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隨身聽

2020-12-20 中關村在線

  音樂,一直常伴我們身邊,從嬰兒時期的《睡眠曲》,到步入小學年代的《讓我們蕩起雙槳》,再到年少懵懂時期的流行音樂,音樂陪伴著我們成長。在那些年音樂的陪伴裡,我們經歷了收音機、錄音機、CD隨身聽、MP3、手機,直至現今流行的小音響時代,雖然這些隨身聽設備只是一件件電子器件,它們發出的優美音樂無時無刻陶冶著我們,給我們人生留下了最珍貴的一份份回憶。不管小孩、成人還是老人,都喜歡聽音樂,可以說音樂是全人類的愛好,它承載著我們共同的夢。那不妨一起慢慢追憶流年,見證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隨身聽。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隨身聽

  一.收音機,開啟了50、60、70三代人收聽廣播的情節


  說收音機為隨身聽的鼻祖,很多人估計不太認可,但在50-80年代之間,收音機方便攜帶、免費收聽廣播資訊的特點讓它紅遍大江南北,現在的爸媽、爺爺奶奶這一輩人應該對收音機中傳來的紅歌聲音還歷歷在目。可以說,收音機影響了50、60、70年代的人們,形成了那幾代人收聽廣播的習慣。特別是現今最熱門的隨身聽小音響清一色配備了收聽廣播功能,網上京東、淘寶還有很多年輕人購買收音機給父母。所以說,收音機雖然發展至今,影響力仍為消退,市面上的收音機仍然有著一批固定人群——中老年人。

  二.錄音機,影響了80後整整一代人


碩大的錄音機陪伴了80後的成長

  在80後的記憶裡,錄音機是最不可或缺的電子產品。它不像現今的隨身聽體型那麼便攜,但由於可以播放磁帶,我們能第一時間收聽到最新的流行音樂,特別是當初流行的電視主題曲,如《上海灘》、《白蛇傳》、《青青河邊草》等等經典的主題曲。由於它還可錄音,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中文及英文聽力的工具。可以說,錄音機當初起到了普及隨身聽傳播流行音樂的重任。


看著這些磁帶,80後是否感覺非常熟悉,有點留戀的感覺?

  三.索尼CD隨身聽:世界上真正第一臺隨身聽的誕生


曾經風靡一時的索尼CD隨身聽

  90年代中期、索尼CD隨身聽誕生了,由於它小巧便攜、音質純正的特點,上市不久就立刻風靡校園還有年輕人群體。當時,擁有一臺CD隨身聽,隨身攜帶播放聽歌,走在路上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這也成了多少學生夢寐以求的願望。而且索尼的CD隨身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於,那是它第一次把便攜的概念深入民心,真正闡釋了隨身聽可以「隨身隨聽」的意義。

  四.MP3播放器,真正全民普及隨身聽


Mp3播放器的盛行直接讓索尼的CD隨身聽從市場上銷聲匿跡

  索尼的CD隨身聽盛行一時,但由於CD價格昂貴而且攜帶不方便,加之價格昂貴,難於一時普及。隨著2000年的到來,電腦技術的發展,MP3音樂格式的流行,MP3播放器順應潮流,可以播放MP3格式音樂,越來越多人更接受易用的MP3播放器作為隨身聽,MP3播放器的價格也一直在下降,越來越平民化,真正肩負起了全民大眾普及隨身聽的重任。可以說,在2000年代,基本每個年輕人隨身都曾擁有過一臺MP3播放器。MP3播放器作為隨身聽真正成為大眾潮流。


蘋果的ipod直接把MP3播放器市場推向頂峰

  五.音樂手機逐漸吞噬火爆一時的MP3市場


索尼愛立信引領了音樂手機的盛行,直接導致了MP3的沒落

  到了2007年以後,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播放MP3功能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用戶更習慣了用手機插上耳塞來作為隨身聽設備。手上有了一臺音樂手機,重新購置一臺MP3就顯得多餘了。火爆了接近十年的MP3播放器也漸漸消沉。現今,手機上配置MP3歌曲播放功能已經成為標配。音頻業的隨身聽市場逐漸被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手機吞噬。看著江河日下的MP3播放器市場不免感到淡淡憂傷。

