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朝把人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是什麼身份?

2020-12-24 趣談唐宋元明清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

在清朝電視劇當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句話:把某個欽差大臣或者把某個官員發配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這其中有兩個關鍵點,恐怕我們很多小夥伴對此特別模糊。

第1個:什麼是寧古塔?寧古塔究竟在哪兒?它僅僅是一座塔嗎?

第2個:披甲人是什麼人?是當地的野蠻人還是野人?還是說是清朝的因為某些因素導致不得已在寧古塔居住的人呢?那麼把一些大臣發送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這句話,又究竟怎樣理解?清朝的執政者為什麼這樣去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寧古塔在哪?什麼是寧古塔?

關於寧古塔的話我們姑且可以一分為二,倒不是說我們非得把寧古塔拆成兩個部分,只是因為當時的歷史原因導致寧古塔有兩個。這一點講起來非常複雜,我們簡單講的話,那就是寧古塔坐落於兩個位置:第1個位置是黑龍江省海林市的一個古城鎮裡面,而另一個則位於黑龍江省的寧安市。

這兩個寧古塔相距的間隔達到了25千米,在清朝初期的時候,這個地方的主要作用有兩個:

第1個作用是作為牧場。

大家也都知道清朝的本質其實就是馬背上的民族,只不過清朝沒有元朝那麼猛而已,而清朝對於放牧尤其是牛羊等各種動物的利用程度幾乎達到了最大值。畢竟在最開始的時候,荒天野嶺連種個莊稼都種不成,那就只能養一些馬兒,養一些牛兒,然後和當時的明朝進行等價交換。

除此之外,這個寧古塔還有一種作用,那就是流放囚犯的地方。

在300多年的沉澱和積累的過程當中,寧古塔可以說是一個充滿著歷史古蹟,歷史文物以及歷史痕跡的地方。

寧古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對應管轄

寧古塔最開始管轄的地界其實是非常龐大的,而且以當時的狀態來看,寧古塔簡直就是一塊肥的流油的肥油。開個玩笑而已,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繞口,如果大家能夠打開世界地圖的話,就會發現當時到哈爾濱以南,哈爾濱以東,基本都歸寧古塔管轄。

但是伴隨著後期清朝的不少皇帝對寧古塔的多方規劃,寧古塔所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

而在最早期的時候,寧古塔還源源不斷地給八旗子弟提供兵源,與此同時,也是一個屯糧的重要地方。在康熙王朝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一個地名,名字叫盛京,其實盛京和寧古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清朝心目當中的重要性幾乎可以齊名。

而寧古塔有鎮守的副都統,這個副都統前前後後所有的官員和在一塊,有73人。而後期的時候,皇帝又在此處設置了欽差大臣。

而根據一些史料分析就不難發現:寧古塔因為太靠北了,所以它的溫度也是極低的,拿出一個平均溫度來不太現實,畢竟那個時候也沒有天氣預報,也沒有辦法做出準確預估。

但是寧古塔有的時候能夠達到零下40度,這一點並不足為奇。這也是為什麼寧古塔作為一個發配犯人的最理想的地方,畢竟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想想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披甲人又是什麼?

大家千萬不要把披甲人當成野蠻人或者就是冰天雪地裡的野人或者就是普通人,事實上披甲人的身份地位還是非常高的,在這裡我們引用官方的一句話:常規情況下,披甲人就是指投降以後披甲上陣的統領部族徵戰討伐的人。

換句話來說,披甲人也是正兒八經的軍人,只不過在當時的狀態來看,披甲人的身份地位要比軍人稍微低那麼一點點。可即便如此,也足以見得披甲人本身的身份還是比較尊貴的。

當然這種所謂的比較尊貴,一般指的是高於奴隸的尊貴,而當時發配到寧古塔的犯人也好還是有過某些前科的人也好,他們的身份地位相比於披甲人而言要小得多。

而按照當時清朝的八旗制度來看,披甲人應該是排在中等位置的,大多是以其他部落投降的人或者就是清朝投降的人為主。而這一部分人在當時的狀態來看,又以漢人作為主要人口。

而在當時,這些軍人也受到了清朝的重視或者說是尊重。披甲人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在寧古塔地區,身份地位還是非常高的。這也是為什麼清朝的皇帝動不動就說把某些人押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當奴隸。

