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腿」珍稀甲蟲頻現四川,帶給人類一句警示

2020-12-24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一雙向內彎曲的前腿,比軀幹還長;頭部和胸部呈墨色綠,猶如披上了一件「青銅甲」;褐色的背殼上,還有漂亮的橙色、金色斑點——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迎來了這樣一隻奇特的甲蟲。

陽長臂金龜

它還是一隻珍稀的昆蟲,名叫格彩臂金龜或格長臂金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綿陽一位熱心市民發現並捐贈。

「近幾年,有五六位市民發現並向博物館捐贈格彩臂金龜及同屬物種——陽長臂金龜。」博物館館長趙力說,珍稀甲蟲頻頻在四川出現,帶給人類一句警示: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正在加劇。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長臂金龜個體

發現:人類生活區迎來「不速之客」,竟是珍稀昆蟲

葉先生在綿陽市平武縣響巖鎮某單位工作。9月初的一個中午,他和同事在從宿舍去單位食堂的路上,看見一隻長著「大長腿」的墨綠色甲蟲,正一動不動爬在樹上。

「路上車子來來往往,它不小心掉地上好危險!」出於保護和救助的目的,葉先生將這隻蟲帶回了宿舍,小心翼翼放在盒子,悉心照料。上網一查,原來,這是一隻格彩臂金龜。

格彩臂金龜,節肢動物,昆蟲綱,鞘翅目,金龜科,臂金龜亞科,彩臂金龜屬。曾經,因該屬物種形態奇異、色彩豔麗,備受昆蟲愛好者青睞,引發不法分子野外燈誘濫捕,導致種群生存受到極大威脅,數量急劇下降。

1988年,當時的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將格彩臂金龜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00年它又被列為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這隻體長5. 2釐米、體寬2. 9釐米的甲蟲,顯然是一位「不速之客」。趙力說,格彩臂金龜常生活在植被良好的山區,幼蟲多以朽木為食,成蟲以樹上流出的汁液為食,飼養過程中可以餵一些水果。

趙力分析,這隻蟲闖入人類生活區,或許與其生存的森林與當地較近有關。「森林周邊夜晚大型建築工地的照明燈光,會對這類甲蟲產生誘捕作用。除了減少燈光誘捕,平時市民如果發現不認識的昆蟲建議不加幹預或向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機構求助,以免造成傷害。」

葉先生通過網絡聯繫上了趙力,為了給這隻格彩臂金龜更好的歸宿,把它捐贈給了博物館。

格彩臂金龜

研究:一雙吸睛「大長腿」,或有求偶妙用

收到蟲的那一刻,趙力告訴葉先生一個壞消息:這隻格彩臂金龜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格彩臂金龜為完全變態昆蟲,生命周期分為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其卵初為乳白色,漸漸變為淡黃色。幼蟲期,格彩臂金龜的頭殼會由黃褐色逐漸變為棕紅色,幼蟲期末期是它一生中體魄最「雄壯」的時候,體長可達10多釐米,遠比成蟲期更龐大。

度過了幼蟲期後,格彩臂金龜迎來了成蛹的時刻,最後破蛹而出。夏季羽化後,會在朽木中度過一個月左右的蟄伏期,之後便開始取食交配。

「飛離森林,來到人類生活區,基本表示它已經完成了交配任務。」趙力說,格彩臂金龜的壽命通常只有幾個月,經仔細觀察和實驗,當葉先生發現這隻蟲時,已基本失去飛行能力,等待它的只有死亡。趙力和同事將這隻蟲放進飼養盒,精心照料,並進行觀察研究。

比如,它的前腿為什麼那麼長?趙力解釋,這主要和求偶有關。雌性往往躲在比較深的樹洞裡,雄性發現以後會用長長的前腳伸進樹洞去撩撥雌性。雌性爬出樹洞以後,它會立刻用這對長長的前腳把雌性抱住,方便進行交配。但是,過長的前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活動能力,遇到危險時,它們會通過裝死來躲避天敵。

