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素類外用藥是否是「毒藥」
事件回放: 近日,常見皮膚外用藥膏苗嶺潔膚霜成了眾人討伐的對象:私添激素,捏造衛生許可證號,引發紅斑、丘疹,停藥後病情復發或加重,產生激素依賴,長期使用可導致兒童股骨頭壞死……這一事件,讓人們對激素類外用藥的安全性產生了疑慮。
-
【健康闢謠日曆】外用藥物副作用少,激素類藥膏起效快可以長期使用?
【健康闢謠日曆】外用藥物副作用少,激素類藥膏起效快可以長期使用?:外用藥物副作用少,激素類藥膏起效快可以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也會造成激素依賴性皮炎,皮膚變脆、變薄、毛細血管擴張等副作用,甚至有患者會出現毛囊炎樣損害等。使用激素類藥膏一般不要超過2-3周,(具體疾病具體分析),每天1-2次即可,不可過於頻繁,等到病情緩解的時候可以過渡到使用沒有激素的藥膏。
-
銀屑病患者用了激素類藥物能馬上停藥嗎
用了激素類藥物能馬上停藥嗎?有患者在用藥後發現是激素類藥物,於是有了這樣的疑問。 黑龍江盛京銀屑病醫院醫生表示,用皮質激素藥物若已超過1周,就不可以馬上停藥。因為此時人體已對激素產生了依賴性,驟然停藥會出現反跳現象,原來的症狀迅速再現或加重。就像用慣了拐杖的人,一下子失去了拐杖,必然站不穩,走不動。
-
治療皮膚病,慎用含激素類藥物
為此,我省皮膚病專家專門召開了研討會,就患者反映的含激素類藥物副作用進行了專題研討。 與會專家指出,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止癢、抑制炎症等作用。但是,近年來濫用這類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和不良後果也應引起醫學專家及患者的關注。專家說,目前皮質激素類藥物在皮膚病臨床治療上有外用、內服和注射三種。外用的一般為含激素的膏劑、霜劑等,但是,經常應用或者不恰當使用,容易引發向心性肥胖等症狀。
-
皮膚感染忌用激素類外用藥
核心提示:伴有細菌感染的皮膚病,如外陰膿皰瘡、毛囊炎、癤子;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如手足癬、體癬、股癬;病毒感染的皮膚病,如外陰扁平疣、單純皰疹、水痘和帶狀皰疹,都不要用激素類外用藥塗抹。 專家敏解釋說,上述因病菌或病毒感染的皮膚病,使用激素類藥膏不僅無效,而且還會使病情變複雜,加重病症。
-
濫用激素類藥物會使皮膚病更加頑固
徵集到的5位免費治療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就是濫用激素類藥物。其中一位50多歲的患者,得病已經20多年,經常買激素藥膏塗,現在已全身潰爛流水。這位患者如果當時治療及時,肯定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嚴重。郎醫師經過十餘年來對上萬例銀屑病患者的調查研究,發現來自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患者佔大多數,而山區和半山區的病人不到5%。大部分患者最初都是用了激素類藥後好起來,後來又復發並且逐漸加重。
-
牛皮癬治療為什麼要慎用激素類藥物
銀屑病治療為什麼要慎用激素藥物 好多患者為了快速消除皮疹,就在知情或不知情之下使用激素藥物,殊不知此類藥物對銀屑病只有控制作用而無治病作用,用則有效,停則加重,造成病情越來越複雜、頑固和難治化,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影響病情進一步加重。 有些牛皮癬患者,病急亂投醫,急於想治療病,這正好被有些江湖郎中利用,注射所謂的進口藥(注射療法絕大部分用的是激素),確實見效很快。
-
中藥注射劑搭配地塞米松 基層醫院濫用激素類藥物
多位業界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部分醫療機構,中藥注射劑與地塞米松藥物聯用漸成了一種趨勢。本報記者梳理發現,多位家長在網上所曬的「處方」都確認了存在這樣的聯用法,業內人士質疑,類似地塞米松這樣的激素類藥物的濫用,將會引發惡果。一位爸爸在網上發文表示,「女兒發燒打吊針,醫生開了頭孢替安、喜炎平、地塞米松磷酸鈉,等我到了醫院,女兒已經吊完第一支喜炎平。」
-
激素類外用藥,亂用亂塗誤病情
使用激素類外用藥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若其他藥物無效或效果不佳,可考慮用激素類外用藥治療,如脂溢性皮炎、遺傳性過敏皮炎等。此外,真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以及全身性細菌感染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激素類外用藥。
-
激素類藥品不是「妖魔鬼怪」
更有甚者,因為牴觸激素類藥品延誤了治療。」 激素的地位不可替代 李振魯表示,治療疾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依據病情選擇適合的藥物。「如果激素不能用了,或者是副作用非常嚴重、超過了治療效果,那國家早就禁止其生產了。恰恰相反,激素在治療某些疾病時效果十分突出,是不可或缺的藥品。」 在內用方面,激素首要作用是救急。
-
關於大頭娃娃事件引發的思考……醫生說:外用藥膏不能濫用
但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缺乏專業判斷,也是頻頻「踩坑」的根本原因 對於皮膚科醫生來說,有幾點建議:外用藥膏不能濫用 不同皮膚病、不同類型、不同年齡部位選擇的激素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有嚴格的用藥時間和周期。
-
患教課堂◆什麼是激素,激素類藥物有哪些
