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歷史上的官民學校之縣學、書院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

2020-12-12 鎮江金山網

丹陽縣學內的泮池

縣學是鎮江官辦學校的另一種學校。因為鎮江歷史上是府縣同城,因此,鎮江的府學和縣學也是同城的。歷史上,鎮江的縣學稱為丹徒縣學,其可考歷史自宋至清,依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據《祥符圖經》記載,「關子廟,在縣西二裡」。這說明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間之前,丹徒縣已設有孔子廟。而縣之立學,「自慶曆始」即與孔子廟結合在一起,因此可以看出,一期時的縣學因該「在縣西二裡」。這裡的「在縣西二裡」係指子城之西二裡,目前具體位置並未通過考古發現。

據《光緒丹徒志》記載,北宋崇寧以後,縣學「附於郡學東隅,在郡學成德堂之東」,但於南宋建炎初,與府學一起焚於兵火,直到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才由縣宰趙學老重建,其後,又於乾道七年(1171年)由縣宰韓元老重修,後復頹圯。寶祐四年(1256年)教授孫繼學創明善堂於舊址,景定四年(1263年)仍改明善堂為縣學。入元後,仍依舊規。這一時間當為第二期。

第三期應為元延祐六年(1319年)到正德庚辰(1520年)期間。

元延祐六年(1319年)丹徒縣教授朱天珍建議新建縣學,並得以實施,即度地儒林裡彰德營,得潘氏故居屋二十檻,地六畝有奇。延祐七年(1320年),學校告成,校址位於淮海書院西側。據《志順鎮江志》記載,學校建築有:先聖廟,大成殿三間,前為戟門;東西廡權作明倫堂,以為講習之所。先賢祠,在大成殿之西偏,奉祠濂溪、明道、伊川、晦庵、南軒五先生。地靈祠,在殿之東偏。教諭廨舍,大成殿東廡後,三間。明正德庚辰(1520年),知縣李東建明倫堂將兩齋的基址夯築就緒。

到了明嘉靖元年(1522年),提學御史蕭鳴鳳念舊學湫隘,將縣學遷於朝陽門內壽丘山南麓,原龍華寺故址(今江蘇大學夢溪校區),東南側為範公橋(即清風橋)。此後,縣學先後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八年(1669年)、雍正七年(1729年)相繼修葺。在鹹豐二年(1852年)毀於兵火,後又於同治四年(1865年)在故址重建,並於光緒元年(1875年)竣工。因為壽丘山為縣學所在,故壽丘山又稱「縣學山」。這是縣學的第四期。

這時的縣學建築分中、東、西三區,自南向北分別為:

中區:學門、欞星門、石橋、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學門之南為泮池和萬仞宮牆;學門與泮池之間為東西向大街(今正東路),學宮兩端街上立有牌坊。

東區:龍門、範公祠、文昌樓、宋忠簡公(宗澤)祠、名宦祠、鄉賢祠、崇聖祠、敬一亭。其中名宦祠和鄉賢祠的設立是德育教育的具體體現。

西區:齋房、教諭署、訓導署。

除了府學和縣學,古代鎮江的書院也有不少,據史書記載,宋元時期有淮海書院和濂溪書院,明清時期有清風書院、香山書院、三山書院、杏壇書院、寶晉書院等。其中,有的為民辦官助,也有的屬官方性質,但它們都是府學、縣學的補充。

淮海書院是宋淳祐年間由太常少卿龔基先首議創立的,院址在北固山西鳳凰池上。該書院的設立是為了收容、培養避難京口的淮土學子。而以龔基先為首的淮鄉先達皆捐金資助,後來賈似道為兩淮制置使時,又助錢五萬貫及撥範家沙蘆場二所。宋理宗並為書院書額。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書院為甘露寺僧兼併。元貞元年(1295年),教授黃一龍在府治西南斜橋之儒林裡置地重建,有屋八十餘楹。其中,欞星門、戟門三間,大成殿三間,東西廡二十間,殿後行廊七間,祭器庫在殿西北偏。先賢祠在殿後西北隅,供奉淮鄉先達及創置書院者;地靈祠在堂東室。明倫堂五間,堂之兩廡為六齋,曰:博文、約禮,尊老、育材、明德、達道。大學齋五間,在堂前西北隅。書樓二間,在明倫堂後。學庚在明倫堂南,公廚在明倫堂西北,德音亭在學門之內。書院山長公廨十二間,學門之南。明初,淮海書院併入縣學。

濂溪書院是宋寶祐年間由當時的郡守徐慄為奉曾寓居鎮江的道學家周敦頤所辦,所收的學生來自四方,不拘鎮江一地。書院緊臨黃鶴山下的鶴林寺。有堂三,曰晞賢、立善、養心;齋二,曰正道、和德:亭二,曰愛蓮、光風霽月;中立祠堂。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始專屬官府。元初時,書院為鶴林寺僧撤毀,書院山長徐蘇孫再創於皇祐橋之南,並於大德九年(1305年)遷至府治東南定波門內。

