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寶兩歲了,以前才學會走路的時候那是興致勃勃,媽媽要扶她一下都不要,一定要自己走路。出去玩的時候更是一個人跑在前面,要我們大人去追她。就算把她抱起來,她也是馬上掙扎著滑了下去。
可是這段時間才剛出門,她就拽著媽媽的衣角要抱抱,無論怎樣都不肯自己走路。不抱她就抱著媽媽的腿哭。或者屁股死命抵著媽媽不讓走。
為什麼寶寶越大越懶惰?靜寶媽很疑惑。
其實不是寶寶越大越懶惰了,兩歲的寶寶突然不願意走路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寶寶才會走路的時候他會覺得很新奇,就和見到一個新玩具心情差不多吧,非常的新奇和興奮。所以他就要自己走路。
而走路比較熟練了以後,他就覺得沒有了新奇感,甚至自己走路比抱著累多了。還是抱著舒服,所以他就不想走路了。
然而多走路是可以增強寶寶的身體素質,鍛鍊寶寶腿部肌肉,磨練寶寶的意志力的。還可以讓他學會面對困難不輕易言敗,增強寶寶的抗挫折能力。促進寶寶腦細胞的生長和發育。
我們平時一定要寶寶多走路。如果他走了一會就不想走了,爸爸媽媽也可以滿足他的願望,抱他一會然後再讓他下來自己走。
如果寶寶一出門就不願意走路,那媽媽就要適當的拒絕,一定要想辦法讓寶寶自己走路。
01寶寶不愛走路的原因有以下幾項
1.小腿還不夠強壯。這時候的寶寶正處在骨骼發育期,小腿走走路就會覺得累了。這是很正常的。我們應該理解寶寶
出去玩時可以推嬰兒車出去,寶寶累了就可以讓他坐下來休息會。這樣總比要媽媽抱著輕鬆多了。
笑寶以前和阿姨出去玩都是做著小推車出去,就是到了商場後才自己下來走會。三歲的時候換了一個阿姨。這個阿姨一來覺得推車麻煩,二來小寶的身高也長了不少。坐推車的時候搖搖晃晃的很容易睡覺,推車的罩棚有點不夠高了。所以決定不帶推車出去玩。
開始兩天小寶還是蠻配合的,來回都是自己走路。而且笑寶以前晚上的睡眠也不太好,自己走路後晚上睡眠質量也提高了很多。
不過好景不長,三天後他就再也不肯自己走,一定要坐推車才肯出門。他說「自己走路會累著的。」
2.也許是寶寶在練習走路的時候傷到了哪裡或者摔跤了。他因此害怕走路。這樣子的話我們要給寶寶多多的鼓勵,並小心護衛寶寶防止他在摔跤。沒有了心裡的陰影,寶寶就不怕了。
3.寶寶想和媽媽多親近一會,因而粘著媽媽,不想自己走路。平時媽媽一定要抽儘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4.不想只看著成人的大腿。
有一天小寶又和媽媽出去玩,走著走著又不肯走了。並哭了起來。媽媽蹲下去想安慰寶寶幾句,結果蹲下後一抬頭,天啦,以寶寶的視角看去,來來往往的都是腿。
真怪不得寶寶了,媽媽趕快把寶寶抱了起來。
02想辦法讓寶寶愛上走路
1.寶寶走路時我們可以把沿途的風景都指給寶寶看,可以要寶寶摸摸路邊的花草,看看地上的小螞蟻。學著觀察和探索周圍的實物。而抱著就沒有這個便利。讓寶寶覺得走路比抱著好玩。
2.寶寶不肯走路時,通常是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跟他說,來寶寶看我們誰走得快好不好?同時做好起跑的準備喊著一,二,結果三還沒出口,寶寶早就往前面跑了。而大人在後面故意放慢腳步假裝追不上他。
到了終點後鼓勵寶寶好棒,走得真快,第一名。
也可以邊走路邊和寶寶唱歌,或者告訴他我們走到前面一棵樹那裡就休息一下哦。這樣走走停停,寶寶不覺得累,他也就不討厭走路了。
3.寶寶要出去玩,首先要和寶寶說清楚,「不能要抱噢,不然就不出去玩。」一般只要寶寶答應了,他都會遵守承諾,不會讓你抱得。當然如果是真的累了,適當的寶寶還是必須的。
4.當寶寶哭著喊著要抱的時候,我們不妨先抱起來。然後可以給他看前面飛舞的蝴蝶或者奔跑的小狗等,跟他說「寶寶看,蝴蝶寶寶和狗狗寶寶都不要媽媽抱,我們小寶也不要媽媽抱好不好?你看狗狗在喊你跟他一塊玩呢。」引導寶寶自己下來走路。
5.要和孩子講條件。
孩子不肯走時,我們就可以跟他說,「寶寶,家裡有什麼什麼,如果不肯走回去,那那個東西就得不到噢」。或者跟他說「我只抱你十分鐘噢,寶寶越來越重了,媽媽已經抱不動寶寶了。」
只要寶寶肯走路,多走路,久而久之,寶寶走路得到了鍛鍊,他就不會要抱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