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承載到開放,百度百科打造知識生態圈

2020-11-19 華龍網

中新網12月30日電作為百度百科年終最重要的大型盤點,「史記.2015」今年的線下活動格外不同,主題「開放生態知贏未來——史記·2015暨百度百科開放論壇」就已經暴露秘密,此次活動的主角不只是盤點,還有開放論壇的無縫對接。

作為當前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坐擁超過1300萬個詞條、每天4億以上用戶檢索,百度百科早已承載了中國人最廣泛知識需求,現在為何再次強調開放?

先從「知識在哪裡」這個問題說起

「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芝諾在教育學生時所說的話。

今天網際網路早已打破了傳統閉塞的信息環境,信息的觸點越來越多,每一次公共事件、每一個新鮮趣聞,都會帶來知識傳播的社會浪潮。同時對於個人而言,更加頻繁的網際網路社交、更高強度的生活節奏,讓人們隨時隨地都在對這個變化太快的世界產生疑問。

網際網路知識產品的前景非常美妙,但網民也在對平臺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更全面的要求,人類數千年文明中的知識浩如煙海,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最大的圖書館也無法囊括全人類智慧。再者是更快速的需求,人們更希望一站式獲取有效信息,而不是全網海淘。於是,我們就面臨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知識到底在哪兒?

知識來源應有三條通道,不應把企業排除在「知識圈」之外

傳統認知中,知識的來源無外乎兩個,一個是權威機構,另一個則是「民間高人」。與一些知識平臺過於沉溺於某個單項內容來源不同,百度百科一直在努力保持內容來源的多樣化,從而讓平臺始終保持在客觀、平衡的狀態之中。

早在2006年網際網路還是以「網站編輯」主導的時候,百度百科就建立起了完善的UGC模式,藉助於民間智慧實現了知識內容的極大豐富。為了保證內容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百度百科在嚴格的審核制度之外,還與權威機構加強合作。隨著PGC內容來源的強化,「UGC+PGC」雙通道的平衡使用,讓百度百科的內容建設進入到新的階段:聚攏了眾多權威機構成為內容貢獻者,同時又反饋給這些機構需要的影響力、技術回報。

不過實際上,除了權威機構和民間高人之外,還有一批知識的擁有者一直被人們所忽略,那就是企業。很多人提起知識便想起公益,一說起企業卻只知道商業,這其實是一種狹義上的認知,要知道在當今社會中、尤其是在與人們生活最為緊密的實用學科中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企業所創造的。

只有一個更開放的百度百科,才能滿足三個內容來源同時開啟的要求。在商業內容與知識平臺中找到嫁接平衡點,不僅不會帶來用戶體驗的下降,反而會解決人們想要得到更全面知識的難題。

百度百科開放戰略,將網際網路知識平臺帶入新的層次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和網民閱讀習慣變化,傳統的圖文形式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的求知需求。雖然百度百科掌握著當前中文網際網路領域最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但在優質內容資源方面仍需要合作夥伴的支持。百度百科的開放戰略是真正意義上的「敞開懷抱」,只要有優質權威內容的機構,便可以與百度百科合作。

在一些景點詞條中,我們能夠看到全景、航拍、天氣和擁擠度數據。在明星詞條中,新聞、微博等版塊被加入其中。在電影詞條中,百度百科不僅可看預告片,還可直接購票。在醫院詞條中,除了介紹之外還可在線預約……從豐富內容到連接人與服務,百度百科打造出了一站式的知識平臺。伊利、Roobo機器人等企業,也藉助百度百科實現了新的玩法,提升了用戶體驗。

百度百科開放自己平臺和技術,機構、企業等提供內容,將科普、用戶需求、商業開發更好的結合到了一起,一站式滿足用戶所有知識需求。企業和權威機構獲得影響力提升的機會,平臺得以持續成長,在共贏的基礎上,人人樂享其成。相比以往人們通過網際網路知識平臺只能實現「閱讀」不同,百度百科的開放戰略讓平臺得以再度進化,已經不再僅是一個平臺,而是搭建了一個完整的「知識生態圈」。

