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軍為何要把牛肉罐頭稱為豬食?

2021-01-09 騰訊網

老班長眼裡噙著淚花:「你們幾個敢死隊員馬上就要組織衝鋒了,臨衝鋒之前還有什麼囑咐需要我代轉向你們家人交待的嗎?」衝鋒隊員:「沒……沒有,可是俺有個要求,能不能給俺一個土豆吃……」

這段對話應該是援朝戰爭時期的真實寫照,當時的士兵在極度嚴寒的天氣下,沒有棉衣,沒有後勤食物補給,甚至連腳上穿的一雙破草鞋都是奢侈品,「只想吃一個土豆」是多麼簡單的要求,然而也沒能得到滿足。即便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我軍還是堅持到最後,打贏了一次又一次攻堅戰。其實,在戰爭年代物資嚴重匱乏,很多時候就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成了奢侈的代名詞,那麼,為何二戰時候日軍明明吃的牛肉罐頭,卻還在說是豬食呢?要知道,罐頭這種高大上的食品對於我軍簡直就是美味佳饒。

當然,這個問題只能從日軍自身對夥食標準的高要求來討論,不能與我軍的夥食標準聯繫到一起。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逐漸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開始了「脫亞入歐」的進程,國內經濟迅速提升,並且靠著甲午中日戰爭又拿到巨額賠款以及戰略要地,進一步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資本主義在向終端帝國主義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廣泛不調和的矛盾,最終導致第一次大戰的爆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世界經濟危機,日本國內想通過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於是一場掠奪戰爭在緊鑼密鼓的謀劃著。

而在日本發動戰爭的初始階段,雖國內正在經歷危機,但軍隊的後勤補給仍舊可以得到充分滿足。據一名跟隨日軍第16師團第20聯隊在1937年到1939年來華的上等兵在自己的日記《東史郎日記》中記載,戰爭初期日本國內完全能夠滿足作戰部隊的食物供給,士兵們吃的牛肉罐頭也是正經的牛肉生產出的,甚至有一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牛肉。因為沒有充足的營養,士兵的戰鬥力勢必會下降,所以在戰爭初期,士兵的營養很均衡,大概計劃每一名士兵每天所需的食物清單在《東史郎日記》中有記載:米640克、麥200克、牛肉罐頭150克、鹹菜110克、泡菜40克、醬油20克、鹽12克、糖15克,甚至還為士兵提供茶3克或者咖啡之類的提神飲品。

但等到開始打起仗來以後,日軍高級將領發現「三個月結束」的小目標完成不了了,於是受限於交通運輸等諸多因素,一線士兵不可能吃到上述清單中的所有食物,那些資料上的數字只能是在後方或是在平日演習中才可能吃到的。並且,隨著戰線逐漸拉長,日軍的後勤補給也出現了嚴重問題,原本供給就不是很充足的牛肉罐頭,到了後來基本上已經和牛肉沒關係了,很多士兵拿到手的牛肉罐頭中也就是只有點牛血或者雜碎之類的帶有點牛肉味的東西,據日軍士兵回憶,戰爭中後期,人們吃的「牛肉罐頭」就像甘蔗渣一樣,食之無味,用當時日軍士兵的話講,甚至連豬食都不如。

