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學畢業 耗時6年手工製作15件農具模型 流水會轉生靈活現

2020-12-04 江南風雨

73歲的鮑惜友老人,是安徽涇縣桃花潭鎮人,做了幾十年裁縫。他看到許多傳統農具很多人已經不認識了,更別說使用它們。為了傳承文化,只上過小學的他從零開始,耗時6年製作出15件木製農具模型,通過水流驅動,重現了昔日農耕文明。

這組模型由15種古代農具組成,照實物按比例縮小十幾或幾十倍,組合在一起佔地也就幾平方米。當攝影師來到後院,鮑惜友老人給兩個水泵插上電,模型中間的兩個水管就噴出水來,隨著水的力量,15個模型竟然全部動了起來,生靈活現。

這些模型包括鐵犁、腳踏水車、舂米水碓、揚谷車、石磨,活動的模型向攝影師展示了過去農業社會從灌溉、種植到加工的整個過程。而這一組由200多個零部件組成、包含了跨越幾千年歷史的農具模型,是鮑惜友老人獨自一人花了六年時間手工製作組裝完成。

談到如何萌發製作這些農具模型的想法,老人說,「2010年,我到上海世博會參觀的時候,看到了很多古代農具模型,還有些都是我自己用過的。」鮑惜友老人說,這些農具現在許多人已不認識了,更別說使用它們,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它們必將漸漸消失,但這是中國古代農民智慧的結晶,他希望兒孫們不要忘了這些東西,決定自己動手做一組模型。

在世博會參觀時看到農具都是分散獨立的,鮑惜友就想做些創新。他決定將這些農具組合在一起,並用水動力制動。

老人做了幾十年裁縫,卻沒有做過木匠,只會一些簡單的木匠活。為了做好這些農具,除了參觀時記錄下的信息外,小學畢業的老人還在電視和書本上查找資料,更是從自己的回憶中尋找使用這些農具的記憶。準備好後,2013 年,他開始動手製作。

鮑惜友每天敲敲打打做木工活,鄰居們都知道了他的想法,覺得他「吃飽了沒事幹」,勸他放棄。「總是晚上偷偷摸摸做兩個小時,做長了眼睛也不行。」老人說,這期間,他也曾經放棄過,但家人和兒女們支持他。

完成了所有零部件的製作和農具的安裝後,他從去年4 月開始組裝、調試,一個水泵的動力不夠,他就用兩個水泵;轉輪大小導致速度不搭配,就又重新製作調整;需要卡位帶動的齒輪沒辦法找工廠加工,他就自己用耐磨木材仔細磨刻……,每一種模型,每一個零部件無一不傾注了老人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從參觀世博會後查找資料算起,到最終把模具組裝完成,鮑惜友老人花了6年多時間。他製作了十五種農具模型,包括人力腳踏水車、舂米水碓、揚谷車等。去年10月,各種模型終於完工。

在他的耐心打理下,15個橫跨幾千年歷史的農具的模型終於全部在水力的帶動下動了起來,好似一套記載中國農具演變發展進化的教科書。

鮑惜友老人將這些農具組合起來,製作成可以用水動力就能自動運轉的展示模型,吸引了很多人來觀看。

鮑惜友老人給這組模型起了一個非常長的名字——仿古式水動力多功能綜合型五穀雜糧碓榨碾磨耕作模擬機具,還寫了一首詩:「一眼觀千年,坎坎到如今。壢壢盡奉塵,感悟後來人。」「大家來看我很高興,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這些古代農具。」

