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孟驍
文字供稿:門診部
全文約1800字,看完只需這首歌的時間
高跟鞋與骨科醫生的
愛恨情仇
春天到了,修長的腿型、美麗的腳踝和愁眉苦臉的骨科醫生,他們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呢?答案就是高跟鞋。
高跟鞋對足踝傷害大嗎?
挑選高跟鞋有何注意點?
常見足踝疾病你中招了嗎?
聽聽專業醫師的建議
是誰發明了「高跟鞋」?
早在2200多年前的周朝,女子所穿的禮履就是圓頭高底的鞋子。而現代高跟鞋據說是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麗迷人的女子為妻,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十分苦惱。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立刻請人製作了一雙後跟很高的鞋子。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路見之人都覺得穿上高跟鞋走路姿態太美了,講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盛行起來了。
骨科醫生為什麼恨「高跟鞋」?
儘管高跟鞋會給女性帶來時尚與美麗,但代價也相當「昂貴」。高跟鞋的特殊結構在行走過程中會引起足踝部位力學分布異常、穩定性喪失。鞋跟越高,足踝部位受到的衝擊越大,損傷的機率也就會越大,久而久之導致一系列足踝病痛的產生:
1、拇外翻:表現為大腳趾外翻畸形,蹠趾關節內側凸起,影響美觀並產生疼痛造成功能障礙。
2、小趾內翻:相對於大腳趾的踇外翻畸形,小腳趾也會因為受到擠壓出現內翻畸形,稱為小趾內翻,常常會導致小趾外側的疼痛影響功能。
3、錘狀趾:為了追求美觀妖嬈,高跟鞋的鞋頭常常被設計成尖尖的錐形。如此一來,四個小腳趾被迫擠作一團,時間長了就形成錘狀趾畸形,腳趾屈曲向背側弓起,與鞋子摩擦產生胼胝雞眼,引起疼痛影響走路。
4、踝關節扭傷:造成韌帶拉傷甚至骨折。
骨科醫生:你有崴過腳嗎?
人一天平均要走8000步,一生的步行量平均可繞地球4周!站立、行走、跑步、跳躍,人們在感受運動所帶來的健康和樂趣時,卻忘了背後的功臣——足踝。作為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足踝在步行時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5倍、跑步時更達到3至4倍。
沒有誰一輩子沒有崴過腳,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也是關節及韌帶損傷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
崴腳是小事?NO NO NO
許多市民以為崴腳是小事,休息幾天就好了。殊不知這是一場與健康的「賭博」。
有些崴腳或許並無大礙休息、制動就好了。
也有崴腳,自行休息以為沒事了,卻在今後出現隱約疼痛、不適感、甚至頻繁的二次、三次崴腳,這其實就是崴腳導致的關節和韌帶損傷後遺症。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影響足踝的功能和健康,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甚至會影響到正常行走和運動。
先從正確挑選高跟鞋開始
足踝專科醫生提醒您,保護我們的踝關節,先從正確挑選一雙相對健康的高跟鞋開始:
1、鞋頭要寬不擠腳。
2、定製足弓支撐鞋墊。
3、選擇低於5cm的粗跟鞋。
4、已經出現病理症狀的女性,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置放分趾墊、護套或矯正器。
市中醫院足踝專科門診
崑山市中醫醫院足踝專科為骨科亞專科,是專門治療足踝部疾病的專科門診。擁有國內先進技術和設備,採用中西醫結合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市中醫院足踝專科不僅在足踝骨折、筋傷治療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同時依託上海六院、華山足踝外科技術支持,專注於足踝部疼痛、畸形矯形、創傷及急慢性關節疾病。
專科特色和診療範疇:
將微創、矯形、整形與修復重建等先進技術與理念,應用於以下足踝部各類疾病的診治:
●關節鏡下進行踝關節撞擊症候群、距骨軟骨損傷、踝關節不穩、慢性踝關節疼痛、跟腱斷裂的等疾病的微創治療。
●足踝關節創傷、踝關節扭傷、踝關節不穩、踝關節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距骨軟骨損傷、lisfranc損傷、Chopart損傷、跟腱斷裂等疾病的微創治療。
●足踝部畸形:拇外翻、平足、高空足、馬蹄內翻足、多趾、並趾、錘狀趾、仰趾畸形的手術矯正。
●足踝部慢性疼痛性疾病:如跟痛症、跟腱炎、足底筋膜炎、Muller-Weiss病、夏科氏關節足病、及足踝部疾病。
出診專家介紹
因為有你
這個世界才溫暖
中國加油
武漢加油
中醫獻溫馨·健康進萬家
點個「好看」再走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