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鎮江藏寶之貝葉經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2020-12-25 鎮江金山網

文/徐蘇

古印度貝多樹的葉子,用水漚後可以用來代替紙,古代印度人喜歡用貝葉來寫佛經,後來常把這種寫在貝葉上的佛經稱為「貝葉經」。貝葉經作為一種特殊文獻,本來就存世不多。而民國江蘇省立鎮江圖書館遺留下來的一部貝葉經就更為稀罕。這部貝葉經用古貝葉抄寫,集經文、譯文、繪圖、書法於一體,尤顯珍貴。

名家題識的貝葉經

這部貝葉經來自藏書家之手,是一種圖文並茂、精心繪製的書畫金剛經,經過了多位書畫家之手。從第一片開始繪製,到最後一片完成,其間經歷了10年時間。貝葉經看上去非常精緻,完成後採用夾板保護,並配有專門的書盒保管。在貝葉經的夾板上題刻有:「貝葉畫像金經」字樣,下注為:「誠之觀察仁棣屬題六潭王詠霓。」並有王詠霓的印章刻在上面。由此可知是王詠霓的題字。

王詠霓(1839-1916年),原名王仙驥,王蜺,字子裳、旌夫、伯旌夫,號六潭、桂圃、鶴叟,清浙江省黃巖縣人。他少習經史,曾執教椒江東甌書院、玉環環山書院、黃巖九峰書院、寧海緱城書院。清同治九年舉人。光緒六年(1880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籤分河南司行走。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決定由許景澄接替李鳳苞,任派駐法國、匈牙利等國公使。許景澄向總理大臣文祥推薦朱宗祥、王詠霓為參贊,楊兆鋆、謝祖沅、汪洪霆、王文謨、潘承烈、蔭昌、陳季同等作其隨員,一起出訪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匈牙利等國。王詠霓是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龢的門人,是清末著名詩人、教育家、書法家。他工詩屬文,善書法,精篆刻,書法具金石氣,篆書行筆流暢。他的一些書法作品,至今仍在藏家的拍賣會上出現。

在第一片貝葉的正面題有「須曼居士手書貝葉金經」字樣,從落款看,是大書法家吳俊卿的手筆。吳俊卿,原名俊,初字香補,中年更字昌碩,民國元年以後以字行或署倉碩、蒼石,別號缶廬、老缶、缶道人、苦鐵、破荷、大聾、酸寒尉、蕪菁亭長、五湖印芒等,浙江安吉人,是晚清時期一位傑出的大藝術家,在詩、書、畫、印等方面,自成一家,成就極高。在這片貝葉題字的下方,吳俊卿還親手用小字寫了題識:「貝葉金經翻讀一過,字字精雅,莫大功德也。」談了他的讀後感,對其書法水平和佛經意義作了點評。

第一片貝葉的反面是王詠霓寫的題識:「甲申(1884年)秋日偕誠之四弟隨使泰西,道出錫南,遊雪山古寺,觀所藏貝葉經,各出喜林市數葉以去。泊誠之再過斯土,得無字貝葉數十,倩(請)人畫諸佛像,自書金剛經於背,其為功德不可思議。凡學佛者,或持金剛,或持楞嚴,或持淨土,其證入則同,因無所往而生其心,即所謂非心非佛也。聞仁和許公精於淨土,每拈一義,輒超神解。餘請為轉一偈曰:無即是南,南即是無,阿即是彌,彌即是阿。陀即是佛,佛即是陀。庚寅(1890年)春仲六潭居士王(詠)霓題於海上。」並蓋上了私人印章。題識中談到了他和誠之四弟(楊兆鋆)出訪德國的時間,經過錫南古寺得貝葉的過程,以及邀請仁和佛學家許公(許息安)談論佛經的事情。

