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感染忌用激素類外用藥

2020-11-13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伴有細菌感染的皮膚病,如外陰膿皰瘡、毛囊炎、癤子;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如手足癬、體癬、股癬;病毒感染的皮膚病,如外陰扁平疣、單純皰疹、水痘和帶狀皰疹,都不要用激素類外用藥塗抹。

  專家敏解釋說,上述因病菌或病毒感染的皮膚病,使用激素類藥膏不僅無效,而且還會使病情變複雜,加重病症。如果同時伴有胃潰瘍、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疾病,也要禁用或少用激素類外用藥。

  一般來說,激素類外用藥適用於面部脂溢性皮炎、神經性皮炎、接觸性皮炎、錢幣狀溼疹、局限性銀屑病等。使用時,可選用作用較強的藥物,如地塞米松、去炎松和膚輕鬆等,待病情控制後改用作用較弱的藥物,如氫化可的松、皮炎平等,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還可減少副作用。

  另外,藥物不同劑型對皮膚病的治療效果差異很大。紅斑、丘疹、皰疹應選用粉劑、混懸劑;外陰小片糜爛、有滲液應選用糊劑;皮膚乾燥、少許脫屑可選用乳劑、軟膏;鱗屑和痂皮較多可選用油劑、軟膏;潰瘍則選用軟膏。

  含有激素的粉劑與混懸劑,每天只用1~2次即可達到治療目的;糊劑、乳劑、油劑和軟膏,每天需外用1~2次。外陰、腹股溝、腋窩、耳朵、眼瞼及頭面部皮膚比手背、肘膝關節皮膚敏感,選用激素藥膏的濃度應低一些。

(實習編輯:周雲霞)