其實,嚴格來講,在日本本土或者中國作戰的日軍的夥食,即便是他們聲稱的「豬食罐頭」也是非常不錯的,且不說我軍過草地吃樹皮,甚至很多戰士直到犧牲之前都沒吃過一次熱乎的飽飯,肚子之中都是棉絮。單說在東南亞,例如緬甸、印度、太平洋硫磺島等地作戰的日軍,其中在有著「絞肉機」稱號的硫磺島戰役期間,美軍將日軍打的喘氣的功夫都沒有,別說罐頭了,任何補給品基本都消耗光了。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我軍吃飯都成問題,日軍能吃上牛肉罐頭,為何還被稱為豬食?
    二戰時我軍吃飯都成問題,日軍能吃上牛肉罐頭,為何還被稱為豬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在人的身體當中,所提供的能量是相當多的,而作為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士兵們,自然也少不了這方面的供應。古人都經常將糧草供應作為自己行軍打仗的第1步,可見吃這方面對於士兵的體能補充來說,有多麼重要。
  • 二戰時日軍吃的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連豬食都不如?歷史揭秘!
    二戰時日軍吃的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連豬食都不如?歷史揭秘!日本製造一向以物美價廉著稱,但日本人在二戰時期造的罐頭卻堪稱假冒偽劣產品,讓人叫苦不迭,日本軍官和士兵都不願吃,斥為連豬食都不如。二戰時期,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在世界首屈一指,罐頭產量更是驚人,而且內容豐富,肉、菜、餅乾、糖果、咖啡都可以放進罐頭裡,夥食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後來美國也曾援助中國大量的軍用罐頭,可惜只有高級軍官才有資格享用。
  • 二戰時日軍有牛肉罐頭吃,但為何日本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
    罐頭在二戰時期算是比較流行的軍用食品了,因為容易儲存,方便攜帶,可以生吃也可加熱食用,對於急行軍或者隱蔽作戰來說,是一個理想的選擇。罐頭髮明於法國拿破崙時期,後來美國將罐頭髮揚光大,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國。
  •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為什麼把牛肉罐頭稱為豬肉罐頭?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為什麼把牛肉罐頭稱為豬肉罐頭?造假並非中國人的專利,號稱嚴格律己的日本人也造假冒偽劣的東西,也是坑害自己的國人,而且坑的是在前線為自己拼死拼活的士兵。二戰期間,日本的夥食供應是不錯的。
  • 二戰時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這...
    二戰時期,日軍的夥食供應還是不錯的,比起三餐難繼的國軍和八路軍,日軍要正規地多。尤其是抗戰前期,日軍的夥食就如同他們的戰場攻勢,紅紅火火,高級軍官還能吃香喝辣。
  • 揭秘:二戰時日本軍人吃的「牛肉罐頭」,被日軍稱自己夥食為豬食
    二戰時期,日軍的夥食供應還是不錯的,比起三餐難繼的國軍和八路軍,日軍要正規地多。尤其是抗戰前期,日軍的夥食就如同他們的戰場攻勢,紅紅火火,高級軍官還能吃香喝辣。軍隊等級森嚴,官兵平等是不存在的,夥食標準也是如此,比如高級軍官吃肉,普通士兵只能喝湯。對他們而言,一個「牛肉罐頭」就是改善夥食的最佳美食。
  • 二戰日軍的夥食高大上,為何到了後期牛肉罐頭裡卻再沒一塊牛肉?
    二戰前期,日軍的夥食非常良好,不僅具備高要求的飲用水,所食用的主食一般都會配牛肉罐頭。要知道,對於當時那個年代來說,牛肉是一種比較珍稀的食物,而且日軍的規模也比較龐大,日軍還能長期供應牛肉罐頭,可見當時的日軍十分強盛。但在後期,夥食待遇一向高大上的日軍,他們配發的牛肉罐頭裡卻沒有一塊牛肉,這是為什麼呢?
  • 日軍在二戰前期頓頓吃牛肉,為什麼到後期牛肉罐頭就沒牛肉了?
    二戰前,我國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國家, 而日本當時是一個以工業為主的資本主義強國, 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遠遠超過我國, 在武器裝備上, 日軍憑藉著掌握的技術製造出一系列新式武器, 並且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日軍購置了很多新式武器, 因此在二戰初期, 裝備精良的日軍如一群野馬一般,
  • 倭寇在二戰時期吃的牛肉罐頭,為何士兵說豬都不吃?這一點很關鍵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夥食還是比較好的,和我們的軍隊恨不得連飯都吃不上相比,日軍非常正規。特別是抗戰剛剛進行的時候,侵略狗的夥食就和他們在戰場上的攻勢相同,紅紅火火,高層人員天天燈紅酒綠。軍隊有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壓根不存在官兵平等,夥食標準同樣如此,就像高層人員吃肉,一般的小卒能吃上饅頭就不錯了。對他們來說,一個「牛肉罐頭」就算是自己的夥食得到改善了。
