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禮堂是什麼?德清的答案是鄉間「根」的力量

2020-11-17 浙江在線

  在這裡,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夢想,是村民手中的鑼鼓,是自編自導的村歌,是心間萌芽的文藝種子。

  在這裡,文化是點點滴滴的傳承,是遊子心裡的鄉愁,是真摯淳樸的鄉風,是代代相傳的鄉村記憶。

  在這裡,文化是凝聚向善的力量,是文明風尚的引領,是禮節禮儀的教化,是崇德尚賢的精神禮堂。

  若問,文化禮堂到底是什麼?德清村民會說,是唱歌跳舞的地方,是喜喪宴請的地方,是鄉親嘮嗑的地方,是長點見識的地方……春風細雨,潤物無聲,經過兩年建設,文化禮堂已成為20多萬德清村民共同的生活舞臺與精神家園。
捎著家常味、帶著泥土氣,遍布浙江的三千多座文化禮堂,激活了農村文化這一池春水,催人在歷史沉澱中回味鄉情,在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中接受洗禮。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明天在德清召開,記者以德清為藍本,走訪了多處文化禮堂,感受這一座座鄉間精神地標如根般蘊藏的文化力量。

  臨近中午12點半,德清縣雷甸鎮洋北村村民龍憲紅早早地來到村文化禮堂。她挑了靠近舞臺的前排位置就坐,順手拿了桌上的蘋果啃了起來。

  一個小時後,文化禮堂裡上演了一場精彩「娘子軍」表演。臺上拔河、踩氣球等活動,讓參賽婦女激戰正酣;臺下觀眾吃著水果,喝著茶,嗑著瓜子,還不時拍手鼓勁。

  「還好來得早,不然哪能挑到好位子。」佔據有利「地形」的龍憲紅暗自慶幸。今年3月5日,洋北村文化禮堂為村裡的婦女,送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慶「三八」婦女節趣味文藝匯演。
這個一年有300天開門為村民提供文化活動的洋北村文化禮堂,在村民心裡已經成為了農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份精神文化寄託。

  特色文化禮堂,走進村民生活

  舞臺上,12位女選手分列兩隊,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弱女子」搖身一變成了「女漢子」,她們側著身,相互拉扯著一根粗繩子。

  臺下觀眾看著可帶勁了。「快往後拉,快用力。」龍憲紅攥緊拳頭,嗓子都喊沙啞了。調皮的孩子,一溜煙跑到舞臺正前方。

  被擋住視線的龍憲紅立馬側身,用力伸長脖子,探出腦袋緊盯臺上的一舉一動。看到自己支持的隊伍一直落下風,她急得直跺腳。舞臺兩側,圍著不少男同胞,他們都是臺上「娘子軍」的家屬。這回,大男人們有力無處使,只能幹著急。

  這是3月5日當天,洋北村文化禮堂慶「三八」婦女節文藝匯演的「壓軸」大戲——拔河。扣人心弦的表演,吸引了村裡男女老少前來湊熱鬧。不僅禮堂正中24桌紅木八仙桌高朋滿座,就連兩側過道擺的長板凳都擠滿了人。

  村民們邊吃著各式水果,邊觀看臺上唱歌、跳舞等活動。現場不少人都拿出手機,「咔嚓咔嚓」個不停。

  「我想去報名參加的時候,名額早沒了。」雖然龍憲紅一個勁地嘆惜,以往只要村裡舉辦節慶活動,她從沒落下過。

  除了節慶活動,文化禮堂還成了洋北村民生日、喬遷、結婚時,舉辦酒席的首選。龍憲紅的哥哥嫂子去年10月結婚辦酒,正是選在村文化禮堂。

  「酒席開了36桌,村民邊吃邊聊,有說有笑,可熱鬧了。」龍憲紅說,當天酒席上的菜和酒,提前一兩天就準備起來。村裡請的6個廚子從下午5點一直忙到晚上7點半,她則奔波於餐桌和灶頭之間,臨時當了一回「服務員」。

  問龍憲紅為啥酒席不辦在上檔次點的酒店?她搶過話來,「誰說不上檔次?文化禮堂寬大敞亮,擺個30多桌綽綽有餘,還有舞臺上的歌舞表演好看。」
龍憲紅說,在文化禮堂裡擺酒,更重要的是經濟實惠。「每桌1000多元的標準,照樣能吃雞鴨魚肉這些好菜,相比於酒店,價格便宜一半都不止。在家門口擺酒,親朋好友不用大老遠趕去酒店,省心省力。」

