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掏耳朵?

2021-02-13 男人加油

許多人洗完澡後,最享受的一件事情就是拿棉花棒掏耳屎,但又擔心會傷害耳道或耳膜,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

耳垢若不清理,會自動出來嗎?

耳垢是耳道內的分泌物,內含油脂與防菌的酵素,能保護耳道的皮膚。耳垢的分泌腺集中在耳道入口附近,因此耳垢通常積聚於耳道外圍 。

大部分的耳垢不需要清潔,因為外耳道有神奇的自動清潔的功能,耳垢自清功能有點類似輸送帶理論,耳朵為了避免在有限的空間內,堆積過多的碎屑,影響聽力功能,於是便發展出一套自清功能,讓耳垢可以朝單方向,往外慢慢輸送出去。

那麼耳垢是如何被輸送出去的?死去的老舊角質層被新生的角質細胞取代,於是死去的角質便逐漸被推出來;加上人在咀嚼食物時,下顎關節運動時,也會在外耳道形成一股往外擠推的力量,兩種力量雙管齊下,讓耳垢慢慢被推出去。

由此可見,外耳道已有一套精密的自清作用,一般人實在不需要多此一舉幹擾耳垢自有的旅程,否則可能會因為清潔不當,妨礙耳道自清功能,造成耳道感染或耳膜的傷害。


方法正確,偶爾掏耳朵無大礙

不管你是基於什麼原因想自行清耳垢,耳垢有自清的功能,一般不需要特別清理,但如果真的忍不住想清耳垢的話,專家建議儘量使用柔軟的器具清除;此外,不建議自己動手清,因為看不到自己的耳洞,並要小心不要挖得太深、太用力,以免挖破耳膜或皮膚,而且要避免與別人共用器具。

另外,以不碰觸到外耳道皮膚為主,也就是說,清耳垢時不要直接與皮膚接觸,以免傷及耳道皮膚,最好是用夾子夾出來。

此外,若耳垢已經變硬,不好清潔時,則可以適時地使用礦物油、嬰兒油、耳滴劑等,有助耳垢的軟化,方便使用器具移除耳垢。

經常挖耳垢有什麼危害?

1.耳道失去保護及抗菌的作用:耳垢是耳朵的自然屏障層,有保護及抗菌的作用,若經常將耳垢清乾淨,會讓耳道經常暴露在潮溼、細菌、黴菌的環境下,容易引起耳道的感染。

2.耳道受傷感染:使用工具刮除耳垢時,若力道過於用力,或者不小心因外力碰撞,都有可能會造成耳道受傷或耳膜受損的狀況。

3.將耳垢推向更深處:若使用錯誤方式挖除耳垢(如:棉花棒、手指頭等),都可能將耳垢推向耳道深部,導致耳垢堆積,反而更不易排出。


什麼情況下一定要清耳垢?

當耳垢到達耳道口時,通常會變幹、變薄並掉出來,且通常不會被人類注意到。這個過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比如,長期戴耳塞式耳機、助聽器或耳塞都可能影響耳垢的規律性排出。耳垢太多、太幹或太黏都會導致耳垢堆積。

當多餘的耳垢變硬或被擠回耳道下方時,可能會導致耳塞。耳垢堆積的症狀包括感到耳塞、耳癢、眩暈、耳疼、耳鳴(耳內持續鳴響)或咳嗽。根據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的數據,兒童的耳塞發病率約為10%,健康成人的耳塞發病率約為5%,而養老院中的老人耳塞發病率高達57%。

日常生活中,有兩類人需要及時清除耳垢:

1、一些先天油耳體質的人,會分泌一種不容易排出、蓄積在耳朵裡的油性耳垢,比較會造成耳道阻塞發癢,影響聽力,需找及時清除。

2、有些耳垢栓塞時間過久,耳垢已然相當硬,一般醫師會使用軟化耳垢的溶劑,如:嬰兒油、礦物油、耳滴劑等,使耳垢軟化後,再予以清除。


小結:耳垢可以自行排出,不需要經常清理,如果耳垢過多,偶爾清理無大礙,但手法要輕柔。對於,少數容易發生耳垢填塞的人,請定期接受耳鼻喉科醫師的服務吧!

