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時候應該都有這樣的記憶,那就是身上和頭髮上總是會出現蝨子。有時候蝨子太多了,老爸老媽還會使用敵敵畏來噴在我們的頭髮上,想要殺死這樣蝨子。這種做法現在看來特別危險,但是在當時卻是對付蝨子的有效辦法呢!那麼,在八十年代,人身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蝨子呢?
八十年代的生活和現在比起來還是很艱苦的。那時候人們的家裡哪有什麼熱水器,洗澡都是自己在家燒點熱水,到了冬天甚至還跑到幾公裡以外的洗澡堂裡去洗澡。因為洗澡條件的限制,所以那時候的人們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洗澡才洗一次澡。加上人們需要種地,還要養豬餵羊的,身上難免會沾染很多不好的味道,出汗也會比較多,不能及時清除身上的汙垢,又不斷的接觸不衛生的環境,就給蝨子提供了便利的生長環境。所以,那時候人的頭上和身上經常會出現蝨子。
那時候的條件也很匱乏,要買什麼還要去供銷社,按需購買。物質的匱乏,導致人們身上也沒有幾身可以換洗的衣服。長時間的穿著一件衣服,想不引來蝨子都難。
我們知道,八十年代是很窮的年代。改革開放剛開始,各種物質都還處於匱乏的階段。人們仍然處於苦苦掙扎的邊緣,吃飽的基本訴求還沒有解決,就更別提用錢 去買衣服了。那時候甚至聽說有幾個兄弟合穿一條褲子的,可見人們的生活水平是什麼樣子。穿的暖和都是奢望,就更沒有條件去講究衛生,關注身上長不長蝨子了。
何況,八十年代的人們幾乎天天和土地打交道,根本不關注自己的衛生狀況。平時忙忙碌碌的,也沒有時間打理自己。在他們的印象中,有蝨子是正常的現象,就更加不願意去關心蝨子的問題了。
雖然,那時候人身上生蝨子的事情,在現代的我們看來實在是不可思議。但是,八十年代的環境就是那樣的,如果把我們放在那個年代,我們面臨的將是同樣的狀況。我們之所以今天很少看到有 生蝨子的人,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吃飽穿暖之後開始更加關注起自己的衛生狀況來,更注意打理自己,加上大環境的變好,才能體面的做自己。
說到底,這都是祖國的功勞。沒有繁榮昌盛的祖國,我們或許還在渾身長滿蝨子的狀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