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2020-12-24 舒欽爸爸聊育兒

4歲的軒軒媽媽很苦惱,孩子已經4歲了,可是每天吃飯都必須要餵飯才行,讓她自己吃飯,不是不吃,就是弄得亂七八糟,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4歲時都能獨立進餐,甚至開始用筷子了,軒軒媽媽很著急。而且軒軒不明白餐桌上有什麼樣的禮儀要求,總是搶東西吃,邊吃邊玩,有時外出就餐,軒軒媽媽因為孩子的行為感覺很尷尬。

餵飯的媽媽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質。

說到「餐桌禮儀」,有些家長會抱怨:「能哄著、餵著讓小祖宗把一頓飯吃完就不錯了,哪還管什麼禮儀不禮儀的。」那麼,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為什麼別人家孩子用餐時聽話乖巧,自家娃兒一到吃飯時就「雞飛狗跳」呢?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而兒童的餐桌禮儀就是從讓他學會獨立吃飯開始的。

孩子獨立吃飯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呢?

01 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很多父母一直堅持給孩子餵飯是怕孩子吃不飽,身體營養跟不上。其實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孩子非常聰明,剛出生的嬰兒都知道餓了就要哭,更何況是這些大孩子呢。如果一個孩子連自己是飽是餓都不知道才更叫人擔心呢!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吃飽,而是大人感覺他沒吃飽。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被追著餵飯長大的孩子要麼營養不良,要麼過於肥胖,反觀那些早早學會自己吃飯的孩子,身體各方面素質都很好。所以,我們應放下心中的顧慮,勇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當然放手前,我們要為孩子準備適合他獨立使用的餐具,包括碗、筷子、勺子,還有合適的餐椅或增高坐墊等,讓孩子能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下去吃飯。

孩子獨立吃飯

02 正確看待孩子的「反覆練習」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立刻就能學會獨立吃飯,因為幫孩子收拾「殘局」真的很磨人。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孩子最初自己嘗試吃飯,一定會弄得滿臉滿身,甚至滿桌滿地都是。但是別忘了,沒有摔倒過又怎能學會走路。在混亂中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會在實踐中學會獨立吃飯。飯撒了可以重新盛,菜冷了可以再熱,地面髒了可以擦。和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相比,父母多付出一點耐心和體力又算得了什麼呢。千萬不要因為怕一時的「小麻煩」,而給自己和孩子的以後帶來「大麻煩」。

孩子練習吃飯

03 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鼓勵

孩子從一開始依賴父母到自己獨立吃飯,在這個過程中他可能會受到來自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壓力。「媽媽不餵我吃飯,是不是不愛我了」「為什麼我總是夾不起這個菜」。這時就需要我們從旁進行引導和鼓勵:「寶貝已經是幼兒園的小姐姐啦,不能再讓媽媽餵飯嘍。」「寶寶,來看看媽媽是怎麼夾的……對了,真棒。」父母恰當而有智慧的鼓勵,會讓孩子收穫更多的力量和滋養,他才有信心繼續接受挑戰,戰勝眼前的困難,養成獨立用餐的好習慣。