新的「知識生態圈」進入良性運轉,隨著更多具有多樣性和時效性的知識傳播,我們可以預見到百度百科在攜手更多合作夥伴之後,對全民知識水平、社會文明進步所能帶來的推動力。從這個角度看,百度百科開放戰略不僅是平臺的運營進化,還是百度百科社會責任的體現,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裡,百度百科的知識,或許真的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將發力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庫
    百度知識體系總經理徐賀出席並致辭,飛碟說CEO湯懷、小世界創始人張林軒、吐槽電影院主編 Luka、著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等嘉賓,作為權威內容生產者同臺亮相,共同探討百度百科內容建設創新模式。 百度知識體系總經理徐賀表示,知識的傳播正在通過網際網路洶湧的信息流,在突破地域、語言的限制之後,建造一座新的知識巴比倫塔。百度百科的願景是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庫,除了基礎詞條內容,還將囊括詞條外延的更多用戶關心的知識。 基於這一願景,「Database」、「富媒體」、「Feed」將成為百度百科2017年三個關鍵詞。
  • 聯手中國科協打造20萬科普詞條,百度百科讓知識更權威
    在12月12日舉辦的百度知識峰會百科分論壇上,百度百科總結了業務2019年的五大關鍵詞:權威、生動、速度、創新、科技,並發布了2020年的業務發展趨勢:精品化、結構化、服務化,為百度的知識生態再度加碼。會上,百度百科的優質貢獻者和合作機構共同見證了多個新產品的發布和籤約,表達了對未來的合作期許。
  • 百度百科:以中國智慧打造「知識共享3.0」
    自從有了紙張和印刷,人類的知識共享就得以迅速擴散。當網際網路流行,知識共享也由書本為載體的1.0時代進入以UGC為標誌的2.0時代。近期,隨著百度百科與衛計委、北京書法家協會、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專業機構的合作不斷深入,一個全新的「知識共享3.0」圖景正在顯現,UPGC有望帶來模式上的根本變革。
  • 百度百科將開啟搜索+Feed雙驅動模式,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庫
    12月29日,乘風破浪·知贏未來——百度百科史記·2016線下發布會在京召開。百度知識體系總經理徐賀出席並致辭,飛碟說CEO湯懷、小世界創始人張林軒、吐槽電影院主編Luka、著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嘉賓,作為權威內容生產者同臺亮相,共同探討百度百科內容建設創新模式。
  • 百度百科啟動「螢火蟲計劃」 打造首個基於網際網路百科的公益平臺
    8月22日,由百度百科打造的大型公益項目「螢火蟲計劃」在京啟動,著名演員王珞丹作為百度百科「螢火蟲計劃」的公益大使,與100名高校學生一起,參加了啟動儀式。據介紹,百度百科螢火蟲計劃旨在用百度百科的優質內容+網際網路技術打破地域因素帶來的信息不平等,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新的、持續的知識獲取途徑。9月的首次活動將發動百度百科全國的數百位校園用戶,將內置了百度百科VR博物館的硬體設備贈送給全國邊遠地區學校,讓這些學校的學生可以通過VR眼鏡「實地參觀」數十所著名博物館。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聯合知識分享者打造權威知識科普平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截止到現在,百度百科已經創建了超2100萬個詞條,在龐大詞條的背後是700多萬用戶、專家、合作夥伴等知識分享者。」12月8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上透露,目前,百度百科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
  • 百度百科是如何製作的代做百度百科有哪些方法
    做百科網了解到,在人們的認知上,百度百科是權威的象徵。因此。打造擁有屬於自己公司的百度百科詞條可以提升品牌信任度。 藉助百度百科平臺,進行企業品牌的知識包裝和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企業品牌的發展。
  • 百度百科二維碼 打通知識傳播的「任督二脈」
    作為全球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百度百科以其平臺優勢在「知識O2O」上的創新開拓,正在扮演著這場知識傳播革命中的急先鋒。黃金周,百度百科帶你「碼」上知識行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百度百科別出心裁的舉辦了「碼上知識行」的活動,比起其他商家品牌動輒「大獎」「豪禮」的「物質土豪」做派,百度百科送出的卻是讓網友在北京、成都8大熱門景點旅遊同時,能夠獲取專家全程科普講解的精神食糧,讓參與者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成為一名「知識土豪」。
  • 百度百科上演《紅樓夢》詞條大戰
    由於「倒紅派」和「挺紅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一場聲勢浩大的《紅樓夢》詞條大戰已經在百度百科上演。  記者登陸百度百科後發現,自6月24日新劇播出以來,圍繞是否應該增加新版《紅樓夢》的劇照和內容,雙方展開了激烈爭奪:僅僅「紅樓夢」一個詞條就發生了不下20次的修改,一方的用戶剛剛增加了新版《紅樓夢》的內容,認為應該「刪除老版,與時俱進」,第二天另一方的用戶就刪除了新版內容並重新恢復老版,認為應該「補充經典人物劇照,刪除過多在文學經典概述部分出現的電視劇圖片」。