鮑惜友老人現場演示他的發明給前來參觀的遊客看。

六年的時間,天天使用各種工具,鮑惜友老人勤勞雙手上布滿了勞作的痕跡。

相關焦點

  • 手工模型扮美生活(圖)
    7月5日,根據讀者提供的線索,記者走進了位於鐵西區紅粉路的牛先生的家中,走進了他的手工製作模型世界。  牛先生名叫牛興宏,今年46歲,從12歲起就由於熱愛製作模型,加入了航模學校,從此以後,對製作手工模型的興趣一發而不可收。在牛先生家中,首先映入記者眼帘的是嵌在客廳的一個養魚池,上面的假山和一段小橋流水栩栩如生,讓人仿佛置身在江南水鄉。
  • 兄弟倆製作200件微縮模型勾起80後記憶,網友專程定製還原兒時場景
    山東德州的李壽升和趙永旭兄弟二人,從2012年開始做微縮建築模型。8年來,兩人用微縮模型還原了近200件八九十年代的建築,這些逼真的建築模型被發到網上後迅速走紅,網友紛紛表示滿滿都是童年回憶。這個留著鬍子的「糙漢子」從事的是微縮模型製作,在他和團隊成員的手下,一處處唐代古城建築和院落被重建起來。在此前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備受稱讚的靖安司內唐長安城微縮景觀就是由他們製作的。此前,陰先生製作的古建模型受到關注。2019年9月25日,陰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大學時他學的是影視動畫專業,畢業後和同學成立微縮模型工作室。
  • 唐嫣大婚晚宴禮服耗時1250個小時 純手工製作細節繁瑣奢華
    11月1日,唐嫣羅晉工作室同時發出情侶微博「她/他說 yes I do」,宣布兩人喜結連理,並且特地配上了九宮格的婚禮現場圖和大家分享,整個婚禮現場浪漫至極,淡紫色搭配淡粉色的鮮花把現場打造成了一個別樣的童話森林,而唐嫣就是這片森林中星光閃耀的公主
  • 【幾何模型DIY】高一年級開展空間幾何體模型手工製作活動
    原標題:【幾何模型DIY】高一年級開展空間幾何體模型手工製作活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近日,我校高一年級舉辦了「空間幾何體模型手工製作活動」。
  • 同樣是廢棄的紙箱,你6毛一斤賣了,他卻手工製作出精美的機器人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在現實中也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機器人,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停留在了「想」的階段,但有一個人卻實現了自己的想法,他利用生活中的紙箱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機器人」,不少人表示:同樣是廢棄的紙箱,你6毛一斤賣了,他卻手工製作出精美的機器人!
  • 老人6年收集300多件舊時農具 修好百歲水車(圖)
    &nbsp&nbsp&nbsp&nbsp趙陵鋪65歲老人何信芳痴迷收藏,多年來收集了不少舊時農耕時期的農具,其中300多件正在石家莊市博物館展出。昨日,他用6年時間尋來的「百歲高齡」立井水車修復完畢。隨後,這架水車也將被送往市博物館進行展覽。
  • 這位河南小夥15年時間做了2萬多個模型,未來希望能...
    代昌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買飲料的時候也會特意買那種易拉罐的飲料,也會把同事們喝完的飲料瓶收集起來繼續做模型,平時也會上網查點汽車相關的資料和圖片。」2012年,代昌麟從杭州回到了老家洛陽,他選擇了幹裝修,一邊工作一邊利用空餘時間製作各種汽車模型,而這次回家,也讓他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製作汽車模型的過程。
  • ACG宣布延期《關於我轉生為史萊姆那件事》第二季製作
    TV動畫《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第二季和《轉生史萊姆日記 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宣布了延期播出的消息。這次延期是因為政府因新冠病毒所帶來的疫情而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嚴重影響了原定的製作日程所導致的。
  • 遼寧農民手工造「飛機模型」
    「這架飛機是件模型作品,並不能飛起來。但駕駛艙基本還原了空中巴士A320的駕駛操作裝置外觀,模擬設備可以實現滑行、起飛、高空飛行、降落等各種場景。」飛機模型的製造者朱躍笑著說。在遼寧開原一條寬闊的公路旁,停放著一架長37.84米、翼展36米、高12米、重70餘噸的空中巴士A320飛機模型。
