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潘大夫門診札記:孩子長個兒離不開它,難怪只補營養效果不佳

2020-09-03 健衛大咖

病例症狀: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佝僂病

在門診,經常會有家長憂心忡忡地問我,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天天在補鈣,為什麼還會出現佝僂病呢?在這裡,我想特別強調曬太陽的好處。

對於3~18個月的孩子來說,缺乏維生素D是最常見的現象,而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內合成維生素D,如果像北方的秋冬季、南方的梅雨季,天氣不好日照不足,就會導致孩子維生素D的缺乏,從而大概率地引發佝僂病。

現在,雖然嚴重的佝僂病並不常見,但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而導致孩子生長發育遲緩,還是很常見的。所以,幫助孩子科學地補充維生素D,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尤其是骨骼發育有很重要的影響。


胖大夫解讀:

如何補充維生素D最有效?

當今很多父母不讓孩子曬太陽,特別強調防曬,錯誤地認為孩子越白越漂亮,越白越健康,實際上我們體內90%以上的維生素D是通過太陽光的照射獲得的,而維生素D能幫助我們促進鈣的吸收,它有利於我們整體的生長發育,尤其是骨骼的發育。

很多父母還有一個誤區,擔心孩子缺鈣,所以拼命給孩子補鈣,覺得這樣就夠了。實際上,如果維生素D不足,補再多的鈣也無濟於事。

鈣是骨骼的重要成分,個子高的人腿長,就是因為鈣在他的長骨生長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缺乏鈣則會影響到孩子的骨骼發育和個頭的長高。


如何科學地曬太陽?

0~3歲的小朋友皮膚還比較嬌嫩,一般要避開上午10點~下午3點,以免強烈的日光灼傷皮膚。而在陰雨天裡,由於紫外線照射非常弱,幾乎沒法合成維生素D,則需要給孩子口服維生素D或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聯合製劑。


曬太陽需準備什麼裝備?

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出門曬太陽會不會被灼傷?需不需要防曬衣、防曬霜?

醫生建議普通穿著即可,皮膚暴露的面積要大,不必穿防曬衣。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塗防曬霜或者戴太陽鏡,如果陽光確實強烈,可以給孩子準備有帽簷的帽子,如果孩子熱了,出汗了,可以到樹蔭下呆一會兒,所以,有樹蔭的公園或廣場,就是很好的「曬孩子」的場所。


曬太陽可以隔著玻璃嗎?

對於北方來說,冬天外面風大、溫度低,那麼可以在家裡隔著玻璃給孩子曬太陽嗎?要注意,隔著玻璃曬太陽,雖然一樣暖和了,但玻璃會把紫外線裡的UVB波段給過濾掉,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無法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必須要到戶外去。



潘大夫友情提示:

