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最關心的就是寶寶的健康了。雖然寶寶還小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適,但他卻能在日常生活給你種種表示如排出的便便。便便的顏色、大小、形狀無不是寶寶給爸媽最直接的信息。那你懂得如何從中解讀出所含的信息嗎?
1、新生兒期:墨綠色
估計寶寶來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沒少嚇著父母,墨綠墨綠的一大堆,嚇得爸爸們跑去叫醫生。剛生下來的寶寶,即使沒吃一點東西,出生後6-12小時也會拉出墨綠色胎便。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必須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乾淨,一般需要延續2-3天,每天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寶寶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很難洗淨,有經驗的老人會告訴寶寶的父母,頭幾天一定要包紙尿褲而不是尿布。
小編提醒:胎便並不是壞「臭臭,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寶寶進食延遲有關。
2、母乳餵養期:金黃色
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均勻如軟膏狀,且無臭味,大便次數偏多,一般每天2-4次為正常,有的可稍多1-2次,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用牛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喝配方奶的寶寶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粉中含有鐵質等營養元素,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這情形是正常的。
混合餵養的小寶寶,大便與餵牛奶的寶寶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大便性狀接近於成人,每日一次。
寶寶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寶寶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3、吃輔食以後的便便:顏色較暗
寶寶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
小編提醒:這也不算是壞「臭臭」,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大便會較蓬鬆。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寶寶,因為蛋白質消化的關係,大便就會比較臭。
講完了不同時期寶寶的便便之後,很多媽媽又會疑惑,怎樣才能及時地發現寶寶的壞「臭臭」,將疾病扼殺於搖籃之中呢?其實很容易,只要你媽媽不要把寶寶排出來的便便馬上丟掉,戴上口罩仔細觀察,準能發現一些新東西的。
1號「壞臭臭」: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
正常寶寶會在呱呱墜地後的24小時內排出人生第一次胎便,並在2-3天內會排盡。如果寶寶超過24小時才排便或只排少量便便,這意味著有腸道方面的異常狀況。
如果你的寶寶經常這樣,就要懷疑是否患上了先天性巨結腸了,這是一種消化道發育畸形,可引起寶寶的便秘以及腹脹。但臨床上,不少家長以為這是腸胃功能差或者奶粉不好而忽視治療。
2號「壞臭臭」:蛋花湯樣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沒有黏液。
這種便便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寶寶。如為母乳餵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餵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裡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還可適當餵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3號「壞臭臭」:綠色稀便
這一般表現為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由於餵養不足,糞便中主要成分是腸道分泌物,暗褐色或暗綠色大便次數較多,量少,有粘液。
這種情況也可能是消化不良:為黃綠色,稀水狀,質不均勻次數多。最後就是可能肚子受涼,注意寶寶腹部一定不要外露,肚臍受涼寶寶也會因不適拉綠屎。
給寶寶買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的奶粉,調整腸道菌群,促進腸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
另外,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偏酸,膽汁中膽紅素轉變為膽綠素多一些,大便就呈綠色。所以此時媽媽也要注意飲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以便給寶寶提供質量好的奶水。但對於奶粉餵養的寶寶,奶粉的選擇也是很重要。一般選擇奶粉時要注意含有適量的的鐵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4號「壞臭臭」:泡沫狀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遇到這種情況,給寶寶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添加輔食前的寶寶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
5號「壞臭臭」:帶血的便便
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並且夾帶有血絲、血塊、血黏膜等。
這時候,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寶寶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寶寶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總之,血便不容忽視,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院診治。
6號「壞臭臭」:羊便
寶寶大便乾燥呈顆粒狀。一般來說,人工餵養的寶寶比母乳餵養的寶寶更容易發生便秘。我們不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寶寶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指標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就是俗稱的羊便。就是便秘
1、綠便便:胎便、母乳餵養、輔食
問:生下寶貝後剛大半天就拉了第一次便便,顏色偏墨綠色,有些亮亮的,特像被曬化了的柏油,但是一點臭味也沒有,對於新生寶寶而言,這個排便的時間和顏色正常嗎?為什麼?
答:您好,正常。新生兒胎便就是墨綠色的。
問:寶寶這一周左右拉的便便都偏綠色,開始還正常一點,是黃綠黃綠的,後來慢慢的顏色越來越深,昨天晚上拉了好大一堆綠色的,這是為什麼呢?怎樣判斷是否正常?
答:您好,綠色的原因是腸道蠕動快,膽紅素還沒有氧化。這樣大便多因奶量不足,腸道蠕動快所致。增加母乳餵養,可能會有進步。
問:我家寶寶5個月零23天,現在已經添加輔食了,是菠菜粥,她每次便便的顏色都是深綠色,正常嗎?軟硬都很適中,呈條狀。是吃菠菜拉的便便都會發綠嗎?
答:您好,如果菠菜量比較大的話,對大便的顏色肯定會有影響,寶寶添加輔食可以從單一到多種,一般一個星期添加一種,如果沒有過敏,可以增加另外一種,逐漸向多樣化過渡,注意觀察寶寶耐受情況。
問:寶寶大便呈菜色正常嗎?
答:吃母乳的孩子大便是金黃色的,像軟膏一樣,有酸性氣味,但沒有明顯臭味。母乳不足而添加牛奶的孩子,糞便與人工餵養的孩子基本相同。若添加奶糕或米粉;孩子的糞便就比較軟,量比較多,顏色有點暗褐,臭味明顯。若添加蔬菜泥,寶寶的大便可能是菜色的,這都是正常的。
2、黑色便便:便中有血、營養添加劑
問:2個月大的寶寶便便發黑,有時候呈墨綠色的情況是正常的嗎?另外,我這兩天還發現便便的顏色很深,有點幹,給他餵了點點蜂蜜水,但是也沒什麼作用,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呢?
答:您好,寶寶正常的大便一般是黃色或黃綠色,軟便,黑色便的話建議帶寶寶做一下大便的檢查。影響大便的顏色有很多種,首先要排除疾病的影響,建議做下大便常規,如果沒有問題,再由兒科醫生詳細詢問母親的飲食和寶寶的餵養情況。比如有沒有添加鐵劑,添加鐵劑的孩子,大便有可能會呈現黑色。最好和醫生當面詳細溝通。以便於找到原因。
問:寶寶現在108天,因為奶水不足,一直有伴著奶粉, 3個月之前,一邊母乳一邊奶為粉,便便是正常的。3個月後就全餵奶粉了,幾天後便便就呈黑色,二幹二幹的,已經持續小半個月了,大便次數還是正常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答:正常寶寶的大便顏色為黃色軟便。寶寶大便出現顯著改變首先要除外疾病影響,可以到醫院帶寶寶做相關檢查。如果便常規正常,那麼我們再考慮近期寶寶飲食或添加的輔食是否有影響。再根據寶寶情況,給您做專業的餵養指導。
3、泡沫便便:大量不正常,偶爾可觀察
問:您好,我家女兒六個月,混合餵養,拍隔後有時候過一會兒還會打嗝,挺響的,怎麼辦好呢?還有她有時候拉的便便是泡沫,這是怎麼回事呢?謝謝。
答:您好,寶寶吃奶後胃裡有多少氣是不一定的,有時候消化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氣體,所以拍嗝不一定就不打嗝了,注意餵奶後,可以適當直立的多抱一會,寶寶便便帶大量的泡沫、粘液都不正常。建議去醫院檢查。如果偶爾帶少量的泡沫,可以再觀察看看。
資料來自搖籃網
微信公眾號:ylf2013wx
微商城:yulefun
客服微信私號:ylfgf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