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有市民發現奇特大甲蟲,這種群曾一度被宣布滅絕!

2020-12-24 六維自然

對於大甲蟲這種昆蟲,其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很多小夥伴曾經將其作為一種玩具。只是隨著環境變化,有些大甲蟲已經成為保護動物了,不能隨意捕捉。近日,在婺源縣的市民畢先生就在路邊發現一隻奇特漂亮的大甲蟲,由於顏色異常鮮豔,一看就知和普通大甲蟲有區別,通過查資料,得知原來這是一種珍稀大甲蟲——彩臂金龜!

彩臂金龜數量非常稀少,是一種珍稀物種,而且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畢先生不敢私自處理,迅速聯繫了森林公安局,經過工作人員檢查確認該只彩臂金龜未受傷後,工作人員和畢先生共同將這隻彩臂金龜送往它熟悉的環境,讓它重返大自然。

彩臂金龜是一種珍稀大甲蟲,一起認識了解這種珍稀物種相關知識:在大自然中,有很多被認為滅絕又重新被發現的物種,彩臂金龜是其中一種,在1982年,國內宣布彩臂金龜已滅絕,但很快又有少量彩臂金龜被發現,這種群曾一度被宣布滅絕,又被重新發現其存在!

彩臂金龜是一種大型甲蟲,體長約63毫米,體寬約35毫米,體色墨綠閃金屬光輝。數量之所以是越來越少,是由於其棲息地越來越少,同時由於彩臂金龜具有趨光性,一些施工工作夜晚使用強光,讓它們更容易「飛蛾撲火」式自殺。