  六.小音響的誕生,重新闡釋隨身聽的概念,重新振興隨身聽音頻市場


音樂手機在音樂播放的眾多缺陷,慢慢形成了火爆的小音響市場

  音樂手機雖然都有MP3播放功能,長時間聽歌勢必會影響到電池的使用時間,從而影響了收聽、打電話的使用。手機內放音樂和MP3播放器音質相當,但手機在外放歌曲的時候,聲音音量不大。正因為手機播放音樂的這些缺陷,在09年時候,市場上開始逐漸誕生了一種隨身聽新品類——小音響,它不但擁有MP3播放器的所有功能、而且也能像音樂手機外播音樂、兼配備了收音機功能,最重要它還可當作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音箱使用,集成了MP3、音樂手機、收音機、桌面音箱四大品類的所有功能,而且市面上主流小音響的價格普遍在100元左右,強大的功能、平民化的價格,正一點點被消費者所認同,已經在擔負起重新振興MP3播放器時代輝煌的重任。


面對中老年人用戶群體的奧尼小音響散步機S500

  隨著小音響市場的不斷成熟,也誕生了不同類型小音響,例如面對年輕人的一些商務小音響、旅行小音響、針對中老年人也有散步機。其中,中老年人市場成為小音響市場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其中最大原因在於現今國內已經陸續開始老齡化,老年人群體越來越多,他們娛樂方式單一,手上有著一臺可聽紅歌、收聽廣播的隨身聽小音響,可以增加他們的娛樂新方式。現今的老人小音響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例如國內推出的首款老人小音響奧尼散步機S500就可以聽歌、收聽廣播,兼備呼助、助聽 和照明功能功能,而且價格都在100元左右,這些貼心實用的功能儼然已經把老人小音響推入到了普及階段。

  總結


幾十年隨身聽風雲變幻,留下的不僅僅是回憶,更是音樂的夢想

  隨身聽作為一種電子產品設備,它只是一種傳播音樂的機器,但正是有了這樣一臺越來越人性化、功能越來越強大的隨身聽,滿足了我們不斷增長的娛樂需求,它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讓我們身邊隨處擁有音樂。感謝這些年,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隨身聽。

sound.zol.com.cn true http://sound.zol.com.cn/305/3052115.html report 4477   音樂,一直常伴我們身邊,從嬰兒時期的《睡眠曲》,到步入小學年代的《讓我們蕩起雙槳》,再到年少懵懂時期的流行音樂,音樂陪伴著我們成長。在那些年音樂的陪伴裡,我們經歷了收音機、錄音機、CD隨身聽、MP3、手機,直至現今流行的小音響時代,雖然這些隨身聽設備只...