清風書院辦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當時丹徒知縣李東為紀念範仲淹所建,院址在壽丘山上(即範公讀書處),嘉靖三年(1524年)併入縣學。

香山書院建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鎮江知縣鄭一嶽開辦,院址在壽丘山下。清順治五年(1648年)香山書院改為三山書院,並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停辦。

杏壇書院辦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創辦者為丹徒知縣張晉,書院位於壽丘山。

去思書院辦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是丹徒士紳笪重光等為紀念曾任鎮江知府的高龍光集資所辦,院址在城西昭關下。去思書院於鹹豐三年(1853年)毀於兵火,舊址後被圈入英租界。

鶴林書院辦於乾隆八年(1743年),由丹徒知縣宋楚望在城南善濟坊創辦。

寶晉書院辦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時任丹徒知縣的貴中孚於北固山麓米芾舊居海嶽庵原址創建,因舊居有米芾收藏書畫的寶晉齋,遂命名為寶晉書院。該院重八股,清末廢科舉後停辦。

京江義學辦於雍正二年(1724年),創辦者為縣令馮詠,院址為縣學東偏範仲淹讀書處,該書院的特點是學子可免費就讀。(霍強 沙豔秋)

相關焦點

  • 鎮江歷史上的官民學校之府學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據《新唐書》記載:唐初規定,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並於貞觀四年(630年),「詔州、縣學皆作孔子廟」。自此,國家確立了在學校內祀孔的禮制,孔廟與學校逐漸合而為一,官學亦稱「廟學」或「學廟」。因此,中國官辦學校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有府(州、路)學與縣學,民辦學校則有私塾與書院。其中,私塾在古代較為普及,但規模較小;書院多為民辦,具有相當規模,並得到官府重視的書院,逐漸具有官民合辦的性質。
  • 熠熠生輝的書畫名城——鎮江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王僧虔的一句「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將「尚文」書法的審美範疇推向了一個高峰,使後來書法美學的品評高度無出其右;陶弘景的《論書啟》為我們了解當時書家作品、書法活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蕭衍的《古今書人優劣評》《答陶隱居論書》《草書狀》等書論是對魏晉以來所開創的中國特有的「詩意」式藝術品評方式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唐代鎮江的書壇顯得相對沉寂。
  • 鎮江老名中醫的記憶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上課後,張小南並沒有照書宣講,而是從中醫的起源,中醫的望、聞、問、切,中醫外科的範圍、診治要點,循序漸進娓娓道來。以後的課時,他主要講授當年的常見多發外科病症,癰疽疔癤,其中穿插著大量從醫心得和祖傳秘方。  因為同是鎮江人,在那個年代很快我們就從陌生到熟悉,張醫生把我當成他們的家人。
  • 從鎮江走出的宋武帝劉裕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慶的後裔。他的家族在早年隨晉室南渡,遷居鎮江,住城東的壽丘山(今江蘇大學夢溪校區內)。壽丘山原為開鑿古運河時堆砌的山丘,天長日久山上多長何首烏,故得名壽丘山。宋代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所著《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有「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之句,其中提到的寄奴故居就在壽丘山。宋代大詩人蘇軾也有詩句「劉裕宅邊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梅香」,講到壽丘山劉裕的老宅。
  • 從一張老包裝紙說說民國鎮江的衣莊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給人一種樸實莊重感,且各個階層皆可穿,極具中國特色。但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襖褲,頭戴氈帽或鬥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當時社會上的西式服裝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一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再一類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其服裝形制簡便,莊重且有活力,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這些在描寫民國的影視劇中都能一見。再看女裝,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的特點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且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
  • 鎮江抗美援朝票據及背後的故事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市民邢先生收藏了幾件有關抗美援朝的鎮江老票據和老物件,近日他找到記者共同來研究,看看上面記錄了什麼。抗美援朝老發票現身幾天前,邢先生在電視上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他很有感觸,翻出幾張收藏了多年的鎮江老票據。