彩臂金龜的色彩豔麗,也是一種熱門另類寵物,曾也被過渡捕捉,加上彩臂金龜的繁殖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它賴以生存的森林環境卻不斷地被破壞,這就使它的數量不斷地減少,現在彩臂金龜非常稀少,已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甲蟲種類再現:長7.5釐米 曾被宣布滅絕
    ­  儘管陽長臂金龜曾被宣布滅絕,但近幾年這種神奇的金龜子還是在森山老林裡被發現。近日,在青城山上,這個巨大而奇特的大塊頭昆蟲就被研究人員發現。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棲息在我國南方深山密林中的珍稀甲蟲——陽長臂金龜是我國最大的甲蟲種類,體長可達8釐米以上。此次發現的金龜子體長達7.5釐米,比起4.5釐米到7釐米的平均身高,這個已經足夠巨大。
  • 送貨途中,撿到可愛小甲蟲,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
    來自上饒婺源的畢先生,在送貨的路途中,發現地上爬了個好可愛的小甲蟲,本著好奇的心態帶回家,結果上網一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彩臂金龜,立刻報了警。當地派出所第一時間找到的畢先生,並聯繫專業人員對這只可愛的甲蟲進行了鑑定。
  • 南山健身,市民意外發現大甲蟲
    這類甲蟲多為晝伏夜出,可當寵物來飼養  昨天,市民小莊向本報反映,他近日在南山健身時,發現一些頭上長著長角的大甲蟲,對此感到十分好奇
  • 網傳「天價」甲蟲價值20萬元 實際只值數百元
    覺得撿到寶的他有點不知所措,他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這種甲蟲能賣嗎?」記者了解到,陽彩臂金龜並非天價,且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未經批准買賣,將觸犯刑律。文/圖 記者 李曉輝 見習記者 匡惟經過似曾相識,一查竟是罕見的陽彩臂金龜昨天,記者來到蘇先生的住所,見到了那隻長相奇特的甲蟲:包括前足在內,總長14釐米左右,呈橢圓形,頭部為金綠色,鞘翅大部分為棕褐色。記者還注意到,其頭部有裂縫。蘇先生說,很可能是被人不小心踩的。
  • 江西安遠中學生發現奇特甲蟲,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
    江西安遠中學生發現奇特甲蟲,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 摘要:近日,在贛州市安遠縣第一中學校園,有幾位學生發現一隻奇特的大甲蟲
  • 日本稀有甲蟲瀕臨滅絕 電子遊戲可能是罪魁
    鹿角鍬甲屬於甲蟲的一種,因其雄蟲長有酷似鹿茸的下顎而得名。歐洲深山AK亞種鍬甲是鹿角鍬甲中體形較大的一個亞種,為土耳其南部山區獨有。  這種稀有甲蟲現在因為人們大量獵捕瀕臨滅絕,而日本流行的一種電子遊戲可能是罪魁禍首。
  • 「大長腿」珍稀甲蟲頻現四川,帶給人類一句警示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一雙向內彎曲的前腿,比軀幹還長;頭部和胸部呈墨色綠,猶如披上了一件「青銅甲」;褐色的背殼上,還有漂亮的橙色、金色斑點——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迎來了這樣一隻奇特的甲蟲。陽長臂金龜它還是一隻珍稀的昆蟲,名叫格彩臂金龜或格長臂金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綿陽一位熱心市民發現並捐贈。「近幾年,有五六位市民發現並向博物館捐贈格彩臂金龜及同屬物種——陽長臂金龜。」
  • 村民在家門口撿到巨大甲蟲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他立即下車查看,發現地上有一隻巨大甲蟲,體形橢圓,頭部呈青綠色,前腳相當長。   「我量了一下,這隻甲蟲身長有七八釐米,前腳伸展後總長度有近15釐米。」楊寬說,他把它撿起來放到手上,蟲子有手掌那麼大。之後,他用盒子把它裝了起來。   竟然有這麼大的甲蟲,楊寬感覺很新奇。
  • 高中生在琥珀內發現一億年前的甲蟲,專家:生物探索將更進一步!
    21日上午,中國科學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新物種齒胸波眼甲,這是一種全新且未知的甲蟲,由一名15歲的高中生首先發現,這一遠古時期的甲蟲將更有利於研究現代甲蟲的進化方向。在板塊的運動下,有了海洋與陸地之分,這時在海水裡就已經存在一些單細胞生物了,地球上的生物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又到有脊椎動物,這個過程大概有十幾億年,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存在方式,他們的進化及演變見證了地球的變遷。
  • 一種神秘昆蟲,形似龍蝦的竹節蟲,一度被認為已滅絕80年後重現
    竹節蟲在全世界約有2200餘種,大多數的竹節蟲都像樹枝,但其中有一種形似龍蝦的竹節蟲——豪勳爵島竹節蟲,被認為是最神秘的昆蟲之一,一度被認為已滅絕80年後重現世間。是因為這種昆蟲數量非常稀有,豪勳爵島竹節蟲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大型竹節蟲,在1930年一度被視為已滅絕,2001年才在波爾斯金字塔重新發現其種群,直接現在數量也不多,至2006年數量才50隻左右,豪勳爵島竹節蟲一度被認為已滅絕又被重新發現,是一種珍稀的物種。在昆蟲中,竹節蟲繁殖能力也比較強,豪勳爵島竹節蟲為什麼會一度滅絕?
