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由自身免疫系統紊亂引起的慢性炎症疾病,目前尚無法根治,但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對該病進行了廣泛深入研究,表明強直早期通過科學治療,以及愈後康復保健,能夠達到臨床康復。本文將從強直常用治療方式:藥物治療、生物製劑、外科手術、微創治療、多學科聯合治療、保健等進行論述。
藥物治療作為多數強直患者治療首選、主要治療方式之一,其可以緩解關節腫脹及促進炎症消除的效果,從而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但其長期用藥帶來的副作用、停藥復發等問題也困擾著眾多患者。這類藥主要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溼藥、糖皮質激素、生物製劑。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0年美國風溼病學會/歐洲抗風溼病聯盟更新的AS管理推薦意見中,將其列為治療早期強直的一線藥物,即建議患者在使用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之前需要嘗試至少2種NSAIDs。這類藥物包括吲哚美辛、雙氯芬酸、羅非昔布、塞來昔布等。
作用效果:通過抑制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發揮解熱作用,改善疼痛僵硬,增加活動範圍。
不良反應:胃腸道不適、心血管疾病、肝腎損傷、血細胞減少、水腫及過敏等,應在用藥前評估風險。
適用人群:早期強直患者,且炎症附著範圍小、較淺,骨質未遭到破壞的強直患者
註: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藥物即可,避免同時使用≥2種非甾體類抗炎藥,不僅不會增加療效,反而會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疊加。
慢作用抗風溼藥是通過抗炎機制多與幹預機體免疫過程、促進炎症吸收等因素有關。如: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來氟米特、沙利度胺等。
作用效果:該藥作用較慢,用藥後4~6周起效,治療常需維持1~3年,磺胺過敏患者禁用。
不良反應:引起消化系症狀、肝損傷、皮疹、肺間質炎症纖維化、血細胞減少、頭痛、男性精子減少。
適用人群:僅適用於治療強直患者外周關節炎(如膝蓋、手、腳)。
註:在用藥前後應定期複查血常規,肝功能及其他有關項目。
糖皮質激素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轉錄,而減少腫脹和炎症免疫反應。如:甲潑尼龍、地塞米松等。
不良反應:長期使用或劑量過大會導致骨壞死、骨質疏鬆等
註:儘量不要長期使用或少用激素類藥物,避免其他病症發生。
圖片來源:攝圖網
1998年全球第一款生物製劑恩利在美國上市後,正式拉開了強直治療新篇章,2005年國產生物類似藥益賽普在國內上市。它是通過抑制人體免疫應答來抑制炎性反應,如:益賽普、類克、修美樂、強克等。
作用效果:比傳統口服藥物治療更加精準,抑制骨破壞優於傳統藥物。但無法解除肌腱、韌帶組織粘連、關節間隙變窄和脊柱強直。
不良反應:局部可出現紅斑、水腫,可伴瘙癢,合併腫瘤、肺結核的風險。
適用人群:
·非甾類抗炎藥治療失敗患者:至少使用兩種不同種類的非甾類抗炎藥治療超過4周無應答,每種為可耐受的最大治療劑量或出現異常停藥或減藥,治療時間仍不少於3個月。·外周型脊柱關節炎或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病情較重;
·髖關節受累明顯患者。
註:生物製劑有嚴格的使用標準,並不是每位患者都適用,在使用前先需做好檢查。同時,長期抑制免疫,會有合併腫瘤、肺結核的風險,停用後易復發的問題。
通過外科手術矯正脊柱關節融合,如:脊柱截骨術,胸腰段和腰段截骨矯形獲得整體矯形和整體矢狀面平衡,最大限度恢復變形體態。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用效果:目前關節置換術應用比較廣泛,校正關節脊柱畸形,改善活動功能。
不良反應:截骨範圍過大存在一定風險,矯形復位不穩定,血流損傷、血運破壞。
適用人群:晚期脊柱關節完全融合、畸形患者,微創治療無法恢復的患者
註:強直屬於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外科手術治療只能起到一定的體態改變,無法阻斷病情發展。
圖片來源:鄭州市管城中醫院骨傷科
微創治療是屬於非手術和手術之間的一種治療方法,通過可視微創剝離等手段達到松解炎性粘連組織、關節腔給藥等達到祛炎止痛、恢復關節活動度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病變的疾病,以及組織損傷性的疾病,且對醫生臨床操作水平要求較高。
20世紀90年代,美國醫學家最早提出(MDT)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隨著國內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機理、病情進展研究,21世紀初,由腫瘤、血液病等重大慢性病診療模式演變而來的——強直性脊柱炎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被國內外專家和學者廣泛認可。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病因複雜、病情發展多變,其涉及多個學科,如內科學、風溼病學、遺傳學、免疫醫學等,且不同患者發病原因、病情階段、體質差異等,都導致了千篇一律的傳統治療方案不奏效。
圖片來源:鄭州市管城中醫院骨傷科
近年來,國內專家學者在原先藥物、微創治療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出多學科聯合治療方式,由專家團隊、技術手段升級,採取局部聯合全身治療模式,綜合微創、藥物、理療、免疫調節、愈後管理、心理等方式,制定分型分期個性化診療方案,綜合解決單一手段治療過程中炎症祛不盡、關節粘連、骨損傷、藥效果差、手術創傷大等疑難問題。
1、加強營養、注意休息。
圖片來源:攝圖網
強直性脊柱炎是炎症性關節炎,目前國際研究推薦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飲食方案為抗炎飲食,即減輕炎症、減少疾病復發的膳食。目前參照地中海飲食,即蔬菜、水果、海鮮、五穀雜糧、堅果、橄欖油,以及牛肉、乳製品類。這種高纖維素、高維生素、低脂、低熱量的飲食結構。同時,每日多注意休息,做到早睡早起。
2、注意保持生理姿勢,防止脊柱畸形僵直。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行、立、坐、臥的正確姿勢,增強機體免疫力。經作深呼吸及頸椎、腰椎、整體運動,保持脊柱生理彎曲,防止畸形。保持胸廓活動度,維持正常呼吸功能。持骨密度和強度,防止骨質疏鬆和肢體廢用性肌肉萎縮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3、因疼痛長期不運動的患者,脊柱與四肢強直較快,應盡力活動各關節,堅持作擴胸運動、深呼吸、脊柱及下肢運動等局部和全身性的功能鍛練,以防止和減輕關節粘連、僵直和肌肉萎縮。因病情嚴重不能起床患者,經治療後病情得到控制,可在床上做些適當的功能鍛練,爭取早日下地活動。
圖片來源:攝圖網
4、強直病程纏綿,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存在急躁情緒,對堅持長期治療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情緒變得十分悲觀,失去信心放棄治療。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緒,治療及時恰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結語: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專家學者不斷深入研究,國際強直診療不斷發展,國內強直治療的方法日新月異,臨床康復率不斷提升。而我們與「病魔」的戰爭早已打響,在這場局戰中,我們要找到自己的方位、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戰略,來戰勝這場與病魔的爭鬥!
☞強直7年,80後退伍軍人,從行動困難到連做10個伏地挺身!他說:康復秘訣全在這9個字~
☞強直患者常做這5件事,可能你的病情發展比別人快幾倍!
☞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期,經常發熱怎麼辦?牢記這三點!
☞強直:髖關節受累怎麼辦?
☞強直性脊柱炎的運動康復指導,趕緊收藏起來!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