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出最適合你手的滑鼠

2020-12-24 騰訊網

這期來為大家科普下滑鼠。

滑鼠結構太簡單了,不就是一個殼套著幾個鍵和滾輪外加殺馬特RGB燈...

咦這不是鬼火嘛?

滑鼠構成(原理性科普)

一般來說,滑鼠是由 外殼+微動+滾輪+傳感器+主板+RGB燈?構成的。

其中,滑鼠的核心元件主要是 微動、滾輪和傳感器 這三個。

微動 在一定程度上比較像鍵盤的軸,

由 壓力柄,防塵蓋帽,金屬彈簧片,端子和底座構成。

當我們按鍵時,滑鼠外殼的蓋板通過擠壓 壓力柄,使金屬彈簧片與下方的端子觸腳接觸(一次),就會導通電流發送(一次)電信號,鬆開後,金屬彈簧片就會復位,電路斷開。

我們經常會碰到的滑鼠雙擊呀,滑鼠失靈呀,一般都和微動有關,彈簧片上的觸點磨損造成老化或者氧化,會導致觸點和端子接觸不良。

在一定程度上,滑鼠壽命=微動壽命,但是,微動是可以換的,不貴也不太難。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微動品牌有:歐姆龍、松下、TROX妥思、IC、ZIPPY、CHERRY櫻桃、TTC等多種品牌。

而另一個核心元件,滑鼠滾輪則有兩種形態:

第一種是在滾輪出現的時候被廣泛採用的 光柵式結構滾輪,通過滾輪光柵對紅外線的遮攔與否來生成通斷信號從而判斷滾輪是否被滾了。

光柵式結構比較複雜,對滑鼠主控編程要求也高,但是壽命和穩定性還有感覺都會很好,目前僅有羅技、微軟等為數不多的廠家還在使用光柵式滾輪,比如 G502 的極速滾輪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消費者而言,劣質淘汰優質的例子太多了,但對於生產商來說,則恰恰相反。

成本更低,結構更簡單,安裝更容易,主控編程更簡單的機械編碼式滾輪就成為了目前主流的 滾輪方案。

機械編碼式滾輪的核心元件為 機械編碼器,當滾動滾輪時,滑鼠滾輪會帶動編碼器的轉盤轉動,此時轉盤上的觸點與編碼器內部固定的觸點接觸從而產生通斷信號,實現判斷滾輪 「滾」了沒有。

因為轉盤和觸點的接觸是實質性的物理上的接觸,所以在長時間使用後,也會出現磨損,容易導致滾輪失靈故障,不過好消息是,絕大部分人沒到滾輪壞,右鍵的微動就按壞了。

最後這個核心元件,一直以來都富有爭議。

傳感器也稱引擎,主要是將滑鼠移動的物理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發送到主機上以實現對應屏幕上光標的移動。

簡單來說,傳感器就是記錄並轉換滑鼠的位移信息傳送到電腦上,讓你可以通過移動滑鼠從而移動光標。

傳感器有很多參數,但我們都不是要設計或者生產,所以我們只說兩個與我們相關的傳感器參數:採樣率 和 回報率

DPI 是圖像每英寸長度內的像素點數,而滑鼠 DPI 應為CPI( 每英寸的採樣率)才更準確,但大家都習慣了用 DPI 來表示,也無妨。

CPI 越高的滑鼠,對應的靈敏度就越高,比如說同樣移動滑鼠 1cm 的距離,不同的 CPI 在屏幕上對應的光標移動距離就不一樣,100 CPI 可能只走了 5 cm,1000 CPI 可能就走了 20 cm。

(只是例子,具體還要看系統-滑鼠設置)

高的 CPI 就好嘛?對也不對,事實上,人們日常大多只用一個 CPI ,除非不小心按錯了鍵。而這就是爭議點之一,是否需要高的 CPI 取決於你習慣怎麼用滑鼠。

回報率

回報率則是滑鼠向計算機報告位置的頻率,單位為 HZ 。

舉個例子,如果某個滑鼠的回報率是 125Hz,那麼它每秒鐘會向計算機報告 125 次位置。

更高的回報率,就會讓你獲得更高的準確度,指哪打哪;同時,也會減少從你移動滑鼠到屏幕指針移動之間的延遲,說動就動。

但,超過 500Hz 後的差異,一般來說是很難感應出來,而且過高的回報率也會佔用更多的 CPU 資源(雖然相比整個系統資源,這裡佔用的資源微不足道),但過高的回報率,可能真的沒有必要,你們覺得呢?