相關焦點

  • 男子掏耳朵,竟然引發癲癇!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
    這不,前段時間,英國《都市日報》就有報導稱,一名31歲的小夥子,在用棉籤掏耳朵的時候,不小心「遺留」了點棉絮在耳道內,引發了顱內感染,造成了癲癇。(來源:都市快報) 》長沙的李女士有去足浴店進行洗腳、採耳一條龍服務的習慣,結果耳朵長了「腳氣」。(來源:新浪網) 》南京的吳大伯常年習慣性挖耳朵,結果發燒還引發了腦膜炎差點喪命。(來源:看看新聞網) 》....... 我們平時該掏耳朵嗎?
  • 掏耳朵竟讓鼓膜穿孔!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掏過耳屎的人都會深深愛上那種曼妙飛揚賽神仙的快感,但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媽媽們卻在心裡打鼓。掏吧,怕對寶寶耳朵有傷害,不掏吧,又怕孩子堵得慌,碩大的耳屎也在向你招手「快來掏我吧!」第一次給娃掏耳屎是什麼體驗?媽媽們的普遍反映是:一個星期前給掏了一次,第一次掏。實在是太多了,寶寶還總是用手指摳耳朵。
  • 耳朵裡痒痒,掏卻掏不出什麼?2個因素,是時候該重視起來了
    耳朵癢?用挖耳勺掏一掏就好了,掏出一大塊耳屎時,心裡還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感。但是耳朵裡痒痒,卻什麼也掏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是生病了嗎?提醒大家,2個因素,是時候該重視起來了,接下來就具體跟大家說一下,看你中招沒?並告訴大家耳朵癢正確的止癢方法。
  • 寶寶有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王佳男孩子快1歲了,最近我發現她耳朵裡有很多耳屎,想掏出來,卻發現耳屎很硬,無法掏出,加上孩子不配合,只好作罷。這怎麼辦?」「我聽說不能給寶寶掏耳屎,對寶寶耳朵不好。」這是家長們經常遇到的問題。
  • 該不該給寶寶掏耳朵呢?家長常做的這4件事最傷寶寶耳朵!
    他形容,「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把耳屎全掏乾淨。」媽媽感嘆,沒想到小孩子第一次掏耳屎就花了5000塊錢。早知如此,當初不管怎樣都要定期給他清理耳朵。醫生說,現在逐漸進入梅雨季節,天氣潮溼,容易引發耳部炎症。再加上很多小孩子會去遊泳或者出行,家長應該在孩子遊泳、坐飛機前給他們清理一下耳朵,防止中耳炎。
  • 耳朵癢,究竟該不該用手掏?專家教你正確掏耳朵的方法
    掏耳朵,在民間俗稱「挖耳屎」。不要因為帶了個「屎」字,就覺得這玩意留著也沒用,掏掏更健康。在四川滿大街都有掏耳朵的,當地人叫「耙耳朵」,是人們休閒時的必選項目,部分掏耳朵的師傅甚至憑著一手掏耳朵絕活家喻戶曉。
  • 用棉籤掏耳朵竟致顱內感染?耳朵究竟該怎麼掏?
    用棉籤掏耳朵竟致顱內感染?耳朵究竟該怎麼掏?掏耳屎不僅會使保護作用消失,還有可能在掏的過程中不慎損傷耳道,甚至造成聽力下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 小朋友的耳屎該不該掏?聽聽專家怎麼說
    「媽媽,你說話我聽不清楚,耳朵好痛!」昨天,在遊泳池遊了大半個小時的樂樂捂著耳朵對媽媽說。當天傍晚,樂樂因疼痛一直未能緩解被父母送往醫院。經浙江大學明州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胡青華檢查發現,樂樂的耳朵裡都是耵聹栓塞,通俗地說,就是「耳屎」堵住了耳道。
  • 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挖鼻孔和摳後背,而掏耳朵是不可否認的NO.1。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幾十年來從沒挖過耳朵。曾經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婦女時常覺得耳朵沙沙作響,耳道不通暢也聽不清楚,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像這種長期不清理耳屎導致耳朵被堵住的事情,在醫院五官科屢見不鮮。除了耳朵不掏來醫院的人多,掏耳朵太勤快導致耳道發炎的也是比比皆是。
  • 男子耳朵進水後失聰,竟是因為太久沒掏耳朵,網友:到底該不該掏
    近日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發生了一件讓人不敢相信的事情,一位40多歲的陸先生來到醫院檢查自己的耳朵,因為耳朵突然聽不清了,而醫生卻告訴陸先生耳朵內有顆花生米大小的耵聹栓塞(俗稱硬耳屎),這把陸先生嚇壞了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內竟有這麼大一塊耳屎還導致失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寶寶耳朵有「髒東西」,家長該不該幫他掏?別因愛害了孩子