通常,在醫生口中的「激素類藥物」一般情況下在沒有特別指定時,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簡稱。其他類激素類藥物,則常用其分類名稱,如「雄性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等。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去甲腎上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靜脈使用、口服、外用及其他。常見劑型:注射粉針、水針、膠囊、片劑、霜劑、膏劑、氣霧劑。
-
激素類藥膏使用三大注意
激素類藥膏通常是指以糖皮質激素製成的外用軟膏、霜劑。在皮膚科廣泛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外用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和細胞浸潤,具有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抗增生等作用,對症治療見效快,因此激素類藥膏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皮膚問題都能用激素類藥膏治療,且激素類藥膏對皮膚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
-
藥物濫用的人體地圖 藥物濫用的危害有哪些
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藥物濫用致死率上漲了137%。直至2014年,藥物濫用致死是車禍死亡人數的1.5倍,比2013年增長7%。一方面,藥物濫用可能會導致其「失效」,即起效需要劑量會逐漸變大。另一方面,濫用某些藥也會導致成癮。那麼藥物濫用的具體危害有哪些呢?
-
激素類藥膏使用6誤區
小張非常高興,以後稍有不適便用激素類藥膏往臉上抹。久而久之,她發現自己越來越離不開激素了,並且面部常常出現潮紅、瘙癢不適。到醫院檢查診斷,才知道患了「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其罪魁禍首就是小張長期外用的激素軟膏。
-
都說激素有副作用,醫生給開的外用激素類藥膏,我要不要用呢?
外用激素類藥膏在皮膚科佔用重要地位。自從1952年鹽酸氫化可的松治療皮膚病的成功,是皮膚病的治療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幾十年來人們一直不斷開發新的療效確切副作用很少的外用糖皮質激素,目前已經有數十種外用激素類藥物。外用激素類藥膏有什麼作用?
-
蕁麻疹患者濫用激素藥物會產生依賴
核心提示:蕁麻疹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激素。會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用激素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過敏也就越重。 蕁麻疹患者若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施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並引發藥物依靠性,最通常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藥後,用藥部位原發作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重症。因此,在此提醒廣大患者切勿濫用激素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
專家提醒:激素類外用藥要從藥效最弱的用起
激素類外用藥要從藥效最弱的用起(圖片來源:資料圖)空氣乾燥時,皮膚過敏的病人也多了起來,皮膚瘙癢時可以塗點藥膏清涼止癢,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留下安全隱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劉建航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治療皮膚病的藥膏,比如派瑞松、膚輕鬆等,都是激素類藥物,長期用可能出現不良反應。使用激素類外用藥時,除了要對症,還應掌握一個原則,就是從藥效最弱的用起,既保證療效,又不會產生皮膚激素依賴症。劉建航介紹,激素類外用藥有強弱之分,不同藥效的激素藥適應症不同。
-
女性濫用豐乳、減肥、及減緩衰老等激素類藥物,卵巢腫瘤呈高發性
近年來我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變化,及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濫用諸如豐乳、減肥、及減緩衰老等的激素類藥物及滋補品,使卵巢腫瘤呈高發性、年輕化趨勢也有可能有關。臨床表現中等大以下的腹內包塊,如無併發症或惡變,其最大特點為可動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惡性或炎症情況,腫物活動受限,有壓痛,甚至出現腹膜刺激症狀、腹水等。
-
激素類外用藥亂塗誤病情 九種日常用藥誤區多
同時,根據現階段問卷情況,專家梳理並解讀部分錯誤率較高的安全用藥問答題,提示公眾特別關注。 激素類外用藥,亂用亂塗誤病情 專家指出,使用激素類外用藥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若其他藥物無效或效果不佳,可考慮用激素類外用藥治療,如脂溢性皮炎、遺傳性過敏皮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