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摳門的皇帝,道光用炸醬麵打發大臣,趙匡胤捨不得吃羊肉!

2020-12-11 娛樂趣談屋

俗話說的好: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廣廈萬千,夜眠不過三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思想歷來被推崇至尚。在中國古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天下最富有的人,皇帝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那些家財萬貫的富商們,終其一生賺的錢,在朝廷一聲令下,也會化為烏有。

照這樣說,皇帝坐擁無盡的財富,貴為「天子」,生活上再鋪張浪費也不為過,可偏偏有這麼幾位皇帝,勤儉節約到了「摳門」的境界,有的皇帝「摳門」起來,必然上行下效,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家帶了個好頭,而有些皇帝小氣起來,達到了荒唐的地步。

隋文帝——楊堅

楊堅和獨孤伽羅

作為結束南北朝200多年散亂統治的一代開國皇帝,楊堅自登基為帝第一天起,就奉行勤儉的生活理念。和尚出身的楊堅,常年生活在寺廟中,簡衣素食讓他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一餐只需要一塊素餅足以果腹,在和皇后獨孤伽羅共同奮鬥時期,兩人平時常常喝涼水就著大餅就是一頓飯。楊堅這位獨孤伽羅妻子,並非等閒之輩,能夠跟著楊堅吃苦,必然有過人之處,在嫁給楊堅那天起,就限制他不可以再娶第二個女人,這在當時封建思想潮流下,幾乎沒有男人能做到,但楊堅真的做到了,7個子女都是伽羅所生。

楊堅不僅對妻子言出必行,對待兒女,也要求甚嚴,常常教育子女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節約。但不幸的是,兒子隋煬帝卻完全不隨父親的性格,好大喜功,貪圖美色,酒池肉林都不足以形容他,隋朝最終也沒挺過三代。

道光皇帝——旻寧

道光帝

說起清朝最摳門的皇帝,非道光莫屬,跟爺爺輩的乾隆相比,可謂天上地下之別,講究排場的基因在道光這一代,消失了!貴為皇帝的道光,在繼位之初就昭告天下,表示:百姓足,君孰於不足?百姓不足,君孰於足?以此標榜自己勤儉的治國理念。為此,道光還專門禁令了一些前朝的事情。

乾隆:誰在說我

停止進貢一切物品。這道政令剛發布,各省大臣都懵圈了,聽從安排吧,進貢屬於禮節性問題,不進貢不大合適;不聽從安排吧,又怕違抗命令。於是大臣們私下商議:法不責於眾!所有大臣一起進貢,這樣就算違抗命令,皇帝也不可能把所有人殺頭,這個對策相當不錯。誰知道固執的道光皇帝並沒有輕易收下貢品,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原本收1000匹絲絹,現在只收200匹。其他物品一樣,在數量上減少。為此,宮中人們議論紛紛:200匹絲絹夠誰用。道光就出面解釋了,多穿舊衣服不久解決了?

道光除了龍袍是新的,其他衣服都是破舊衣服,並且要求大臣們不得穿新衣服。這讓大臣們很無奈,大臣們家中並沒有舊衣服,於是有的人就把新衣服踩在地上弄舊,有的大臣索性去京城買二手舊衣服,這樣衣服店老闆樂開了花,本來5兩的衣服,現在賣200兩,大臣們叫苦不堪。

道光也取消了許多節日慶祝,甚至連自己的生日,皇后妃子們的生日都取消了。由於皇后對自己勤儉的政策很支持,道光覺得皇后挺不容易的,破例為皇后過一次生日。當天大臣們帶著賀禮進宮,都以為皇帝要大擺酒席,誰知道御膳房端上來清一色的炸醬麵,大臣們面面相覷。道光解釋:本來生日都沒有,今天高興特地為皇后慶生,御膳房多殺了兩頭豬,你們知足吧!大臣們這才吃麵。

道光帝確實為國家節省了不少開支,但放眼整個京城,達官貴族們仍是奢靡之氣盛行,改揮霍的還在揮霍,道光帝省的錢,並沒有用之於民,而是變成了《鴉片戰爭》的賠款,他的節約,毫無意義。