  • 二戰時,日軍吃「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
    打仗是燒錢燒物資的,日本法西斯為了侵略戰爭,早就著手準備,所以戰爭初期,日軍無論武器裝備,還是軍需物資的品質和品種都是非常優良的。
  • 二戰後期,日軍吃的「牛肉罐頭」,為什麼我軍戰士繳獲了也不吃?
    大家都知道在抗戰時期,我國將士的生活是很艱苦的。現在大家一日三餐都能夠有保障,但是放在抗日時期,在一個月能吃到一次白米飯都是很幸福的事情了。而作為敵軍的日軍,他們的生活對比我軍來說,是要好很多的。而日本為日軍配備的夥食則是肉罐頭,也要比我軍好很多。
  • 二戰軍用罐頭哪家最好吃?美國罐頭食材豐富,日本罐頭被稱為豬食
    在二戰中各國也都比較注重後勤,為了能讓士兵吃上有能量的食物,也是煞費腦筋。美國在西方國家中的軍事實力遠超他國,就連後勤部隊也是無人能比,當時整個北美洲都可以說是後勤基地。曾有人說,不管士兵在哪,只要想吃什麼,立馬就可以送到,這樣的口氣,根據當時的國力,只有美軍可以辦到。 美軍在一戰之後,特別注意食物的便攜,營養的提高,形成了特有的野戰食物。
  • 抗戰時八路軍條件艱苦,為什麼吃日軍的牛肉罐頭卻難以下咽?
    在抗戰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八路軍繳獲日軍物資的情節,其中最受戰士們喜愛的莫過於各類罐頭,這些罐頭一般都不捨得直接吃,而是要留到重要日子當做大餐和戰友們分享。有意思的是,新四軍六分區的一支部隊,一次在小黃莊擊敗日軍中隊後,用繳獲來的牛肉罐頭做了一鍋好菜來犒勞眾將士。
  • 二戰日軍標準罐頭名為大和煮,從牛肉變成魚肉,質量反而上升?
    比如在《亮劍》裡,日本生產的牛肉罐頭就被視為好東西,一營長吹噓自己天天享受著牛肉罐頭,那絕對是「富裕」的象徵。 不過,這畢竟是電視劇戲劇化後的結構,日本罐頭的實際情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 抗戰時我軍條件艱苦,為何吃日軍牛肉罐頭卻想吐?預示了日本敗局
    直到後來才明白,原來繳獲的牛肉罐頭不是用純正的牛肉做的,而是用牛油拌的雜糧。根據當時的條件來說,我軍條件是非常艱苦的,好點的也就是吃窩窩頭,按照常理來說,牛油拌的雜糧肯定是要比窩窩頭好吃吧?為何我軍士兵難以下咽呢?
  • 二戰日軍的軍糧罐頭,為什麼70年後的今天依舊美味,專家說了兩字
    日軍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美國投下兩枚原子彈後無條件投降,廣島原爆七十年後,歷史遺蹟仍然存在,包括一箱日本海軍罐頭糧食,而且還散發香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二戰日軍的軍糧罐頭,為什麼70年後的今天依舊美味,專家說了兩字,中國人臉紅了。
  • 二戰時期的罐頭,日軍保存至今,竟還能食用
    抗日戰爭距今已經是過去了很久的時間了,但是他卻始終還印在我們的記憶中,當時的抗日戰爭的那個時期,給我們的中國人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大家在今天的電視劇中依然能夠看到很多當時的真實情景。在但是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夥食是非常好的,經常能夠看到電視劇中演從日軍手裡俘獲的勝利品中,有這麼一種東西,這個東西就是罐頭。
  • 二戰日本留下的軍用罐頭,為何如今還能食用?原來他們野心這麼大
    戰爭期間日本人生產了大量的罐頭給部隊食用,一開始的時候,日本罐頭的品質和口感還是非常不錯的,在繳獲的戰利品中,日軍罐頭可以讓中國的軍人們眼前一亮,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物質條件是非常差的,能吃飽都算是相當不錯的了,能夠吃肉更是一種奢侈,而日本的罐頭多數都是肉做的,裡邊有厚厚的一層油,繳獲日本的罐頭,就意味著可以開葷了。二戰日本留下的軍用罐頭,為何如今還能食用?
  • 抗戰時期的日軍罐頭,保存至今仍不變質,專家說了兩個字
    8年抗戰,已經多少離我們有點遙遠了,甚至現在的00後根本不了解中國人民抗戰的事跡,現在的電視劇多含有吹噓的部分,導致了中國人普遍認為中國軍隊非常厲害,日本反而蠢笨如豬,事實卻是日軍戰鬥力極其強大,這一點,從小小的罐頭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 二戰時期日軍罐頭裡究竟裝的什麼?竟然過了半個世紀還能食用!
    罐頭一般的保質期是多久大家知道嗎?我們看過很多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繳獲的日軍的物資裡面,總會出現大量的罐頭,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為什麼要生產這麼多罐頭?對八路軍來說日軍的夥食標準是非常好了,這些罐頭裡面裝的都是些什麼?我們來一一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