那麼這個時候就難不難發現:披甲人也是有人服侍的,等到邊疆有難的時候,朝廷依然需要披甲人為清王朝赴湯蹈火,為清王朝捨身取義。

但是在後期的時候,因為大清為朝已經統一了天下。這個時候,再找到幾個投降的人就變得愈發困難了。畢竟在最開始和明朝作戰的時候,還是有那麼幾個投降人的。可是現在怎麼投降?總不能自己人投降自己人吧?所以在後來就直接點名要求某些將軍或者某些高等級將領前往寧古塔,直接去當皮甲人。

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的可怕之處

緊隨其後,我們需要講一點:為什麼在清朝的時候發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是一件非常可怕、非常嚴重的事情?我們想像一下被發往寧古塔的都是什麼人呢?普通人可能壓根就沒有資格,因為把他們發配到寧古塔所需要耗費的時間,所需要耗費的精力,根本無法預估。

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費心費力的把他們發配到寧古塔,還不如就地解決了。至於那些不是十惡不赦的人,那也只是關在監獄裡面,該怎麼樣怎麼樣。而真正意義上能夠押到寧古塔的,絕大多數都是犯了錯誤的官員。

這些犯了錯誤的官員平日裡根本不可能會有這樣的待遇,可突然之間身份位置的巨大落差,往往就會讓人難以接受。

而這一部分的心理創傷要遠比送往金古塔的過程當中所受到的物理攻擊要多的多。

除此之外,這也是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邊疆所做出來的迫不得已的一種激勵政策。畢竟對於當時而言,普通的八旗子弟兵肯定不願意前往寧古塔,就算是披甲人,他們可能也會抱怨幾句。

如何能夠把這種抱怨給抵消了呢?派幾個原本身份地位要比這些披甲人地位還要高的官員過去,然後把他們以貶值的身份,用他們來服侍這些披甲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披甲人也可能會獲得深深的滿足感。當然除此之外,也極有可能會有其他的考量,在此我們不做一一剖析。

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愛好者,優質歷史創作者,每天分享歷史趣知識。關注我,支持原創,每天分享有趣歷史知識。

