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交警扮盲人帶導盲犬坐公交被趕」的視頻在網上引起關注:
近日,山西太原。交警「莉姐」體驗盲人生活,與盲人和導盲犬坐公交被拒,直接被司機趕下車,甚至在出示證件之後,司機仍然說:「你有證沒證我不管,反正狗不讓上車」。有乘客冷漠,有乘客辱罵:「你jian不jian啊,不讓你上車你非上,耽誤大家時間」。
導盲犬主人稱這樣的事幾乎每天發生,而狗狗每次被拒和被罵,回來都要低落很久。萬物皆有靈,希望它們都能被溫柔相待。
而實際上,關於導盲犬可以上公交本應是一種常識,那麼那些司機和乘客究竟是真的不明白,還是缺乏同理心與寬容,不願意為他人做出一點讓步?亦或者兩者都有?
對於殘疾人士,希望大家就算做不到感同身受,也不要惡語相向。
那麼話說回來,我國到底有多少殘疾人士?
這個數據你可能難以相信:8500萬。每17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殘疾人士。
我國盲人數量高達1700多萬,每80人中就有一個「黑夜中的行者」,而我們平時卻很少看到他們,就仿佛他們在我們的世界中消失了一般。
盲道:盲道是專門幫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設施。
「蛇形」盲道的設計,是關懷與文明的缺失。
我們日常幾乎沒有看到過殘障人士出街,不是殘疾人少,而是出門苦難重重,許多人也漠不關心。
「盲人被趕」這件事背後反映出國家對導盲犬的宣傳和普及落後,任重道遠。而被自行車霸佔的盲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對於視障人士的種種「不友好」,也反映出我國對於這數量龐大的弱勢群體關懷與文明的缺失。
一個國家社會的文明程度,可以在對弱勢群體的態度上體現出來。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然,我們每個人也應當對他們多一點愛心,多一份將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