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康復】小針刀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2021-12-25 漢章針刀培訓學校

膝關節內側韌帶損傷是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損傷。而急性損傷又可分為完全性斷裂和部分斷裂。針刀治療的適應症是慢性損傷,療效頗佳。

相關解剖


膝關節內側稍突出,上、下方膨大部分為股骨內側踝和脛骨內側踝。股骨內側踝最突出部分為內上踝,內上踝上方還可以摸到收肌結點。膝關節內側結構可分為三層,但它們互相緊密結合,難以分離。外層是大腿深筋膜的延續,形成髕內側支持帶,中層為脛側副韌帶淺層;深層為關節囊本身。進入膝關節內側必須經過此三層結構。

內側副韌帶又稱為脛側副韌帶。呈扁寬三角形,基底向前,為關節囊纖維層的加厚部分。脛側副韌帶分淺、深兩層,兩層緊密結合,無間隙。深層起於股骨內上踝,止於脛骨幹內側面和關節邊緣,內面和內側半月板緊密相連,構成關節囊的一部分,亦稱內側關節囊韌帶;淺層較長,起於股骨內上踝頂部的收肌結點附近,止於脛骨上端的內面,距脛骨關節面約為2-100px。此韌帶又可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前部纖維縱行向下,也稱為前縱部。長約250px,止於鵝足下50px處。韌帶與脛骨上端之間有滑液囊,關節活動時,有利於韌帶的滑動。該部纖維,無論膝關節處於什麼位置都呈緊張狀態。而後三分之一纖維稱後斜韌帶,在屈膝時鬆弛。膝內側副韌帶具有防止膝外翻和限制外旋的作用。

病因病理

該病多由於膝關節輕度屈曲時,膝或腿部外側受到暴力打擊或重物壓迫,迫使膝關節作過渡的外翻動作時,使膝內側間隙拉寬,內側副韌帶發生拉傷,引起部分撕裂。輕度內出血、腫脹等急性症狀,沒有得到正確有效的治療,年深日久形成慢性損傷。韌帶損傷後,在復修過程中,韌帶和股骨內側踝或脛骨內側踝處結疤、粘連,使人地啊局部彈性降低,不能自由滑動而影響膝部功能。當勉強走路或者做膝部勉強活動時,結疤的韌帶再受到牽拉,可引起新的損傷而症狀加重,並遺留下頑固性疼痛。

臨床表現與診斷

1、多發生於體力勞動中及體育運動時,多見於小腿外翻扭傷。

2、病程較長,時輕時重,行走及上下樓時疼痛加重。重時走路跛行。下蹲困難。

3、在股骨內側至脛骨內踝部的區域內,可找到明顯的壓痛感或皮下結點。

4、內側副韌帶分離試驗陽性

針刀治療

1、體位:仰臥位,膝部屈曲70-80°,足平穩放在治療床上。

2、體表標誌:

①膝關節內側間隙。屈曲膝關節可捫及關節間隙。

②股骨內側踝。為股骨內側下段的最高隆起處,約平髕骨中段平面。

③脛骨粗隆。脛骨脊上端的隆起部,它的內側為內側副韌帶的附著部。

3、定點

內側副韌帶的起止點及其分布區的壓痛點,或有條索和結點的部位,可定1-3點。

4、皮膚常規消毒,戴手套,鋪無菌巾,行針刀術。

5、針刀操作:刀口線與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走行方向平行,針刀體與骨面垂直刺入。針刀刺入皮膚,通過皮下脂肪組織、膝內側副韌帶達骨面。在韌帶附著點處用縱行疏通法,不在附著點處則用橫行鏟剝法,將韌帶從骨面上鏟起。各點均如此操作。

術畢,無菌敷料覆蓋針刀口,固定。

6、手法操作

①病人仰臥位,伸直膝關節。醫生站在患肢側床旁,一手握住踝上小腿處,另一隻手由膝外側面向內側方向退彈1-3下,進一步松解攣縮的膝內側副韌帶,也可以矯正翻畸形。

②助手在頭部,雙手宛住病人腋下,醫生雙手握住患肢小腿部,行對抗牽引1-3次。

注意事項

1、在膝內側副韌帶的附著點進行針刀治療時,不可做橫行剝離,只能做縱行疏通法。

2、在非附著點部分的針刀治療時,除鏟剝外,對硬結,條索可行縱行切開一、二刀。

武漢針刀治療頸椎病專修班

一、報到時間及地點:

★2015年9月20日全天報到,

9月21開課,9月21日—9月28日學習

湖北省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省新華醫院)

二、培訓特點:

全程權威專家授課,根據針刀醫學的特點,採取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培訓方法,以案例教學、互動教學、實戰教學為主

三、培訓內容
此班由全國頂級的針刀醫學專家全程授課,適合已經在做針刀的學員,系統精通針刀治療脊柱(頸椎、胸椎、腰椎)疾病

四、培訓專家

李力 司同 盧勝春

五、相關費用

費用:

3880元/人(資料費用、學習費用、辦證費用等)

諮詢電話:400-6666-810 / 010-52573160

相關焦點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損傷及康復
    我們的膝蓋一共有5條主要的韌帶,分別是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以及髕韌帶。每一個韌帶在膝蓋的功能行使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膝關節內側副韌帶解剖:內側副韌帶(MCL)位於膝蓋的內側,連接著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內側副韌帶分為深淺兩層,其間無明顯間隙。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康復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呈扇形,上下兩端附著於股骨及脛骨的內髁。膝屈曲時,小腿突然外展外旋, 或大腿突然內收內旋使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損傷分為部分損傷及完全斷裂。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
    伸直位的損傷易發生於韌帶的脛骨附著處,半屈曲位損傷多伴旋轉,多為股骨附著處損傷。患者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時常有明顯的小腿外展、外旋的受傷史,膝內側疼痛、腫脹、皮下淤血。部分斷裂時走路出現疼痛,完全斷裂時,疼痛劇烈,患肢不能負重,壓痛點常在股骨內上髁或脛骨內髁的下緣處,一些特殊的體格檢查如膝關節側方應力試驗(外翻)呈陽性。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了怎麼辦?要不要手術?
    膝蓋關節的內外側均有很堅韌的側副韌帶附著,與膝關節內的前後交叉韌帶一起來維護膝關節的穩定性。膝關節內側副韌帶起點在股骨內髁結節,止點在脛骨內髁,可以起到穩定膝關節,避免膝關節向外翻、外旋的作用。如果膝關節過度外翻時或者受到內側撞擊時就有可能損傷內側副韌帶。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剖析
    當膝關節半屈位時,大部分韌帶鬆弛,關節不穩,易發生聯合損傷。‍‍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常見於體育運動和交通事故中,是韌帶損傷中最為常見的。多數為膝關節外翻暴力所致。膝關節外側受到直接暴力導致膝關節猛烈外翻,便會輕鬆撕斷內側副韌帶。當膝關節半屈曲時,小腿突然外展外旋也會使內側副韌帶斷裂。‍‍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與治療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是內側副韌帶受撞擊、擠壓、牽拉或其他各種外傷(多由小腿外翻而傷)出現部分撕裂、輕度內出血、腫脹等急性損傷後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經常被忽視的膝關節韌帶損傷
    只要一提及膝關節韌帶損傷,可能大家腦海裡想到的韌帶可能都是前後交叉韌帶,但是其實膝關節的內外側都有一個叫做副韌帶的存在,如果內外側副韌帶發生損傷,也是不容小視的問題,今天與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損傷的一些問題。
  • 膝關節痛常見原因:(二)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內側副韌帶又稱脛側副韌帶,是經常受到損傷的膝關節韌帶之一。膝關節內側結構損傷的發病率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2倍。
  • 膝內側痛小心內側副韌帶損傷,該如何康復?
    要想膝關節不受傷,就必須要保證它的穩定性,提到穩定性就不得不提膝關節的內側副韌帶。因為在臨床膝關節損傷中,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發生率高達46.2%。附著在膝關節上的主要韌帶有內外側副韌帶,前後交叉韌帶,髕韌帶,膕斜韌帶,它們在膝關節的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內外側副韌帶的主要作用就是從側面固定膝關節。
  • BJSM微課堂(二)| 單純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治療與診斷
    本次線上讀書會邀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主任醫師陳廖斌為主持人、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主治醫師鐵楷為主講人,圍繞「單純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治療與診斷」這一主題進行介紹。 鐵 楷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是常見的膝關節韌帶損傷。可分為淺層韌帶、後斜韌帶以及深層韌帶。膝內側副韌帶損傷主要是由於膝關節外翻造成,同時可伴有內旋動作。在診斷該損傷時膝關節0º和30º的外翻應力檢查對於判斷關節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膝關節應力位X片、MRI檢查對於膝內側韌帶損傷的診斷與分級、以及制定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
