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頭髮為什麼長不出來?有些地方比較禿、有些地方頭髮又比較茂密?有些爸媽還會跟其他寶寶做比較:「你看某某某的小孩,才剛出生頭髮就很多……」,寶寶的頭髮這麼少是正常的嗎?有些地方沒頭髮正常嗎?小時候頭髮少,長大頭髮就會比較少?
胎毛在子宮內開始生長
當胎兒還在孕婦的子宮裡時,8~12周時,頭髮開始發育;18~20周時,頭髮的雛型大致完成,毛囊已生長完整,頭皮與身上都有胎毛。胎毛沒有色素,所以沒有顏色,而且胎毛相當細;胎兒大約7、8個月大時,胎毛開始脫落,逐漸長出永久毛。
出生後,頭髮分布不均是正常的現象
寶寶出生後,前額和兩側顳葉(太陽穴附近)的胎毛,大多已經轉為休止期脫落換毛;但後腦勺這個區域比較特殊,大約在寶寶出生2、3個月大時,才從柔細的胎毛開始換成永久毛,所以爸媽常會覺得『有些地方比較禿、有些地方頭髮又比較茂密』,其實是正常的現象,較禿的地方,之後頭髮就會長出來。
此外,寶寶的頭髮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寶寶頭髮的生長期與休止期有群聚』,比方:某一個區域的毛囊可能會同時處於休止期,這一個區域的頭皮就長不出頭髮,這一點跟多數大人不同(大人的頭發生長期與休止期大多沒有群聚,會均勻分散,所以看起來比較不會有特定一塊禿頭)。
大約1~2歲時,會逐漸趨近於大人的均勻分布方式,所以1~2歲以後,就比較不會有特定一塊區域沒有頭髮了。不過這種『休止期同步化』的出現,也可能因遺傳等因素而因人而異,時間較早或較晚發生皆有可能,爸媽不用過度擔心。而且小時候頭髮的多少與未來不一定有關聯,小時候頭髮少,長大不一定頭髮少。
為什麼有些寶寶剛出生頭髮已很茂密?
為什麼有些寶寶才剛出生頭髮就很茂密、有些寶寶卻沒有頭髮?有些寶寶剛出生時頭髮已很茂密,可能是因為在子宮內時胎毛掉得比較快,加上永久毛又長得比較快,而且加上遺傳與基因等因素,所以頭髮較茂密。
寶寶的頭髮少,是否有病理的可能?
因寶寶的頭髮有分布不均的特性,有些地方頭髮較多、有些幾乎沒頭髮,大多是正常的現象。但也有少數為病理性原因所致,例如:圓禿(大多2歲以後才發生),主要是因為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攻擊自己的毛囊所致;另外,如果寶寶患有遺傳性代謝疾病、或生了一場大病(流感、腸道病毒等)、或寶寶缺乏營養、或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皆可能導致大量落髮。家中新養寵物,也要注意黴菌感染,造成頭癬掉發。另外,也可能是先天性少毛症所致,但十分罕見。
建議爸媽不用過早就擔心『是否為病理性異常』,只要先觀察即可;萬一寶寶1~2歲大後,依然有這種『有些地方禿、有些地方頭髮又很茂密』或『頭髮都長不出來』的情況,則建議就醫。另外,除了大量掉發或沒長頭髮,如果也合併指甲長不好、1歲半以上依然沒開始長牙、以及嬰兒發展遲緩等問題,也建議及早就醫確認(因為頭髮、牙齒、指甲都屬於皮膚外胚層,也可能是相同問題所引起)。
如何幫助寶寶的頭發生長?
不要太久才幫寶寶洗頭髮(建議每1~3天洗一次,使用寶寶專用的溫和洗髮水)、讓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飲食均衡攝取蛋、豆、魚、肉、水果與蔬菜(也要注意維生素D、鋅等的營養攝取)。至於胎毛要不要剃則都可以,通常不會影響頭髮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