  
「一村一堂一品」,紮根德清鄉間

  以實用性和豐富活動為主的洋北村文化禮堂,在村裡有很高的人氣,難怪村民們都稱它為「生活著的文化禮堂」。

  在德清,有特色的文化禮堂還有很多。春日午後,記者行走在德清鄉間,從德清縣城武康出發向西,沿著三莫線穿過綠蔭成廊的百年梧桐道,映入眼帘的是「老舊」的磚瓦牆,「泛黃」的門牌匾,還有古樸典雅的農家小屋。莫幹山鎮燎原村文化禮堂便「隱匿」在這民國風情小鎮之中。

  與洋北村不同的是,由黃郛莫幹農村改良展示館、莫幹山車站、萱草書屋和標準室內禮堂等共同組成的燎原村文化禮堂,好比是個鄉村文創產業中心。燎原村黨總支書記羅衛平說,該村文化禮堂以「民國文化」為主題,注重傳統民俗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

  比如,經過改造修新的莫幹山車站,記錄了民國時期至今當地交通的發展;走進黃郛莫幹農村改良展示館,呈現的則是當地農耕文化的變遷。而與民國歷史文化遙相呼應的是,莫幹山清境文化創意園、陸放版畫館等一大批文創產業基地落成,助力當地文創產業發展。

  德清禹越鎮楊家壩村,有著皮影戲發展史。在村文化禮堂二樓,一面一人多高的幕布前,幾個栩栩如生的影子人物,四五排長板凳,這一切仿佛讓人又回到童年圍坐著看皮影戲的時光。

  禹越鎮宣傳委員聞衛強說,在建設文化禮堂的過程中,村裡重新挖掘皮影戲文化,讓這種光與影的傳統藝術以一種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

  而在德清東部的新安鎮舍北村,水網密布,古橋錯落。依託獨特的水鄉文化,村裡不僅建成了舍北村文化禮堂及和美鄉風館,還恢復當地的「水上戲臺」,還原村民們「隔岸觀戲」的習俗。
洛舍鎮砂村「紅色」文化禮堂、禹越鎮三林村孝文化禮堂、雷甸鎮雷甸村由小廟小庵改建而成的「非遺」文化禮堂、筏頭鄉後塢村山村特色文化禮堂……46座風格迥異又獨具村落特色的文化禮堂,就像農村精神文化新地標,矗立在德清鄉間。

  
搭建公共空間,傳遞濃濃鄉情

  各具特色的文化禮堂,不僅為德清農村送去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它還逐漸改變著村民們的生活方式。

  今年過年前,燎原村舉行的一場「鄉村春晚」,讓20多年沒敲過鑼的村黨總支書記羅衛平,拿起龍燈鑼「鏘鏘」了一回。「大家玩得開心,我就跟著起起鬨,敲了十來分鐘都不嫌累。」說到這裡,羅衛平忍不住大笑起來。

  羅衛平說,原本當天預計1個小時能結束的「村晚」,在村民的歡呼吶喊聲中,又「拖延」了一個小時,一直到晚上8點半才散場。「要是在以前,晚上村民沒事做,十有八九是在打牌打麻將。」

  不僅如此,燎原村文化禮堂還成了村民們學習知識,充電的地方。羅衛平說,莫幹山鎮民宿產業發達,村裡會定期舉行酒店服務員、廚師等職業技能培訓;同時邀請種養殖大戶當講師,幫助村民解決種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在傳遞正能量的同時,文化禮堂還扮演了延續鄉情的精神紐帶這一重要角色。

  雷甸鎮洋北村村民對此感受最深。2009年,洋北村完成整村拆遷,2011年村民搬到了與老村莊一河之隔的對岸新居——東港欣苑。

  嶄新的樓房錯落有致,公園裡運動健身器材齊全,小區步行至鎮上不過10分鐘,平地而起的現代化小區改善了農村居住條件,卻也讓村民間的交流隔了道心靈的圍牆。

  「以前住老房子,逢年過節,家家戶戶串門多熱鬧。現在樓上樓下隔一扇門,時間長了都認生。」村民何七妹說,剛搬進來時,鄰裡間說個悄悄話的人都沒,想著還是住在老房子裡溫馨。

  與何七妹一樣,習慣農村生活的村民搬進了新房,卻也迷茫,鄉愁哪裡尋?

