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11月13日報導,在洛杉磯,UP(st)ART房屋已成為具有藝術抱負但負擔不起高額租金年輕人的社區。每個房間最多可容納六個帶單人床的膠囊,一個用於掛衣服的酒吧,一些用於存放鞋子和其他物品的隔間以及一個通風孔。它還配有健身房,舞蹈課,錄音室,藝術工作室,並提供免費清潔和洗衣服務。
凱威爾遜在加州洛杉磯UP(st)ART房子的吊艙裡,凱威爾遜匆匆忙忙搬到洛杉磯,卻發現在賓夕法尼亞州花錢買一間漂亮的單間公寓,在加利福尼亞只能得到2.9平方米的大小。她的新家是膠囊,創意來自於日本的酒店。
每個房間最多容納六個膠囊,威爾遜認為還算「舒服」,它們包含一張單人床,一個用於掛衣服的網罩,幾個用於存放鞋子和其他物品的隔間以及一個通風孔。按照一般標準,住宿任然不便宜—每月750美元加稅,這筆費用約為800美元,略高於她在伯利恆支付的費用。
年輕的藝術家們在UP(st)ART屋子裡吃晚餐,膠囊生活的概念開始在包括紐約在內的美國其他高房價城市中流行起來。
UP(st)ART的創始人兼執行長耶利米阿德勒在洛杉磯的一處膠囊旅館接受採訪。他說,每個膠囊的租金大約是洛杉磯一間單間租金的一半,當然年輕人也有其他更便宜的選擇,但是UP(st)ART處在市區的中心位置,並提供健身房、舞蹈課、錄音室、藝術工作室以及免費清潔和洗衣服務,規則中男女分開睡覺。
年輕的藝術家在UP(st)ART房屋內的電影院觀看電影,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建築師兼教授達納庫夫而言,這種類型的社區提供了短期解決方案。她說:「我們基本上需要針對可用的住房開發類型廣泛的選擇,對我來說,共同生活的膠囊是對更廣泛住房選擇強烈需求的體現。」
亞歷杭德羅丘皮納在UP(st)ART住宅的音樂工作室工作。27歲的亞歷杭德羅丘皮納十幾歲就離開了家,因為他的父母不支持他的演員和音樂家夢想。八個月前,他被錄音室吸引,搬進了UP(st)ART膠囊,目前為止對於自己的選擇感到滿意。「這裡有很多不同的便利設施,我覺得我可以在這裡收貨很多東西。」這位留著小鬍子的年輕人說,他可以背誦音樂中的「漢密爾頓」。
舞蹈課在UP(st)ART房間底樓的工作室舉行。金馬月光在該社區生活了一年,到目前為止,她還沒發現與90多名室友在一起的生活令人難以承受,「我學會了最低限度的生活,」先為保姆的畫家金馬月光說,她以前的住所租金更便宜,但她更喜歡這裡的氛圍。
威爾遜搬到洛杉磯的決定從一年前推遲到收到沙龍造型師工作後的幾周後才開始。她開玩笑的說:「我賣掉了我所有的物品,搬到了這裡,放在這個吊艙裡。」威爾遜的最低時薪是每小時13美元,外加小費,她並沒有只是想成為一名沙龍造型師而去洛杉磯,她夢想著成為一名成功的女演員。
年輕藝術家聚集在客廳,UP(st)ART於三年前開業,檔次介於大學宿舍跟豪華旅館之間,似乎是年輕人理想的起點。「兩三年前開始在這裡的人們很多都轉向視頻製作等自媒體工作,」阿德勒說,「因此,能夠觀察到人們的職業發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