宋太祖——趙匡胤

黃袍加身

提起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些詞說的就是他,作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完全有理由享受奢靡的生活,但他沒這麼做,並不是因為「摳門」。

在宋朝建立之初,趙匡胤有天晚上肚子餓的咕咕叫,非常想吃羊肉,左思右想就是睡不著,羊肉的樣子和味道一直在眼前浮現,一邊的侍衛看懂了皇帝的心思:您是皇帝呀,想吃什麼還不容易?分分鐘就給您呈上來。趙匡胤呵斥道:如果我今天吃了羊肉,以後每天都會有一隻羊被殺!硬是給忍住了,不得不佩服趙匡胤。

羊肉

趙匡胤還市場告誡子女們,不能穿過於華麗的衣服,這樣容易上行下效,形成奢靡之風,開國之初,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不能因為一己私慾就耽誤了國家大事。對於自己和子女,趙匡胤確實夠省,對於出過力打過仗的重臣,趙匡胤從不惜財。

其實小編覺得,不管摳門與否,作為一國之君,能把財力用到人民身上,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歷史趣談屋原創

相關焦點

  • 「摳門」一詞是怎麼來的?其實,史上還有一個皇帝比道光更「摳」
    之後,「摳門」的意思則是說:吝嗇到連個門把手都捨不得裝,開門的時候不得不用手去摳門縫,摳門就誕生了。所以,大家把吝嗇的人說成是摳門。都說道光是中國歷史上最「摳門」的皇帝,不過,歷史上還有一位皇帝的吝嗇程度,足以與道光相媲美,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雖然出身望族,但是,他的家族早在他出生前就已沒落。
  • 作為歷史上最最摳門的皇帝,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摳門?
    如此富有的大富豪,你可能想像不到他生活中有多「摳門」,衣服眼鏡,皮鞋背包,一身裝備,大多數是二手跳蚤市場中買的,開了二十二年的老式沃爾沃,出差旅行低價航票,經濟艙是最後的底線。 Kamprad先生 Kamprad先生在生活上很省,在慈善事業上,卻做出了很大的奉獻。
  • 古代最摳門的皇帝,龍袍打補丁,大宴群臣只吃麵條,皇宮物價太黑
    引言都說皇帝是中國古代最幸福的人,每天山珍海味,後宮佳麗3000,沒有人可以與之比擬。我們不好說誰是歷史上最富有,最會享受的,最幸福的皇帝。但要說誰是最摳門,過的最慘的皇帝,那一定是清朝的道光皇帝了。沿途修建行宮,6000多馬車跟著,近萬人伺候上,吃的都是全國的美味往過送,喝的都是著名的泉水。道光從小節儉按理說如果皇帝如果節儉,那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國庫空虛,沒有多餘的錢給皇帝享受。但道光皇帝的節儉可不是,且清場當時雖然不是盛況,但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 我國歷史上,最摳門的皇帝
    「皇帝」萬千統治者的最高統帥,日子過得都很好,即使是後來的亡國之君待遇也都不會差了。可是在我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會皇帝,堪稱最摳門的皇帝。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即使當了皇帝也對自己捨不得花錢。即位之後漢文帝劉恆以秦亡為鑑,深知百姓的生活好壞直接影響著政權統治的穩定。為了使國家富裕,百姓安居樂業,他連一件像樣的龍袍都沒有。
  • 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位皇帝,近代第一位皇帝——道光皇帝的功與過
    道光皇帝畫像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道光皇帝就是一幅勤勞「節儉」(這裡是貶義,摳門的意思)的形象。為了節約宮廷費用,除了代表皇帝威儀的龍袍之外,所有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穿法,不僅如此,他平時吃飯連肉都捨不得吃。連皇后過生日,他宴請眾大臣們,也只是特批御膳房殺兩頭豬來款待大臣們。在道光皇帝那減衣縮食到極點的「節約」下,清王朝宮廷費用達到清王朝歷史最低,一年只花費了20萬兩銀子,要知道這宮廷費用有很大一部分是無償進入內務府腰包的,真實花在皇帝與後宮的費用之少可想而知。