  • 動畫「關於我轉生後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第2期確定製作!2020年播出
    動畫「關於我轉生後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第2期確定製作!2020年播出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2019-03-19 10:20:33
  • 畢業主題小手工,6款兒童手工,小學生畢業必做手工,附教程
    兒童手工,畢業主題小手工,收藏給孩子學習!01 畢業季卡紙博士帽準備材料:卡紙,剪刀,鉛筆,直尺,固體膠,毛線製作步驟圖解:02 畢業季手工紀念冊手工紀念冊,紀念我們的瞬間03 畢業季手工籤名發卡籤名發卡是女孩子的專利哦!畢業之前可以製作一個籤名發卡給自己的同學做個紀念你聽說過發卡上還能留籤名、寫祝福語嗎?
  • 小學老師痴迷製作手工菸斗 「處女鬥」被錢文忠收藏
    受訪者供圖  人物簡介  陳華斌,46歲,小學英語教師,中國第一代菸斗師之一。  南都訊 記者張豔麗 46歲的陳華斌,有著小學英語教師和手工菸斗製作師的雙重身份。1999年,陳華斌自湛江來到順德,至今已從事教育事業16年之久。因受電影中工人勵志形象薰陶,陳華斌自小夢想成為一名「木工匠」。
  • 恩施一中開展空間幾何體模型手工製作展覽活動
    恩施一中開展空間幾何體模型手工製作展覽活動發布時間:2019年05月24日 16:15 來源:中新網湖北 學生手工製作的模型學生手工製作的模型  中新網湖北新聞5月24日電 (謝聖斌 田宏梅 方化 楊斌 黃智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連日來,恩施市第一中學高一年級開展了「空間幾何體模型手工製作展覽活動」。
  • 校園工匠:理科男兩年手工製作百餘件木藝贈同窗
    段雲天是該校有名的「校園工匠」,擅長手工製作木工藝品,一塊木頭在他手上經過二十餘道工序後就會煥然新生,成為獨一無二的木工藝品。大學兩年,他已製作百餘件木工藝品贈送同窗。段雲天是湖北黃岡人,進入大學後,「抱著去玩一下的心態」,跟隨室友何佳樂加入了學校手工藝協會。「仿佛進入新天地」的段雲天,立即愛上了這裡,「沉浸在手工製作木工藝品的世界裡不能自拔」。
  • 邯鄲青年教師用廢棄筷子牙籤製作摩天輪模型(圖)
    但邯鄲市肥鄉區青年教師郭亮卻耗時三個月,變廢為寶,把它們「變」成做工精緻、栩栩如生的摩天輪模型。    今年35歲的郭亮是肥鄉區二中一位普通物理教師,從小喜歡探索思考,參加工作後,經常搞點發明創造,是學校小有名氣的「發明家」。    「這次創作的靈感,來源於學生劉哲碩,他從遊樂場回來說,摩天輪真是壯觀,要是咱們也能做一個就好了。」
  • 從業15年製作上千件標本,他如何讓動物「重生」?
    王瑩追憶起第一次跟韓蒙燕慶祝的情形,「下班後,我到他的工作室等他一起吃飯。當時,他拿著一根類似大頭針的工具在小心翼翼地整理鳥類的羽毛。」王瑩原以為理順一隻小鳥的羽毛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不會耗費太長時間,愛人的工作應該很快就會結束。沒想到,韓蒙燕一捋就捋了一整晚,調整層疊關係,認真做羽毛排序。在等待中「崩潰」的同時,王瑩也通過這件事看懂了愛人對待標本製作投入的巨大熱情和耐心。
  • 吉林石化檔案中心收藏兩件一線員工「小發明、小製作」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11日電 6月9日,吉林石化公司檔案中心增加了兩件「藏品」,這兩件新入館的寶貝,均為該公司一線員工的「小發明、小製作」,分別是乙烯鍋爐燃燒器推進器電磁閥○環、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立體手工模型。
  • 「還原」唐宋明清 香河匠人擅長製作古建築模型
    原標題:「還原」唐宋明清 香河匠人擅長製作古建築模型   謝長青一邊閱讀古建築書籍一邊研究,耗時五年時間製作出來的仿雍和宮的中華牌樓。張泰源 攝謝長青為建築院校製作的講課模型。  「6歲時,我去縣城的火神廟玩,一進大殿,就被那種歇山頂和懸山頂吸引了。我覺得現在的建築都太過簡單,是『千城一面』,一點過去的味道都沒有。」16歲時,謝長青來到當時香河縣淑陽鎮建築工程隊當學徒,從這時起,他接下了祖輩父輩手中的手藝,開始了他近三十年的「古建築之旅」。「那時師傅基本上不會教太多,我就在一旁看著,打打下手、刮刮料,如果遇到不懂的就只能買書看看。
  • 領著孩子動手製作的好處 你所不知道的手工製作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領著孩子動手製作的好處 你所不知道的手工製作 2011-05-16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