書畫家書寫經文和配圖

從第二片貝葉起到二十三片貝葉結束,各片的正面上均書寫了《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經文。經文由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由楊兆鋆書寫。書寫的時間是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楊兆鋆一手漂亮的楷書,提升了貝葉經的藝術價值。楊兆鋆(1854—1917年)字誠之,號須圃,浙江吳興(今湖州)人。早年就讀於上海廣方言館,同治十年(1871年)由兩江總督曾國藩薦送至京師同文館學習。光緒五年(1879年),楊兆鋆畢業出館後,任蘇松太道公署翻譯。光緒十年(1884年),擔任出使法、德、意、荷、奧五國大臣許景澄的隨員,參與「鎮遠」、「定遠」兩鐵甲艦的督造工作,並與清海軍將領劉步蟾等一同督運兩艦回國。歸國後,被以道員身份發江蘇補用。光緒十九年(1893年),楊兆鋆任金陵同文館教習,兼授算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任江南儲材學堂督辦。1900年,與兄楊信之等組織協濟善會,救助因庚子之變流落華北各地的江南人士。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以「江蘇候補道賞四品卿銜差」任出使比利時欽差大臣。光緒三十年(1904年)被任命為派駐比利時列日世博會的欽差大臣兼監督。光緒卅一年(1905年)八月被召回國。回國後將其出使期間的奏議以《須圃出使奏議》為書名結集出版。楊兆鋆也是近代中國卓越的數學家李善蘭和華蘅芳的學生,在數學研究上有著傑出的成就。光緒廿四年(1898年),曾自撰《須曼精廬算學》24卷,在關於測量方法的研究、關於圓錐三曲線問題的研究、關於「平圓容切」問題的研究以及關於「垂線諸求」及「勾股容方」問題的研究上,都作出了貢獻,被認為是「洋務教育培養的眾多人材中的傑出代表」。工書法,嗜收藏。

第二片貝葉的反面,上半部分是畫的釋迦牟尼佛像,下半部分是釋迦牟尼的注釋文字。

第三片貝葉的反面,上半部分是畫的觀音菩薩的佛像,下半部分是觀音菩薩的注釋文字。

第四片貝葉的反面,上半部分是畫的達摩祖師的佛像,下半部分是達摩祖師的注釋文字。

接著的第五片貝葉到第二十三片貝葉的正面都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經文。反面的上半部分均為各種佛像,下半部分是各位書法家的注釋文字。

在第二十二片貝葉的反面,有光緒年間上海佛學界知名人士許息安的題識。題識中對楊兆鋆的書寫金剛經之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第二十三片貝葉的反面,有清人劉壽嵩撰寫的題識。

從第二十四片貝葉,到第二十六片貝葉,正反雙面都是梵文書寫的經文。其中第二十四片貝葉的正面,吳昌碩又一次題了「須曼居士手書貝葉金經」字樣,並落款「安吉吳俊卿」。

一部特殊價值的藝術收藏品

這部貝葉經除了經文的宗教意義以外,更看重的是其載體的特殊性以及其具有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貝葉經的書寫材料是來自錫蘭島上古寺中的貝葉,從採購時(1895年)即稱「古貝葉」,說明了此二十餘片的貝葉具有更長的歷史。再從「古貝葉」又經過了100多年來,仍然完好無損,無黴斑現象,說明了「古貝葉」在進入流通市場時已經過了加工處理。貝葉經的裝幀形式根據書寫材料的特點,採用了典型的梵夾裝,事先將寫好的經文和貝葉的多少,以經文的順序排列,然後用兩塊比貝葉略寬、略長一點的花梨木夾板,將排好順序的貝葉經葉片夾住,連板帶經的在上下兩端打了兩個孔,用繩子把葉片穿起來,在兩塊夾板的孔前打上結,以防止散開。然後,又用一個專門定製的花梨木盒來安放。

