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村級文化禮堂還原活力鄉村

2020-12-21 中國文明網

  「禮堂」這個名詞有些復古的感覺,它是用於群眾活動的場所,也是各個時代的社會記錄者。如今,禮堂的文化含義有了全新的闡釋,村級文化禮堂成為農村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臺,集教學、禮儀、娛樂於一體。

  今年,嘉興桐鄉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拉開了序幕,首批計劃建設27個農村文化禮堂,積極響應省政府今年在全省範圍建成1000個文化禮堂的要求。

  挖掘鄉村文化的契機

  文化禮堂的建設可以說是各個村充分挖掘特色文化的一個契機。

  濮院新聯村在建設文化禮堂時,偶然發現該村93歲高齡的沈巧玲老人會用方言唱兒時的民間歌謠《蠶》,講述民間信仰《拜利市》,於是他們趕緊將這些近乎失傳的文化記錄下來,彙編成該村的特色文化。

  近日,記者來到河山鎮王家弄村,村裡已經將村委會二樓闢了出來,用於展示王家弄村獨特的文化。在加緊建設的展示廳的幾個角落,記者看到了一些用於展示的養蠶匾、支架、切桑葉的木砧等。而窗外就是含山,每到清明時節,河山的蠶農會紛紛湧向含山,戴蠶花、遊含山、沾蠶氣、祈豐收……這些古老的民間民俗活動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含山軋蠶花」,這也是河山千年蠶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我們村在文化禮堂中將突出展示蠶文化,目前我們已經從村民家中收集到一些傳統養蠶、繅絲用的東西,還有圖片資料,今後會在禮堂展示傳統的繅絲工藝、『含山軋蠶花』習俗等。」河山鎮王家弄村相關負責人說。

  河山鎮廟頭村也抓住了建設村級文化禮堂的契機,重點收集和挖掘了當地養殖、德孝崇學方面的資料;而河山另一個村——東浜頭村,因為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就興起了服裝加工行業,興盛時本村人人都有服裝加工的一技之長,而每個廠幾乎都有一個服裝展示廳,所以該村著重挖掘了當地的服裝加工文化。

  此外,烏鎮民合村挖掘船拳文化、梧桐街道桃園村挖掘槜李文化、屠甸滙豐村挖掘于謙文化……通過村級文化禮堂的建設,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都一一浮出了水面。

  鄉村「活態」文化聚集地

  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並不僅僅展示靜態村史文化,它同時還是鄉村「活態」文化的聚集地。

  烏鎮民合村將建造一個船拳文化的展示臺,日常可以用作教學、表演,從而促進船拳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而在8月2日晚,桐鄉市首個已建成的村級文化禮堂——濮院鎮新聯村文化禮堂迎來了一場高水準的魔術雜技專場表演,浙江省雜協的文藝家志願者的精彩演出,讓村民度過了難忘的一夜。8月9日,該村文化禮堂內又傳出了嘹亮的歌聲,原來該村創作了一首村歌,20多名學生在專業音樂老師的帶領下學唱。

  翻開河山鎮王家弄村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實施方案,各項活動一目了然:每年飼養蠶種前後,蠶種飼養技巧培訓;每年4月2日左右,清明蠶文化活動;每年春節,春節祭祀風俗講解……這些擬舉辦的活動都將豐富當地村民的文化生活,從而集聚禮堂人氣。

  「今年河山鎮還在每個村都建設了一個文化藝術學校,像王家弄村主修武術,由桐鄉武術名師來村裡免費指導。這樣,把農村文化禮堂、文化講堂與文化藝術學校結合起來,農村的文化發展肯定會更有活力,也讓村民能真正參與其中。」河山鎮相關負責人說。(見習記者 孔越 鍾淑婷)