  • 「史記」回顧2107 百度百科推出「百度數說」
    百度副總裁吳海鋒在「數說·星芒」百度百科史記2017暨數說發布會上致辭  「網際網路讓每個人成為了知識的創造者百度副總裁吳海鋒在發布會致辭上表示,未來百科團隊將致力於用新技術,豐富知識傳播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努力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史記」視頻發布 現場追尋2017年度記憶  在發布會現場,播放了百科「史記2017」的年度熱點事件盤點視頻《2017,世界是什麼顏色?》。
  • 「百度百科我在場」開放申請 雲直播實現「同步看世界」
    十一黃金周期間,百度動物園再次掀起關注熱潮,但相比「在家看動物」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看世界」的誘惑力顯然更大。近期,百度百科整合資源優勢,升級雲直播平臺,以創新科技推出「百科我在場」大型在線直播項目,網友只需進入相關詞條即能夠通過直播視頻對詞條內容「眼見為實」。另外,該項目已經全面開放申請,歡迎優質直播內容入駐百科。
  • 從高校百科看百度百科知識體系的成長
    近日,筆者在幫助一個孩子填報志願時,習慣性地上網搜了一下「浙江大學」,發現百度百科詞條和以前相比又有了新變化,詞條不僅有學校概況和2015最新的招生計劃、歷年分數線、招生簡章等,還能根據生源地和成績測試錄取到學校的概率,幫助考生進行錄取分數預測。筆者搜索了幾個高校後發現,只要是教育部認可學歷的本科或專科高校,在詞條頁的頂部都有一個高校百科引導入口。
  • 百度百科將把醫療知識普及推進一大步
    百度百科將把醫療知識普及推進一大步 2014年09月22日 15:17作者:廠商投稿編輯:肖授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百度與權威院士共建的醫學科普信息平臺或許能解答上述疑問。  9月21日全國科普日,百度與衛計委等多家單位共啟"權威醫學科普傳播網絡平臺",攜手千位專家院士共同撰寫權威百度百科醫學詞條,打造權威醫療信息平臺,推動醫療知識普及。
  • 詞條總量遠超英文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打造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創造了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 百度百科「深夜食堂」開飯!觸碰了誰的味蕾?
    這場線上線下同步的美食文化沙龍,作為百度百科「百科我在場」在食品領域的首次嘗試,成功打造了「透明廚房」的標杆案例,這也讓人們對百度百科這一老牌平臺產生了新的期待。短短一天,「深夜食堂」美食詞條便吸引了十餘萬人瀏覽,網友的熱衷,讓行業對「百科我在場」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更為關注。作為百度百科於2014年開啟的創新項目,「百科我在場」項目上線以來,藉助百度百科領先的技術優勢跨越時空限制,不斷開拓「知識O2O」的全新邊界,接連湧現出「峨眉金頂」、「企鵝」等經典案例,吸引了眾多企業和機構尋求合作。
  • 百度百科發布知識分享著扶持方案「微光計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2月8日,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將為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等多種扶持方案。按照計劃,百度百科對知識分享者的扶持包括流量扶持、粉絲聚合、個人IP打造、1對1專屬指導等。此外,百度百科內容將與百家號深度打通,知識分享者在百科編輯的詞條、視頻、文章均會在百家號主頁展現。
  • 百度百科泛知識領域布局:視頻化、人格化、服務化
    今年11月,百度百科聯合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開始了一場特殊的直播,帶領用戶探尋滇金絲猴的隱秘日常,用戶不僅可以通過視頻看到動物的靈動,還能了解到滇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物種、同屬「國寶」級動物、總數只有3000餘只、瀕危程度堪比大熊貓……獲取這些權威的知識科普內容。
  • 百度百科詞條突破500萬 開創知識搜索新時代
    百度百科詞條突破500萬 開創知識搜索新時代    6月13日,百度百科第500萬個詞條「樺南白瓜」誕生。這標誌著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絡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在線知識搜索時代。詞條數量突破500萬,不僅是信息容量的升級,更體現百科用戶們對這個知識分享領域第一平臺的信賴。
  • 百度百科美味我在場 感恩節直播"國廚"烤火雞
    就在今年感恩節期間,百度百科創新直播項目「百科我在場」特別邀請人民大會堂西餐行政總廚徐龍、國家一級協會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等行業專家親臨,直播並點評火雞烤制全過程。詞條直擊火雞烤制現場, 打造透明廚房新概念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
  • 百度百科攜手好大夫在線 打造權威醫療信息平臺
    自去年百度百科合作平臺( http://baike.baidu.com/hezuo )上線以來,截至目前已經引入了近百家專業權威機構,合作編輯了數萬條各類詞條。專家的加入對百度百科內容的判定、擅長領域詞條的編輯、熱門專題的詳細解讀起到了顯著的提升作用,為億萬網友提供了更多權威的信息,從而進一步體現了網際網路知識傳播的重要價值。目前百度百科上收錄的詞條已經超過 550 萬,每天為數億網民提供知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