貝葉經無論是經文的抄寫,還是名家的題識、插圖的精美都值得稱道,具有典型的藝術特徵和價值。經文中被楊兆鋆邀請參與書經佛教人物繪像和注釋文字的20餘人,多是各地的文人兼書畫家。其中有幾位是和他一起出洋的同行,不僅是外交家,也是著名文人。如陳季同,字敬如,號三乘槎客,他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77年,陳季同作為清政府首批派往歐洲的留學生,他與嚴復、馬建忠等出國深造,陳季同到了法國,進入巴黎政治學堂修習公法律例。後來,陳季同又在中國駐英、法、德等國的使館任職。陳季同很快成為當時歐洲外交界的活躍人物,與俾斯麥、甘必大等德、法政界要人關係密切,同時,陳季同也經常出沒於歐洲上層社會的沙龍,他還在各種文化場合做有關中國的講座。以陳季同的名字出版的法文著作多種,被翻譯成英、德、意、西、丹麥等多種文字,獲得了西方公眾的廣泛關注,成為第一個出版西文著作並獲轟動影響的中國人。還有晚清實則譯藝女學堂的創辦者謝祖沅、潘承烈、王文謨等。

貝葉經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其設計者楊兆鋆本人就嗜好收藏,有名的陳介祺《秦量》拓本,就被他收入囊中,成為他所藏鐘鼎彝器系列之一。他也喜歡自製藏品。如雲間朱孔陽先生曾收藏有清代楊兆鋆的一個銅如意。銅如意上就刻上了楊兆鋆的書法。楊兆鋆的外交官經歷,也開拓了他的視野,見識過眾多的精品,為其精心設計貝葉經打下基礎。