相關焦點

  • 最是文化能致遠!嘉興農村文化禮堂築起百姓精神家園
    歲末年初,我們在熱鬧喜慶的氛圍中,走進嘉興的鄉村,探尋農村文化禮堂的獨特魅力。禮堂建在家門口 文化點亮小鄉村嚴冬難掩熱烈,嘉興秀洲觀音橋村文化禮堂裡,一臺大戲,一批紅人,一派喜慶祥和。近日,一場熱鬧非凡的村晚,正在這裡上演。
  • 杭州錢塘新區前進街道首個村級「文化禮堂」在三豐村...
    杭州網 記者 婁曉涵 通訊員 蘇軍前進街道首個村級「文化禮堂」在三豐村舉行落成儀式杭州網訊6月18日,杭州錢塘新區前進街道首個村級「文化禮堂」在三豐村正式落成。據了解,三豐村文化禮堂大樓及黨群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達3950餘平方米,涵蓋了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居家養老、便民服務中心等幾大功能。
  • 浙江玉環:文化禮堂為鄉村賦能
    在榴島大地上,一座座嶄新美觀又內涵豐富的文化禮堂,正在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支點。截至目前,玉環全市已建成農村文化禮堂143家,覆蓋率達78.6%,其中省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11家,台州市四星級農村文化禮堂19家,四星級以上文化禮堂數佔禮堂總數比例居台州市第二位,並將在2021年提前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 德清縣五四村:文化禮堂見證「鄉村振興」的進程
    文化禮堂可以說是我們村『鄉村振興』進程的見證者。」4月24日,記者徜徉在五四村的文化禮堂,聽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文化禮堂管理員趙世明娓娓道來。館內19個中央1號文件、「三農」發展史、百張村民笑臉……都在無聲地訴說著五四村的長足發展。
  • 桐鄉村級文化管理員當好基層文化服務的「大管家」
    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桐鄉市村級文化管理員。  4月25日,2018桐鄉市村級文化管理員隊伍建設成果展示活動在崇福鎮舉行。會議總結各鎮(街道)在村級文化管理員隊伍建設中的成功經驗,交流管理員在文化工作開展中的有效做法,並就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基層文化隊伍的提升工作進行部署。會議還對2017年度優秀文化管理員進行表彰。
  • 嘉興791座文化禮堂化身「空中精神家園」,為群眾戴「心靈口罩」
    嘉興全覆蓋的農村文化禮堂和社區文化家園,在這個特殊時期,紛紛化身「空中精神家園」,積極招募心理諮詢志願者提供專業服務,讓「土味」防控信息和知識深入人心,引導文化禮堂「兩員」隊伍等文化志願者創作疫情防控文藝作品……助力打好疫情防控「心理戰」,為群眾戴好防控的「心靈口罩」。
  • 文旅融合活力多!嘉興300多臺「村晚」鬧新春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嘉興市各地農村文化禮堂上演了一臺又一臺屬於村民自己的喜慶晚會。村民上臺是演員,下臺是觀眾,全市陸續上演的300多臺「村晚」,讓村味和年味融合成了一席獨特的鄉村文化盛宴。嘹亮的歌聲、激情洋溢的舞蹈……近日,秀洲區王店鎮南梅村、建林村、慶豐村三村聯辦的「我們的村晚」在南梅村文化禮堂精彩上演,華東理工大學學生和海寧雙喜村也送來了特色節目。「沒有華麗舞臺,沒有明星大腕,我們的『村晚』卻擁有最熱情的觀眾粉絲。」
  • 文化禮堂構築美好精神家園
    通過改造修繕,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大庭院煥發新活力。在這裡,可以看明清建築,賞精美雕花,探尋歷史痕跡。長嶼村重點對古代的30多個進士、舉人、秀才資料進行挖掘,設立了進士館,向後人述說這些歷史名人的故事。文化禮堂內還設有院士館和鄉賢館,讓這些成功人士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在新河,這樣述說歷史的文化禮堂不在少數。
  • 柳市新添兩家浙江省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 咱村文化聚人氣接地氣
    2019年驗收合格的全省300家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名單。其中,柳市鎮朝陽東文化禮堂與黃華文化禮堂上榜。近年來,柳市鎮圍繞「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的總體要求,將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納入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規劃,落實建設推進、管理運行、內容供給、文化培育、隊伍建設、激勵保障等機制,切實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已建成90家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並將於今年實現文化禮堂全覆蓋。
  • 「無形」文化 落地「有聲」 義烏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紀實
    除了溪華村,這些飽含泥土芬芳的節目也正繚繞著義烏大小村莊,散落在全市各地的文化禮堂內,賦予鄉村和農民以充盈的文化力量。楊街村文化禮堂 人文「麥浪」拂動新風從身有所棲,到心有所寄,全市文化禮堂的建設之路上,一路亮麗風景。守住鄉土「無形」文化通聯鄉村文脈「以後即使奔波他鄉,只要回到文化禮堂,仍可尋到自己在故土的根。」