相關焦點

  • 清朝常把犯人發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神秘的披甲人是什麼人
    在最近幾年火爆的清宮戲中,一些俗語漸被我們廣為熟知,例如,對於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屬,皇帝龍顏大怒後,往往會說:「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那麼,「披甲人」是些什麼人呢?當然,在清朝統治期間,被流放到寧古塔的名人還是不計其數的。如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具有極端反清思想的呂留良的家屬、明代進士方拱乾一家、著名詩人吳兆騫、明代兵部尚書張縉彥等。我們再來說說,什麼是「披甲人」?
  • 寧古塔在清朝為何被稱為犯人的人間地獄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清朝時期流放犯人的一個地方,是清朝時期讓犯人們聞之色變的苦寒之地,犯人一旦被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就相當於被判了無期徒刑,一輩子再沒有了盼頭。下面星火情殤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這個問題。
  • 寧古塔是什麼塔,為什麼很多人寧死都不願去
    清宮劇裡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橋段,皇帝一發怒就大手一揮來一句「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這時候犯罪的大臣立刻面如死灰,急忙懇請皇帝開恩。 寧古塔不是一座塔,也沒有塔。
  • 讓清朝犯人們談之色變的寧古塔是個什麼地方?寧古塔到底有沒有塔
    清朝人彈之色變的寧古塔,其實並沒有塔,而且本來也不是什麼恐怖之地,反而是如明朝之安徽鳳陽一樣,屬於滿清愛新覺羅氏的「龍興之地」。寧古塔,是滿語的譯音,本意為「六個」,「六」在滿語中稱「寧古」,「個」念「塔」音。
  • 寧古塔在哪兒?為什麼一聽到流放寧古塔,有些人直接就嚇得腿軟?
    看過清朝電視劇的人不知道是否聽到過這個地方:寧古塔。當時清朝的皇帝會將一些罪大惡極或者一些作奸犯科的同黨都會送到寧古塔去。然而當時的人一聽到」寧古塔「三個字有些人臉色就變了,甚至當時清朝的人一提到寧古塔就會聞之色變,有些人寧可死都不肯去寧古塔,那麼寧古塔究竟有什麼恐怖之處讓人這麼害怕?
  • 甄嬛傳:當年甄玉嬈在寧古塔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文|少年常樂遊皇上處置了年羹堯後越發多疑,把和年羹堯有關的很多大臣都發配了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當時甄遠道因為錢名世一案受了牽連,也被皇上發配到了寧古塔,只是不必給披甲人為奴了。該地偏遠寒荒,少有人至,是清朝的邊鎮要塞,有滿洲八旗軍屯兵駐守,其兵卒名曰「披甲人」。寧古塔的滿洲披甲人雖然不會漢語,但是樸實誠信講義氣。發配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者一般都是內地人,如果有逃跑的,寧古塔人一般不會舉告。如果逃跑的人被抓了回來,主人及周邊土著還會一起作證說他們是回來自首的,使得官府不能追究治罪。
  • 清朝女犯人為什麼一聽到被流放寧古塔就自殺了?
    清朝也不例外,在看一些清宮劇的時候,皇帝憤怒的時候會說這樣一句話」流放寧古塔「。無論是曾經地位多高的人,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被嚇得面無血色。如果再聽到」與披甲人為奴「的時候,更是苦苦哀求,有的不想被流放寧古塔而選擇自殺。這個寧古塔到底有多麼恐怖,讓那麼多人聞之變色。其實寧古塔並沒有塔,而是一個古地名。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大約是現在的黑龍江牡丹江市一代。
  • 古代流放女犯人的人間地獄寧古塔,為何如此可怕?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黃泉都是值得恐懼的,那裡不但陰森恐怖,還象徵著死亡。然而,清代文人方拱乾卻曾經表示: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那麼,他口中的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為什麼會被說成是去過之後連黃泉都不怕了呢?
  • 寧古塔沒有塔,傳說中的流放寧古塔是去幹什麼?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清宮戲中,常常出現大臣犯了罪,被罰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的橋段。那麼,這裡出現的寧古塔到底在哪裡,為什麼它會讓犯人們談之色變呢?二,流放寧古塔寧古塔的傳言是否屬實,如今已不可考。但清代人把流放寧古塔看作是走向人間地獄,卻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寧古塔到底有什麼令人恐怖的地方,為什麼清代人這麼害怕去寧古塔呢?
  • 清朝為何把罪犯流放寧古塔?寧古塔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清代東北的流人戍所,並非只有寧古塔一處。根據清朝官書記載,當時的發遣地還包括瀋陽盛京、遼寧、鐵嶺、尚陽堡,後來還有吉林的烏拉、寧古塔,最後是黑龍江的璦琿、齊齊哈爾。當然,在這些東北地區的戍所中,尤以盛京、尚陽堡、寧古塔為清初關內漢族文士最常被流放之地。
  • 「寧古塔」有多可怕?為什麼清朝很多女性寧願自盡也不願前去!
    寧古塔的惡劣不是危言聳聽,很多人如果能夠幸運地活著到達寧古塔,也不見得能夠在那裡生存下去。詩人吳兆騫被流放到寧古塔,他在寫回家的書信中寫道: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裡皆茫茫白雪。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已經讓許多還沒啟程前往寧古塔的人心驚膽戰,然而在這漫漫的路途中也是險象叢生,能夠活著到達寧古塔就相當於重生了一次,方拱乾曾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 古代流放寧古塔的都是什麼人?
    何為流人?流人即是指那些因不滿朝廷統治或觸犯法律,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地位及利益,而對這類人處以流放等刑罰的犯人。而寧古塔流人則是清朝在特定時期的特殊社會群體。法律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專政的工具,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清朝也不例外。
  • 寧古塔的雪與血
    經過100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阿雪和母親熬到了寧古塔。這裡很冷,路邊的松林裡有隱約的斷碑,掩蓋在茂密的白雪之下,黑色的碑文上鐫刻的小字「千秋」、「萬古」之類,好像穿越了無數時光。溼滑的路上布滿青苔,一不小心,就栽倒在幽暗的密林裡。
  • 寧古塔是清朝犯人的噩夢,是一個有去無回的地方,看完讓人心悸
    大家在看一些古裝電視劇特別是清宮劇的時候,總能聽到一個地名,那就是寧古塔。許多因為犯了罪的大臣們,全家會被流放到這個地方。而且去這裡的人,都會有一種去了就再也回不來的感覺。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讓這些人如此害怕?大家可以從寧古塔的位置上來看,它的位置其實就是黑龍江牡丹江那一帶。據說滿族就是從那裡發源的。
  • 寧古塔為什麼是人間地獄?清朝貴族都怕流放寧古塔的真實原因!
    很多清朝電視劇裡面都會提到寧古塔這個地方,許多貴族聽到寧古塔都會十分害怕,傳說被流放到寧古塔的人,就是奔向地獄的人,可能再也不來了,那麼,寧古塔為什麼是人間地獄?清朝貴族都怕流放寧古塔的真實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