  • 日本最大甲蟲因盜捕面臨滅絕 黑市價高達數十萬一只
    人民網東京9月29日電(趙松)據《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最大的甲蟲「山原長臂金龜」因盜捕猖獗而面臨滅絕危機,目前一隻山原長臂金龜在昆蟲愛好者間的交易價格高達數十萬日元。 山原長臂金龜是衝繩本島北部地區特有的甲蟲,成蟲身體長6釐米,雄性前爪長達8釐米,是日本最大的甲蟲。
  • 地球上最大的超級蜜蜂:和雞蛋一樣大,滅絕後又發現了1隻
    1858年,著名的英國昆蟲學家阿爾弗雷德·魯塞爾·華萊士發現了華萊士巨蜂,科學家稱其為超級蜜蜂,它的外號是世界上最大的蜜蜂。華萊士巨蜂的翼展為6.35釐米,長度為3.81釐米,大約有一個大雞蛋那麼大。在華萊士巨蜂被發現之後,這隻蜜蜂證明了它是如何的難以捉摸。
  • 「臭味相投」 鐵樹與甲蟲之愛萬古不變
    「臭味相投」 鐵樹與甲蟲之愛萬古不變白堊紀中期喜蘇鐵白堊似扁甲的生態復原圖第二看臺近日,中外科研人員在一塊琥珀中有了驚人發現,這塊琥珀像一個「時間膠囊」,定格了遠古的一個瞬間你能想到最長的愛情長跑有多久?這種甲蟲與蘇鐵的「愛情長跑」,至少從侏羅紀早期(距今1.67億年)一直延續至今。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16日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上。鐵樹,大名為蘇鐵類植物,是一類古老而獨特的裸子植物。鐵樹不僅古老久遠,還被賦予特殊的意義。中國古人云:「鐵樹開花水倒流。」那是因為鐵樹開花十分罕見,10年樹齡以上的植株才會開花。
  • 十大遠古滅絕動物離奇復活!
    1918年從擱淺的「Makambo」號運輸船逃逸出來的黑鼠進入豪勳爵島,給這種大型昆蟲(能長到15釐米長,25克重)帶來滅頂之災。科學家曾認為它們在1930年時已經滅絕。1964年,一支登山隊來到波爾斯金字塔——位於豪勳爵島東南方23公裡處的一座壯觀的海蝕柱——意外地發現了一隻已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2001年,在一次夜間探險中,科學家在一叢灌木中發現了24隻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
  • 【震驚】全球十大滅絕動物再現:百慕達海燕再次復活
    1918年從擱淺的「Makambo」號運輸船逃逸出來的黑鼠進入豪勳爵島,給這種大型昆蟲(能長到15釐米長,25克重)帶來滅頂之災。科學家曾認為它們在1930年時已經滅絕。1964年,一支登山隊來到波爾斯金字塔——位於豪勳爵島東南方23公裡處的一座壯觀的海蝕柱——意外地發現了一隻已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2001年,在一次夜間探險中,科學家在一叢灌木中發現了24隻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
  • 6種已滅絕的古老動物,第3種近年來仍在野外發現
    恐貓,在數百萬年前曾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一種貓科動物,它們其實也算是劍齒虎亞科動物,這類古老動物齒牙類似與劍齒虎,但形態與現代的貓科動物比較相像,它們和現代的豹子一樣擅長爬樹。雙門齒獸,一種肥大的古老動物,生活在澳大利亞地區,體形大如河馬或犀牛,在幾萬年前才滅絕,是最大的一種有袋類動物,它現存的近親是袋熊及樹袋熊。袋狼,袋狼是一種古老的有袋類食肉動物,起源數百萬年前,最後一隻袋狼直到上個世紀才走向滅亡,因次袋狼這類古老動物已宣布滅絕,但直到近年來,仍然有人在野外發現了袋狼活動的蹤跡。
  • 5種被宣布滅絕的珍貴物種,第3種剛滅絕不久,有望被重新「復活」
    霸王猇,一種體型比華南虎大而比東北虎小的虎類生物,因其臉部長有麻點而被人稱為「麻老虎」。性情兇悍,其迅猛程度甚至超過現代的大多數獅子和老虎,常年棲息在遠東亞熱帶丘陵地區,但卻突然在公元1523年左右滅絕,生物學家至今也沒能找到其滅絕的原因。
  • 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日本電玩可能導致珍稀甲蟲滅種(圖)
    ,因其雄蟲長有酷似鹿茸的下顎而得名,這種稀有甲蟲如今因人們大量獵捕瀕臨滅絕,而日本流行的一種電子遊戲可能是罪魁禍首。這股潮流引發當地人也開始獵捕這種甲蟲,把它們出售給外國人,特別是日本人。     阿馬諾斯環保協會主席納齊姆·森梅茲警告,大量獵捕使歐洲深山AK亞種鍬甲瀕臨滅絕。森梅茲說,當地甲蟲遭受過度獵捕,部分是因一種正在日本兒童中風靡的電子遊戲「甲蟲王者」。這是一種互動型遊戲,廠家向玩家提供遊戲卡,卡上印有世界各地不同品種甲蟲的圖案及各自「戰鬥力」說明。
  • 6大已滅絕動物,圖3曾被克隆「復活」,但僅存活了數分鐘
    原牛,現代家牛的祖先物種,起源於距今兩百萬年前的印度地區,之後遷徙至東亞、北非等多個地區,在大約25萬年前足跡已經抵達歐洲大陸,受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個地區的原牛物種都均已走向滅絕,在1627年,世界上最後一頭原牛在波蘭自然死亡,標誌著原牛這一物種正式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