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陸續有多位市民向本報投訴,位於力寶廣場五樓的「歡動健身」無故關停,健身教練全部「另謀出路」。會員的會費從幾千元至上萬元不等都打了「水漂」,存放店內的私人物品也取不出來。
對揚州人來說,「健身房跑路」已不是新鮮事。光是去年,城區、江都、高郵等就有大小超過十家健身房突然關門,或者陷入維權爭議。健身會所緣何陷入「跑路怪圈」?消費者咋維權?本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事件
揚城一老牌健身房老闆「跑路」
今年元旦假期,不少原力寶廣場「歡動健身」的會員,未能像往常一樣如期健身,他們望著大門緊鎖的健身場館和一紙燃氣「催繳通知」,心裡格外窩火,卻又一臉無奈。
去年3月,市民吳女士與3位朋友一起,在力寶廣場「歡動健身」辦了3年健身卡,充了會費7200元。「『歡動健身』又叫『奇蹟健身』,在揚州開了至少七八年了。」吳女士說,衝著牌子老,價格低,一位朋友還加購了2000元左右的私教課程,四個人一起,七七八八花掉了將近1萬元。「沒想到,才練了八個多月,這店就突然關了!」
作為這家健身會所的「房東」,力寶廣場工作人員解釋說,由於與「奇蹟健身」之間是承租關係,所以不了解具體經營情況。「對方還欠著我們50多萬元租金沒付呢,現在找不到老闆,電話也打不通,找我們也沒辦法。」
一位「歡動健身」前員工透露:「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就覺得不對勁。老闆不僅拖欠教練、員工薪水,還老是頻繁關店、開店,鬧得客戶很不愉快,不少教練在10月份、11月份就離開了公司,12月底果然關門了。」該員工口中的高姓、王姓老闆至今沒有露面,手機也處於無法撥通狀態。
調查
揚州先後有61家關門,現在有200多家健身會所
這次「歡動健身」的關店風波,只是最近揚城健身會所頻頻「跑路」的一個縮影。
記者調查發現,去年10月,京華城路一家健身房突然人去樓空,有會員在幾個月前剛剛辦了4年的會員卡,損失慘重,事後才知道,該健身房已經幾個月沒有發工資了;11月,江都區金三元廣場一家健身房突然停業,引發「老闆跑路」傳言,雖然真實原因是房租到期換場地,但會員們已是驚弓之鳥,紛紛要求退卡;12月,高郵一家健身遊泳會所「暫停營業」,引發會員哄搶器材……光是去年,揚州就有大小超過10家健身房出現關門風波,或者陷入維權爭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健身會所規模或超1萬家,產業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市工商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揚州已有61家健身會所註銷了,現在從事個體經營健身服務的有232家,可以看到這個行業競爭激烈。
同質化明顯,競爭激烈拉高淘汰率
體育健康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本該紅紅火火的健身場所,緣何頻頻陷入「跑路怪圈」?
「這是體育產業加速發展過程中,大浪淘沙的自然現象。」多年從事健身工作的教練陳斌告訴記者,早年揚州去健身房的人還很少,你去請私教,練動感單車,都還屬於「趕新潮」。但這兩年,揚州健身會所遍地開花,幾百米就一家健身房,宣傳單更是隨處可見。「行業競爭激烈,經營模式傳統的健身房,硬體、管理早就過時了。」
陳斌認為,揚州大大小小几百家健身房,數量雖然多,但規模參差不齊,鮮有響亮品牌。大部分店家提供的服務都差不多,基本都是送一套運動裝備,提供一些私教、舞蹈、遊泳課程等,服務同質化明顯,並且後勁不足。
「特別是新店,一般會以低價辦卡為噱頭,客戶很容易動心。」陳斌坦言,揚州的健身教練就這麼多,好的教練不在你家,就在他家。單一盈利模式下,業內專業教練的流失率高,客戶黏性差,這些都加劇了傳統健身會所的生存困境。
過度依賴現金流,投入和人工成本高昂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揚州市面上的健身會所由於設備一次性投入巨大,再加上人員成本,整體的運營成本高昂。「開店的老闆,一開始都是不差錢的,但後期運營不好,就會面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暢通資金鍊的唯一出路,只有「激進營銷」。「充卡、買課是健身中心最大盈利來源。」陳斌認為,單純憑藉辦年卡的方式,資金回流較慢,沒有其他造血能力,很難「吃得飽」。「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客戶流失,就會出現資金緊張或者經營不善等問題,跑路就成了老闆『最後的選擇』。」
追問
健身會所如何才能走出「跑路怪圈」?
朝陽行業中的健身會所,如何才能走出「跑路怪圈」?市消協相關負責人周林表示,近年來,揚州從事個體經營健身服務的投訴居高不下,糾紛種類繁多。出路何在?一方面經營主體要提升特色化服務,避免同質化競爭。另一方面,應該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專業人員的待遇水平,力爭形成持久、穩定的客戶群。
他認為,政策層面也應該對預付卡消費實施備案制管理,可以考慮收取備付金。此外,相關部門也可以加大對失信人員的懲戒、公開力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提醒
謹慎辦理長期預付卡,看清合同內容
如果遭遇「跑路」,消費者怎麼維權呢?為此,記者諮詢了律師。「如果會員認為健身會所違反了合同約定,可以要求退款,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起訴維權。」江蘇理華事務所律師樊潔白表示。
市消協提醒市民,對於預付卡,特別是一年以上長期預付卡,消費者要謹慎辦理。辦卡時一定要籤訂書面合同,明確經營負責人、使用範圍、有效期限、違約責任等信息,並保管好這些文件,以便在發生糾紛時有效維權。
(來源:揚州日報-揚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