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窮搬家,富挪墳,生意不好改大門」,有啥到底講究?

2020-12-25 敢說真話的土妞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從老人的嘴裡,聽到一些老話。這些老話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農村老話涵蓋廣闊,有指導生產生活的,有闡述風俗習慣的,有揭露人性善惡的,還有引導財運福祉的。而「窮搬家,富挪墳,生意不好改大門」,就是後者的代表。關於這句話,小編從小到大沒少聽。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窮搬家

以前的農民生活沉重,一方面要靠天吃飯,一旦碰上自然災害,很容易顆粒無收,那麼這個時候就要逃荒了。另一方面還要承擔沉重的賦稅,年景好的時候尚能勉強餬口,莊稼欠收的時候,如何來交稅,那就只能靠搬家來逃避猛於虎的苛捐雜稅了。反正家裡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鋪蓋卷一卷,帶點乾糧就可以上路。

富挪墳

以前的人都窮怕了,很是相信看不見的那些神秘力量,更是相信墳墓陰宅的重要性。一旦有了錢,就想著子孫後代都有錢,一旦當了官,就想著世世代代都當官。因此人富了之後,就會請風水先生看陰宅,遷居祖墳,希望給後代帶來福祉,保佑自家一直富有。

生意不好改大門

做生意的人相當重視風水,尤其是大門的方位。因此很多人如果生意不順,就會覺得是大門沒有開好,不利於財運,就會嘗試更改大門的方位,已得到好的財運。其實很多農民也是如此,要是家裡老是破財,或老是有人生病,他們就會考慮更改大門的朝向。

這句老話蘊含著一定的道理,寄託著農民的情感,那就是對對現實的無奈,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好日子的追求。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句老話的前半部分,就有點說不通了。就像一些人調侃的那樣,搬家是富人的專利,窮人根本就搬不起家。

對於這句老話,大家是怎樣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圖片僅供參考,與正文無關)