樣貌與之十分相似的陽彩臂金龜身體要更長一些,背上是棕色,沒有斑點或者只在前方左右各有一個橙色斑,而格彩臂金龜的整個鞘翅上都有橙色的斑點。

一段時間後,這隻格彩臂金龜自然死亡。博物館將其做成標本,擬在適當時機進行展覽。

格彩臂金龜

思考:全球變暖,對昆蟲保護帶來更明顯影響

其實,在這隻蟲到來之前,已有多隻珍稀昆蟲捐贈到該博物館。

趙力說,近幾年,有五六位市民在本地發現並送來格彩臂金龜和陽長臂金龜,「這種甲蟲的發現地都是生態環境很好的茂密叢林,它們的出現可以看做是自然環境保護得當的一個標誌。」

比如在2017年,秦嶺一帶就發現了幾次這種甲蟲,分別在甘肅、陝西和四川省的北川。而此次發現地,與此前發現地相近,證明這個物種在該區域有種群分布。

格彩臂金龜

而在過去,它們的發現地多為我國南方的熱帶地區。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認為,它們頻頻現身四川,除了媒體曝光度增加之外,種群遷移繁殖也可能是一大原因。不僅是珍稀甲蟲,趙力團隊曾在成都一些農田和林間懸掛滅蟲燈,燈下金龜子數量也明顯增加。

這也帶來對全球變暖與昆蟲保護的思考。趙力分析,全球變暖讓格彩臂金龜、陽長臂金龜有機會向北推移自己的勢力範圍,同時也面臨繁殖發育速度增快、遺傳變異、種群多樣性降低、等隱患,可能造成它們提前發生或者種群大爆發,對農林業造成危害。

此外,對於一些分布在較高海拔的昆蟲種類來說,隨著全球變暖,其生存範圍被壓縮向更高海拔地區或向更北方退縮,長此以往,甚至可能造成其他昆蟲滅絕。

例如,在四川高海拔地區分布的絹蝶科種類,過去一般分布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雪線附近,隨著雪線的向上退縮,現在它們大部分已經遷徙到五千米以上。如果氣溫繼續升高,則退無可退。

趙力呼籲,要對全球變暖影響昆蟲保護引起足夠重視,保護好動物、昆蟲、珍稀昆蟲的生活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的生活環境。