相關焦點

  • 激素類外用藥,亂用亂塗誤病情
    使用激素類外用藥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若其他藥物無效或效果不佳,可考慮用激素類外用藥治療,如脂溢性皮炎、遺傳性過敏皮炎等。但對於病程長、皮損嚴重或病灶已出現細菌感染者則最好不用或少用,如膿皰瘡、毛囊炎、癤子等。
  • 激素類外用藥是否是「毒藥」
    事件回放:  近日,常見皮膚外用藥膏苗嶺潔膚霜成了眾人討伐的對象:私添激素,捏造衛生許可證號,引發紅斑、丘疹,停藥後病情復發或加重,產生激素依賴,長期使用可導致兒童股骨頭壞死……這一事件,讓人們對激素類外用藥的安全性產生了疑慮。
  • 健康提示:激素類外用藥物不可濫用
    激素類外用藥其實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主要針對皮炎、溼疹、皮膚瘙癢之類的問題,能起到消炎、抗過敏和止癢的作用,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使用時,有助於儘早控制病情。    專家說,這種藥物一般不會出問題,如果出了事往往是因為被濫用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時間過久。
  • 專家提醒:激素類外用藥要從藥效最弱的用起
    激素類外用藥要從藥效最弱的用起(圖片來源:資料圖)空氣乾燥時,皮膚過敏的病人也多了起來,皮膚瘙癢時可以塗點藥膏清涼止癢,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留下安全隱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劉建航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治療皮膚病的藥膏,比如派瑞松、膚輕鬆等,都是激素類藥物,長期用可能出現不良反應。使用激素類外用藥時,除了要對症,還應掌握一個原則,就是從藥效最弱的用起,既保證療效,又不會產生皮膚激素依賴症。劉建航介紹,激素類外用藥有強弱之分,不同藥效的激素藥適應症不同。
  • 激素類外用藥亂塗誤病情 九種日常用藥誤區多
    激素類外用藥,亂用亂塗誤病情 專家指出,使用激素類外用藥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若其他藥物無效或效果不佳,可考慮用激素類外用藥治療,如脂溢性皮炎、遺傳性過敏皮炎等。但對於病程長、皮損嚴重或病灶已出現細菌感染者則最好不用或少用,如膿皰瘡、毛囊炎、癤子等。
  • 都說激素有副作用,醫生給開的外用激素類藥膏,我要不要用呢?
    外用激素類藥膏在皮膚科佔用重要地位。自從1952年鹽酸氫化可的松治療皮膚病的成功,是皮膚病的治療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幾十年來人們一直不斷開發新的療效確切副作用很少的外用糖皮質激素,目前已經有數十種外用激素類藥物。外用激素類藥膏有什麼作用?
  • 艾洛松等帶松類皮膚外用藥含激素 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
    原標題:艾洛松等帶松類皮膚外用藥含激素 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   原標題: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   指導醫生:空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田燕 主治醫師王瑞豔   艾洛松、滷米松等是外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常用帶松的外用藥物一般都含有激素。該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抗增生和止癢作用。
  • 激素類藥膏使用三大注意
    激素類藥膏通常是指以糖皮質激素製成的外用軟膏、霜劑。在皮膚科廣泛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外用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和細胞浸潤,具有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抗增生等作用,對症治療見效快,因此激素類藥膏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皮膚問題都能用激素類藥膏治療,且激素類藥膏對皮膚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
  • 外用激素類藥膏的副作用!你用了嗎?
    外敷激素類藥物是關鍵的皮膚外敷藥,具備高效率、安全性的特性,是很多皮膚疾病的一線醫治藥品,可是你了解應用激素類藥物膏藥有什麼不良反應嗎?下邊龍腦冰皇的小冰為大伙兒詳細解讀一下! 1、不可以長期性應用 長期性很多應用激素類藥物膏藥,服藥位置會出現水平不一樣的皮膚萎縮、變軟,造成淤點、瘀斑,還會繼續出現掉發、毛多、激素性閉口粉刺等副作用。
  • 還在用激素類軟膏治溼疹嗎?你OUT啦
    很多普通老百姓,皮膚有了小問題,都喜歡到藥店裡買些藥抹抹。他們往往先把身上的皮損展現給藥店店員看,請他們推薦藥膏。 但臨床醫生和藥學專家表示,這種做法其實非常不妥,因為皮膚疾病的種類大約有兩千多種,患者難以判斷,藥店店員也並非醫學專業人士。一旦用錯了藥,病情反而會更嚴重。
  • 銀屑病患者用了激素類藥物能馬上停藥嗎
    用了激素類藥物能馬上停藥嗎?有患者在用藥後發現是激素類藥物,於是有了這樣的疑問。   黑龍江盛京銀屑病醫院醫生表示,用皮質激素藥物若已超過1周,就不可以馬上停藥。因為此時人體已對激素產生了依賴性,驟然停藥會出現反跳現象,原來的症狀迅速再現或加重。就像用慣了拐杖的人,一下子失去了拐杖,必然站不穩,走不動。
  • 激素類藥膏使用6誤區
    按照朋友的推薦,小張用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的藥膏塗搽於面部。果然,臉上的紅疹子全消失了,也不癢了。小張非常高興,以後稍有不適便用激素類藥膏往臉上抹。久而久之,她發現自己越來越離不開激素了,並且面部常常出現潮紅、瘙癢不適。到醫院檢查診斷,才知道患了「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其罪魁禍首就是小張長期外用的激素軟膏。
  • 皮膚過敏外用藥不宜超過三周
    核心提示:碰上皮膚過敏或者一些輕微炎症,不少人習慣去藥店買點外用藥膏抹一下。對藥品的選擇和使用顯得很隨便,很多時候是憑經驗,或者看廣告。覺得既然是外用藥,肯定沒有多大副作用。   碰上皮膚過敏或者一些輕微炎症,不少人習慣去藥店買點外用藥膏抹一下。對藥品的選擇和使用顯得很隨便,很多時候是憑經驗,或者看廣告。
  • 皮膚科外用藥 使用規範
    尤其是特殊部位,如腋下、外陰等皮膚薄嫩部位,過多的外用藥物可能造成局部刺激損傷。用棉籤塗抹外用藥膏而不用手,可以保持患處乾淨?棉籤看似乾淨,但棉籤會沾吸不少藥膏,甚至吸附藥膏中的主要成分,導致藥物的有效濃度下降,療效無法保障同時造成浪費。
  • 外用激素最好隔日使用
    多數人在口服激素類藥物時因擔心副作用而謹慎使用,但在外用激素軟膏時卻不注意,這種做法可能促進病原體的生長、繁殖,甚至加重病情。建議大家外用激素類藥物時注意以下幾點,以保證其安全起效。   嚴重感染慎用。
  • 治溼疹用非激素類藥膏副作用小
    特應性皮炎(AD)又稱異位性皮炎、即通常說的溼疹的一種,是慢性過敏性皮膚病,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多發於過敏性體質的嬰幼兒及青少年,患部出現紅疹、皮膚變厚、粗糙等症狀。治療AD以往主要用激素類外用藥,而長期應用激素除造成皮膚萎縮、微血管擴張等副作用外,還可由於激素停用後的反跳現象使病情加重。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州Wake Forest大學醫學院皮膚科主任Alan Fleischer教授介紹,目前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治療AD多使用一種非激素類局部免疫調節劑――他克莫司軟膏。
  • 皮科藥多外用 切勿「任性抹」
    不過,不用擔心,大多數皮膚病僅用外用藥治療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皮膚科王曉彥教授也提醒,對於外用藥,患者切勿「任性抹」。二是抗感染藥,此類藥物主要針對感染性皮膚病,如頭孢類抗菌藥適用於細菌感染性皮膚病;鹽酸米諾環素可以治療以毛嚢炎損害為主的痤瘡;抗病毒藥物,如伐昔洛韋、阿西洛韋,可用於治療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帶狀皰疹等;抗真菌藥物,如環利軟膏、硝酸米康唑適用於手足癬、體癬、股癬等。抗感染藥既有口服,也有外用劑型。
  • 家庭外用藥正確使用
    中國江西網訊 陳芳輝 報導:凡在體表或某些黏膜部位應用,具有殺蟲止癢、消腫散結、化腐排膿、生肌收口、收斂止血的一些藥物,稱為外用藥。不少家庭常備些外用藥,以便發生對體表或黏膜部位的一般性疾病或損傷及時處理,既方便又能減少醫患負擔。如何正確選用呢,以下就幾種家庭常備外用藥為您作一簡單介紹。
  • 預防與治療皮膚感染,這8類外用藥可供選擇
    夏季是皮膚發生損傷的高發季節,與人們穿著涼爽有很大關係。皮膚損傷、擦傷後,若處理不及時、不恰當,就很容易造成皮膚感染髮炎,常見的就是患處結痂、化膿,經久不愈。此時,選擇正確的外用藥物進行預防與治療感染,就顯得格外重要,今天我們主要介紹8款常見的外用藥供大家參考。
  • 治療皮膚病,慎用含激素類藥物
    盛夏烈日炎炎,強烈的紫外線及高溫的作用,導致皮炎溼疹、蚊蟲叮咬、皮膚瘙癢高發,皮膚用藥也成了家庭常用藥。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些用藥不當引發的副作用成了臨床門診新的熱點。為此,我省皮膚病專家專門召開了研討會,就患者反映的含激素類藥物副作用進行了專題研討。  與會專家指出,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止癢、抑制炎症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