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以中國智慧打造「知識共享3.0」

2020-12-20 TechWeb

自從有了紙張和印刷,人類的知識共享就得以迅速擴散。當網際網路流行,知識共享也由書本為載體的1.0時代進入以UGC為標誌的2.0時代。近期,隨著百度百科與衛計委、北京書法家協會、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專業機構的合作不斷深入,一個全新的「知識共享3.0」圖景正在顯現,UPGC有望帶來模式上的根本變革。

知識共享:從1.0、2.0到3.0的進化

在人類歷史上,直到造紙與印刷術發明,人類的知識共享才實現規模化發展。在知識共享1.0時代,知識傳播最重要的載體是書本,典型的代表是1771年開始編纂的《大英百科全書》,其內容往往由權威專家編纂,傳播方式為一對多。而在知識共享2.0時代,內容撰寫者由專家變成了普羅大眾,這被稱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傳播方式也由一對多變成了多對多。典型代表是2001年誕生的維基百科(Wikipedia)。

近年來,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迅速崛起,出現了百度百科、互動百科、搜搜百科、360百科等多個網絡百科的運營方。然而,他們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如果不改進網絡百科的質量,則其用戶體驗將不斷衰減;但是要引入專家資源,又必定會產生一筆不菲的開銷。這似乎是一個「特裡芬兩難」,因此,國內許多網絡百科平臺在一陣喧囂後,悄然歸於平靜,發展十分緩慢。

如何破局?在多年的運營實踐中,百度百科發現,必須以中國智慧找到解決之道。知識共享1.0模式是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家生成內容),權威但傳播成本較高;知識共享2.0強化了知識的可獲取性,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免費的模式可以讓知識共享的硬性成本降低到0,有利於規模化發展,但權威性不夠。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執兩用中」,出自《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意思是做事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適宜的辦法。這給百度百科帶來了重要啟發,為什麼不能融合知識共享1.0與2.0,合用其長?分克其短呢?於是,百度百科採用了UPGC(User & Profr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用戶與專家生成內容)的大膽創新,推動中國知識共享步入3.0時代。

模式突破:百度百科打造 「權威性閉環」

近年來,百度百科合作大手筆頻出,引發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如2014年7月8日,百度百科與北京書法家協會合作召開發布會,宣布共同打造權威書畫信息平臺。2013年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臨床醫生科普項目的戰略合作,組織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權威院士和百餘位專家,權威編輯疾病詞條7000餘條,覆蓋了全部常見疾病,日均PV上百萬。

在運營模式上,百度百科以知識共享3.0模式攻克了網絡百科權威性不足的難題。傳統大英百科全書以圖書的有償銷售來覆蓋專家的成本。而網絡百科迄今為止都是免費模式,從用戶那裡收不到錢,於是請不起專家,形成不了「權威性閉環」。但百度百科在研究中發現,其實諸如醫生、律師、書畫家這樣的專業人士,以及醫院、旅遊景點這樣的機構,其收入與知名度存在著正相關關係,有沒有可能通過模式的創新實現多贏呢?

於是,百度百科的UPGC(User & Profr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用戶與專家生成內容)的創新模式橫空出爐。在這個新的模式中,百度百科將詞條區分為大眾性和專業性部分,前者任何用戶都可以參與,而在專業性詞條中,則主要由專業人士編纂。專業人士在參與百度百科的編纂時,將首先保障詞條的權威信息價值,百度則在後續以百科署名、搜索、活動等多重方式,幫助專業人士、專業機構知名度提升,在未來實現收入增長,由此實現「權威性閉環」。

UPGC的全新模式,實現了百度百科「網友共享+權威編輯」的雙通道發展,保障了海量內容與權威性上的平衡,可以說盤活了社會無形資產,用提升專家、專業機構知名度的信用背書,覆蓋了高昂的專家編纂成本,是以金融思維對網絡百科模式的再造。這種變革也唯有百度敢為天下先,因為不論是百度百科的市場地位,還是百度搜索的用戶,都居中國市場的領頭羊地位,這也是百度百科UPGC模式可行的根本原因。這種模式具有很高的無形門檻,普通的競爭者盲目模仿跟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技術創新:百度百科提升「信息可視度」

在百度百科的發展道路中,除了模式的創新,運營團隊更充分發揮了百度「技術控」的天生優勢基因,藉助圖片/音頻識別、3D、語義分析等基礎技術累積與應用技術創新,來提升百度百科的「信息可視度」。如2014年6月30日,百度百科與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合作,上線數字博物館,通過3D立體展示技術,可以讓網友如臨實景。據統計,百度百科早在2012年初就開始與傳統博物館強強聯手,收錄了超過1500家博物館信息。

八年前,當百度重磅推出「百度百科」時,許多中國人還對這種基於網際網路的多人協作感到陌生。時至今日,百度百科累積詞條總數已突破900萬,每天產生4億次用戶檢索,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這一切都不是偶然。