引導鼓勵孩子獨立吃飯

讓孩子獨立吃飯是走好餐桌禮儀的第一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表現出良好的就餐禮儀,就從讓孩子獨立吃飯開始吧!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獨立意識是逐步建立起來的,而這個逐步建立的過程就是家長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過程。一個不懂得獨立、沒有獨立意識的孩子不僅僅不懂得如何去交際,而且不會在往後的生活中很好地生存下去。那麼,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重要性是什麼?
  • 「雙黃連」瘋搶的背後: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何培養
    上述種種現象都表明,這個時代,人們更加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卻往往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每個父母最應該培養和重視的能力,是在喧囂情緒化的媒體環境和壓力倍增的日常環境中,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具備看問題的辯證思維。02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 順從不是愛孩子,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只需這幾步,最後一個效果最好
    我們給孩子的愛是怎樣的,當做好了滿桌子的飯菜之後,他卻搖頭說不餓。於是,家長就跟飯菜,一起等著孩子玩好玩具,餓的時候「光臨」他們。這是很多家長在做的事情,因為孩子小,因為家長愛。所以從孩子一開始吃飯的時候,家長就親自餵食,等到可以培養他獨立吃飯的時候,家長還在餵食。
  • 自主進食是獨立的第一步,家長做到「三不二要」,讓孩子自己吃飯
    其實絕大多數家長都知道孩子獨立的重要性,也會在孩子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引導孩子學會獨立。而讓孩子獨立,學會自己吃飯可以說是第一步。可是正如視頻中所出現的狀況一樣,很多孩子都是被爺爺奶奶寵著的。3、吃飯的時候不要催孩子孩子本身能力不足,對於孩子來說,能自己吃飯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家長切記不可操之過急。畢竟對於孩子而言,吃飯是一件新奇又好玩的事。孩子自己吃飯,其實也是在探索吃飯的樂趣。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我們的孩子普遍懶於思考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家長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孩子養成了依賴家長的習慣後,就不知道什麼是思考,也不會去想如何解決問題,一切只等待著家長給自己出主意、想辦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創新精神,只會人云亦云,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獨立思考的品質在人的一生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幾點做到位,孩子一個人也能過得好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過,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可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常見的幾個誤區"吃飯穿衣服,長大了自然就會了"我們習慣了給孩子餵飯、穿衣服,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依舊堅持給娃餵飯、穿衣,全權代勞這些基本生活技能,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其實並非如此。
  • 不想孩子長大變「媽寶男」「媽寶女」,做好這4點,培養獨立意識
    獨立是人的一種生存能力。獨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這是需要後天培養出來的,所以在一個家庭中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一旦孩子自己獨立了,自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培養孩子的獨立是有多重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那麼如何培養好孩子的獨立意識呢?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哦。第一、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自己吃飯。
  •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難!(0-6歲孩子自理訓練計
    原標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難!(0-6歲孩子自理訓練計 都說孩子獨立自理能力很重要,也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但是真做起來,仍然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下手。常見到能幹父母,會養出懶孩子,就因為父母啥都自己做了,孩子都沒機會自己去嘗試。
  •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引發的思考
    明智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孩子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會更加讓我們放心。即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他們也可以做到獨立自理。那麼,我們該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幼兒園前,家長需培養孩子這些自理能力幼兒園一個班級裡有許多小朋友,如果孩子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那麼就需要老師格外關照。但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像父母一樣精細地照顧到每個孩子,所以這些自理能力孩子一定要有。
