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軍吃的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連豬食都不如?歷史揭秘!
日本製造一向以物美價廉著稱,但日本人在二戰時期造的罐頭卻堪稱假冒偽劣產品,讓人叫苦不迭,日本軍官和士兵都不願吃,斥為連豬食都不如。
罐頭是一項重要的發明,最早的玻璃罐頭由法國人發明,然後來國人又發明了鐵皮罐頭,但如今的鋁箔包裝罐則誕生於20世紀的美國。
罐頭的作用是讓食物變得容易儲存,特別是美國人發明的鋁箔包裝罐,進行了滅菌處理,不僅可以長期儲存不會變質,還可以加熱食用,為士兵提供熱量,因此深受野戰部隊歡迎。
二戰時期,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在世界首屈一指,罐頭產量更是驚人,而且內容豐富,肉、菜、餅乾、糖果、咖啡都可以放進罐頭裡,夥食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後來美國也曾援助中國大量的軍用罐頭,可惜只有高級軍官才有資格享用。
日本人也造罐頭,
日本罐頭裡貯存的是一種叫「關東煮」的美食,也叫「牛肉畑煮」,就是把牛肉、菜等煮在一起,壓縮到罐頭裡。
戰場上,士兵把罐頭一加熱,然後配上米飯,就可以連肉帶菜,美美吃一頓。
但日本畢竟資源有限,到了戰爭後期物資緊缺,夥食供應乏力,這種牛肉罐頭只能特供給高級軍官,罐頭質量也隨之下跌,牛肉越來越少,只有一丁半點的牛肉末,牛肉量跟康師傅紅燒牛肉麵裡的牛肉量不相上下。
再到後來,日本實在一點牛肉都沒有了,只能自欺欺人,用牛血和各種雜糧混合起來充當牛肉罐頭,吃起來自然好不到哪裡去,日本軍官形容「味道像甘蔗渣」,稱之為「豬食」。
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裡的陳大雷曾繳獲了日軍的一批牛肉罐頭,他以為這種罐頭會像美國援助給國軍的罐頭一樣美味,就拿來請劉司令喝酒當下酒菜,結果發現味同嚼蠟,壓根就無法下咽,
陳大雷還據此做出判斷——日本鬼子已經撐不了多長時間了。
中國戰場上的日本鬼子尤其喜歡燒殺搶掠,影視劇中的鬼子進村必定把老百姓的雞鴨豬羊洗劫一空,主要就是因為日軍的後勤給養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