    不過,耳朵的清潔恰恰是不少家長會忽略的地方。那麼小朋友的耳朵出現大量的耳屎,作為家長應不應該幫孩子掏耳朵呢?王女士前兩天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現寶寶的耳朵裡有不少耳屎,所以王女士便拿起掏耳勺開始給寶寶清理耳朵。寶寶也知道耳朵裡不舒服,所以很配合王女士。可是,掏完耳朵後,寶寶卻突然說自己耳朵疼,甚至不讓王女士碰他的耳朵。王女士心裡擔心不已,趕忙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 小寶寶耳屎到底該不該掏?教你一招,巧用棉籤清理寶寶耳屎!
    一直沒給寶寶掏過耳屎,寶貝2歲多了,怕掏壞耳朵,到底該不該掏呢?相信這也是很多媽媽的共同問題。寶寶耳屎有什麼作用?很多小孩耳朵都有耳屎,耳屎具有保護耳朵的作用,它有獨特的氣味和味道,能保護耳道和耳廓,防止小蟲子鑽進耳朵。寶寶耳屎到底該不該掏呢?一般來講,寶寶的耳朵是可以不掏的,因為耳垢有保護耳朵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自行排出。
  • 用棉籤掏耳朵,對耳朵的危害原來這麼大,看完不敢用棉籤掏耳朵了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每當耳朵癢了,就會拿根棉籤放在耳朵裡面掏一掏。既緩解了耳癢的感覺,又掏出了不少耳屎,那叫一個舒服。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用棉籤掏耳朵的這一小舉動,可能會帶給你很大的麻煩。雖然說耳屎會被自動排出來,但是很多人耳朵癢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地想要用棉籤掏耳朵,感覺這樣耳朵裡才幹淨。要提醒大家,用棉籤掏耳朵再舒服,儘量也不要這樣做,因為用棉籤掏耳朵會給耳朵帶來不小的危害。用棉籤掏耳朵,可能會給耳朵造成哪些傷害?
  • 耳屎多了該不該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習慣,閒來沒事的時候,就會喜歡摳鼻屎,或者是挖耳朵,這兩件事是很多人都喜歡幹的事。說起來可能會有點噁心,但這確實是很多人喜歡做的事情,特別是掏耳朵這件事,本身耳朵裡可能也沒什麼耳屎,就是沒事的時候,想掏一掏,好像掏完以後就很精神一樣,會覺得神清氣爽。
  • 掏耳朵到底好不好?留意這些細節,掏耳朵無憂
    掏耳朵到底好不好?掏耳朵這種事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有點爽,特別是在掏出一大塊的時候,雖然那場景會有一點噁心。這行為到底好不好呢?醫生表示,臨床醫生是不建議隨便掏耳朵的。因為健康人的耳朵內都會有耳屎,也就是耵聹。
  • 掏耳朵時不注意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掏耳朵,又稱掏耳屎,自然離不開棉籤。作為掏耳屎「神器」,棉籤已經慢慢發展成大部分人的家中必備清潔工具。很多人在享受棉籤掏耳朵帶來的快感,卻全然忘記背後隱藏的危險。棉籤掏耳朵險喪命2019年3月14日,英國《都市日報》報導,一名31歲小夥因抽搐被緊急送往醫院。
  • 耳朵瘙癢難耐?你該怎麼辦?
    耳朵癢不是什麼大病,但一旦癢起來讓人難以忍受,有的人用棉籤掏,有的人用耳勺掏,更有甚者開始用起了火柴,髮夾掏耳朵。但大多數的人掏耳朵時把握不住力道,用力掏完後一時是爽了,但對耳朵的傷害也留下來了。輕則挖破外耳道皮膚,導致細菌感染,變成急性外耳道炎,嚴重的還會捅破耳膜,影響聽力。
  • 如果不掏耳朵,耳屎會不會堵滿?
    (圖片來源於網絡)大部分人肯定都有過掏耳朵的經歷,每當掏出來一些髒東西,就會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掏耳朵神器」—
  • 掏耳一時爽,耳道很受傷!到底該不該挖耳朵?專家說出三類情況~
    但是人們總是習慣於掏耳朵,大多數人的目的是為了清理耳屎,耳鼻喉科醫生提醒大家,耵聹並非只是一無是處的廢物,耳屎也有很多的作用:它可以保護鼓膜、阻隔沙塵、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鼓膜,還可以潤滑耳道,防止耳道內的皮膚過於乾燥,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等不適,耵聹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滅作用,我們的鼓膜非常敏感很容易被強聲波刺激,而耳屎能起到過濾和緩衝聲波的作用
  • 經常感到耳朵癢?耳朵癢該怎麼辦!
    會不會經常感到耳朵裡痒痒的,也不知為什麼,情不自禁就想撓,結果越撓越癢,最後就會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