    內側副韌帶損傷,是膝關節的常見損傷,經常發生於溜冰,踢球打球等劇烈運動,膝關節處於外翻狀態,突然扭傷,導致內側副韌帶的撕裂。內側副韌帶損傷,分為三度,一度最輕,二度中等,三度最嚴重,一度二度損傷,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保守治療,至少要休息制動一個月左右,一個月之內儘量綁石膏或者支具制動。一個月以後拆除石膏或者支具,開始功能鍛鍊,膝關節慢慢練習伸屈,同時鍛鍊膝關節周圍的肌肉。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二)
    各位小夥伴,上一次我們介紹了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形態改變的病變
  • 內側副韌帶(MCL)損傷介紹以及康復講解
    我們的膝蓋一共有5條主要的韌帶,分別是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以及髕韌帶。每一個韌帶在膝蓋的功能行使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前後交叉韌帶應該比較熟悉,位於膝蓋內部的呈十字前後交叉的韌帶,其中前交叉韌帶是受傷率最高的一條韌帶,經常合併半月板一起損傷。但今天我們聊的不是前後交叉韌帶或者半月板,我們聊聊這個內側副韌帶。內側副韌帶(MCL)位於膝蓋的內側,連接著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
  • 熱蘇斯傷情更新: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懂球號> 熱蘇斯傷情更新: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熱蘇斯傷情更新: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懂球號作者: cn.mancity.com 2018-01-02 06:37
  • 膝關節韌帶損傷
    病理生理 1、內側副韌帶損傷 為膝外翻暴力所致。當膝關節外側受到直接暴力的使膝關節猛烈外翻,便會撕斷內側副韌帶,當膝關節半屈曲時,小腿突然外展與旋也會使內側副韌帶斷裂,內側副韌帶損傷多見於運動創傷,可合併半月板及前交叉韌帶損傷如足球、滑雪、摔跤等競技項目。
  •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的治療方法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是指由於膝關節遭受暴力打擊、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膝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以膝關節內側或外側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小腿外展或內收時疼痛加重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症。
  • 我太「楠」了——周琦災難性失誤,竟是因為內側副韌帶損傷的影響
    內側副韌帶的位置內側副韌帶也稱脛側副韌帶,是膝蓋內側中寬而扁平的膜狀韌帶,一般在體表上無法觸及,起至股骨髁,止於脛骨內側髁。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內側副韌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膝關節過度外翻,並與其他韌帶一起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
  • 膝關節韌帶損傷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效果好?
    在談論膝關節內側韌帶損傷康復措施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膝關節的韌帶結構,膝關節腔內,內側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內側,韌帶與內側半月板相連,當膝關節由於直接或間接遭受暴力損傷時,通常會連帶半月板,前交叉韌帶一起損傷,是膝關節損傷中比較嚴重一種。此外,還可能發生韌帶撕脫骨折,和外側壓縮性骨折。
  • 關於「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損傷」的知識,一網打盡!
    1、內側副韌帶損傷為膝外翻和外旋暴力所致。 1)膝關節受到直接暴力使膝關節猛烈外翻。 2)當膝關節半屈曲時小腿猛烈地外展與旋轉。 3)內側副韌帶斷裂多合併前交叉韌帶、內側半月板損傷,稱為「膝關節損傷三聯徵」。
  • 甘肅省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業務報導——自體肌腱移植修復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2020年11月17日,甘肅省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順利為45歲的李先生施行了左側膝關節內側側副韌帶損傷自體肌腱移植修復術。術中採用自體肌腱移植修復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患者李某某,男,45歲,於入院前2天,扭傷左膝部內側,致左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受傷後未予重視,休息後緩解不明顯,為求進一步治療,來我院門診就診,左膝關節正側位片示:「左脛骨平臺內側骨折?請結合臨床」,左膝關節MRI平掃示:「膝關節內側內側副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