  2013年,洋北村新建成文化禮堂。此後,村裡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動、節慶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村民們發現,原本單調的生活變得有趣起來。逢年過節,文化禮堂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村民逐漸熟悉起來。「村裡很多人,現在見著面,我都叫得出名字,不會覺得尷尬。」何七妹說。

  「算上村民們生日、結婚、喬遷的宴請,文化禮堂的活動都排到後年了。」洋北村黨總支書記潘正華打趣道,「一堂難求」的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德清的「洋家樂」。

  「想插個隊安排活動都不行。村民還時常追著村幹部問,啥時候會有活動?」雷甸鎮宣傳委員沈均晶說。
德清縣文明辦主任嵇會斌表示,文化禮堂為村民相互交流搭建了平臺,激發了村民參與村落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成為傳遞鄉情的重要陣地。

  
文明種進心田,守望精神家園

  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多次提及,農村有「兩大汙染」,一個是水汙染,另一個是精神汙染。水汙染怎麼辦?我們推「五水共治」,精神汙染怎麼辦?我們建設文化禮堂。

  怎樣才能把「文明」的種子種進農民的心田裡?就在去年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給出了答案,要充分發揮文化禮堂在思想引導、道德教化、禮儀培養、文化薰陶等方面的作用,真正把農村文化禮堂打造成文化的樂園、精神的家園。

  如今散落在德清鄉間的一座座文化禮堂,已從一個個「盆景」轉變為一片片風景,成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推動教育教化進禮堂,凝聚向善的力量。30餘次「向身邊的人學習」、「好婆媳」、「好鄰裡」、「美麗德清嫂」「好家風進禮堂」等評議活動,不斷釋放民間的道德力量;

  ——推動禮節禮儀進禮堂,傳播文明的風氣。60餘次「孩童開蒙禮」、「重陽敬老禮」、「畢業感恩禮」、「做圓子過清明」、「迎新春打年糕」等文明禮儀和鄉風民俗活動,實現「文以載道,以文化人」;

  ——推動鄉風鄉愁進禮堂,激活歷史的記憶。新橋村橋文化節、五四村美麗庭院文化節、上柏村「非遺趕大集」、東衡村趙孟頫誕辰76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等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展示村史村情,鄉風民俗,實現「非遺」傳承;

  ——推動文化文藝進禮堂,豐富基層的生活。依託「一村一堂」的便利,去年德清46家文化禮堂共開展村落文化節、送戲下鄉、文化走親、雙百雙巡、禮儀傳習、理論宣講、鄉風民俗等活動累計400餘場次,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對德清農民來說,文化禮堂不是展示展館,而是生活的舞臺,精神的家園。逢年過節進文化禮堂早習以為常,禮堂文化逐漸深入人心。以新農村建設成果展示為主題的武康鎮五四村文化禮堂,在去年舉行的全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現場會上,受到省委書記夏寶龍的高度肯定。
德清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林華表示,德清作為我省首個城鄉體制改革試點縣,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不僅注重農村的物質生活條件,更加重視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依託農村文化禮堂,為村民送去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不僅培養村民對鄉土文化的熱愛,讓老年人老有所樂、幼有所學,還促進農村觀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轉變,提高了村民素質,有效強化了基層鄉風文明,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氛圍。