相關焦點

  • 編輯手記:那些為隨身聽著迷的日子
    編輯手記:那些為隨身聽著迷的日子    這臺索尼CD機讓我想起了曾經對隨身聽痴迷的日子,我仔細想了一下,從我開始聽音樂到現在,已經換了12臺隨身聽或者說是可攜式音樂播放設備了,到現在我已經完全不玩隨身設備
  • 那些消逝於歷史,卻留存在記憶中的物件……磁帶隨身聽
    隨身聽,也許是很多八零後青春記憶中的物件,而磁帶,是承載一個時代記憶的載體,50年的歷史,從最初的數據存儲到主流的音樂存儲介質。現在,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留存在部分人的收藏箱裡或者我們懷舊的記憶中。
  • 那些年 我們一起去過的澎湖
    在篤行十眷村觀光的廣州人模仿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劇照,合影留念  提起澎湖,一般都是這麼開頭的:「晚風輕拂澎湖灣,海浪逐沙灘……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臺灣澎湖列島,對於年長的中國人來說,是60多年前的烽煙,是教科書上臺灣最小的縣,是清軍水師主將施琅滅明一戰中隆隆的炮火聲,是潘安邦歌聲中的地名;對於年輕人則是谷歌地圖上,與福建省隔海相望的一個經緯度,是偶像劇、影片《流星花園》、《海豚灣戀人》、《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等中,沙灘上的戀人,是MC HotDog(臺灣饒舌歌手)的那首《我愛臺妹》,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綜藝節目……這一切
  • 那些年我們一起去過的澎湖
    早晨澎湖的魚市場在篤行十眷村觀光的廣州人模仿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劇照,合影留念臺灣澎湖列島,對於年長的中國人來說,是60多年前的烽煙,是教科書上臺灣最小的縣,是清軍水師主將施琅滅明一戰中隆隆的炮火聲,是潘安邦歌聲中的地名;對於年輕人則是谷歌地圖上,與福建省隔海相望的一個經緯度,是偶像劇、影片《流星花園》、《海豚灣戀人》、《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等中,沙灘上的戀人,是MC HotDog(臺灣饒舌歌手)的那首《我愛臺妹》,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綜藝節目……這一切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孟庭葦
    如今是時候寫出你那些年與孟庭葦有關的青澀往事了,因為這樣就有機會獲得孟庭葦2月14日演出的VIP門票。同時,第三波門票大放送已到來,這次有80張門票送出,非「70後」勿擾。 今晚推出 孟庭葦第二期節目 孟庭葦這次能在情人節與歌迷相約福建大劇院,還因海峽衛視節目《你又來聽我唱這首歌》,這經典音樂節目2月2日首播孟庭葦第一期後,得到眾多歌迷的關注。
  •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姜
    說起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姜,一把辛酸淚是遠遠不夠的,要我說,得兩把。不過人總要學著長大,默默咽下這世間的諸般苦難,以及在未來某一天,突然發現這姜吃起來還真不賴。
  • 那些年一起聽遊鴻明的兄弟,你還好嗎?
    (2000年專輯:《下沙》)02而後的幾年中,我們都步入了青春期,我們過得都有點衰。而我,用自認為正確的倔強對抗著整個世界,用最可笑的方式消耗著最寶貴的青春。我們分開求學,偶爾在信件中訴說著一些煩惱和周邊的變化,見面討論的,也多是壓抑的話題。路邊2毛一串的的麻辣燙配酒,小賣部1元3根的廉價香菸,成為了當時我們聚首時最經常的套餐。
  •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早飯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早飯 作者:遠村 羊雜湯 好吃的羊雜湯,要用新鮮的辣子面,陝北的紅蔥,在熱油鍋裡一熗,加水適量,把事先備好的雜碎舀入鍋裡,然後加入粉條,放上佐料,煮個十來八分鐘即可食用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美劇
    前些天我們發起了一個徵集,想知道在美劇和英劇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一部分的今天,人們都對哪部劇仍念念不忘。我們收到了四百多份回復,大家看的劇各有不同,但最令人感慨的是,最後他們都跟著劇中人物一起成長了。這部誕生於1994年,講述6個都市男女在紐約十年生活的情景喜劇風靡一時,至今仍有影迷不斷呼籲拍攝電影版,每次主創重聚,也能在社交網絡上掀起波瀾。不少人表示,看這部劇的初衷之一是學英語,也曾把所有臺詞打下來,在反覆觀看中愛上了英語,領悟了美式幽默。
  • DNF表情包故事會: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表情包
    DNF 手遊開服在即,不少小夥伴們都懷揣著對曾經端遊的懷念,讓我們趕緊來看看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DNF表情包吧。 【來,看看我們的不朽之王】
  • 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歷過的高考