  • 道光皇帝的「節儉」為何動搖不了官員的豪奢?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號稱「富有四海」,坐擁世間富貴榮華。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節儉,並且畢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他不僅把節儉看成是人生的樂趣和目標,並以此作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標準。   但是,史學家們評論道光帝的節儉時,往往帶有一些揶揄的色彩。那麼,道光帝的節儉為何沒有為他留下美名,卻被人取笑為摳門、吝嗇呢?作為一國之君,他究竟能儉樸到什麼程度?道光帝這種過度的節儉,是天性使然還是別有用意呢?
  • 皇帝問:愛卿早餐吃啥?大臣答:吃了雞蛋,皇帝大怒:你是貪官!
    道光朝服像據說清朝最摳門的皇帝是道光,摳門到什麼程度呢?一條破綢褲都得打了補丁將就著再穿,這樣的皇帝,在日常飲食方面,當然也不敢鋪張,所以才有皇后過生日,拿清湯寡水的麵條招待朝臣們的典故。據溥儀的回憶錄記載,有一次御膳房準備了雞蛋,道光嘗過之後,覺得非常好吃,於是吩咐御膳房掌事太監,下次做飯時,多上幾個雞蛋打打牙祭。
  • 摳門的道光帝請大臣們吃完飯以後,又做了一件事
    在現代社會之中,對於那些會過日子的男士,我們一般稱呼他們為經濟適用型男,但是在古代,其實也有這樣的男人,別說是普通之人了,就是皇上也有這類情況的,今天我們說說大清的道光皇帝,這可是在清朝的歷史上,出了名的一個會過日子,而且比較摳門的皇帝了。
  • 歷史上的摳門皇帝,年夜飯都只有五個菜,後宮嬪妃不允許吃肉
    提起道光皇帝,相信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他曾經領導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浩大的禁菸運動(林則徐虎門銷煙),還曾經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然而遺憾的是,可以說這兩次運動都以失敗告終,成為了中國走向半殖民半封建國家的開端。
  • 史上最摳門的皇帝:衣服只穿帶補丁的,皇后生日只請大臣吃打滷面
    古代的皇帝大都錦衣玉食的,他們可以享用這世間最高級的配置,吃得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住的是宏偉的宮殿,身邊還有美豔動人的妃子細心服侍,別提多舒服了。不過,清朝有一個皇帝和乾隆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摳門到了極點,是哪位皇帝呢?這位皇帝便是道光皇帝。他將「節儉」奉行為人生準則,甚至當成了生活的樂趣和愛好之一,還帶動了朝中的官員一起節儉。哪位官員最節儉和摳門,道光帝就認為哪位官員的能力最卓越。
  • 「虎門銷煙」的真相,被世人冤枉了3個甲子的道光皇帝(上)
    引子世人皆以為《南京條約》是道光皇帝的喪權辱國,事實卻錯了據金一南在《為什麼是中國》中記載,條約籤訂後,京城裡的道光皇帝一夜未眠。據清史記載:「上退朝後,負手於便殿階上,一日夜未嘗暫息。侍者但聞太息聲,漏下五鼓,上忽頓足長嘆。」
  • 道光皇帝最愛吃的菜,食材家常做法簡單,老百姓在家也能輕鬆做
    一說起皇帝,大家印象中是不是很奢侈的?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綾羅綢緞,若干人伺候著,看電視劇或是電影中,皇帝吃飯都要擺上滿滿一大桌子,挑著喜歡的吃上幾口,剩下的就賞了。但是歷史上卻有這樣一位皇帝,就是道光皇帝,勤儉節約是出了名的,也可以說是摳門。在道光做皇子的時候,為了節約,讓太監每天傍晚出宮去買燒餅吃,夏天還好,冬天買回來的燒餅已經凍的硬邦邦,也一樣就著大碗茶當晚飯吃掉。道光皇帝繼位以後,繼續發揚苦樸素的精神,從吃穿用度各個方面節約。