相關焦點

  • 老話:「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裡面究竟有啥講究?
    在農村俗語中有一句:「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初次聽來,這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那麼,俗語背後到底有何講究呢?帶著這些疑問,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首先,不妨分析下「窮不搬家」,這句老話可謂由來已久了,並且自古就有「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的說法,這又是為何呢?
  • 農村老祖宗常說「窮搬家,富挪墳,家裡不順改大門」,什麼意思?
    農村流傳著很多老祖宗傳下來的俗語,很多農村的老人天天掛在嘴邊,農村多數人也都相信這些俗語所說的道理,那今天我們就以這句民間俗語為例,看看這些流傳著的俗語都有那些依據和道理,有句俗語說「窮搬家,富挪墳,家裡不順改大門」,這就是將家裡的貧富狀況歸結在風水上,農村現在還有的地方,講究看風水
  • 「窮搬家富挪墳,不窮不富挪大門」,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上千年的歷史中,湧現了不少關於風水的俗語,這些風水俗語,多是祖祖輩輩口頭流傳下來的,也是先人的智慧結晶,能從古到今還被秉承的,肯定有它的道理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窮搬家富挪墳,不窮不富挪大門」,什麼意思?從表面的意思來看,這句話就是說:窮人想改變命運要搬家,而富人要挪墳,對於那些不窮不富的人,要去挪大門。為何這樣說呢?
  • 「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有什麼講究?你信嗎?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有什麼講究?每一個人都想生活過的舒適快樂,但是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至少富裕的人想要過的舒適點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貧窮的人卻並不一定能夠很舒服。不過富貴的人什麼都可以搬遷,但唯獨祖墳不能搬,生意不好的人很多都不能改,唯獨大門可以改。就有句流傳下來的俗語說,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就形象具體的說明了這些,那這些到底有什麼將究,說出來可能並不能使你相信。這第一句窮不搬家卻是很容易理解,貧窮的人不能搬家。貧窮的人沒有多餘的財產讓自己住進更好的房子裡,享受更好的生活條件。
  • 老祖宗常說: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其實很有道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雖然在乍聽之下感覺有些封建迷信,但是在細細探究之下,這句話卻充滿了深深的哲理。 在一些落後的農村,老人們認為家裡窮是因為風水不好,經常督促孩子搬家,也許換到一個「風水寶地」之後就會改變家裡的運勢。但那個理論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
  • 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到底有什麼說法?
    我國的這些民間俗語涉及的範圍幾乎涵蓋了一個人一生所需要經歷的事情,不管做什麼,總有與之對應的俗語。這些俗語中,有很多是虛假的,但大部分都是蘊含了很深刻的道理的,話粗理不粗,讓很多人學到了為人處世的原則。「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這句話其實很多人都聽過,也非常容易理解,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有什麼用嗎?
  • 農村老話「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什麼意思?搬家也有講究?
    生活中,總會因為一些原因,需要搬家。這一點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是最清楚的。不過現在年輕人對於搬家是很隨意的,心血來潮了想搬就搬。但是在過去農村裡,農民朋友對於搬家是很慎重的。首先要查一下日子,挑選了好的日子才會搬家。而且大多數的老人都是能不搬就儘量不搬家。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一說農村老話有啥講究,有人就不看內容回了三字「窮講究」,字字扎心,也有的說成了封.建迷.信,這不能完全說錯,但也不是絕對的呀,老話的出發點大部分還是希望傳遞給後者有用的經驗,只不過很多老話在歷史的傳承中,後人理解上,出了點偏差,例如正月理髮,存在很多不利於老舅的段子。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天氣愈加的寒冷,多地出現了今年的最低溫度。真的是小寒出在二三九,天寒地凍人亂鬥。由於天氣寒冷異常,出門之後都會凍得不由自主地哆嗦。小寒節氣的到來,也預示著距離臘月也越來越近。
  • 農村老話:「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有什麼忌諱講究呢?
    而此時一些老人又開始念叨他們的老話,告誡子孫說話做事要有分寸,為的是一家人能富裕安康。其中聽的最多的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那麼臘月、正月到底有哪些忌諱講究呢?一起來看看吧。臘月期間的忌諱。1,臘月裡不可搬家。在農村老人眼裡,很忌諱臘月裡搬家。
  • 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搬家就得窮一陣嗎?有啥講究嗎
    但是由於大城市高昂的房價,讓許多農村小夥望而卻步;於是租房就成為了不少人的選項之一。然而租房就會面臨著一個問題:如果工作變動,就需要來回搬家;關於搬家,農村老人有這樣一句忠告「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搬家就得窮一陣嗎?有啥講究嗎?答案其實很簡單!為什麼說「近搬窮三天」呢?
  • 為什麼說「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
    《呂氏春秋·慎勢覽》說:「神農氏十七世有天下。」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十七世就是五百一十年,與前面所說的「五百二十歲」相符。但是,這樣的記載難以磨合之處也很明顯:到底是「八世」還是 「十七世」?是「一百二十年」還是 「五百二十歲」?神農真的「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嗎?「八世」怎麼可能「合五百二十歲」呢?
  • 農村俗語「娘送女,窮到底;姐送妹,窮三輩」啥意思,有何講究?
    農村俗語「娘送女,窮到底;姐送妹,窮三輩」啥意思,有何講究?在現在年輕人結婚的時候不像老一輩人結婚的時候,有很多的講究,現在年輕人的婚禮真的是多姿多彩,各特色。但是在農村,並沒有什麼大的場面,但是還是極為講究的。就像是在農村流傳下來的很多的俗語,一言一行都是有講究的,就像是今天小編所講述的關於結婚習俗的俗語。
  • 在農村,老人常說「姐送妹,窮三輩,娘送女,窮到底」,啥意思呢
    常在農村生活,時常可以聽到老一輩的農民口諭傳承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很多都是老一輩的勞動人民根據生活中一些現象,生活規律和所見所聞總結出來的,經過多年歷史的推敲,之所以能傳承至今,是因為這些農村老話接地氣而且實用性廣,折射出的人生道理更是很多書本上也學不到的。
  • 農村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有許多經典的語句世代傳承,它們一般樸實明快,富有哲理,是先賢在長年累月中的經驗積累,並逐漸運用的生活中去,形成了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在農村這些語句多採用白話文,在理解和傳承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流傳至今!行走在農村,免不了要熟悉一些傳統的文化,而俗語不可不學。
  • 「窮不搬家,富不遷墳」啥意思?迷信嗎?下半句一般人沒聽過
    ▲農民勞作的成果二、踏實勞動在祖先不斷的勞動中總結出一個經驗,那就是「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這個話會讓人感覺有些迷信,更像是把成功當成賭運氣。可這句話是把國人的那種自強不息的性格給體現出來。
  •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後句才是精華,大有益處,多數人不知
    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為俗語裡面所蘊含的道理都非常深刻而又淺顯。深刻是因為其中的那些道理有著非常深刻的含義,足以使人警醒,淺顯則是因為俗語大多都是比較通俗易懂,是很好被人們理解的。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除此之外這句俗語還有下一句更是對我們十分有幫助,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 農村老人常說「白虎蓋青龍,一代更比一代窮」這話到底在講究什麼
    農村裡面老人經常說:「白虎蓋青龍,一代更比一代窮」這些話到底在講究些什麼?中國的農村這麼多,每個農村裡面都有一些老人,這些老人會說一些農村老話,在我們小的時候,對於這些老人說的一些老話,我們都不是很清楚他們說的到底是是什麼意思?
  •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農村的這些老話,你知道多少?
    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解釋:一個人總是抖腿,對男人來說意味著不可能事業有成,而女人則是輕浮下賤。咱們中國人歷來講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是對一個人行為舉止最基本的要求,吃飯也是「吃有吃相」,而吃飯不扶碗,三代都要倒黴。
  • 老話到底有啥講究?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村裡有很多的講究、忌諱,這些東西多是以俗語老話的形式表達出來,村裡的老人經常念叨,就怕年輕人會觸犯「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