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多學習 孩子少受罪
最近,寶媽群諮詢孩子便秘的問題比較多,我查找了很多資料,今天發出來,和大家共同學習。
想知道寶寶便秘怎麼辦?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便秘?
寶寶便秘,可以分為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兩種:
🔺功能性便秘
大多數小朋友的便秘是功能性的,沒有腸道器官疾病,但是仍存在便秘情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由於餵養不當或飲食過於精細,如食物中蛋白含量較高,纖維含量少,飲水量少或產生糞便少致無法形成便意均可引起便秘。
2,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比如由於貪玩經常故意抑制排便,或活動量較少,腸蠕動緩慢。
3,由於存在肛周疼痛性疾病,懼怕排便引起便秘。
4,經常服用瀉藥治療便秘,腸道蠕動減少加重便秘情況。
5,經常灌腸、導瀉等引起對排便的感覺減弱,不能在直腸積存大量糞便時適時地引起排便反射。
🔺器質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是因為腸道內器質性病變造成的,包括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直腸畸形等;另外脊髓疾病、盆腔內病變,甲狀腺功能減退都會引起便秘。一般無法在家通過飲食調理等保守治療恢復正常,需要到醫院接受藥物或者手術治療。
🔺如何判斷孩子便秘?
當孩子排便次數少於平常、糞便堅硬或粗於平常甚至堵塞馬桶、排便時感覺疼痛、想要排便但是又不肯去衛生間(憋便),這都要懷疑孩子可能發生了便秘。腹痛也需要考慮便秘的原因。
🔺多少天不拉臭臭算是便秘?
歐茜醫生:寶寶便秘與否,不是光看排便間隔天數,還要看大便性狀,排便是否痛苦,是否有發熱、嘔吐等其他症狀,以及生長曲線是否正常。
許多媽媽會因為寶寶沒有每天大便,而懷疑是不是便秘了,其實每個寶寶的排便規律不同,並不都需要每天一次,只要寶寶排便不費力,大便是軟的,精神好,吃飯好,生長曲線正常,就不需要擔心。
裴洪崗醫生:有人可能會問,十幾天不排便難道不是便秘嗎?是的,排便次數少只是診斷功能性便秘的一項指標,如果沒有大便幹硬引起排便困難,單純大便次數少而沒有其它異常,並不算便秘,純母乳餵養的孩子也極少有便秘的。
有時寶寶只是正在練習如何排便或者放屁——控制協調腹腔、盆腔肌肉的運動,增加腹腔壓力,以便把大便推出肛門。寶寶需要花時間來練習排便,這並不代表便秘。
🔺如何區分寶寶便秘還是攢肚?
🔹攢肚:
判斷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看大便的性狀,如果寶寶拉粑粑次數減少,但排出的是正常的軟便,排便時也不費力,放屁多,則為攢肚。
「攢肚」是生理現象,寶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會出現2、3天或4、5天不排大便的現象。大部分寶寶「攢肚」只有幾天而已,不會很久。
攢肚:寶寶的精神狀態、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現都如常。
🔹便秘:
吃配方奶的嬰兒更容易出現便秘,如果寶寶的排便次數減少,大便硬結、乾燥、排出時困難,排便時弓著背,夾緊臀部,伴著哭鬧等情況即可判定寶寶便秘了。
便秘:寶寶可能還會出現睡眠不穩、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
🔺寶寶便秘需要吃什麼藥?
🔹聚乙二醇散:例如PEG 3350,例如 MiraLax;按照每天每公斤體重0.5g服用,可以分多次服用,年齡國外要求1歲以上,國內由於缺少數據,說明書是8歲以上用。但實際1歲以上也可以用。
國內目前很少見到聚乙二醇3350,而聚乙二醇4000散(福松)比較常見。
吃到便秘症狀好轉,每天1次軟便,維持一段時間,再慢慢減量。藥物是安全的,可以長期服用。
🔹乳果糖:按照每天每公斤體重1 mL 服用,可以分多次服用,年齡不限。飯前飯後,放奶裡、果汁裡、水裡都可以。
乳果糖吃到便秘症狀好轉,每天1次軟便,維持一段時間,再慢慢減量。藥物是安全的,可以長期服用。
🔺如果孩子便不出來,可以用一支開塞露嗎?
可以。
對有硬便嵌塞排不出來的孩子,可以用開塞露幫助排空。
雖然開塞露是緩解排便困難的一種常用方式,但它只是緩解便秘的一種輔助手段。
建議家長在特別必要的情況下使用,否則可能會讓寶寶產生心理依賴性。
藥物不是解決便秘的最佳方式,平時要給寶寶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多活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大量的臨床研究顯示,益生菌和益生元對兒童功能性便秘沒有明顯作用,所以不推薦益生菌。
🔺如果寶寶便秘肛裂了怎麼辦?
肛裂的小傷口,除了便後的日常清潔護理,或者用凡士林的藥膏保護外,可以不做特別治療,大便軟化,肛裂通常可以自愈。
🔺如何添加輔食,預防寶寶出現便秘?
輔食添加要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穀類可選擇如麥麩、玉米、 糙米、 燕麥、 蕎麥、亞麻籽……
蔬菜可添加如茄子、西蘭花、、芹菜(西芹)、芥藍、菠菜、豆類(如幹豌豆、扁豆、黑豌豆和青豆等)……絕大多數蔬菜都高纖維
水果可選擇如無花果、桃、西梅、李子、杏、梨、莓類水果等。
在輔食中適當添加植物油,小寶寶每天不超過5克即可。
每天適量的運動量可以增加腸道蠕動,對緩解便秘有一定的幫助。
特別是,燕麥的膳食纖維含量5.8g/100g,亞油酸含量是大米的7倍,潤腸通便,促進幼兒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
西梅通便不止是纖維素含量高,更重要是充足的果糖、山梨醇起滲透性通便作用,所以西梅是可以用來通便的。
對於沒添加輔食小月齡的寶寶便秘我們會建議給孩子添加西梅汁、蘋果汁、梨汁等,通過裡面的山梨醇的作用來緩解便秘,小於 4 月齡的孩子,將這些果汁 1:1 等體積稀釋後,加到奶中,或者直接喝,每天 30ml-60ml。
如果孩子大於 4 月齡仍沒添加輔食,可以每日 60-120ml 果汁軟化大便,如果 2 天沒有效果,那就不要用了。
提醒,便秘要少吃香蕉,尤其是青香蕉,腹瀉倒是可以吃。
養兒不易,需要家長不斷充電學習,免去不必要的焦慮。
今天的科普就分享到這裡,您還想要了解哪些育兒知識?歡迎在公眾號後臺留言,我會盡力給您安排!
為了孩子健康,父母應承擔起責任。
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姥姥
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點讚、在看、並分享給身邊的寶媽一起看,多一個人學習,多一份對寶寶的關愛,讓我們一起科學育兒。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免責聲明:本文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育兒知識,不能替代個人的任何醫療診治,個人醫療問題請諮詢靠譜醫生。
有家長反應,沒有收到芃姥的科普文章,我想可能是你沒有點「贊」或者「在看」,系統認為你不喜歡就不推送了。
科學育兒
共同成長
分享 點讚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