  • 給孩子餵飯危害大,多大寶寶適合獨立吃飯?
    久而久之,因為餵飯,他竟然對吃飯產生了牴觸情緒,一度身體不好,甚至都五六歲了,還不能獨立吃飯,要一口一口地喂。 餵飯時孩子容易不專心,會東張西望、離開吃飯位置跑來跑去、玩玩具、看電視等,而家長催促和逼迫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使得孩子感到吃飯是一種負擔,一種強迫性的任務,易誘發厭食或挑食。 2、使孩子缺乏自我服務能力和獨立性。
  • 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怎麼辦?培養娃的自理能力,請爸媽不要過度代勞
    「富娃娃」難以自理,會讓孩子在生活中遭遇很多問題1.動手能力差顯而易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主要的外在表現就是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好,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餵飯,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飯都不會自己吃,老師還得給不會吃飯的小孩開個「專桌」,一個一個地餵飯。
  • 如何培養寶寶自主吃飯的習慣?注意以下4個方面,更輕鬆帶娃吃飯
    某短視頻平臺有一位小吃貨,愛吃飯,還會教別人餐飲禮儀和如何營養搭配,深受廣大網友喜愛。看到愛吃飯並且乖乖坐在餐桌旁吃飯的寶寶,家長們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甚至有家長會想:乾脆再生一個,重新培養。寶寶已經生了,想要回爐重造是不可能的了。
  • 家庭教育:如何用五種方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
    導語: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要使孩子在日後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獨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須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作為父母就沒有盡到教育的職責。
  • 培養孩子吃飯,家長得把握好3個「黃金時期」,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
    而培養孩子吃飯,家長也要把握好以下三個黃金時期,若是錯過,想要再培養孩子安安靜靜的吃飯就有點難了,所以家長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而且在這個時期孩子的營養需求也不斷增加,單靠奶水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這個時期也是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黃金時期。當然孩子在這時還不能很好的控制手中的餐具,家長不用擔心,也不要覺得孩子吃飯的過程中會弄得渾身是髒東西,而是應該耐心的坐在孩子旁邊,讓孩子有一個吃飯用餐的意識。
  • 大可不必,科學的父母這樣培養寶寶獨立吃飯
    >4.寶寶開口說出單音、詞語、短句和整句,這些語言能力的培養其實和咀嚼訓練有關。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第一步就是放手,不餵飯。雖然3歲以下的嬰兒不具備承受大多數「事件結果」的能力,但自己選擇不吃飯而被餓著是完全可以自己承受的。父母不餵飯,孩子自己也不好好吃,自然會感受飢餓。
  • 孩子太黏人?試試這些培養獨立的方法
    她感覺一點自己的時間空間都沒有了,也擔心孩子這樣黏人長大了可怎麼辦,以後要怎麼獨立生活,她是不是要多出門不在家把孩子給老人帶,可能孩子就會變得獨立些不會這麼黏人?你也曾有過那位媽媽的煩惱嗎?相信部分家長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方面的煩惱,一些家長甚至會因為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去把孩子往外推,減少與孩子的接觸,怕孩子太過黏人,怕他以後不能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玩耍,不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實際上這存在一個誤區,怕孩子黏人而著急把他往外推,就會讓孩子無法確定媽媽是否愛自己,就會更加粘人,尋求更多關注,從而找到媽媽愛他的證明。
  • 孩子獨立長大才不「啃老」,家長從小這樣培養,老了等著享福吧
    每個孩子的成長中都必須要學會獨立,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家長就需要適應性的放手,教孩子怎麼自己完成一件事,比如孩子的穿衣,吃飯,做家務等其它方面,這些完全可以讓孩子自主完成的。因為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比較差,在自主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小差錯,但父母們一定要有耐心的指導。
  • 孩子獨立吃飯「黃金期」,家長重視起來,錯過就得追在屁股後面餵
    如果寶寶出現了這樣的行為,父母不要制止,因為這說明他已經開始有獨立吃飯的意識了,寶媽們可以慢慢的去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餐具。2、主動寶寶已經能自己用勺子對付著吃飯了,甚至開始學著用筷子了,這時媽媽可放手讓寶寶獨立吃飯,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 培養孩子吃飯,家長要把握好這3個「黃金時期」,讓孩子自己動手
    這時家長很顯然會非常著急,甚至懷疑孩子沒有自理能力,其實孩子不好好吃飯,根源還在家長身上,很有可能是他們錯過了孩子的獨立吃飯黃金期。其實之所以說這是培養孩子的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並不是只讓孩子真正用勺子或者筷子去吃飯,而是培養孩子的吃飯意識,讓他們對食物產生興趣。
  • 寶寶獨立吃飯難?從追著餵到自己吃飯,3招輕鬆幫寶媽搞定
    為什麼讓孩子自己吃飯這麼難呢,有兩個原因孩子的獨立意識沒有得到培養,依賴性很強家長經常追著孩子吃飯,孩子的自主意識就會被破壞,孩子們會認為,他們吃飯是家長的事情,同時對家長的依賴性也是會越來越強,這樣長時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