以上是整個滑鼠的核心元件,除去它們三個之外,還有對手感影響最大的外殼部分

外殼 分為 設計和材質

其中材質主要有三類:

鏡面材質,類膚材質,磨砂材質,還有些複合材質,材質永遠沒有最好的,最適合你的或者說你最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而設計,在大的方面一般分為三類

對稱性設計的滑鼠、人體工程學滑鼠

還有其它奇奇怪怪的設計,比如垂直滑鼠,比如摺疊滑鼠,比如觸摸板滑鼠...

除去大設計,還有一些小的設計,比如說按鍵採用的是一體式設計還是分體式設計;

滑鼠線採用編織的尼龍材質還是橡膠材質;

更改配重,換手託,調滾輪阻尼.......

以上就是整個滑鼠的構成,等等,我是不是忘了啥?

其實,像滑鼠側鍵呀, RGB 燈呀,宏編程按鍵等等,多模式切換呀,原理和鍵盤的是一樣的,能看懂上面的大概就不是問題了,看不懂上面的,說這些好像也沒用。

選購建議

那我們接下來說一說關於選購的問題

我們上面說的微動呀,滾輪呀,傳感器呀,一般普通人選購滑鼠時是注意不到的,那麼我們要注意什麼呢,品牌!好的品牌不一定都用好東西,但是用差東西的概率會低很多。

目前市面上比較大的滑鼠品牌有,羅技、雷蛇、賽睿、卓威奇亞、冰豹、海盜船、微軟、雷柏、達爾優、雙飛燕等。

其中遊戲三大廠是 羅技、雷蛇、賽睿,懂我意思嘛。

除了品牌外,我們還需要關注的是,滑鼠的大小和滑鼠的材質,在此之前,你要知道你是怎樣用滑鼠的:

趴握:所有手指和整個手掌都完全貼合在滑鼠表面,滑鼠的最高點抵住掌心。

抓握:掌心不觸碰滑鼠,只有指尖和手掌根部觸碰滑鼠。

捏握:只有指尖觸碰滑鼠。

如果你是趴握,那大尺寸的人體工學設計滑鼠會適合你;

如果你是抓握或者捏握,那麼對稱設計的中小滑鼠會更適合你。

但不是所有的握姿都適合你,還要看你的手型大小,一般來說,大手是比較適合趴握大鼠,小手比較適合捏握或者抓握小鼠。

手長 19CM 以上為大手,18CM 以下是小手,從中指到手腕的距離。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姿勢握持,那也有比較中庸的滑鼠,適合多種姿勢和左右手的,比如說羅技G903、賽睿Ten、雷蛇銳蝮蛇、海盜船M55、卓威FK系列...