  • 王店鎮用好文化禮堂 架起民族「連心橋」
    2019年10月創建完成,總面積2000平方米,由室內文化禮堂(家宴中心)、各功能室、文化小公園三大塊組成。在王店鎮鎮中村文化禮堂,苗族姑娘楊琴笑著向記者介紹,雖然自己身在異鄉,沒想到有了文化禮堂這樣一個平臺,不光能夠展示自己民族的特色,更能架起一座苗漢「連心橋」。  記者了解到,王店鎮鎮中村有不少苗族姑娘遠嫁來此。周邊地區的苗族老鄉們也會定期開展活動,久而久之,大家就聚在一起了,還組建了一個苗族工作室。
  • 黃巖西城:鄉村大使禮堂宣講
    近日,在黃巖區西城街道半洋洪村文化禮堂,來自盧荷芳鄉村大使工作室團隊新創作的「三句半」作品《村居換屆風氣正》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現場傳來陣陣熱烈的掌聲。連日來,西城街道組織鄉村大使進村入戶宣講助推村居組織換屆工作,營造風清氣正選舉氛圍,這種接地氣的宣講方式深受群眾喜愛。「節目好看,語言通俗易懂,希望這次換屆選出的帶頭人,帶領我們村發展得越來越好。」
  • 科技賦能 文旅融合 | 天台縣打造「文化禮堂+」 點亮鄉村新地標
    「總部+分部+村理事會」三級管理體系是天台縣打造「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的亮點舉措,經過三年運行,全縣近300家文化禮堂串聯成線,凝聚成展現名縣美城新風貌的「最美門面」。縣委書記楊玲玲指出:「要從地域特色、資源特色、文化特色等方面抓好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真正發揮農村文化禮堂的平臺作用。」
  • 歡潭網紅村文化禮堂也成一道風景線
    進化鎮歡潭村的文化禮堂,依託「五義歡潭」的村級品牌文化,挖掘和整理各類先進事跡,弘揚傳統美德,開展多樣化活動,獲得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歡潭村的文化禮堂2018年建成。
  • 海口首個鄉村文明禮堂落成
    剛落成的鄉村文明禮堂與周邊環境組成一幅優美畫卷。 海口日報記者 陳長宇 攝連日來,海口江東新區演中村的村民奔走相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經過1個多月的施工,深受村民期盼的文明禮堂主體掀開了「廬山真面目」。
  • 文化禮堂是什麼?德清的答案是鄉間「根」的力量
    在這裡,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夢想,是村民手中的鑼鼓,是自編自導的村歌,是心間萌芽的文藝種子。  在這裡,文化是點點滴滴的傳承,是遊子心裡的鄉愁,是真摯淳樸的鄉風,是代代相傳的鄉村記憶。  在這裡,文化是凝聚向善的力量,是文明風尚的引領,是禮節禮儀的教化,是崇德尚賢的精神禮堂。  若問,文化禮堂到底是什麼?
  • 主動作為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連好「檔案+文化」一條線,用檔案文化融入鄉情鄉愁多年來,區檔案館堅持用先進檔案文化引領美麗鄉村建設,依託農村文化禮堂,不斷豐富和拓展村級歷史文化檔案的宣傳形式和渠道,探索通過文字、圖片、影音和實物等形式,將特色行政村的歷史沿革、重大事件、特色建築、民俗文化等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激發人們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其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 前進街道三豐村文化禮堂落成,村民有了精神文化新家園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謝春暉 通訊員 蘇軍今天(6月18日)上午,杭州錢塘新區前進街道首個村級文化禮堂在三豐村正式落成。「文化禮堂共5層,按照橫向功能分布為,東面區塊為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及村行政辦公場所,中間區塊為文化禮堂、西面區塊為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落成典禮上,三豐村的工作人員介紹。據悉,三豐村文化禮堂大樓及黨群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達3950餘平方米,涵蓋了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禮堂、居家養老、便民服務中心等幾大功能。
  • 挖掘歷史文化資源 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我為王江涇點讚」系列...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的產業形式開始出現並日益壯大,給城鎮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容。  在王江涇鎮,一座座農村文化禮堂正成為鄉村的文化地標,壘築起農民的精神家園,不斷充實著鄉村文化的傳統與內涵。
  • 泰商反哺家鄉 三魁鎮舉行秀溪邊村文化禮堂落成典禮
    他強調,農村文化禮堂既是「實現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也是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重要保障。三魁鎮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獨有的陣地優勢、滲透優勢和傳承優勢,從更高層面、更大範圍豐富和充實農民群眾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