  • 開開心心韓國遊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韓國風光總使我意猶未盡,他們的熱情總讓我覺得自愧不如,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禮儀之邦,但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如韓國人。如果下次有機會來韓國,我一定要顯示出中華民族禮儀之邦小公民的風範!  韓國的顏色鎮江實驗學校八(11)班 王夢薇 指導老師 周書梅  坐了一天一夜的遊輪,今天終於靠岸,抵達了韓國的國土,我終於來到了無數次在夢裡出現的地方。  小時候,在我形象記憶的時期,當聽見「韓國」這個詞時,覺得這個國家是藍色的。
  • 名城鎮江藏寶之貝葉經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而民國江蘇省立鎮江圖書館遺留下來的一部貝葉經就更為稀罕。這部貝葉經用古貝葉抄寫,集經文、譯文、繪圖、書法於一體,尤顯珍貴。名家題識的貝葉經這部貝葉經來自藏書家之手,是一種圖文並茂、精心繪製的書畫金剛經,經過了多位書畫家之手。從第一片開始繪製,到最後一片完成,其間經歷了10年時間。
  • 他們用大愛感動了鎮江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文/孫肖蘇社會媽媽 隱形的翅膀助孩子飛翔  溫暖貼心、大氣深沉,這是鎮江社會媽媽的愛。  這愛在那件柔軟清香的粉色毛衣中,在那張「需要幫助時請與我聯繫」的樸實字條上。  這愛同樣在那封送出了隱形的翅膀的信中:「你們也有一雙這樣的翅膀,總有一天,你們也會飛上藍天,自由地翱翔!」
  • 一張老擔保書背後的鎮江國藥業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擔保條款有六條:第一條是被保人在職期間應恪盡職責,遵守國家銀行工作規章與紀律,保守行內秘密,如有越軌行為,挪用公款,手續不清或破壞銀行信譽,洩露行內秘密以及其他一切情形致銀行遭受損害時,經銀行認為應歸被保人負責者,保證人自願負責賠償;第二條是保證人對於應負責任或應清償之款項,均願依照銀行所開字樣或數目,立即履行,決不藉口向被保人接洽或其他任何理由,而冀延緩,並願拋棄先訴抗辯之權;第三條是被保人在銀行之職務
  • 鎮江公路駛入發展「快車道」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昨天,記者在312國道城區段新線上看到,巢凰山休息區的路邊景色如詩如畫,令人陶醉。山巒矗立、樹木蔥蘢、池水清澈……白牆灰瓦、飛簷翹角的觀景臺,車輛停歇,車主小憩。這裡是集「歷史文化、香醋文化、愛情文化、科教文化、公路文化」於一體,全省文化示範路312國道中最美的一段,被譽為「鎮江金外環」。
  • 1934年,鎮江有了第一所高校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金山網訊  日前,72歲的王榮老人拿著上個世紀50年代的幾張明信片來到本報。
  • 民國鎮江周宗記西藥部的故事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老發票上英文貨品名許小平先是找到了一張抬頭為「鎮江周宗記西藥部」的民國老發票(圖1)。發票長13釐米,寬8.5釐米,與記者熟悉的民國店號發票不同的是,這張發票明顯與傳統中式豎式發票不太一樣,不僅尺寸小得多,而且風格更傾向於新中國成立後的橫式現代發票。
  • 愛,鑄就城市新的精神品牌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圖為我市「捐髓第一人」戚熙娟紮上黃絲帶。 宋建設 攝  編前話:山水靈秀地,情義鎮江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種種愛心之舉令人動容,在鹽城、在汶川、在全國各地,鎮江人的愛心正被不斷傳誦。一個個善舉、一次次奉獻,既幫助困難群體解決了一個個難題,同時也淨化著人們的心靈,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優化城市的人文環境。
  • 範仲淹為潤州知州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光輝。赴任途中,範仲淹經茅山時作《將赴南徐任遊茅山有作》,詩中顯示出仕途失意,不再操心仕途得失的思想但這只是「牢騷」而已,真正到任以後,在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他還是抓緊時間幹實事,「親學校,請賜閒田,具經史傳疏、諸子書,禮聘處士李覯以教士子,薦通判向約,舉觀察推官許渤,善政極著」(《光緒丹徒縣誌》引《宋史》「範仲淹傳」)。
  • 鎮江市保險業各保險公司投訴熱線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地址:正東路35號投訴熱線:85589262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中心支公司地址:中山東路19號投訴熱線:95500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中心支公司地址:長江路267號翠堤春曉20棟107、203
  • 連鎖藥店擴容藥賣上了「天貓」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本報記者 任罡 孫霞 攝影 文雯        提起「存仁堂」,在鎮江可謂家喻戶曉。存仁堂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王碩向記者解釋說,「存仁堂」取名有「存其仁義,同濟眾生」之義,詮釋了存心存仁、造福百姓的經營理念。因為後來有了存仁堂連鎖,這個藥店就取名為「老存仁堂」。現在,老存仁堂藥店作為文物保護單位依然為百姓服務。當天,進出老存仁堂的顧客絡繹不絕。
  • 鎮江籍排球運動員入選國家少年排球隊
    金山網訊 據官方公布的最新消息,由鎮江市體育運動學校培養輸送的、鎮江籍排球運動員紀幃浩入選中國國家少年排球隊。記者了解到,紀幃浩出生於2004年,11歲那年的寒假,在鎮江市體育運動學校正式開啟了排球之旅。
  • 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金山網訊 昨天上午,鎮江城建產業集團、西津渡文化旅遊公司一攬子發布西津渡夜經濟項目,包括「西津有味」、「西津有禮」、「西津有戲」、「西津有夢」、「西津有型」、「西津有潮」在內的6個夜消費體驗圈首次向公眾推廣,結合西津渡街巷肌理和商業布局的
  • 食物解得了鄉愁嗎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爛面燒餅在東鄉到底有多少年歷史了,誰也說不清。在民間口口相傳的版本中,最早大概在宋代就出現了。蘇東坡在嘗過爛面燒餅後寫下了:「此餅送與蟠桃會,神仙取餅不取桃。」鄭板橋也曾作詩:「柿葉傲霜千點紅,紗廚斜日透窗中。江南大好秋蔬菜,攤著燒餅好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