此外,從貝葉經的多處題識中,可從時間上,路途中,以及到泰西的目的等方面,考察清政府到德國建造和購置軍艦的相關事宜,對研究北洋水師的興衰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熠熠生輝的書畫名城——鎮江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他們隨晉室來到南方後,有很大一部分僑居在鎮江,促成了鎮江書法史上的繁榮期。這一時期鎮江書法的繁榮,得益於晉人南遷所帶來的書法在鎮江地區的延傳,更在於南朝的三個開國之君——南宋的劉裕、南齊的蕭道成、南梁的蕭衍都出生在鎮江。劉裕是書法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蕭道成、蕭衍本人就是書家,並且是南朝蕭氏書法家族的代表人物。
  • 鎮江公路駛入發展「快車道」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這裡是集「歷史文化、香醋文化、愛情文化、科教文化、公路文化」於一體,全省文化示範路312國道中最美的一段,被譽為「鎮江金外環」。據悉,312國道城區段新線是我市「一橫一縱、一環五射」快速路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在建設蘇南現代化示範區規劃背景下,推出的大手筆創舉。這也是交通人用自己的步伐,踐行「創新創業福地、山水花園名城」的城市發展新定位。
  • 他們用大愛感動了鎮江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一枚枚黃絲帶,帶著祝願,飛舞在街頭巷尾,一筆筆帶著體溫的捐款匯聚到病床前;這不是簡單的憐憫和施捨,而是對善者的崇敬,是鎮江人對大愛真諦的理解:愛他人如同愛自己,樂助人者人恆助之!  女孩走了,但無數人的愛仍在延續,黃絲帶仍在飛舞,因為人們堅信,愛,是一種不離不棄的精神!愛,是一切善與美的不竭源泉!
  • 鎮江老名中醫的記憶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因為同是鎮江人,在那個年代很快我們就從陌生到熟悉,張醫生把我當成他們的家人。張小南祖籍安徽,世代從醫,其前輩從安徽來到鎮江,鎮江水陸交通要道貨運繁忙,搬運工人、船民等重體力勞動者雲集,因為衛生條件差,疔癤癰疽多發,使得張家的祖傳秘方如萬應膏、芙蓉散、紅拔毒、黃拔毒、紅昇捻、黃昇捻,疔蟲膏……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就在鎮江聲名鵲起,成了鎮江的名醫,而出生於鎮江的張頌南繼承祖傳家學,把張家的中醫外科進一步發揚光大。
  • 鎮江歷史上的官民學校之府學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自此,國家確立了在學校內祀孔的禮制,孔廟與學校逐漸合而為一,官學亦稱「廟學」或「學廟」。因此,中國官辦學校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有府(州、路)學與縣學,民辦學校則有私塾與書院。其中,私塾在古代較為普及,但規模較小;書院多為民辦,具有相當規模,並得到官府重視的書院,逐漸具有官民合辦的性質。那麼,在鎮江有史料可載的官辦學校是什麼時候呢?
  • 鎮江抗美援朝票據及背後的故事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市民邢先生收藏了幾件有關抗美援朝的鎮江老票據和老物件,近日他找到記者共同來研究,看看上面記錄了什麼。抗美援朝老發票現身幾天前,邢先生在電視上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他很有感觸,翻出幾張收藏了多年的鎮江老票據。
  • 從鎮江走出的宋武帝劉裕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慶的後裔。他的家族在早年隨晉室南渡,遷居鎮江,住城東的壽丘山(今江蘇大學夢溪校區內)。壽丘山原為開鑿古運河時堆砌的山丘,天長日久山上多長何首烏,故得名壽丘山。宋代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所著《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有「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之句,其中提到的寄奴故居就在壽丘山。宋代大詩人蘇軾也有詩句「劉裕宅邊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梅香」,講到壽丘山劉裕的老宅。
  • 開開心心韓國遊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韓國風光總使我意猶未盡,他們的熱情總讓我覺得自愧不如,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禮儀之邦,但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如韓國人。如果下次有機會來韓國,我一定要顯示出中華民族禮儀之邦小公民的風範!  韓國的顏色鎮江實驗學校八(11)班 王夢薇 指導老師 周書梅  坐了一天一夜的遊輪,今天終於靠岸,抵達了韓國的國土,我終於來到了無數次在夢裡出現的地方。  小時候,在我形象記憶的時期,當聽見「韓國」這個詞時,覺得這個國家是藍色的。
  • 一張老擔保書背後的鎮江國藥業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擔保條款有六條:第一條是被保人在職期間應恪盡職責,遵守國家銀行工作規章與紀律,保守行內秘密,如有越軌行為,挪用公款,手續不清或破壞銀行信譽,洩露行內秘密以及其他一切情形致銀行遭受損害時,經銀行認為應歸被保人負責者,保證人自願負責賠償;第二條是保證人對於應負責任或應清償之款項,均願依照銀行所開字樣或數目,立即履行,決不藉口向被保人接洽或其他任何理由,而冀延緩,並願拋棄先訴抗辯之權;第三條是被保人在銀行之職務
  • 民國鎮江周宗記西藥部的故事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百年前,淮海中路還叫霞飛路時,就堪稱上海「時尚之源」,街上名店林立、名品薈萃,很多都是俄僑老店。而能在霞飛路附近買地置宅的,基本上非富即貴。所以,當霞飛路寶慶路這個上海灘黃金地段「中央別墅區」內,圍出一座近5000平方米的私家花園宅邸時,驚動了當時整個上海灘。後來,這裡被冠以「上海第一私家花園」的稱號,現在市值1.35億元人民幣。
