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頸椎病病史的人玩蹦極、滑雪、乘坐過山車時要謹慎
晚報記者 肖波 實習生 姚荷 報導 攝影 何雯亞
39歲的陳女士到成都某遊樂場乘坐過山車,令她始料不及的是,過山車的快速衝擊力造成她頸椎滑脫,目前仍然沒有脫離癱瘓的危險。第二軍醫大學附屬上海長徵醫院骨科專家表示,臨床上最容易造成頸椎滑脫的是緊急剎車制動。
「咔嚓」一聲瞬間失去知覺
近日,39歲的陳月瓊與同事在成都某遊樂場玩過山車。當過山車猛力向上衝時,她突然聽到「咔嚓」一聲,瞬間失去知覺,昏了過去。
經同事掐了人中才得以醒過來的陳月瓊卻發現自己雙腳和胳膊都已不能動彈,十多分鐘後,才能漸漸發出聲音。同事和遊樂場工作人員將陳月瓊扶下過山車,休息半個多小時後陳月瓊依舊不能動,隨後,陳月瓊被120送入成都市金牛區人民醫院腦外傷搶救中心。
專家會診後的結論是陳月瓊因頸部外傷後造成右側上下肢麻木,頸椎高位不全癱瘓。而據陳月瓊回憶,自己以前沒有檢查過頸椎,只是覺得頸椎有點軟,沒覺得會有問題。主治醫生表示,陳月瓊的頸椎已經脫落,情況嚴重的話,將會造成半身癱瘓,以後走路也會受到影響。
陳月瓊的遭遇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不少人表示,自己坐過山車時曾經被扭到頸椎。成都網友「我和螃蟹有個約會」留言說「每次坐過山車最受不了的不是心臟而是頸椎。」網友「貴族小希」也分享了自己坐過山車的遭遇,她有一次扭到脖子,半個多月才好。
中國殘聯在201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目前2200萬肢體殘疾人中,有100多萬就是因為脊髓損傷而致殘,該數據還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遞增。中國著名的體操運動員桑蘭以及原國家排球隊主力湯淼均因在體育訓練中發生意外,導致頸椎受傷,被迫結束了自己的運動生涯。
急剎車導致頸椎受傷最常見
上海長徵醫院骨科宋滇文醫生告訴記者,臨床上脊椎受損傷的病例非常多,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交通事故,主要是因為汽車緊急剎車制動而引起車上人員脊椎受損。
兩年前,王先生在一次車禍中因為緊急剎車導致脊椎受到損傷,呼吸功能衰退,王先生一直不得不依靠呼吸機來維持生命狀態。經過長期的治療,王先生最近擺脫了呼吸機,但是他卻不得不面對癱瘓在床的後半人生。
除了緊急剎車外,建築工地也是脊椎損傷的高發地。此外,一些劇烈的體育運動項目,如打高爾夫球、滑雪、跳水、蹦極等項目也易引起脊椎的損傷甚至骨折。
長徵醫院骨科吳海山醫生分析,車禍中往往由於緊急制動引發脊椎的過度後伸或是前屈。由於賽車、蹦極甚至滑雪等劇烈運動容易出現急停或突然加速等狀況,因而脊椎極易發生「揮鞭性損傷」,尤其是對頸椎曾受過傷、頸椎間有骨質增生等頸椎病的人危害更大。
「不少嚴重的頸椎病並非一次造成,大多都是由於多次輕度的損傷累計而成的。 」吳醫生強調,成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的柔韌性逐漸減弱,所以在一些遊樂項目中容易受傷。
三類人群脊椎易受傷害
什麼樣的人乘坐過山車等容易發生頸椎意外?吳醫生說,一類是有脊椎病病史的人,例如出現椎管狹窄、頸椎間盤有骨質增生、後縱韌帶骨化等脊椎病,均不適合賽車、滑雪、過山車、蹦極等運動。因為在急速發生碰撞後,曾經受過傷的頸椎缺乏緩衝空間,極易給脊椎帶來更大的傷害。
另一類是 老年人,年 齡的 增高 令老人的骨骼發生「退化性改變」,鈣、磷的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因此更容易在衝撞時受損。
如果頸椎有基礎疾病,應該自覺遠離過山車等劇烈運動。若出現頸肩部疼痛、手指麻木、走路不穩等問題,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自己的脊椎是否受到了輕微的損傷。
宋醫生也提醒廣大市民,由於脊柱損傷很難判斷,萬一市民身邊出現頸椎、脊柱意外傷的危急病人,有必要轉移病人並且專業的醫生護理人員尚未到達的時候,一定要有兩三個人配合,將受傷害者以一條軸線的方式進行搬動轉移,千萬不可將其彎腰坐起,否則可能會加重脊椎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