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珍稀甲蟲格彩臂金龜現四川 它們在給人類警示?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珍稀甲蟲頻頻在四川出現,帶給人類一個警示: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正在加劇。 解讀 ●說知識 A:格彩臂金龜,節肢動物,昆蟲綱,鞘翅目,金龜科,臂金龜亞科,彩臂金龜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珍稀甲蟲格彩臂金龜現身四川 頻頻出現是給人類的警示
    一雙向內彎曲的前腳,比自己的軀幹還長;頭部和胸部呈墨色綠,猶如披上了一件「青銅甲」;褐色的背殼上,還有漂亮的橙色、金色斑點——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迎來了這樣一隻奇特的甲蟲。  它還是一隻珍稀的昆蟲,名叫格彩臂金龜或格長臂金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綿陽一位熱心市民發現並捐贈。
  • 英國為九種珍稀動物取名:綠胡椒粉盒甲蟲(圖)
    今日,英國「自然英格蘭」組織發起了一項活動——為英國的九種珍稀生物命名通俗易懂的英語名字。  1.「小海豬」蟲「小海豬」蟲  十種英國的珍稀物種之前僅有拉丁文名,但最近它們被正式授予了通俗易懂的英文名字。
  • 蝴蝶甲蟲家裡養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張牙舞爪的竹節蟲、極為罕見的紅螳螂、即將破繭而出的美麗蝴蝶……這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見到,通常只能在電視和圖片上看到的昆蟲,卻成了我國有名的昆蟲專家趙力的「寵物」。目前,經他之手人工養殖獲得成功的珍稀昆蟲已達一百多個品種。
  • 婺源有市民發現奇特大甲蟲,這種群曾一度被宣布滅絕!
    對於大甲蟲這種昆蟲,其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很多小夥伴曾經將其作為一種玩具。只是隨著環境變化,有些大甲蟲已經成為保護動物了,不能隨意捕捉。近日,在婺源縣的市民畢先生就在路邊發現一隻奇特漂亮的大甲蟲,由於顏色異常鮮豔,一看就知和普通大甲蟲有區別,通過查資料,得知原來這是一種珍稀大甲蟲——彩臂金龜!
  • 中國最大甲蟲種類再現:長7.5釐米 曾被宣布滅絕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棲息在我國南方深山密林中的珍稀甲蟲——陽長臂金龜是我國最大的甲蟲種類,體長可達8釐米以上。此次發現的金龜子體長達7.5釐米,比起4.5釐米到7釐米的平均身高,這個已經足夠巨大。­  此前,陽長臂金龜最大個體標本產於我國廣西,但保存在日本。
  • 日本電玩可能導致珍稀甲蟲滅種(圖)
    鹿角鍬甲外形彪悍     鹿角鍬甲的AK亞種是土耳其南部山區獨有的甲蟲物種,因其雄蟲長有酷似鹿茸的下顎而得名,這種稀有甲蟲如今因人們大量獵捕瀕臨滅絕    兒童電遊引發甲蟲熱     土耳其環境學家日前已向該國農林部遞交一份報告,針對所謂「昆蟲學家」對甲蟲造成的災難發出警告。成批捕獵者偽裝成「昆蟲學家」從日本和德國蜂擁至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的阿馬諾斯山地區,以科研名義大量獵捕這裡獨有的歐洲深山AK亞種鍬甲,把它們運往國外。
  • 世界最大食肉甲蟲首次亮相成都 老鼠蜥蜴皆成盤中餐
    「五一」期間,成都市民將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見到一種來自非洲大陸的兇猛大甲蟲——大王虎甲(非洲巨虎甲)。  大王虎甲是全球最大的食肉甲蟲,被稱為「非洲地面暴君」,這是其首次亮相成都。  食物>>>老鼠蜥蜴都是它的美餐  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這種讓人生畏的甲蟲長有巨大的頭部和一對鐮刀形的大顎,內部還有大齒。其寬闊的身軀有6至7釐米長,同時有6條靈活的長腿。  趙力說,雄性的大王虎甲可以用其大顎「屠戮」老鼠和蜥蜴,是性情兇猛的肉食性昆蟲。
  • 世界最大食肉甲蟲大王虎甲 首次亮相成都
    世界最大食肉甲蟲大王虎甲 首次亮相成都 2012-05-01 08:22:31  來源: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編輯: 湯小春  跟帖條  進入跟帖 大王虎甲是全球最大的食肉甲蟲
  • 珍稀物種頻現! 惠東林下空間成天然「聚寶盆」
    珍稀物種頻現! 惠東林下空間成天然「聚寶盆」金羊網  作者:陳驍鵬 馬勇  2020-12-18 劉偉彬介紹,近年來,惠東縣深入開展新一輪綠化惠東大行動,著力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積極探索造林機制,提升造林成效。據統計,2017年以來,惠東共完成各類營造林工程27.788萬畝。鐵湧、高潭、巽寮榮獲「廣東省森林小鎮」稱號。
