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
你能否在膠囊酒店的太空艙式空間內安然入眠?或許錢包裡裝著鈦金卡並隨時可以在酒店以vip升級的你會不假思索搖頭。但換一個思維角度,即使不是為了單純的節省,作為一種旅行方式的體驗,已是各國機場常客的你,完全沒必要每次在漫長的候機時間一次又一次重複那些千篇一律的機場空間,和逛到無可逛的免稅店。即使擁有頭等的貴賓休息室,也完全可以體驗一次機場膠囊賓館的短暫睡眠。把它們當機場裝置藝術看的話,視角會立即截然不同。
日本成田機場就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膠囊旅館。初衷是為乘坐廉價航空(LCC)清晨航班的旅客提供便利,不過依然有好奇的旅客專門提早去機場體驗。膠囊旅館共有129個房間,4小時營業,隨時可以入住。
要提膠囊酒店必須得從日本說起,這個把「狹窄空間的藝術」推廣和發展得最好的國家,從功能化公寓到迷你空間的收納歸置,膠囊旅館就像日本的一張另類名片。
第一家這種盒子式的酒店誕生於大阪,是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黑川紀章親自設計的。日本各個縣市都有膠囊旅館。這本是繁忙的日本人加班文化的衍生品,住得遠的上班族,錯過末班車之後選一家離公司最近的價廉物美的膠囊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後來才發展為背包族的心頭愛。
一床、一桌、一臺電視,基本就是膠囊旅館的全部家具了。牆壁上有一排電子開關,用於控制燈光、溫度和音響設備。價廉卻非常乾淨,面積通常不會超過兩平方米,只能爬著進去依然沒有阻擋浩浩蕩蕩去體驗膠囊旅館的大軍。
膠囊賓館在日本異軍突起之後,一些國家也仿效建起了給背包客的膠囊旅店。然後機場終於跟風而至。膠囊賓館對於大型交通港是最佳方案,因為在具備各種設施的細小空間內,旅客能夠做短暫的休息。想必不少人都曾經有在機場長時間轉機等待的經驗,除了在椅子上枯坐空等待,這時候如果有個地方可以打個小盹休息一下,價格實惠的機場膠囊旅館就是最理想的選擇。莫斯科2009年就在舍列梅季耶沃機場的「航空特快」大樓內開設了膠囊賓館。這個機場5層大樓內開設膠囊酒店擁有66個迷你房間,房間面積從7.5平方米到22平方米不等。入住賓館4小時的費用從1300盧布起價。超過4小時則按小時另外付費。
想知道「舍列梅季耶沃」機場中轉區「空中快車」膠囊酒店最近的一位著名住客是誰嗎?是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2013年7月某日,膠囊酒店工作人員向俄新社透露,斯諾登在那裡睡了4個小時,還在膠囊酒店旁「會見」了外交官和俄羅斯大使。通常我們會看到某位政治風雲人物或大明星下榻某著名豪華酒店的新聞,而那一次的新聞,是來自機場裡的膠囊旅館。
1. Sleepbox 位於莫斯科的Sheremetyevo 國際機場的Sleepbox旅館,使用木造材質建造,每個房間最多可容納三人的團體訂購,雖然空間不大仍具備電燈、電視以及鬧鐘等貼心服務。
2.Yotel 倫敦郊外Heathrow國際機場的第四航廈以及倫敦市內Gatwick機場,Yotel提供單人床及雙人床,還可淋浴衝澡,休息四小時只需39磅,住宿整夜需93磅。
3.Snoozecube Dubai國際機場內的Snoozecub擁有免費WIFI及觸控螢幕,提供小空間內的高科技服務。特別的是在牆壁貼上森林圖案的壁紙,享受猶如住宿在戶外的獨特體驗。
4.The self-contained pods 方型盒狀外觀的The self-con-tainedpods建設在Munich機場內,有獨立跟混合房間的選擇,除了睡覺住宿以外,另也提供其他安靜的休息空間。
5. Snooze at My Space Snooze at My Space 以每小時10美金的便宜價格,為自助型的服務,並提供插頭、電視、WIFI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