每天帶著孩子出門曬太陽,珍惜大自然對我們無私的饋贈吧。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協和潘大夫門診札記專欄」:流感季節,挑食偏食更要不得
    潘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教授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內分泌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病例症狀:偏食引發的嚴重不良後果挑食、偏食在我的門診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
  • 「協和潘大夫門診札記專欄」第11期 為什麼你連喝涼水都長肉?
    潘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教授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內分泌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病例症狀:肥胖經常在門診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暑假過去,家長帶著一下子胖了十幾、二十斤的小朋友來就診,抱怨說:潘大夫,您看啊,我們家孩子爸爸、媽媽都不胖,按說沒有肥胖基因啊,可這孩子怎麼胖成這樣呢?告訴您,一般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那麼孩子肥胖的機率大概是20%,但如果父母雙方都肥胖的話,孩子肥胖的機率大概是40%。
  • 「協和潘大夫門診札記專欄」江湖流傳的吃辣椒減肥,靠譜嗎?
    潘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教授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內分泌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病例症狀:肥胖抗疫期間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就診,普遍的問題呢是說,最近4個月居家學習,孩子長了6公斤、8公斤、10公斤不等。孩子怎麼不長身高,光體重噌噌往上漲呢?
  • 「協和潘大夫門診札記專欄」 江湖流傳的吃辣椒減肥,靠譜嗎?
    潘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教授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內分泌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病例症狀:肥胖抗疫期間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就診,普遍的問題呢是說,最近4個月居家學習,孩子長了6公斤、8公斤、10公斤不等。孩子怎麼不長身高,光體重噌噌往上漲呢?
  • 「協和潘大夫門診札記專欄」升學長個兩不耽誤,這幾點要注意
    病例症狀:長個緩慢有個女孩的媽媽帶著孩子來門診諮詢,說很鬱悶,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個子就沒怎麼長過。之前在幼兒園的時候,一年還能長6~8釐米,上了小學,一個學期下來,發現連2釐米都長不到。這個媽媽就懷疑,是不是孩子在學校夥食不好導致的。其實這種情況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小朋友幼升小、小升初的關鍵期,常常會出現生長速度減緩的情況。
  • 「協和潘大夫門診札記專欄」:牛奶這樣喝,孩子才長個
    生牛奶是很不安全的,因為我們曾發現喝生牛奶導致結核的例子。還有一些母牛可能有乳腺炎,使用過抗生素,直接飲用生牛奶容易埋下健康隱患。另外,生牛奶裡細菌不處理,在室內保存變質,很容易出現食物中毒的情況。很多父母也會問我,巴氏消毒奶和常溫奶,哪個營養價值更好?從原則上來講,這兩者營養價值相當,沒有太大的區別。
  • 協和潘大夫:別再給孩子瞎吃營養補充劑,這些害處你造嗎?
    潘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教授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內分泌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病例症狀:錯誤服用營養補充劑在門診,我們遇到這樣的病例,1個15歲的男孩,被診斷為蛋白尿和氮質血症,原因是母親為了讓兒子長得更健壯
  • 協和潘大夫:「小胖墩兒」性早熟機率大,會影響成年個兒頭
    我在門診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兩三歲的小女孩,乳房卻出現了青春發育的跡象。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性早熟對孩子的生成發育最大的影響是導致孩子個子長不高。判斷一個孩子是否還會長高,可以根據他的骨骺情況進行分析。骨骺未閉合時,說明孩子還能繼續生長;若骨骺閉合,則可能會停止生長。而提前分泌過多的性激素,最大的不良後果在於導致孩子的骨骺提前閉合,失去生長潛能,從而導致成年個子會比較矮。下面這張圖,可以簡單地讓我們了解什麼叫骨骺閉合。
  •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協和醫院潘慧教授幫孩子突破身高難題
    基於此背景下,專業兒童生長發育平臺「有譜爸媽」聯合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矮小門診主診醫生潘慧教授,特別為兒童打造了線上系列視頻長高課;作為領域內擁有24年豐富經驗的頂級專家,潘慧教授更希望的是將科學的身高管理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幫助家長們建立起科學的身高管理機制,助力更多孩子科學健康的長高,為孩子的未來創造出更多可能。
  • 協和醫事:協和醫院的女大夫們