  • 1934年,鎮江有了第一所高校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他說,明信片上印的是鎮江醫學院,誕生於1951年,是鎮江的第一所高校。記者就此了解到,鎮江最早的高校其實成立於1934年。為了核實這個說法,記者與市史志辦黨研處處長孫燕賓聯繫採訪。他向記者介紹,鎮江最早的高等學校是成立於民國23年(1934年)9月1日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由陳果夫兼任院長,校址在北固山麓,設有醫本科、衛生行政科、衛生教育科、衛生特別訓練班,一度還附設農村醫藥初級服務員訓練班,除醫本科規定6年畢業外,其餘的均1年畢業。抗日戰爭爆發後,學院西遷湖南沅陵。民國27年(1938年)8月與南通學院醫科合併,更名為國立江蘇醫學院。當年12月遷至貴陽。
  • 從一張老包裝紙說說民國鎮江的衣莊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給人一種樸實莊重感,且各個階層皆可穿,極具中國特色。但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襖褲,頭戴氈帽或鬥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當時社會上的西式服裝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一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再一類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其服裝形制簡便,莊重且有活力,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這些在描寫民國的影視劇中都能一見。再看女裝,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的特點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且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
  • 鎮江市保險業各保險公司投訴熱線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地址:正東路35號投訴熱線:85589262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中心支公司地址:中山東路19號投訴熱線:95500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中心支公司地址:長江路267號翠堤春曉20棟107、203
  • 鎮江歷史上的官民學校之縣學、書院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
    丹陽縣學內的泮池縣學是鎮江官辦學校的另一種學校。因為鎮江歷史上是府縣同城,因此,鎮江的府學和縣學也是同城的。歷史上,鎮江的縣學稱為丹徒縣學,其可考歷史自宋至清,依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據《祥符圖經》記載,「關子廟,在縣西二裡」。這說明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間之前,丹徒縣已設有孔子廟。而縣之立學,「自慶曆始」即與孔子廟結合在一起,因此可以看出,一期時的縣學因該「在縣西二裡」。這裡的「在縣西二裡」係指子城之西二裡,目前具體位置並未通過考古發現。
  • 愛,鑄就城市新的精神品牌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宋建設 攝  編前話:山水靈秀地,情義鎮江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種種愛心之舉令人動容,在鹽城、在汶川、在全國各地,鎮江人的愛心正被不斷傳誦。一個個善舉、一次次奉獻,既幫助困難群體解決了一個個難題,同時也淨化著人們的心靈,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優化城市的人文環境。生活在鎮江,人們總是能受到愛心暖流的鼓舞!
  • 範仲淹為潤州知州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光輝。《嘉定鎮江志》引張扶《重修學記》說:「寶元中,范文正公仲淹載新廟學,置田養士,迨今賴之。」《至順鎮江志》「儒學」更具體記載:「寶元初,文正範公守潤,新學宮,請賜以閒田,具經史傳疏、諸子書,聘江南處士李覯使講說,以教養其州子弟。率五日一視學,躬教以文,間設飲食,延勞獎進之。士翕然興於學,民相勸趨於善。邦之人士深德之,立祠於學。」
  • 語文篇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張琳 (江蘇省鎮江一中 中學高級教師 語文教研組組長 市學科帶頭人)
  • 12條公交線路將恢復原線運行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24路:恢復後撤銷青年廣場西站、天橋路、南門汽車客運站、呂家灣、五鳳口、南山一品、美林灣谷陽路、優盛生活廣場、緯三路西站、東方生工、緯三路經八路、華科產業園、科技新城管委會、億都家居建材城南站、緯三路東站共15對站點,往鎮江新區公交站方向撤銷谷陽路西站1個單向站點,往火車站北廣場方向撤銷公交官塘新城樞紐站1個單向站點;恢復停靠寶塔山公園公交駕校、金田花園、丁卯橋(丁卯醫院)、谷陽新村、
  • 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金山網訊 昨天上午,鎮江城建產業集團、西津渡文化旅遊公司一攬子發布西津渡夜經濟項目,包括「西津有味」、「西津有禮」、「西津有戲」、「西津有夢」、「西津有型」、「西津有潮」在內的6個夜消費體驗圈首次向公眾推廣,結合西津渡街巷肌理和商業布局的
  • 國農歷史文化名城鎮江
    長江流經鎮江轄區103.7公裡,古運河從京口閘到諫壁閘貫穿新老市區。境內多丘陵,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形地貌多樣,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溼潤溫和,四季分明。城市山水秀美,「一水橫陳,連崗三面」,素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198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