家》和您聊聊——大雪紛飛,寒冬已至!想健康,要在「藏」字上下功夫!大雪養生代表字是「藏」。大雪天氣嚴寒,寒風凜冽,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自然界的動物伏藏,用冬眠狀態來養精蓄銳,以便為來春生機勃發做好準備。人體的陰陽消長也處於相對緩慢的水平,因而大雪養生,用一個字代表為「藏」。
  • 今日大雪丨大雪至 萬物藏
    古人說,鶡鴠是夜鳴求旦之鳥,在夜深之時鳴叫,祈求天明。而冬天長夜漫漫,等待多久都等不來天亮,所以鶡鴠索性放棄了鳴叫。俗諺: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從小雪時節,烏魚群就慢慢進入臺灣海峽,到了大雪時節因為天氣越來越冷,烏魚沿水溫線向南回流,匯集的烏魚群也越來越多,整個臺灣西部沿海都可以捕獲烏魚,產量非常高,常被當做上等佳餚來招待賓客。 大雪·養生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起居調養,宜早睡晚起。
  • 今日大雪,養生攻略助你安然過一冬!(收藏)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 益康耳穴|在潛藏中始初 藏好這兩點 來年才健康
    立冬:在潛藏中始初立冬為十月節,冬為終,萬物收藏。萬物始收藏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此時節萬物趨於休止,以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季勃發「蓄能積勢」。萬物收斂、趨避寒冷的時節,人體養生重在一個「藏」字。那該如何去藏呢?
  • 「大雪」節氣至 秋冬季節怎麼「補」最養生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大雪」。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這波冷空氣過後,申城以多雲天氣為主,氣溫緩慢回升,本周的最高氣溫多在14℃附近,周一最低氣溫也升至10℃以上,入冬進程將被打斷。「大雪」時節雖不下雪,也要做好防寒保暖、養生進補。未來天氣趨勢「補」:飲食要養宜適度秋冬時節以進補為主,作為一年中「進補」的最佳時機,在飲食上更應養宜適度、養勿過偏。
  • 節氣養生丨大雪,天氣寒冷,請關暖氣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候,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更大,故名大雪。大雪時節,萬物潛藏,正式進入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天氣乾燥,溼度低。
  • 大雪至,寒冬始,養生重在「藏」
    12月7日是「大雪」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時節,雪花紛飛,正式標誌著仲冬的開始。
  • 冬季養生重在「藏」
    冬三月,從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嚴寒凝野,朔風凜冽,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用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好準備,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水平。
  • 株洲老中醫告訴您,立冬,萬物閉藏,應補腎陽
    《黃帝內經》曾記載「"冬三月,此為閉藏。」「早臥晚起"、「去寒就溫"等。無疑說的是冬季養生,注重冬藏講究早睡晚起、注意保暖等。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季3個月,草木凋零,自然萬物生機閉藏,此季節也正是所謂"養臟"的好時機。
  • 【曙光·節氣】立冬萬物收,進補腎精藏
    【曙光·節氣】立冬萬物收,進補腎精藏 2020-11-07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藥店:大雪冬至——護脾溫腎不能少
    十二月份,進入了二十四節氣的大雪和冬至,此時天氣寒冷,在北方(如新疆、內蒙)已經是漫天飄雪了。冬季按照五行歸於水,與人體的腎相對應。按照陰陽理論,12月冬至日是陰陽交替的日子,代表著陰氣盛極,而一陽始生。
  • 冬季閉藏養精蓄銳最佳時
    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黃修玲介紹,中醫認為,天寒地凍、草木凋零、生機潛伏,人體陽氣自然也潛藏於內,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冬季閉藏,是養精蓄銳進補的最佳時節。中醫冬季養生方式繁多,最為關鍵的就是先要辨識體質,認準自己的體質後,就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調理,例如飲食、鍛鍊、膏方、貼敷等,都能達到養精蓄銳的效果。
  • 立冬悄然將至,適度運動養精蓄銳
    河北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教授張明泉表示,立冬之後,養生應以「養藏」為原則,補腎藏精,養精蓄銳。張明泉表示,這句俗語生動形象地強調了冬季鍛鍊的重要性,但是萬事萬物過猶不及,那怎樣的鍛鍊是最適合的呢?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張明泉說,冬季鍛鍊要適度,不能與夏天的量相當,鍛鍊時最好不要大汗淋漓,以身上微微出汗為宜。此外,冬季鍛鍊儘量避免在大風、大雪等不良天氣中進行。一些老年人喜歡早早起床出門晨練,這在冬季是不適宜的。
  • 大雪| 萬物皆皚皚,白首與君歸。有的雪,落在人的心上…
    大雪 | 萬物皆皚皚,白首與君歸。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今日0時9
  • 立冬已至,萬物冬藏之際,來看看該如何更好地順應天時,養生保健
    古語中有言:「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季作為我們一年中的最後一個季節,天寒地凍,萬物也開始收藏,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做準備。我們冬季養生也要順應天時,斂陰護陽,進補腎氣,養生保健。一、立冬起居立冬以後要遵從「早臥晚起」的起居規律,晚上早早的上床,準備睡覺,晚上不要熬夜,熬夜是很傷陽氣的,所以要養成一個早睡晚起的習慣,更利於陽氣的潛藏,養精蓄銳。
  • 51萬年曆 | 秋風盡,萬物藏,始立冬!
    原標題:51萬年曆 | 秋風盡,萬物藏,始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並未完全消盡,立冬踩著厚厚的落葉,披著清澈高遠的藍天,伴著紛亂的微寒,粉墨登場了。
  • 大雪養生:早臥晚起,養藏補腎
    12月7日起進入「大雪」節氣,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萬裡雪飄的迷人景觀。「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冬季對應於五臟中的腎臟,這是一個含蓄、內斂、藏而不露的臟器,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養「藏」補腎呢?
  • 冬季養生從「不」開始 遵循「藏」字養精蓄銳
    不妄補 很多人認為冬季是一個進補的黃金季節,在冬季到來時各種補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種「套餐」「搭檔」。其實冬季適當進補就行,冬季主要在於閉藏,不是外洩。過量進補反而會導致身體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態,尤其是過量使用補陽、補氣之品反而導致體內精氣的外洩,造成「冬不藏精」。
  • 大雪|養生攻略
    大雪標誌著仲冬(即農曆十一月)時節的正式開始。     孫真人《修養法》云:「是月腎臟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絕鹹,補理肺胃,閉關靜攝,以迎初陽,使其長養,以全吾生。」也就是說,此時天地一派陰寒之象,應當著重補養心肺、滋陰護陽。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