此外,好像也沒啥可以說的了,那就祝各位能擁有一個超適合自己手型的滑鼠吧。

我是老鳥,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硬核滑鼠科普,選出適合你的滑鼠
    更高的回報率,就會讓你獲得更高的準確度,指哪打哪;同時,也會減少從你移動滑鼠到屏幕指針移動之間的延遲,說動就動。以上是整個滑鼠的核心元件,除去它們三個之外,還有對手感影響最大的外殼部分外殼 分為 設計和材質其中材質主要有三類:鏡面材質,類膚材質,磨砂材質,還有些複合材質,材質永遠沒有最好的,最適合你的或者說你最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 你的手適合你的滑鼠?
    第一步通常是確定您最常玩的遊戲。大多數類型的遊戲都可以與任何類型的滑鼠完美搭配,但PUBG,Counter-Strike,DotA 2,星際爭霸2或堡壘之夜等競爭性遊戲對滑鼠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具有精確光學傳感器和輕量級設計的滑鼠更受歡迎。
  • 滑鼠手也可自測 患上滑鼠手如何中醫治療?
    原標題:滑鼠手也可自測 患上滑鼠手如何中醫治療?   2017年11月19日 家庭醫生在線   使用電腦時滑鼠是不可少的工具,現代人電腦使用頻率高,手握滑鼠的時間就長,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食指、中指疼痛、麻木的現象,這就是我們俗稱的滑鼠手,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有滑鼠手、滑鼠手該如何預防?   如何自測滑鼠手?   1、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
  • 如何預防「滑鼠手」
    隨著現代IT技術的發達,電腦成為居家、辦公的必備,「滑鼠手」也越來越常見,特別是辦公室一族,「滑鼠手」幾乎成為了一種職業病。「滑鼠手」外,其他一些頻繁使用雙手且長時間重複一種動作的人都在可能患上此病,如教師、音樂家、編輯記者、建築設計師、礦工等。
  • 羅技無線垂直滑鼠,舒適至上,讓你遠離「滑鼠手」!
    與普通的滑鼠相比,垂直滑鼠完全改變了用戶操作滑鼠時候的姿勢。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垂直滑鼠的握法,能讓手掌底部更加自然的貼合桌面,這樣能夠使得用戶在握持的時候更加舒適,同時也可以減少手腕受到的壓力,降低「滑鼠手」出現的機率。不過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了不少垂直滑鼠在售賣,怎麼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款呢?
  • 滑鼠手,滑鼠手症狀,什麼是滑鼠手-中關村在線
    滑鼠手已成為辦公一族的健康殺手什麼是滑鼠手?    所謂「滑鼠手」,是一種通俗的叫法,主要症狀有,手腕、食指或中指關節疼痛、麻木,拇指肌肉感覺無力,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導致手部功能受損、力量減弱。因為電腦使用者多得此症而得名。用醫學上的話來說,就是「重複性壓力傷害」。一般來說,手腕在正常情況下活動不會妨礙正中神經。
  • 【免費試用】多彩RGB人體工學垂直滑鼠 帶你告別滑鼠手
    「滑鼠手」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日常使用滑鼠時帶來不適感和拘束感,甚至在長時間使用滑鼠後會造成正中神經在腕部的腕管內受擠壓而引起手指麻木和功能障礙,成為「手殘」。垂直滑鼠一經推出就引發了無數關注!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使用滑鼠時,手掌和桌面接近垂直狀態。
  • 美女全裸玉手 演繹滑鼠三大最標準握法
    與從事許多其他活動一樣,在使用滑鼠時,不標準的操作將讓你偶爾會感到手、臂、肩、頸或身體其他部位的不適。但是,如果持續或反覆出現不適、疼痛、抽痛、刺痛、麻痺、灼熱感或僵硬等症狀,則千萬不要忽視這些警告信號。此類症狀可能與神經、肌肉、肌腱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永久性損傷或失調有關。這些肌肉骨骼失調症(MSD)包括腕骨隧道綜合症、腱鞘炎、腱鞘滑膜炎、以及其他相關的病症等。」
  • 618選購指南:如何購買到適合自己的吃雞滑鼠?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作為一名重度fps玩家我們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滑鼠。好了,閒話少說,下面進入正題,各位觀眾老爺們先來點掌聲。趴握趴握,顧名思義,就是用戶在使用滑鼠時,整個手掌呈自然放鬆,搭放在滑鼠上,由滑鼠來承載手部重量的一種使用方式。使用該種姿勢握持滑鼠時,由於手掌完全搭放在滑鼠之上,需要滑鼠能夠對手掌各部分提供全面均勻的支撐感,所以對人體工學造型具有較高的要求。
  • 告訴你"滑鼠手"有多恐怖
