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中國舞基本形態:掌、手、腕、臂、身動作詳細分解
中國舞的基本形態中,我們離不開掌、手、腕、臂、身體的各種動作,想要學好中國舞,我們就必須學會這些基本動作,細節中的一個小動作就決定了我們跳舞的專業水平,一個細節動作就決定了你的成敗!
自然掌:五指放鬆,不直不握。
平掌:五指併攏,自然伸直。
虎口:平掌的基礎上,拇指內收與食指相對。
掌:平掌,五指分開。
拈花指:手指彎曲,拇指與中指指端相接。
蘭花手:自然掌,拇指內收與中指相對。
佛手:在掌的基礎上, 五指扇形內旋。
握拳:四指卷實,拇指彎曲壓食指、中指之上。
手腕陰面:手心面為陰 。
手腕陽面:手背面為陽面。
手腕內側:拇指一-側為內側。
手腕外側:小指一-側為外側。
直腕:手腕關節不彎曲。
垂腕:手腕內側上提。
提腕:腕陽面上提。
立腕:手腕外側下壓。
託腕:手腕陰面上提。
翹腕:手腕陰面外翻、陽面內收。
扣腕:手腕陰面帶動指尖對肘內(內扣腕)、對肘外內收。(外扣腕)
拐腕:在平掌的基礎上,手外側帶動指尖。
繞腕:手腕環動,帶動指尖劃圓。
直臂:肘關節和腕關節自然伸直。
微彎臂:肘關節彎曲,夾角於大於160度
折臂:肘關節回折,小於90度。
提肘:肘部上提。
沉肘:肘部下墜。
架肘:提肘, 小臂平抬。
平抹手:以肩為源發力, 直臂或彎臂架肘。肘帶動手平面抹動。
立抹手:以肩為 源發力,手腕陰面帶動手掌在立面上所做的直線、斜線、曲線及弧線運動。
穿手:以肩為源發力,指尖帶動,手腕內扣,折臂並經過身體某部位插向所定方向。
抽手:以肩為源發力, 抽肩,帶肘,拉手。
下盤手:以肩 為源發力,架肘,內扣腕,平掌。以手掌外側帶動劃平圓為正盤;以手腕內側帶動劃平圓為反盤。
上盤手:以肩為源發力,沉肘託腕。手掌外側帶動劃平圓為正盤;以手腕內側帶動劃平圓為反盤。
撥手:以肩為源發力,用手掌外側劃下弧線(外撥、內撥)。
抖袖手:也叫抖手。以肩為源發力,折臂,手腕帶臂向外撣撥。
晃臂:以肩為源發力,手臂彎曲,肘帶動,立面劃弧。
掄臂:以肩為源發力,直臂劃圓,力達指梢。
推手:以肩為源發力,送肩,跟肘,推腕。
拉臂:以肩為源發力, 架肘,並帶動手腕外拉。微俯身腰椎以 上向前彎曲。
深俯身:尾椎以.上向前彎曲。
微仰身:挑胸腰。
大仰身:腰椎以上上挑,後仰。
微彎身:垂肩拉肋。
深彎身:垂肩拉肋,下。
擰腰:腰部左,右平擰
擰仰:擰腰與微仰、大仰複合形態。
俯擰:擰腰與微俯、深俯複合形態。
彎仰:微仰、 大仰與微仰、大仰複合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