    60後很多都經歷過這一刻。龍叔坦言,當年就是不想當工人,所以選擇高考過獨木橋。第二次高考是1979年,龍叔說題目更難了,雖然復讀這一年很努力,結果還是差了一分上本科線。1980年參加第三次高考,龍叔面對的競爭更大。「1980年是四川省第一次應屆生參加全國高考,而且選擇每個學校成績好的來高考,壓力大得很。」龍叔說,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自己真的是拼命了。
  • 那些年,我們聽老人講的故事
    網際網路充斥視野的今天,讓我們淡淡忘卻了聽老一輩講故事的歲月。那些年,我們網際網路不發達,也沒有玩具。可是打陀螺、投沙包,玩個小木棍就能開心快樂,晚上作業少,吃完飯就開始聽故事。在老人講故事的時候,發散思維,充滿幻想,覺得童年很有趣。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大師、練過的功
    1980年2月,《自然雜誌》編輯部組織召開了「第一次人體特異功能科學討論會」。4個月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赴上海訪問《自然雜誌》,表示支持。在當年致呂煥奎的一封信中,錢稱,「好幾年前, 我們從呂炳奎同志那裡學習到一個觀點,他說:中醫、氣功?和人體特異功能, 三者是聯在一起的。」
  •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青春
    下面就以我青春印象中的幾個簡單場景,再一次的回顧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青春……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青春自己用鑰匙打開門之後,趁時間還早,趁作業不多,把沉重的書包往床上一扔,便和院子裡的小狗,小貓玩了一會兒。那片刻的輕鬆,讓我感覺到是如釋重負。不多一會兒,父母便下班回家,並開始為晚飯做準備了。而我不需要去幫忙,也不需要去學習。在院子裡玩的差不多之後,便走進了屋子裡。打開臥室裡的那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找到自己喜愛的動畫片,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電視劇
    本期我們來介紹一下那些年的經典影視劇作品~ 一、《還珠格格》 古怪機靈的小燕子,溫柔賢惠的夏紫薇,重情重義的金鎖,英武帥氣的五阿哥和福爾康,當然還有變成蝴蝶飛走的香妃娘娘,這部劇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經典,還有那句主角們經常一起唱的
  • C羅年收入過億卻用著15年前30塊的隨身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年收入過億且高居足壇榜首的前提下,球迷們卻發現了C羅的一個公開的「秘密」,那就是C羅經常佩戴的隨身聽卻是2005年生產的舊款式。這個隨身聽當年的價格為30歐元,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裡,如此舊款式的隨身聽早已停產。
  •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酒館戰棋「專業術語」
    很多玩家都是私下自己玩的,一而當與朋友一起玩或者看主播直播的時候說的一些詞彙能聽懂一部分卻還是有一些盲區,又或是你是一個戰棋小白想加入到遊戲中來,那就好好看一看這些「專業術語」吧。 1.吃雞、速八。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康熙」女孩
    《康熙來了》12年,還有很多像劉真這樣的通告女藝人,有名媛淑女也有網紅草根,有女神也有女神經。她們在節目播出的那段時間裡,給觀眾們帶來了很多歡樂,也產生了無數的「梗」。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那些可女孩們在節目上的閃光瞬間。
  • 三十年前的松下磁帶隨身聽,價值一萬塊,外觀仍不過時
    說起磁帶隨身這個產品,恐怕很多00後都一臉懵圈,他們只聽過MP3播放器或手機播放器,還真沒聽過磁帶隨身聽。而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磁帶隨身聽是小時候最深的記憶。說起當年高端的磁帶隨身聽,大家肯定會想到索尼WALKMAN,但實際上松下、愛華、夏普等品牌也都推出過磁帶隨身聽產品。其中松下RQ-S3絕對是高端中的高端,不僅做工精良,低音震撼,而且只有巴掌大小。松下RQ-S3是1989年4月推出的產品,距今已有31年歷史,目前存世量相當稀少。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臺灣偶像劇,你還記得幾部?
    還記得我小時候每天晚上一放學就把書包往那一放,抱著電視看臺灣偶像劇,吃飯看,寫作業也看,甚至和我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在那個時代,電腦還不是特別的普及,所以生怕錯過了哪一集的劇情。當時特別迷那些偶像劇,甚至連自己的書皮紙、作業本用的都是那些偶像劇男女主的封面。經常會在作業本上貼上小貼紙。至今,我家的牆上還貼著《流星花園》的海報,這麼一說真的是有點暴露年齡了呢。那些承載著我們回憶的偶像劇,你還記得哪幾部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