    「滑鼠手」介紹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 你聽說過「滑鼠手」嗎?現代文明病「滑鼠手」正在蔓延,並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隨後還可能出現漸漸朝著肩膀蔓延的疼痛,生活質量也會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不管是娛樂打牌、撥電話號碼,還是炒菜做飯,這些最簡單的手部動作都會讓你覺得十分困難。可以說「滑鼠手」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工作。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遊戲滑鼠」
    滑鼠,作為大家使用電腦接觸最多的外設之一,適合自己的滑鼠會讓你的使用體驗更好,遊戲精準度更高。
  • 如何解救你的「滑鼠手」?
    每天長時間的接觸、使用電腦,每天重複著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滑鼠。手腕關節因長期密集、反覆和過度的活動,導致腕部肌肉或關節麻痺、腫脹、疼痛、痙攣。「滑鼠手」也成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現代病。「滑鼠手」又稱腕管症候群,主要由於正中神經在腕部卡壓所致。
  • 「滑鼠手」你中招了嗎?山業垂直滑鼠了解一下
    而成為上班族的你,才發現自己離財務自由還有幾光年的距離,發量越來越少,甚至一 身職業病,比如光榮地患上「滑鼠手」。而這手腕日漸酸痛的源頭,很可能就是你每天親密接觸的滑鼠!人們常說時代在進步,飽受手腕麻木、僵硬、疼痛困擾的你,聽說過垂直滑鼠嗎?垂直滑鼠聽上去有些另類,顧名思義,在使用的時候,手掌可以看作一定程度上垂直於桌面。
  • 你真的會用滑鼠嗎?姿勢不良小心會得「滑鼠手」!
    什麼是滑鼠手?如何知道有沒有得滑鼠手呢?疾控君教你一個動作識別滑鼠手速速get用滑鼠的正確姿勢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有研究認為過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複性的活動,如長時間用滑鼠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症候群。一些需要大量活動雙手的職業人群,如牙科醫生、樂手、教師、記者、編輯、裝配工、運動員等,都是腕管症候群的易感人群。
  • 請問下血手幽靈滑鼠怎麼樣 性價比高嗎
    並每周選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由專業的鍵鼠頻道編輯為您在中關村在線網站上,進行全面分析,並作出解答。,對臺灣遊戲外設廠商血手幽靈所生產的遊戲滑鼠,進行簡單的詢問,他在貼子了中說:「請問下血手幽靈滑鼠怎麼樣,靠譜不??性價比高不? 」。
  • 辦公室「椅族」如何預防「滑鼠手」和「鍵盤手」!
    和「鍵盤手」都是啥 「滑鼠手」學名叫腕管症候群,長期用滑鼠會致腕橫韌帶增生,導致腕管有效容積減少,壓迫腕管內的神經。 「鍵盤手」、「滑鼠手」患者常會感到小指甚至全手脹痛和灼燒,甚至手部肌肉萎縮無力,手指不能分開,無名指和小指呈雞爪形
  • 一個動作測出滑鼠手 滑鼠使用要正確
    上班族中電腦族佔有大部分人數,人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點擊滑鼠,日復一日地重複這個勞動,很多人發現手部出了問題。你有沒有手指或者手肘出現發麻、疼痛或者使不上力的症狀呢?這是患上滑鼠手的表現,久而久之會產生副作用,必須要預防滑鼠手,看專家教你正確用滑鼠。
  • 教你如何預防「滑鼠手」「屏幕臉」等電腦病?
    電腦職業病從總體上可分成生理和心理兩類,前者有「滑鼠手」、「鍵盤腕」、頸肩腰背痛、皮膚病、營養缺乏、視力受損、癲癇等,後者有多種人格障礙,還有一些則兼有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病變,如「屏幕臉」、肥胖等一些身心疾病。
  • 「滑鼠手」好發於女性!如何判斷是否中招?
    「滑鼠手」即腕管症候群,好發於30~60歲人群,女性多於男性。早期治療和恢復相當關鍵,一旦察覺有這樣的症狀,應立即去正規醫院就診。 【辦公族女性、主婦最易中招】 1.女性們最易中招。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經更容易受到壓迫,因此女性發生「滑鼠手」的概率要比男性高。 2.辦公族們逃不掉。編輯、程式設計師、教師、音樂家、建築設計師、繪圖工作者等也易患上「滑鼠手」。 3.勞動工人需注意。家庭主婦、技術工人(木工、修理工等)、司機等反覆使用肘腕部勞作的人群,也是「滑鼠手」高發人群。 4.中老年人要當心。
  • 聊聊滑鼠手--滑鼠有推薦的沒
    滑鼠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右手會時不時的麻木,刺痛等感覺。尤其是大拇指、食指、中指那一塊,這應該是滑鼠手的症狀。「滑鼠手」學名為腕管症候群,它是指掌管手指的感覺神經「正中神經」,在傳導在手腕的腕隧道時,發生神經壓迫,致使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側發生刺疼、麻木等感覺。