UPGC的模式再造、基礎與應用技術的累積與迭代創新,令百度百科率先實現了「多快好省」的綜合競爭力提升,成為行業的標杆。或許,正是由於百度百科擁有「平等成就每一個人」的崇高信仰,才令百度百科擁有了一份超越常人的 「匠心」。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居裡夫人曾說,「在捷徑道路上得到的東西決不會驚人」,這正是百度百科最佳的寫照——大巧若拙,卻已漸行漸遠。

相關焦點

  • 從承載到開放,百度百科打造知識生態圈
    首先是更全面的要求,人類數千年文明中的知識浩如煙海,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最大的圖書館也無法囊括全人類智慧。再者是更快速的需求,人們更希望一站式獲取有效信息,而不是全網海淘。於是,我們就面臨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知識到底在哪兒?
  • 聯手中國科協打造20萬科普詞條,百度百科讓知識更權威
    (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洞察用戶知識需求,助力權威專業知識「出圈」中國科協發布的《面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中國科協規劃綱要》稱,203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20%。為了快速滿足網民對於專業知識的需求,縮短「信息鴻溝」,早在2015年百度百科就與中國科協合作上線了「科普中國·科學百科」項目,將科學垂類領域專家引入詞條的編撰工作中,為詞條的科學性把關。截至目前,「科普中國·科學百科」的權威認證詞條數量已達到20萬條,舉辦了21場大型科普活動,年覆蓋用戶超過22億人次。
  • 百度百科將發力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庫
    百度知識體系總經理徐賀出席並致辭,飛碟說CEO湯懷、小世界創始人張林軒、吐槽電影院主編 Luka、著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等嘉賓,作為權威內容生產者同臺亮相,共同探討百度百科內容建設創新模式。 百度知識體系總經理徐賀表示,知識的傳播正在通過網際網路洶湧的信息流,在突破地域、語言的限制之後,建造一座新的知識巴比倫塔。百度百科的願景是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庫,除了基礎詞條內容,還將囊括詞條外延的更多用戶關心的知識。 基於這一願景,「Database」、「富媒體」、「Feed」將成為百度百科2017年三個關鍵詞。
  • 百度百科參考資料是什麼
    百度百科是百度為網友提供的信息存儲空間,是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  百度百科本著平等、協作、分享、自由的網際網路精神,提倡網絡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協作編寫百科全書,讓知識在一定的技術規則和文化脈絡下得以不斷組合和拓展。為用戶提供一個創造性的網絡平臺,強調用戶的參與和奉獻精神,充分調動網際網路所有用戶的力量,匯聚上億用戶的頭腦智慧,積極進行交流和分享,同時實現與搜尋引擎的完美結合,從不同的層次上滿足用戶對信息的需求。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聯合知識分享者打造權威知識科普平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截止到現在,百度百科已經創建了超2100萬個詞條,在龐大詞條的背後是700多萬用戶、專家、合作夥伴等知識分享者。」12月8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上透露,目前,百度百科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
  • 互動百科12周年:知識共享,我們一直都在
    在以「百科12年,拾愛行動」為題的用戶沙龍上,互動百科向為知識共享做出巨大貢獻的用戶進行了頒獎儀式,並發布了新玩法「燈塔行動」。同時,「百科3.0」、「百科解密」、「百科知曉」等多款百科產品均在周年慶期間有升級動作。
  • 互動百科宣布放棄與百度百科訴前調解
    11月25日,互動百科正式對外宣布,關於百度公司侵犯互動百科著作財產權一案,將不再接受任何形式訴前調解,將通過正常訴訟程序主張權利。  據了解,此案源於百度百科欄目中涉嫌存在大量侵犯互動百科著作權的詞條內容,互動百科向百度多次發送要求移除侵權內容的通知函,然而百度對此置之不理,最終導致雙方對簿公堂。在海澱法院數次調解未果情況下,近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調解中心又介入調解,但由於雙方分歧較大,最終未完成調解。互動百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引用互動百科原創內容必須註明出處。同時,互動百科會始終如一地維護智慧財產權,保護網友權益。
  • 百度百科打造「網絡科學百科全書」 涉10萬科技工作者參與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實習記者杜若丹)日前,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召開,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參展的百度百科了解到,百度百科將與中國科協合作「科普中國」項目,將通過3到5年時間打造網絡科學百科全書。
  • 百度百科首次航拍園林博物館 啟智慧園林新篇章
    在園博館獨立運行一周年的發布會上,和網際網路公司百度的合作,格外引人矚目。會上,中國園林博物館和百度百科聯合發布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包括首次航拍的園林數字博物館、線下植物名片二維碼、園林知識科普計劃等,北京博物館學會副秘書長董紀平,中國園林博物館副館長程煒,百度公司高級經理、百度百科負責人阮瑜等領導共同啟動了上線儀式。