    他要我去找楊崇瑞談話,希望楊崇瑞能說服我不結婚。他還告訴我,協和醫學院是不送已婚女醫師出國進修的,因為女醫師結婚後必定隨她的丈夫去留。協和培養了,又不能用,太不合算!而且女醫師生了孩子,就可能不再工作了」。  科主任還舉了楊崇瑞、林巧稚由於不結婚,事業才取得成功的例子;而沈驥英雖然曾是協和畢業生中的佼佼者,但在結婚後生了孩子,工作受到很大影響,以致結婚後就離開協和醫學院了。
  • 協和潘大夫:如果你屬於肥胖人群,那麼這些病就離你不遠了
    病例症狀:肥胖及其併發症上一期門診札記,我們講了肥胖帶來的主要兩大併發症2型糖尿病和各種心血管疾病。經四個包含6328個主題的大型縱向研究的數據被分析,孩童時期即超重或肥胖、成年期依舊肥胖的個體,成年期患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和大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會大大提高。
  • 鈣鐵鋅缺一個就不長個兒,怎麼判斷孩子要不要補?
    孩子長個兒,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後天的營養確實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就先來看看影響長個兒的3大營養素。大家都知道,鈣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營養素,所有的細胞都需要鈣,鈣是骨骼、牙齒和細胞壁形成時的必需結構成分,要長個兒,缺了鈣肯定不行。
  • 4歲孩子不長個兒,一查竟是腎衰竭!協和專家:兩個檢查一定要做
    受訪專家:魏珉,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擅長:小兒腎臟病、風溼免疫性疾病和部分遺傳代謝性疾病的診治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上午(特需門診),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專家門診) (健康時報客戶端記者孫寶光)「孩子到了四歲還不長個兒,還有點兒貧血,到醫院一檢查,發現孩子是慢性腎衰竭
  • 孩子長個兒的誤區 附:身高預測法
    孩子長個兒的誤區 附:身高預測法來源   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孩子長個兒的誤區可比兒子小兩歲的女兒17歲了,身高才1.53米,在半年時間裡只長了1cm。此時媽媽向醫生討教長個子的良方,但沒有任何辦法,因為檢查得知,孩子的骨骺線已經閉合,基本上停止長高,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營養過剩。
  • 比鈣片營養高十倍的4道菜,記得多給孩子吃,孩子愛吃猛長個兒
    導語:比鈣片營養高十倍的4道菜,記得多給孩子吃,孩子愛吃猛長個兒!大家也知道,現在孩子們處於一個生長發育的關鍵時刻,在這個時刻家長們記得給孩子們多補鈣。其實,光給孩子補鈣片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多給孩子做一些家常菜吃,因為很多家常菜裡邊兒,它的含鈣量也是比較高的,經常吃的話對孩子有好處,孩子也會長個。那我們今天跟大家說這4道家常菜,它的含鈣量就會比我們平常吃的鈣片的營養價值還要高上十倍。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給孩子做著吃,孩子挺愛吃,而且還能猛長個兒。
  •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2020-12-18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媽的總是這樣做,難怪孩子不長個兒!
    母乳,是媽媽們最初能給孩子的最好的食物。很多人都說母乳餵養好,營養充足,沒必要吃別的。但是,有了奶、能夠實現母乳餵養,從此就能高枕無憂了嗎?很多媽媽帶孩子去醫院的時候,醫生都會推薦給寶寶開維生素D。其實,被醫生推薦要補維D的,可不止你一個人,一般在寶寶出生時,醫生都會要求家長從寶寶出生15天後開始補充維生素D。查閱資料也可以知道:維生素D確實是新生兒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元素!但是,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應該補到什麼時候?如何正確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呢?
  • 協和名醫告訴你4個孩子長高真相!
    女孩1米46考不上教師,男子1米6被分手30次別讓孩子的身高,毀掉了未來的優勢熟悉有譜爸媽平臺的朋友,想必對潘慧教授都有所了解,家長們喜歡把他叫做胖大夫,他在北京協和醫院矮小門診當主診醫生,已經25年了。
  • 「叮鈴鈴」郎大夫來了,這個協和醫院名譽主任屋裡藏了上千個鈴鐺
    辦公室的上千個鈴鐺中,這個圓環形的銅圈般的鈴鐺與郎景和最有緣——因為「虎撐」是古代醫生的「標配」。古代醫生行醫時,會把「虎撐」掛在箱子上。一路走,鈴鐺一路叮咚作響,病家聽到鈴聲就知道「醫生來了」。「虎撐」之所以用「虎」字來冠名,據說與藥王孫思邈有關。有一次,孫思邈在行醫途中遇到一隻老虎,這隻老虎病歪歪的,見到人沒有撲過來。孫思邈走到老虎近前,才發現老虎的嘴裡有根巨大的刺。
  • 孩子長不高?有人用這個方法讓孩子猛長個兒,確實有效!
    陽春三月,正值小兒生長發育旺季,各大中醫院也都開出了「生長帖」門診,為長身體的「小伢兒」們施肥鼓勁。那麼,這些「生長帖」真的有效嗎?又是如何在孩子身上發揮作用的呢?馬書記告訴記者,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都有自己的標準身高,如果發現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低於平均值了,家長就應該及時予以關注。那些眼瞅著孩子身高停滯不前,以為等一等,盼著過段時間就能接著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一般來說,孩子的身高每年是可以長到5-7釐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