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軒軒媽媽很苦惱,孩子已經4歲了,可是每天吃飯都必須要餵飯才行,讓她自己吃飯,不是不吃,就是弄得亂七八糟,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4歲時都能獨立進餐,甚至開始用筷子了,軒軒媽媽很著急。而且軒軒不明白餐桌上有什麼樣的禮儀要求,總是搶東西吃,邊吃邊玩,有時外出就餐,軒軒媽媽因為孩子的行為感覺很尷尬。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質。
說到「餐桌禮儀」,有些家長會抱怨:「能哄著、餵著讓小祖宗把一頓飯吃完就不錯了,哪還管什麼禮儀不禮儀的。」那麼,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為什麼別人家孩子用餐時聽話乖巧,自家娃兒一到吃飯時就「雞飛狗跳」呢?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而兒童的餐桌禮儀就是從讓他學會獨立吃飯開始的。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呢?
01 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很多父母一直堅持給孩子餵飯是怕孩子吃不飽,身體營養跟不上。其實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孩子非常聰明,剛出生的嬰兒都知道餓了就要哭,更何況是這些大孩子呢。如果一個孩子連自己是飽是餓都不知道才更叫人擔心呢!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吃飽,而是大人感覺他沒吃飽。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被追著餵飯長大的孩子要麼營養不良,要麼過於肥胖,反觀那些早早學會自己吃飯的孩子,身體各方面素質都很好。所以,我們應放下心中的顧慮,勇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當然放手前,我們要為孩子準備適合他獨立使用的餐具,包括碗、筷子、勺子,還有合適的餐椅或增高坐墊等,讓孩子能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下去吃飯。

02 正確看待孩子的「反覆練習」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立刻就能學會獨立吃飯,因為幫孩子收拾「殘局」真的很磨人。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孩子最初自己嘗試吃飯,一定會弄得滿臉滿身,甚至滿桌滿地都是。但是別忘了,沒有摔倒過又怎能學會走路。在混亂中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會在實踐中學會獨立吃飯。飯撒了可以重新盛,菜冷了可以再熱,地面髒了可以擦。和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相比,父母多付出一點耐心和體力又算得了什麼呢。千萬不要因為怕一時的「小麻煩」,而給自己和孩子的以後帶來「大麻煩」。

03 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鼓勵
孩子從一開始依賴父母到自己獨立吃飯,在這個過程中他可能會受到來自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壓力。「媽媽不餵我吃飯,是不是不愛我了」「為什麼我總是夾不起這個菜」。這時就需要我們從旁進行引導和鼓勵:「寶貝已經是幼兒園的小姐姐啦,不能再讓媽媽餵飯嘍。」「寶寶,來看看媽媽是怎麼夾的……對了,真棒。」父母恰當而有智慧的鼓勵,會讓孩子收穫更多的力量和滋養,他才有信心繼續接受挑戰,戰勝眼前的困難,養成獨立用餐的好習慣。

讓孩子獨立吃飯是走好餐桌禮儀的第一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表現出良好的就餐禮儀,就從讓孩子獨立吃飯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