相關焦點

  • 「無形」文化 落地「有聲」 義烏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紀實
    除了溪華村,這些飽含泥土芬芳的節目也正繚繞著義烏大小村莊,散落在全市各地的文化禮堂內,賦予鄉村和農民以充盈的文化力量。新年伊始,隨著各大傳統佳節的陸續臨近,義烏眾多文化禮堂越來越熱鬧,有的在舉辦節日慶祝晚會,有的在舉行民俗活動,也有的,一群老人在裡面聊天喝茶,談著一年來的家長裡短……文化如水,潤澤稠州;禮堂有形,矗立鄉間。2018年,又有93座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文明新風的文化禮堂,在義烏大地上拔地而起。
  • 湖州德清躋身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在縣級城市中排名第一
    日前,記者前往實地探尋答案,感受這座浙北小城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城鄉顏值提上來一顆優質珍珠的誕生,最基礎的是要育優蚌體。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而言,同樣如此。以「智慧大腦」賦能「繡花功夫」,這些年德清藉助「地理信息 」,通過打造「智慧城管」德清時空信息雲平臺等,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有面子,更要有裡子。走進下渚湖街道上楊村文化禮堂,村幸福鄰裡舞蹈隊正為今年的「村晚」緊張排練。隊員計偉芬告訴記者,自2017年禮堂建成,每周文藝活動不斷。
  • 文化禮堂少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
    (原標題:文化禮堂少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 文化禮堂少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
  • 文化禮堂構築美好精神家園
    民俗風情在這裡搖曳生姿,家風家訓在這裡落地生根,傳統文化在這裡續寫歷史……一個個別具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出現在新河的村頭鄉間。「堅持做好『以文引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禮堂建設文章,聚焦農村文化禮堂的長效發展。」談起文化禮堂的發展之路,新河鎮黨委書記王振翔信心十足。
  • 五星文化禮堂是啥樣的?
    ,文成縣珊溪鎮雅坪村等18家文化禮堂為管理四星級文化禮堂,文成縣黃坦鎮新峰村等20家文化禮堂為管理三星級文化禮堂,文成縣珊溪鎮西山村等5家文化禮堂複評整改。珊溪鎮新建村文化禮堂珊溪鎮街頭村文化禮堂玉壺鎮呂一村文化禮堂玉壺鎮龍背村文化禮堂黃坦鎮雅梅社區文化禮堂黃坦鎮稽垟村文化禮堂百丈漈鎮西裡文化禮堂巨嶼鎮垟尾村文化禮堂周壤鎮周墩村文化禮堂周壤鎮大坑村文化禮堂周壤鎮項山村文化禮堂雙桂鄉寶豐村文化禮堂
  • 體育元素 讓農村文化禮堂 動起來 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 運動會桐廬...
    6月16日, 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運動會啟動儀式暨「我們的村運」首站——桐廬站開幕式在桐廬縣富春江鎮蘆茨村文化禮堂正式啟動,400多位運動員參加了象棋、拔河、桌球、體能測試、包粽子等5個項目。啟動儀式上,羽毛球世界冠軍、桐廬籍運動員陳雨菲通過視頻向家鄉人民送來祝福。
  • 最是文化能致遠!嘉興農村文化禮堂築起百姓精神家園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文化如光,啟人心智。如果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那麼一座座站立在鄉野田埂上的農村文化禮堂,便是那承載鄉土歷史記憶的最佳載體。如今,農村文化禮堂已然綴滿嘉禾大地。2013年4月以來,嘉興市緊緊圍繞「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的目標,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可持續發展。
  • 浙江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公布 "禮堂家"app上線
    4月18日至19日,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在寧波召開,部署新時代我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推動農村文化禮堂「建管用育」一體化落細落小落實。  農村文化禮堂看得見,走得進,呆得住。從2013年全面部署建設文化禮堂以來,全省已經建成農村文化禮堂11059家,500人以上村覆蓋率為52.4%。
  • 岱山「兩團一客」活躍文化禮堂
    另一邊,茶藝師正以其嫻熟的技藝展示茶道文化,吸引了不少村民和遊客圍觀……近日,記者在岱山縣東沙鎮東沙社區文化禮堂內看到了這樣一幅熱鬧悠閒的場景。  「把文化禮堂和老茶館結合,禮堂裡古鎮居民可以享受免費的茶,遊客也能進來喝口茶歇歇腳,聽老人們講講古鎮的故事,5塊錢一杯清茶遊客也都負擔得起。」
  • 德清農村婚喪嫁娶酒宴「瘦身」:一桌菜不能超600元
    送葬隊伍短的幾十、幾百米,長的甚至幾公裡……從今年開始,浙江德清對農村婚喪嫁娶的鋪張說「不」,並通過「村規民約」讓農村的婚喪嫁娶酒宴「減肥瘦身」。幾天前,做了十多年「農村大廚」的沈軍(化名),承接了鍾管鎮曲溪村一名村民家的喪事酒。按慣例,他在菜單上開出了時令海鮮。但還沒過夜,這份菜單便被知情的村支書退了回來。「海鮮一律取消,菜餚不能超過600元一桌。」
  • 農村文化禮堂變成「泥腿子」的「聚藝堂」「聚心堂」
