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服裝飄逸、舞姿婉轉,很多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學。而且隨著網絡知識的普及,想短時間內讓孩子學會一支舞蹈並不算難事,不過那不能說會跳中國舞,因為他們並沒有掌握中國舞的技巧。
比如軟開度。
這是中國舞學習中必經的一個門檻,是學習舞蹈的第一關。
因為中國舞裡的很多動作都需要運用到肢體的軟開度方能完成,比如自由控腿180°、下腰、劈叉等。可以說,如果一個人身體的軟開度達不到標準,那麼她就不能算得上會跳中國舞。
那麼,軟開度如何能夠達到標準,學舞的孩子又該怎麼練習呢?
越早開始越好
原則上來說,開軟度的時間是越早越好,雖然一些成人也有成功進入中國舞大門的,但他們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和練習量要高很多。
最佳的開軟度時間是少兒時期,這一時期人體還在發育中,骨骼較軟,練習起來更能上手。
不能擅自練習
初期,練習身體的軟開度必須要有專業的老師指導,不能一個人擅自練習。
因為軟開度練習中,力度、角度、甚至腿、腰部肌肉的用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練習中某一方面用力過度或不當,不僅會出現結果的偏差(比如肌肉變粗),還有可能造成韌帶拉傷、身體暗傷等問題。
開軟度需要慢慢來
即便是孩子,身體有一定的軟開基礎,但是也一定要注意,開軟度不能急,要注意給自己身體一個合理的適應時間。
如果發現身體吃不消時,可以酌情減少訓練程度。但是不能中斷練習,堅持才是王道。
腿部軟度練習技巧
壓腿分為正壓、側壓、後壓三種方法。主要目的是通過它來拉長腿部的肌肉和韌帶及加大髖關節的活動範圍。
正壓:面對一支撐物,將前腿抬起放置於支撐物上,保持腿直;後腿支撐身體重心,腳尖與前腳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腿亦挺直放鬆;雙手疊並放置於前膝上,上身放鬆正直;而後身體努力往下振壓,一直到下頜能挨到腳尖方為練到位。
側壓:面對一支撐物,將前腿抬起放置於支撐物上,保持腿直;後腿支撐身體重心,腳尖向外展90°,腳跟與前腳平行成一線,腿亦挺直放鬆;身體向側振壓至前腳尖方向;一直壓至身側與腿合方為練到位。
後壓:背對一支撐物,將一條腳向後放置支撐物上,而後上體努力向後振壓。
在初級上課時,小裴老師教的最多的也是打開身體的軟開度。不過為了方便學員理解,小裴很少對這些名詞做過多解釋,更多是以技術練習為主。
畢竟,對於孩子們來說,舞蹈動作、故事引導更容易理解,過多的專有名詞反而會額外增加學生的負擔。
然而最近有家長建議,小裴老師需要讓孩子接觸一些專業性的名詞,以端正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小裴老師覺得這也有一定道理,不過如何才能將專業內容講的通俗又不失水準,小裴還需要再多琢磨一下,大家如果有好的建議也可以評論中告訴小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