  • 甲蟲夏季頻入室 居民感覺有點煩
    葉甲(圖片由趙金鎖提供)樹葉被啃食得「體無完膚」近段時間,一種小甲蟲頻頻「到訪」市民李女士家,讓她不堪其擾,特別是下午三四點時,情況最為嚴重。這種甲蟲究竟為何頻頻出現在家中,記者就此請教了相關專家,原來,甲蟲的出現,和李女士家窗外的三棵榆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小蟲侵擾窗戶也不敢開李女士家住青山區棉紡小區,她告訴記者,最近兩年,每到夏天的時候,她家窗戶外面總有好多小蟲子,密密麻麻爬滿了窗戶玻璃,今年這種情況更為嚴重。
  • 珍稀昆蟲的天堂
    其實太平山森林遊樂區除了擁有森林生態、地熱、溪流、瀑布與高山湖泊等多樣的景觀風貌之外,在其美麗的原始林中,孕育了豐富的昆蟲資源,是臺灣許多珍稀昆蟲的家。 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其區內的山脈主要為中央山脈北端的南湖大山山系及三星山山系,另有部分屬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支脈。
  • 浙江烏巖嶺頻現珍稀動植物 區域生態保護成效漸顯
    植物新種浙南木犀 浙江省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供圖此間珍稀動植物頻頻現身露相,該保護區管理中心相關科研人員表示,「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表明浙南片區生態保護的成效漸漸顯現。」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泰順縣西北部,西與福建省的壽寧縣、福安市接壤,北與浙江省的文成縣、景寧縣相鄰。
  • 揭秘青島名貴甲蟲 獨角仙住豪宅每日吃果凍(圖)
    來源:  精品名貴甲蟲依賴進口  「在日本專門的蟲寵交易網站上,曾經有一隻173mm的長戟大兜甲蟲,拍出了折合人民幣價格35萬元的天價。」小陳告訴記者,甲蟲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光鍬形蟲就有2000多種,視品種的稀有度、外型和體積,每隻甲蟲的價格從數十元到上萬元不等。基本上體型越大越值錢,甚至每大1毫米,價格就能差上千元。
  • 名貴甲蟲飼養潮興起 獨角仙住豪宅吃果凍(圖)
    島城的甲蟲玩家小陳告訴記者,飼養甲蟲當寵物首先在日本流行,大型甲蟲不僅是寵物,還是吉祥物、力量與韌性的象徵,甚至在自動售貨機裡就可以買到獨角仙和大鍬形蟲。很多國內玩家都是從日本的動漫或者電子遊戲上接觸到了寵物甲蟲。
  • 中國最大甲蟲飼養基地在麗水
    這些甲蟲好大!這麼粘人嘛!這是你平時了解的甲蟲麼?戳一下播放按鈕,聽甲蟲狂人黃賽為你細細道來。也讓我思考一個終極命題:為什麼我們這麼不待見甲蟲?黃賽有一個夢想:收集1000種甲蟲,帶著它們去移民。如果人類拓展地外空間,那一定要讓這些美麗的物種再次繁衍生息。黃賽是誰?
  • 韶關頻現珍稀動植物新種
    這次發現的厚葉木蓮種群數量多、樹齡大、分布廣。無獨有偶,科研人員近來還分別在南嶺發現了動物新物種——華南腫脈弄蝶,在雲髻山阿婆髻發現了大面積分布的珍稀保護植物厚葉木蓮。僅發現於丹霞山部分崖壁據了解,丹霞山天葵是丹霞山科普志願者鄧偉勝(植物愛好者)於2017年春節期間在丹霞山考察學習時發現的,此前植物達人一直誤以為這種植物是蕨葉人字果。
  • 中國氣象局:1月全球災害性氣象事件頻現
    中國氣象局:1月全球災害性氣象事件頻現 2018-02-02 17資料圖:水城營運中心應急中隊在清理被大雪覆蓋的道路警示牌。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從中國來看,1月共有4次冷空氣過程(4-5日、8-10日、22-25日、28-29日)影響中國;中東部地區遭受3次大範圍雨雪天氣;2018年01號颱風「布拉萬(Bolaven)」於1月3日上午11時生成,颱風最早起編時間較常年(3月20日)明顯偏早。
  • 南極現巨型蜘蛛 擁有8條大長腿腿圍達25釐米
    南極現巨型蜘蛛 擁有8條大長腿腿圍達25釐米時間:2016-01-02 10:1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極現巨型蜘蛛 擁有8條大長腿腿圍達25釐米 海蜘蛛外形與蜘蛛非常相似,長有細細的長腿以及短小的軀幹,幾乎各大洋中都有它們的存在。
  • 8大彩虹色彩般甲蟲 堪稱「活寶石」(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甲蟲是地球上有著500萬至3千萬年進化史的動物,許多甲蟲展現出其驚人的彩虹般色彩,堪稱「活寶石」。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艾尼斯勒·希戈及其同事通過研究了解到了甲蟲如何產生如此美麗色彩的機理,發現此光學效果是由光子晶體和複雜的反射機制共同產生的,正好以下圖片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