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都能夠形容三伏天,中伏的炎熱程度。中伏即將結束,8月7號立秋至今,也剛好一整個禮拜。這又是伏天又是秋天的情況有點繞,最熱的三伏天和代表涼爽的秋天,高度重合在一起,那麼,這個立秋以後,還要熱多久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就此問題,在中伏最後一天,就和大家探討一番。
今年三伏天共40天,頭伏是10天,中伏是20天,末伏是10天。立秋節氣和中伏與末伏高度重合,從8月7號立秋,到8月22號立秋結束,都還處於三伏天。因為,今年三伏天結束在8月24號,也就是說整個立秋節氣,處於三伏天中的中伏和末伏期間。在這種情況下,以我們當地的氣候情況來看,立秋節氣時間段,肯定不會太涼爽,如果能夠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在22℃以下,進入氣象學上劃分的秋天,不符合熱在三伏的氣候規律。所以,今年立秋節氣時間內,我們當地是涼爽不了。
那麼,如果過完立秋節氣,進入處暑節氣以後呢?以我們當地往年的氣候變化規律來看,處暑節氣,雖然有暑止,暑藏起來的意思,但是,秋老虎還時不時來臨,熱上一段時間,只是早晚涼爽,中午熱。在雨水少的年份,處暑節氣還會比較炎熱,就會出現民間所說的秋老虎;如果像今年我們當地雨水多的年份來看,由於雨水有吸熱降溫防熱輻射的作用,加上雲層遮擋陽光的效果,通常處暑節氣來臨,秋意就比較濃了。
但是,如果我們當地進入氣象學劃分的涼爽秋天,通常需要到白露節氣。我們當地有農諺老話說:「蚊子喝了白露水,立馬就閉嘴」,白露節氣早晚溫差大,會在早上起霧氣結露水,這是白露的由來。這個時候雖然中午炎熱,但是在晚上溫度低,我們當地自然環境中的蚊子已經無法生存繁殖。這個時候的日平均氣溫,可以達到氣候學劃分的秋天,真的是秋高氣爽。
當然了,上面說到白露節氣就涼爽,以我們燕趙大地來說,並不能代表全國各地秋天涼爽氣候的來臨時間。畢竟,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橫跨溫度帶很大,東北自然涼爽的比較早一些,越往南秋天來臨的就比較遲一些,到了海南那邊,冬天其實就和我們這邊的秋天溫度差不多。因此,立秋以後還要熱多久,我只能說我們當地最快在進入處暑節氣以後,空氣中就有秋天的味道,白露節氣來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秋高氣爽,村裡老人常說「白露不漏皮」,怕著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