  • 清朝最摳門的皇帝,年夜飯都只有五個菜,規定妃嬪平常不能吃肉
    但是事有例外,清朝時有一位皇帝,一生節儉度日,放在現在可以說是摳門。那麼這位皇帝到底是誰呢?他的節儉又達到了怎麼樣的程度呢?此人就是清朝道光帝,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他的爺爺乾隆皇帝可是最會享受生活的,從這一點上來看,道光皇帝完全沒有繼承他爺爺的傳統,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摳門皇帝的印象。
  • 道光皇帝佔據多個歷史第一紀錄 他生活節儉的同時什麼事最奢侈
    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客觀評價,他雖非是庸君昏帝,但也絕非驚世明主。這樣的人,很容易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被淹沒得悄聲無息。 但他作為鴉片戰爭的頭號當事人,在中國的歷史紀錄中就光亮難熄了,必然會成為被屢屢提及的「明星」皇帝。
  • 道光皇帝褲子破了個洞,花三千兩銀子縫補,他心想:咋這麼便宜?
    清朝十二個皇帝中,有兩位在經濟方面比較特殊,一個是乾隆皇帝,一個是道光皇帝,兩人剛好相反,乾隆皇帝花錢大手大腳,而道光皇帝堪稱史上最摳門,這兩位都他會省錢,但往往還是被人鑽了空子。有一次乾隆皇帝上早朝時,發現有個官員來得挺早的,於是便打招呼說:「愛卿,你吃早餐了沒有?」對方回答說:「吃過了!」乾隆又問:「你吃了什麼?」官員回答說:「臣家裡窮,只吃了幾個雞蛋罷了。」
  • 皇帝:愛卿,在家都吃啥?大臣:吃窩頭,皇帝連吃七天,太監哭了
    清朝有個著名的道光皇帝。他是乾隆皇帝的孫子。他從小就勤奮好學,一直想做一個有用的國王。於是,他發奮讀書,立志要讓清朝在自己手中富強起來,但經過"康乾盛世"的餘暉,清朝已經逐漸走下坡路,尤其是道光登基後,外國人開始入侵。
  • 鴉片戰爭的背後,道光皇帝的「無知」,讓人痛心疾首
    根據文史學者呂小鮮的研究,他認為道光時期,中國軍隊的冷熱兵器的比例,已經到達了5:5。火槍作戰在中國也是常態,在沒有正式較量的情況下,真的很難體現出差距。與此同時歷史上,女真族搭配蒙古人的騎兵,曾經完克了當時大規模裝備熱兵器的明朝軍隊。所以從歷史、從現實來看,道光皇帝始終並不認為,中國比英國差。
  • 烏紗帽有什麼用?說出來你想不到皇帝看大臣有沒有走神
    不知道大家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看過的大臣們究竟是什麼樣子。不管是什麼樣子的那些大臣都會帶上一個很高的帽子,帽子的兩邊有一個很長的翅膀。我記得在一部影視作品中,甚至一個人就拿烏紗帽做了跟直升飛機一樣的裝置飛了起來。為什麼古代當官的都要帶上這麼一頂高高的烏紗帽呢?他們行動時真的會很方便嗎?
  • 清朝皇帝吃的「御膳」真的很好吃嗎?每頓上百道菜,卻經常餓肚子
    ▲滿漢全席一度成為了宮廷菜的代表然而,歷史上真正的御膳真的這麼好吃嗎?答案還真未必是肯定的。除了家宴之外,皇帝在元旦、冬至等節日和國家有大事件時,都要在太和殿宴請群臣。自然,其中也是各種繁文縟節,比如皇帝敬酒要敬九次,每次大臣都要行一跪三叩禮,一整套規矩下來,大臣們累得夠嗆不說,菜也基本上涼透了,自然更不可能好好吃飯了。而在清朝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就是在康熙和乾隆年間所舉辦的"千叟宴"了。
  • 有的皇帝吃蔥都用針雕花鳥魚蟲,為什麼道光連一碗麵片湯都喝不上
    大清皇帝都是有理想、有志向的人,但道光皇帝除了自身能力差以外,實在也還是點兒背,到他做皇帝的時候,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 人們常說,點兒背不能怨社會,所有人的失敗,根子還都在自己身上。 發展環境再不好,能比得上開國皇帝的金戈鐵馬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