  • 百度百科將開啟搜索+Feed雙驅動模式,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庫
    百度知識體系總經理徐賀表示,知識的傳播正在通過網際網路洶湧的信息流,在突破地域、語言的限制之後,建造一座新的知識巴比倫塔。百度百科的願景是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庫,除了基礎詞條內容,還將囊括詞條外延的更多用戶關心的知識。 基於這一願景,「Database」、「富媒體」、「Feed」將成為百度百科2017年三個關鍵詞。
  • 詞條總量遠超英文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打造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創造了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 百度百科發布知識分享著扶持方案「微光計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2月8日,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將為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等多種扶持方案。按照計劃,百度百科對知識分享者的扶持包括流量扶持、粉絲聚合、個人IP打造、1對1專屬指導等。此外,百度百科內容將與百家號深度打通,知識分享者在百科編輯的詞條、視頻、文章均會在百家號主頁展現。
  • 百度百科二維碼 打通知識傳播的「任督二脈」
    作為全球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百度百科以其平臺優勢在「知識O2O」上的創新開拓,正在扮演著這場知識傳播革命中的急先鋒。黃金周,百度百科帶你「碼」上知識行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百度百科別出心裁的舉辦了「碼上知識行」的活動,比起其他商家品牌動輒「大獎」「豪禮」的「物質土豪」做派,百度百科送出的卻是讓網友在北京、成都8大熱門景點旅遊同時,能夠獲取專家全程科普講解的精神食糧,讓參與者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成為一名「知識土豪」。
  • 百度百科詞條突破500萬 開創知識搜索新時代
    百度百科詞條突破500萬 開創知識搜索新時代    6月13日,百度百科第500萬個詞條「樺南白瓜」誕生。這標誌著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絡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在線知識搜索時代。詞條數量突破500萬,不僅是信息容量的升級,更體現百科用戶們對這個知識分享領域第一平臺的信賴。
  • 百度百科將把醫療知識普及推進一大步
    百度百科將把醫療知識普及推進一大步 2014年09月22日 15:17作者:廠商投稿編輯:肖授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百度與權威院士共建的醫學科普信息平臺或許能解答上述疑問。  9月21日全國科普日,百度與衛計委等多家單位共啟"權威醫學科普傳播網絡平臺",攜手千位專家院士共同撰寫權威百度百科醫學詞條,打造權威醫療信息平臺,推動醫療知識普及。
  • 百度百科十年老員工:百科就像一鍋石頭湯
    彈指間,百度百科已走過十年。人類十歲尚處幼學,然而環顧四周,我們忽然發現,超過十年的網際網路產品已屈指可數。十年前2006年,網際網路的故事迎來一個高潮。那一年,被矽谷的諮詢家稱為Web2.0的元年,藉助網際網路,數以億計的個體的智慧第一次開始出現融合,展現荒古燎原的力量。
  • 百度百科啟動「螢火蟲計劃」 打造首個基於網際網路百科的公益平臺
    8月22日,由百度百科打造的大型公益項目「螢火蟲計劃」在京啟動,著名演員王珞丹作為百度百科「螢火蟲計劃」的公益大使,與100名高校學生一起,參加了啟動儀式。據介紹,百度百科螢火蟲計劃旨在用百度百科的優質內容+網際網路技術打破地域因素帶來的信息不平等,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新的、持續的知識獲取途徑。9月的首次活動將發動百度百科全國的數百位校園用戶,將內置了百度百科VR博物館的硬體設備贈送給全國邊遠地區學校,讓這些學校的學生可以通過VR眼鏡「實地參觀」數十所著名博物館。
  • 百度百科泛知識領域布局:視頻化、人格化、服務化
    百度百科發布的「微光計劃」,也是百度百科在聚合權威知識分享者方面的重點舉措,通過聚焦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並提供1對1專屬指導全方位賦能扶持方案。在聚合了權威內容後,如何高效、快速的把內容傳遞出去,成為了百度百科的首個攻堅戰。
  • 百度百科「深夜食堂」開飯!觸碰了誰的味蕾?
    這場線上線下同步的美食文化沙龍,作為百度百科「百科我在場」在食品領域的首次嘗試,成功打造了「透明廚房」的標杆案例,這也讓人們對百度百科這一老牌平臺產生了新的期待。短短一天,「深夜食堂」美食詞條便吸引了十餘萬人瀏覽,網友的熱衷,讓行業對「百科我在場」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更為關注。作為百度百科於2014年開啟的創新項目,「百科我在場」項目上線以來,藉助百度百科領先的技術優勢跨越時空限制,不斷開拓「知識O2O」的全新邊界,接連湧現出「峨眉金頂」、「企鵝」等經典案例,吸引了眾多企業和機構尋求合作。
  • 百度百科將把權威醫療知識普及推進一大步
    百度與權威院士共建的醫學科普信息平臺或許能解答上述疑問。 9月21日全國科普日,百度與衛計委等多家單位共啟"權威醫學科普傳播網絡平臺",攜手千位專家院士共同撰寫權威百度百科醫學詞條,打造權威醫療信息平臺,推動醫療知識普及。 在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毛群安指出,目前網民接觸信息的方式日漸多元,但關乎人們生命健康的醫療信息資訊卻魚龍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