    2018-12-27 11:0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梁凌凌夜幕徐徐降臨,梅渚鎮梅渚村文化禮堂準時熱鬧起來。「不少人每天晚上都會來文化禮堂『報到』,一天不來就渾身難受。」梅渚村婦女主任黃沛英笑著說,由於一年一度的「鄉村春晚」即將啟動海選,文藝骨幹拼著勁想登臺露臉,來得就更加勤快。
  • 嘉興:村級文化禮堂還原活力鄉村
    「禮堂」這個名詞有些復古的感覺,它是用於群眾活動的場所,也是各個時代的社會記錄者。如今,禮堂的文化含義有了全新的闡釋,村級文化禮堂成為農村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臺,集教學、禮儀、娛樂於一體。  今年,嘉興桐鄉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拉開了序幕,首批計劃建設27個農村文化禮堂,積極響應省政府今年在全省範圍建成1000個文化禮堂的要求。
  • 富陽文化活動進村下鄉濃情厚意——文化禮堂聽春音
    「自從去年9月建成文化禮堂後,村裡的大型文化活動一下子就多了起來,至今已經辦了蓮花落專場演出、重陽敬老行孝禮儀晚會、迎新祈福文藝演出,過年前我們還有電影進禮堂活動。」新港村村支書李武軍自豪地告訴我們。
  • 相約德清 2014年中國首屆莫幹山國家登山步道比賽舉行
    浙江在線11月23日訊(記者 李楠 通訊員 趙方正)德清西部的莫幹山一直給人一種翠竹清泉,與世隔絕的感覺,但今天的莫幹山有點「熱」。  11月23日,2014年中國首屆莫幹山國家登山步道比賽舉行。早上9點,在莫幹山體育公園鳴槍開跑,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支代表隊、364名選手參賽,本次比賽分為專業組、業餘組和體驗組。
  • 文化禮堂活動多 歡聲笑語樂開懷
    日前,紹興市越城區越鄉藝術團走進曹娥街道新沙居委文化禮堂,為這裡的百姓送上了越劇經典劇目《五女拜壽》。這是該文化禮堂投入使用以來開展的第5次大型活動。據了解,新沙居委文化禮堂於今年10月份正式啟用。10月22日,該禮堂內舉行了落成慶典晚會,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不僅吸引了許多居民到現場觀看,直播最高觀看人數更達到了10萬人。「現在老百姓生活水平都在向小康邁進,精神文化需求與日俱增,文化禮堂真真正正派上了用場。」
  • 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農村文化禮堂建設
    當天,為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農村文化禮堂「建管用育」一體化,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暨農村文化禮堂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溫嶺召開。目前,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9個縣(市、區),129個鄉鎮(街道),3304個行政村、271個社區都分別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踐所和實踐站,90多萬志願者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累計建成農村文化禮堂2304家,行政村覆蓋率達到76.19%。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已從局部試點向全面鋪開轉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
  • 文化禮堂漸成農村婚禮「首選地」
    「為什麼要選擇在村文化禮堂裡擺結婚酒呢?」記者在現場找到新郎陳真,「我一開始就是打算在禮堂裡結婚,不光是我,很多同村都在禮堂裡結婚。以前婚禮放酒店辦,一是家裡沒場地;二也是大家互相比。現在村文化禮堂漂亮適用,選這裡辦婚禮,既有個性,又有內涵,還節省了開支。
  • 浙江玉環:文化禮堂為鄉村賦能
    日前出爐的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示範縣(市、區)、示範鄉鎮(街道)評選中,浙江玉環獲評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示範縣(市、區)。榮譽的背後,是近年來玉環圍繞「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目標,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上的全力投入。
  • 泰商反哺家鄉 三魁鎮舉行秀溪邊村文化禮堂落成典禮
    雷全勉對三魁鎮積極引導泰商參與家鄉建設,凝聚鄉賢力量,同時深入挖掘秀溪邊村「忠實」文化、鄉風民俗、家風家訓等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  精彩演出  秀溪邊文化禮堂負責人邱正玉介紹道:「之後,我們會以文化禮堂為載體,多多舉辦村民喜聞樂見的活動,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讓文化禮堂成為學習交流、娛樂休閒的好去處;特別值得提的是,近年來三魁全科網格工作越來越出色
  • 浙江仙居:百首村歌唱響農村文化禮堂
    他說,我們將文化禮堂與村歌有機結合,以村歌展示鄉村積澱的文化,以村歌抒發村民熾熱的愛鄉情。「城西是我家,和睦又融洽,直屋西橋小路頭,前垟和上泮。」「幽幽金籠坑,巍巍西巖尖,一個個紅色故事競展風採。」翻開仙居縣首屆村歌大賽作品集,上百首村歌首首訴說著對美麗家鄉的讚美,表達著對幸福生活的歌頌。而這些歌曲從無到有,僅用了幾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